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5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5-08-25
    陈国华 张新梅 谢常欢 何湘铂
    2005, 33(8):  1-5. 
    摘要 ( 305 )   PDF (308KB) ( 9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对裂纹型缺陷深度的定量识别,提高超声检测精度,引入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缺陷深度的智能识别. 从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缺陷深度表征量的确定、超声回波信号缺陷特征量的小波提取、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及训练和测试网络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对裂纹型缺陷进行智能识别的方法,论证了运用神经网络进行缺陷智能定量识别的可行性,构造了智能识别实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所加工的含缺陷试样进行了定量识别试验与分析. 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引入能够为超声检测缺陷的定量识别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
    尹华杰 余海涛
    2005, 33(8):  6-10. 
    摘要 ( 274 )   PDF (332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一种典型的无网格法——无网格伽辽金法(EFG)用于频域电磁问题的计算.单纯应用加权余量法,推导了频域中多媒介电磁场波动方程的EFG离散格式,并对电磁计算的经典问题,即金属背板上的电介质对入射的TE波的反射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法(FEM)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EFG法具有比有限元法更高的精度.
    陈忠 郑时雄
    2005, 33(8):  11-15. 
    摘要 ( 194 )   PDF (528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制造设备及系统的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日趋智能化、开放和网络化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面向制造系统的基于Web服务/SOAP和对象Web的多级多主体监测及诊断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其中的Web使能机器诊断主体(eMDA)、Web使能过程诊断主体(ePDA)和信号分析诊断主体(S-DA)的模块结构.所提出的
    网络化多级监测及诊断体系结构具有模块化、可重用和可裁减的特点,能满足Intemet和Intranet环境下实时和信息集成的要求,并允许分步骤构建柔性的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杨泽亮 罗福生 栗艳 杨承
    2005, 33(8):  16-19. 
    摘要 ( 254 )   PDF (498KB) ( 8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管内纵向涡强化换热的阻力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管内雷诺数以及涡发生器的安放位置、间距、高度等参数对管内阻力的影响,得到了管内阻力的拟合公式.并列出图表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到了管内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的规律和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雷诺数下,阻力系数随间距的变化呈一次线性关系;间距相同时,较高的发生器高度对雷诺数较大时的传热有更显著的强化效果;小于纵向涡影响区域的间距设置对于强化换热是不可取的.
    韩凤琴 黄积业 范春学 久保田乔
    2005, 33(8):  20-22,44. 
    摘要 ( 279 )   PDF (543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研究水轮机导水机构二重叶栅内部流场性能变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流场的速度、压力及二重叶栅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表明,导水机构内部流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转轮进口流动条件和水轮机运行的稳定性,数值解析结果对优化设计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杨承 杨泽亮 蔡睿贤
    2005, 33(8):  23-27. 
    摘要 ( 232 )   PDF (221KB) ( 6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准确地评价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GTCC)进气冷却方案,提出了基于数据集成的进气余热制冷经济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GTCC系统的进气温度特性、进气冷却系统的变工况特性、机组负荷规律以及当地全年标准气象参数等.对华南地区某GTCC进气余热制冷方案的经济评价表明,进气温度每降低1℃ ,联合循环功率约增大0.5% ,而热耗率变化不大.对进气温度从环境温度(30℃)冷却至10℃ 的冷却方案,按当地气象条件,进气温降年平均可达16℃ ,GTCC年功率增大8.27% ,热耗率增大1.03% ,当增容尖峰电价为1.00元/(kW ·h)及油价为2200元/t时,投资回收期约两年.
    杨向宇 杨进 邹利平
    2005, 33(8):  28-32. 
    摘要 ( 323 )   PDF (151KB) ( 19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验证各种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电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基于Maflab/simu-link仿真平台构建了整个三角波PWM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从直流无刷电机基本的磁链方程入手,分析了两相导通三相六状态星形方波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行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模型具有转速、转矩响应好和仿真速度快的优点.
    黄春曼 邵明 刘华
    2005, 33(8):  33-35. 
