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6年 第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6-12-25
    环境科学与技术
    周少奇 陆伟东
    2006, 34(12):  1-4. 
    摘要 ( 459 )   PDF (207KB) ( 8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化过程中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以城市污泥为主,混以一定量的城市有机垃圾,控制含水率在60%左右、C /N质量比为30~40,进行为期60天的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处理. 结果表明: Cu、Ni、Cd、Cr、Pb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Zn的含量稍有上升,但均低于国家污泥农用标准.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可交换态Cu、Ni、Cd、Cr和Pb所占比例和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 可交换态Zn所占比例下降,含量略微增加. 说明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处理降低了城市污泥与城市有机垃圾农用对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胡勇有 胡春明 谢磊 虢清伟 王鑫 张太平 郑丙辉
    2006, 34(12):  5-9. 
    摘要 ( 348 )   PDF (312KB) ( 1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完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适生性的判据,拌制了4组不同孔隙状态的生态混凝土,在其上种植百喜草,考察了百喜草的表观生长情况,测定了百喜草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根系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 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的植物适生性不仅取决于孔隙率,同时也受孔隙平均孔径的影响. 孔隙率越高,平均孔径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对于百喜草而言,相比于孔隙率为36%、平均孔径小于4mm的生态混凝土,它在孔隙率为39. 45%、平均孔径为6. 4mm的混凝土中长势较好.
    陆少鸣 王宁 杨立
    2006, 34(12):  10-14. 
    摘要 ( 310 )   PDF (258KB) ( 10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工艺Ⅰ (预臭氧+常规处理+后臭氧+生物炭滤) 和工艺Ⅱ (预臭氧+常规处理+生物炭滤)的对比试验,对属于Ⅱ~Ⅲ类地表水的广州市东江水源进行臭氧- 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净水中试,研究了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并对照南洲水厂的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依据原水不同水质状况优化运行的建议. 中试结果表明,当水源CODMn低于3. 0mg/L 及氨氮含量低于1. 0mg/L 时,可按工艺Ⅱ方式运行; 当水源CODMn高于3. 5mg/L或氨氮含量高于1. 5mg/L时,需要按工艺Ⅰ方式运行,以确保出水达到标准. 南洲水厂运行结果也表明,可根据原水水质分别按照工艺Ⅰ或工艺Ⅱ方式优化运行.
    苏俊峰 马放 王强 侯宁 高珊珊 王弘宇
    2006, 34(12):  15-19. 
    摘要 ( 313 )   PDF (395KB)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 (自制培养基) 、L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YEB (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SJ培养基比LB和YEB培养基有更高的种群多样性,更适于细菌的分离筛选. 利用SJ培养基筛选出的3株高效脱酚菌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 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 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 onas) 、芽孢杆菌属(B 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颜志森
    2006, 34(12):  120-124. 
    摘要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5年全年12期和2000~2006年的每年第1期,共计18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较高,基金项目论文占70.9% ;论文合著率为94.1% ,合作度3.17;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8.9% ,博士后、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占61.8%,年龄30岁以下的占28.8%,31~40岁的占44.1%;篇均引文8.23条,英文引文占59.9%,期刊类引文占65.3%,引文质量上乘.
    化学化工、能源
    袁文辉 罗仡科 李莉
    2006, 34(12):  63-67. 
    摘要 ( 295 )   PDF (782KB) ( 1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无模板剂二氧化硅溶胶为前驱体,用二次生长法在已浸渍分子筛种子层的α-氧化铝支撑体上制备MF I型分子筛膜,采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体渗透实验表征分子筛膜的性能,研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二甲苯异构体在氧化铝支撑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结果表明:在50 ℃和10 h下,二甲苯异构体单组分的渗透汽化通量按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顺序依次减小;单组分的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分离因子可分别达到67和46,双组分的分别可达到29和42;单组分的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通量分别为7. 41 ×10- 4和0. 11 ×10- 4 mol/ (m2 ·s) ;双组分混合物中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通量分别为3. 58 ×10- 4和0. 086 ×10- 4 mol/ (m2 ·s). 说明此分子筛膜适于渗透汽化分离二甲苯异构体.
