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5年 第3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5-10-25
    吴建青 辛崇飞 杨金萍 张翼 李斌
    2005, 33(10):  1-4. 
    摘要 ( 283 )   PDF (66KB)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无铅熔块,应用高温显微镜、热膨胀分析仪、XRD、SEM等方法研究了在无铅熔块中添加CeO2,Li2O和ZrO2等对熔块熔融温度范围、热膨胀系数、弯曲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可降低熔块始熔温度,提高熔融温度;添加1.5%(质量分数)Li2O后,熔块始熔温度和熔融温度都降低30~50  ℃;添加ZrO2可提高熔块的化学稳定性;复合使用CeO2 和ZrO2 等能显著提高熔块的弯曲强度.最后制得了熔融温度为850~900 ℃、弯曲强度大于70MPa、化学溶解失重小于100 g/em 的熔块.
    王斋民 彭炳初 皮丕辉 文秀芳 程江 杨卓如
    2005, 33(10):  5-8. 
    摘要 ( 276 )   PDF (356KB) ( 7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马来酸酐对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酯进行酸改性,考察了3种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法袁征了以酸改性产物配制的油墨的紫外光固化过程,合成了4种结构不同的预聚物,并分析了预聚物及活性单体的含量对涂膜表面干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荆的催化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四甲基氯化铵、三苯基磷、三乙胺;四甲基氯化铵的用量(质量分数,下同)以10%为佳,所配制的油墨具有较好的光敏特性,曝光15 S时,双键的转化率达81.78% ;以酸改性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酯为主体配制的油墨具有较好的表面干燥性,其分辨率达50μm;活性单体的用量为10% -15%时,涂膜表面干燥性较好.
    方玉堂 易立群 刘艳山
    2005, 33(10):  9-13. 
    摘要 ( 341 )   PDF (65KB) ( 2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依次经水玻璃、酸性钛盐溶液浸渍制得新型钛掺杂硅胶吸附材料.反应的适宜条件为:钛盐含量(质量分数)30% ,外加硫酸浓度1 mol/L,浸渍温度80℃ ,浸渍时间120min.所得新型吸附材料在954cm-1处的红外特征吸附峰表明,钛离子掺入硅胶网络形成了Ti-O-Si键.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钛掺杂硅胶较好地分散在陶瓷纤维表面及孔隙中.文中还通过x射线能谱揭示了材料中Ti4+ 的存在与含量.多孔介质孔隙分析表明,掺杂材料以中孔为主.与普通硅胶相比,所得新型材料由于钛的掺杂而使比表面积及孔容增大,吸附性能增强,耐热性能也因材料表面形成Ti-O-si键而提高.
    卢迪芬 胡海鹏 王秀龙
    2005, 33(10):  14-18. 
    摘要 ( 211 )   PDF (56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粉煤灰基多组分矿物掺合料.不添加强度激发剂,将粉煤灰、矿渣与天然矿物微粉进行配比优化和复合,产生超叠加效应,通过掺合料各组分之间的复合效应和粉磨效应,起到优势互补和更好的颗粒级配作用,从而获得性能叠加和成本降低的双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基复合掺合料在水泥中的掺量为50%(质量分数)时,7 d活性指数达56.26% ,28 d活性指数达76.6% ,多元胶凝粉体的标准稠度需水量降低,而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强度提高.
    孙季丰 王成清
    2005, 33(10):  19-23. 
    摘要 ( 199 )   PDF (62KB)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光流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将卡尔曼滤波跟踪技术和多边形跟踪策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运动车辆实时跟踪,使跟踪变得简单和稳定.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以较高精度实现运动目标跟踪的目标模型选择、目标特征点选取、特征点光流计算、特征点光流聚类和目标识别,且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苏锦钿 郭荷清 高英
    2005, 33(10):  24-28,43. 
    摘要 ( 288 )   PDF (65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当前Web服务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与信任相关的安全问题、提高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主观逻辑。文中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自适应Web服务信任模型iWSTrust及相应的信任度和声誉评估算法.该模型利用主观逻辑对Web服务网络中的实体进行信任建模和推理,并增加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来保存信任信息,通过综合考虑Web服务环境中的各个相关实体。分析一次典型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信任关系。并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请求者进行区分,使得实体的信任度和声誉能够随着交易经验的增加而自适应地改变.模拟实验结果表明。iWSTrust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访问到恶意实体的次数,并惩罚进行欺骗的实体.
    宋柱梅 李迪
    2005, 33(10):  29-33. 