    摘要 ( 226 )   PDF (776KB) ( 10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粉末温压设备的加热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采用电加热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选择合理可行的模具加热装置.利用有限元前后置处理软件MSC.Pat-ran及分析软件MSC.Marc对温压模具进行热场分析,模拟了模具的温度场状况.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及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
    韩乐 赵磊
    2005, 33(8):  36-39. 
    摘要 ( 235 )   PDF (250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GaN能带结构和跃迁矩阵元,对GaN基量子阱激光器的交叉饱和特性作了理论上的计算与分析.并给出了1’E和TM模自身交叉与相互交叉的交叉饱和系数的曲线,分析了能带结构和载流子面密度对交叉饱和特性的影响.发现相互作用的两光场的率相等时,两光场的交叉饱和系数出现峰值,两光场频率不等时相应的交叉饱和系数远小于峰值;同时发现在交叉饱和系数峰值处,不同载流子面密度将对交叉饱和系数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载流子面密度的改变可影响交叉饱和系数.
    梁荣新 滕立国 丘水生
    2005, 33(8):  40-44. 
    摘要 ( 208 )   PDF (203KB) ( 1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1块具有双输出端的第三代电流传输器(DOCCⅢ)及4个整流二极管开发了两个微弱浮地精密全波整流器:一个适合处理微弱浮地电压信号;另一个适合处理微弱浮地电流信号.因目前市面上尚无DOCCⅢ芯片出售,为了便于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给出了4种实现DOCCⅢ器件的新方案.文中对所提出的精密全波整流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DOCCⅢ实现电路及浮地精密全波整流器的正确性.
    罗毅平 邓飞其 杨逢建
    2005, 33(8):  45-48,61. 
    摘要 ( 245 )   PDF (287KB) ( 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出了题目所给文献中的一个证明的错误,并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性引理、Cauchy不等式等知识得出了所给文献中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与已有结果相比具有较少保守性.文中还利用Dini导数证明了该模型的周期解是唯一的,且是全局吸引的.最后举例说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张浩 叶梧 王恒辉 童调生
    2005, 33(8):  49-53. 
    摘要 ( 242 )   PDF (250KB) ( 1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相位噪声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影响,发现相位噪声不仅产生通用相角错误(CPE),而且还会产生载波间干扰(ICI),这都使OFDM 系统的性能急剧恶化,因此必须对CPE和ICI进行校正.文中给出了基于MSE准则的CPE校正方法,考虑到ICI干扰主要来源于相邻信道,进而提出了基于LMS法则的自适应相邻信道干扰消除方法.整个算法简单高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大大改善了OFDM 系统的性能.
    杨维 明宗峰 宋国乡 丁宣浩
    2005, 33(8):  54-57. 
    摘要 ( 338 )   PDF (441KB) ( 7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非线性滤波方法处理图像去噪问题时,阈值参数的选取和滤波器函数的使用对去噪图像的效果影响极大.有鉴于此,文中构造了可用于非线性滤波算法的一族分段n次小波阈值参数滤波器函数,证明了求解去噪问题必须使得泛函取最小值,而小波逼近是该泛函的近似最小值,可以用来替代Donoho的软阈值滤波器,而且次数凡越大,逼近效果越好:同时证明了该n次滤波器的极限是一理想低通滤波器.
    丁月华 文贵华 郭炜强
    2005, 33(8):  58-61. 
    摘要 ( 239 )   PDF (648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利用核函数改进向量空间的新模型:核向量空间模型,该模型利用Mercer核。把输入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按向量空间模型操作。然后用核向量空间模型实现专利分类.理论分析及在专利分类中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比经典向量空间模型有更高的正确分类率,
    郑洪 源徐岩
    2005, 33(8):  62-65,79. 
    摘要 ( 242 )   PDF (211KB)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客户资源计划的理念及系统开发所面临的重构需求.详细论述了在领域工程指导下的可重构客户资源计划系统的开发过程,并通过对订单处理过程的领域分析进行实例剖析.文中引入领域工程的思想对传统的建模机制进行改进,从体系结构、框架、设计模式等不同层次来弥补面向对象建模机制中系统与类之间的断层.研究结果对最终实现客户资源计划系统整体上的快速可重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武美萍 廖文和
    2005, 33(8):  66-70. 