    摘要 ( 279 )   PDF (55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嵌入式系统面向装备控制领域的扩展技术,提出采用模型集成计算理论构建嵌入式装备控制系统的建模语言.针对控制子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从类图、视图、属性和约束四个方面定义该模块的元模型,并根据元模型修改相应的模型解释器.通过元模型解释器将元模型解释成图形化的建模语言,采用该建模语言搭建了两个信号处理应用程序的模型,并通过模型解释器将其解释成相应的应用程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领域应用的快速开发.
    梁基照 李锋华
    2005, 33(10):  34-37. 
    摘要 ( 269 )   PDF (65KB) ( 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中空微球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传热机理。指出其热传递主要以固体和气体的热传导、中空微球表面之间的热幅射和中空微球内气体的自然对流三种方式进行.基于最小热阻力法则和比等效导热系数相等法则,建立了热量传递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了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式.应用该式估算了中空微球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keff ),并将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当中空微球含量不高( φf≤20%(体积分数))时,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估算值和数值模拟值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中空微球含量增加,等效导热系数线性递减.当中空微球含量一定时,等效导热系数随着中空微球粒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马化盛 张波 郑健超
    2005, 33(10):  38-43. 
    摘要 ( 308 )   PDF (66KB) ( 2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移相控制双全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得到了等效变压器模型及其外特性曲线,给出了该模型的等效变比及等效内阻的表达式,从模型本质上证明了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于传统工频变压器的在系统功能上的可替代性和可扩展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邓华秋 龙青云 吴俊芳
    2005, 33(10):  44-47. 
    摘要 ( 301 )   PDF (66KB)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同向泵浦喇曼光纤放大器中各参量对增益的影响,根据同向耦合波方程导出了放大器输出端信号光的解析解,并给出了放大器增益的表达式.在参量取典型值的条件下,分析了光纤长度、初始信号光功率、初始泵浦光功率、光纤有效面积、拉曼增益系数等参量对放大器增益的影响,所得部分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一致.根据各个参量对放大器增益的不同影响,可以优化放大器的增益特性,从而提高放大器的增益,进而提高其放大性能.
    潘朝群 张燕青 邓先和 陈海辉
    2005, 33(10):  48-51,89. 
    摘要 ( 236 )   PDF (59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能耗的数学模型,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设备,采用电度表测量功耗的方法验证了该模型,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了总能耗的计算式 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的能耗受气流量的影响很小,而受液流量、旋转床转速、转子转动方式及转子结构的影响较大;减少转子转动摩擦阻力并选用优良的转动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总能耗 实验结果证明了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能以较少能耗来获取过程传递的极大强化
    刘庭金 莫海鸿 朱合华
    2005, 33(10):  52-56. 
    摘要 ( 290 )   PDF (60KB)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混凝土细观层次的结构特征,通过Weibull随机分布函数引入材料的非均匀性,结合细观单元的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建立了非均质混凝土破坏过程的细观数值模型.然后运用所建立的细观数值模型,对双边裂纹非均质混凝土在双轴加载条件下的渐进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所得结果与Suafis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合理性,为从细观层次研究混凝土的渐进破坏过程、揭示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值试验手段.
    张功新 董志良 莫海鸿 赵建国
    2005, 33(10):  57-61. 
    摘要 ( 257 )   PDF (60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真空、真空度、负的孔隙水压力、孔压差和负压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特性,讨论了这些物理量的适用范围,即真空和真空度用于描述气体状态、负的孔隙水压力和孔压差用于描述液体状态、负压既可描述气体状态也可描述液体状态,并建议在真空预压监测中负压仅指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以免混淆.同时指出,负压与孔压差并不相同,孔压差包含了负压.文中还探讨和分析了真空度的测试技术及测试结果,实测结果表明,测试膜下真空度宜用真空表,测试地下水位以下测点的负压则宜用孔压计.
    黄小清 张秀丽 汤立群
    2005, 33(10):  62-66. 
    摘要 ( 216 )   PDF (63KB) ( 2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波形梁护栏系统的冲击响应及各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护栏系统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设计和实施了半刚性三跨缩比护栏系统冲击试验,各试件尺寸与实际尺寸的缩比比例为1:3.75.对三跨护栏系统与单跨护栏系统的变形、冲击力、速度、能量吸收等特性进行了比较,计算各部件对护栏系统能量吸收的贡献.结果表明:三跨护栏系统吸收了较多的能量,整体的能量吸收更加均匀、合理、试验方法和所得结论为进一步开展工程护栏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张晓睛 黄小清 汤立群
    2005, 33(10):  67-71. 
    摘要 ( 304 )   PDF (63KB)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三跨缩比波形梁护栏系统受冲击荷载作用的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3D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护栏系统的冲击动力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护栏系统各部件的瞬态变形过程,包括波形梁的弯曲、防阻块的挤压以及立柱的扭转和弯曲;给出了加载头冲击加速度初始急剧增长而后衰减到零的过程和速度逐渐降低直到反向的变化过程;分析了撞击过程中护栏系统的能量吸收特性,发现加载头的冲击能量主要转化为护栏系统各部分的内能和加载头的剩余动能,吸收能量的主要部件是防阻块和波形梁.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曾新安 秦贯丰 李忠彦
    2005, 33(10):  72-77. 
    摘要 ( 222 )   PDF (65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中试规模的用于原位清洗(CIP)或原位灭菌(SIP)的次氯酸钠连续发生器.其电解槽采用带尼龙隔膜的管式电化学反应器结构,并在钛阳极管的表面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钌(RuO2 )作为电化学反应的活性催化涂层.文中从反应工程的角度分析了该发生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电流效率在82%以上.微生物学研究表明,有效氯含量范围内的消毒水可有效杀灭大部分食品工业设备表面所发现的微生物.
    杨国龙 赵谋明 杨晓泉 刘通讯 徐鑫 彭志英
    2005, 33(10):  78-83. 
    摘要 ( 213 )   PDF (66KB) ( 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按一定比例混合脱脂豆粕和反渗透水,混合液在pH 8.0及室温下连续搅拌40min,再经离心去渣得到大豆蛋白提取液.将提取液在适当的条件下酶解一超滤,截留液经冷冻干燥得到大豆改性蛋白.所制得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从52.6%提高到78% 以上,回收率大于8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Alcalase 2.4L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碱性亚基,经fungal protease concentrate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
    高向阳 林壁润 姚汝华 陈念
    2005, 33(10):  84-89. 
    摘要 ( 290 )   PDF (456KB)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万隆霉素的乙醇溶液在190 ~300nm的范围内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最高吸收峰的位置为202和228 nm.选择290和330nm为荧光扫描的最适激发和发射波长对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2+,Al3+,Cu2+和Mg2+不仅能使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和轻微的紫移,而且可使其荧光光谱发生显著的猝灭,说明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不同浓度的Zn2+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相对荧光强度及峰的位置几乎没有影响,说明万隆霉素与Zn2+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刘冬 李世敏 张丽君 唐语谦 梁世中
    2005, 33(10):  90-94. 
    摘要 ( 212 )   PDF (56KB)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降血压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设计并合成5条降血压肽序列.通过活性测定以及体外消化试验,确定P3 (六肽)为理想降血压肽.为实现该小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经特定酶切位点将其串联为6拷贝的融合多肽,将相应的基因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并转化至宿主茵Escherichia coli BL21中.双酶切、PCR以及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2-ACEIP.
    胡勇有 梁辉强 雒怀庆
    2005, 33(10):  93-97. 
    摘要 ( 243 )   PDF (58KB)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无采用含氮模拟废水,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d、总氮容积负荷(以N计)为0.4318ks/(m3 ·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 ,平均为80.5%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3.9%和99.8% ,平均为81.2%和85.7%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摩尔比)为1:(1.387±0.024),反应器内主要发生厌养氨氧化反应,说明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是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一条途经.
    张心亚 沈慧芳 黄洪 黎永津 蓝仁华 陈焕钦
    2005, 33(10):  98-102,107. 
    摘要 ( 282 )   PDF (59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MAA或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半连续工艺合成苯/丙乳液.讨论了乳液聚合过程中氨化反应温度、AA和MAA加入方式及用量对共聚物乳液粘度、乳胶粒径大小及羧基分布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其碱增稠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氨化反应温度为60℃时,有较好的碱增稠效果,并可适度减小乳胶粒子的粒径;不同的AA、MAA加入方式及时间会使羧基在乳胶粒中的分布不同,所带来的碱增稠效果也不同;同时,以特定的聚合工艺可引起苯/丙乳液粒子表面羧基的富集.
    何春雄 陈树敏 姚仰新
    2005, 33(10):  103-107. 
    摘要 ( 284 )   PDF (66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加权Sobolev空间上拟线性次椭圆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这里方程的非线性项是奇的.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方程所对应的泛函满足Cerami条件,进而应用Bartsch的喷泉定理,得到了方程无穷多个大能量解的存在性.
    丁伟
    2005, 33(10):  108-111. 
    摘要 ( 227 )   PDF (66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实践中对多组任务的优化排序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长工作优先安排(LPT)的算法,利用“最大相对加工时间”准则和“首先空闲”准则,讨论了将四组工件安排在四台速度相同的专用机、一台同速度的通用机上的Gmax问题,得到了利用该近似算法所得的解T与最优解T*的一个估计:T/T*≤5/4.结果表明,采用该近似算法对工件排序,在最差情况下要比最优排序多出1/4的时间.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