    摘要 ( 426 )   PDF (368KB) ( 6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前虚拟装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产品装配过程的虚拟装配建模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CATIA 系统建立了兆瓦级风机机组整机的数字样机,并将样机模型提取到虚拟环境中对其进行装配干涉检查、装配路径规划和优化,确保了产品装配的一次成功,加快了风机机组的研发速度.
    彭健新
    2005, 33(8):  71-74. 
    摘要 ( 275 )   PDF (166KB) ( 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不同室内声学特性、不同信噪比条件下探讨汉语语言平均频谱干扰噪声及其方向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汉语语言清晰度测试信号与干扰噪声信号按照一定的信噪比混合,由听音人进行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在汉语语言平均频谱干扰噪声作用下,听音位置的声场特性、信噪比和干扰噪声源方向对汉语语言的清晰度有显著影响;相比于房间声学特性和干扰噪声源方向,信噪比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汉语语言清晰度随听音位置声场特性的改善和信噪比的提高而提高,随语言信号与噪声位置分开盼角度的增大而提高.
    苏建华 韩大建 徐其功
    2005, 33(8):  75-79. 
    摘要 ( 338 )   PDF (230KB) ( 6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力密度法中引入T单元的概念,建立了带T单元的力密度法平衡方程,推导了膜线单元以及索边界T单元的单元力密度矩阵,编制了带T单元的膜结构力密度法找形程序,从而解决了组合膜结构找形中边界索的“锯齿”问题.最后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所编制程序的正确性.
    焦俊婷 叶英华 刁波 于霖冲
    2005, 33(8):  80-82,94. 
    摘要 ( 308 )   PDF (207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 以影响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加载角度及配筋率等) 为参数,用数值模拟结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经验证,该模型对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肖云 袁燕 张肖宁
    2005, 33(8):  83-86. 
    摘要 ( 635 )   PDF (578KB) ( 10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改性沥青中的微观分散状态,采用落射荧光显微镜对SBS改性沥青的微观分散状态进行观测.发现在SBS与沥青共混的过程中,SBS的分散状态及形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改性沥青的试验指标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成品改性沥青由于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不同,其改性效果也不尽相同.利用微观分散状态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为改性沥青的质量控制提供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
    郑大锋 邱学青 楼宏铭 杨东杰
    2005, 33(8):  87-90. 
    摘要 ( 329 )   PDF (128KB) ( 1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钠三种高聚物对掺高效减水剂GCL1-3A的盾构隧道注浆材料泌水、流动度、凝结时间以及水泥净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对注浆材料都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聚乙烯醇在6h后才显示出一定的保水效果.在3%(质量分数)掺量(相对于减水剂用量)下,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可提高注浆材料的流动度和稳定性、此外,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具有促凝作用,而聚乙烯醇具有缓凝作用.掺加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丙烯酸钠的注浆材料初凝时间均为13h左右,比未掺加高聚物的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缩短了1 h.
    何小维 黄强 罗发兴 雷娜
    2005, 33(8):  91-94. 
    摘要 ( 348 )   PDF (418KB) ( 1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玉米淀粉经超声处理后的化学反应性能变化.将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发现反应取代度(D )由未处理时的0.1l3提高到0,225以上,同时发现提高超声功率对反应取代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反应取代度提高不明显.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超声处理后玉米淀粉的结构,发现超声处理后玉米淀粉整个颗粒的结晶结构变化不明显;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部分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小孔,部分小孔分布十分均匀,呈蜂窝状,由此推断超声对淀粉的作用只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的无定形区.
    陈静韵 丁焕文 王捷 杨汝德
    2005, 33(8):  95-98. 
    摘要 ( 236 )   PDF (883KB) ( 6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隆hCbfal的cDNA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用于研究hCbfal腺病毒载体在人造骨移植中的作用.将hCbfal的cDNA 目的片段插入腺病毒柯氏质粒PAxCAwt中,再将此质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蛋白复合物共转染293个细胞,通过同源重组构建hCbfal重组腺病毒载体.重组得到的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包装纯化后,检测得病毒滴度为2×109 PFU/mL,从而成功地构建了hCbfal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应用到人造骨移植的转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