    蔡秀兰 董新法 林维明
    2006, 34(12):  68-71. 
    摘要 ( 267 )   PDF (268KB) ( 8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固定床微反应器装置,考察了添加稀土金属(La, Ce)和过渡金属( Zr, Cu)助剂及助剂添加量对甲烷自热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金属Ce和过渡金属Zr对Ni基催化剂反应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将Ce, Zr按不同的质量比添加到Ni基催化剂中,催化剂性能有很大的改变; Ni/Zr10 Ce20Al70Oδ催化剂与Ni/Zr20Al80Oδ、Ni/Ce30Al70Oδ催化剂相比, 氢气收率有一定的提高; 在Ni/Zr10 Ce20 Al70 Oδ 中添加助剂Cu 得到的Ni/Cu3 Zr10Ce20Al67Oδ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 750 ℃时, CH4 转化率达到100% , H2 收率为72. 9% ,且H2 的选择性达到100%.
    潘红艳 李忠 夏启斌 奚红霞
    2006, 34(12):  72-77. 
    摘要 ( 299 )   PDF (404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 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苯酚在系列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苯酚在Al ( Ⅲ) /AC、Mg ( Ⅱ) /AC、Fe ( Ⅲ) /AC、Ca ( Ⅱ) /AC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Ag ( Ⅰ) /AC、Cu ( Ⅱ) /AC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分类,苯酚属硬碱. 在活性炭表面分别负载硬酸类金属离子Al3+ 、Mg2 + 、Fe3 +和Ca2 + ,会增大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提高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Ag+属软酸,负载Ag+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从而降低了其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Cu2 +离子属交界酸,负载Cu2 +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交界酸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表面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秦好丽 古国榜 柳松 李金菁
    2006, 34(12):  78-82. 
    摘要 ( 300 )   PDF (702KB) ( 1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拓展二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响应,以尿素为氮源,在温和条件下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粉末. 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紫外- 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煅烧温度及氮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氮掺杂致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增强,在降解甲基橙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氮含量减少,晶粒增大,可见光催化活性减弱; 400 ℃下制备的样品中存在一个最佳的N /Ti配比,所对应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
    侯慧玉 涂伟萍
    2006, 34(12):  83-87. 
    摘要 ( 262 )   PDF (213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醋酸乙烯聚合中反应速率及单体转化率较低的问题,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 采用预乳化间歇聚合工艺, 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超声波辅助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并对超声波辅助乳液聚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超声波影响聚合的途径. 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内, 外加超声波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单体转化率, 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达51. 55 kJ/mo.l
    周林 郭祀远 郑必胜 李琳
    2006, 34(12):  88-91. 
    摘要 ( 305 )   PDF (134KB) ( 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吡啶- 乙酸酐反应体系,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合成不同取代度的毫克级乙酰化裂褶多糖,并对改性前后样品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 其红外光谱在1 735~1 729 cm- 1出现酯基的C﹦O 伸缩振动,在1 251 cm- 1处出现一个较弱的酯基的C﹦O 伸缩振动,且C﹦O 伸缩振动随着乙酸酐用量的增加略向高波数移动;其紫外- 可见光谱在252~272 nm处存在一个弱的羰基吸收峰. 其1HNMR峰在2. 6和5. 1的化学位移证实发生了乙酰化取代.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改性前后裂褶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现改性后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降低,且分散程度减小. 由于取代度和相应的特征吸收值不呈线性关系,试验条件下未能建立紫外和红外光谱法测定乙酰化裂褶多糖取代度的计算公式.
    寇灵梅 李冰 郭祀远 李琳 杨洁贞
    2006, 34(12):  92-95,100. 
    摘要 ( 287 )   PDF (357KB) ( 9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Fe3O4 为磁核,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合成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利用数码光学显微成像仪、激光粒度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磁性微球的形态、大小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磁天平和可调磁场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在50~200μm之间,基本呈圆球形,表面比较光滑,且内部均匀分布着磁性介质Fe3O4 ;当磁性微球粒径小于280μm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微球的磁化率与沉降速度都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这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刘传富 孙润仓 叶君 张爱萍
    2006, 34(12):  96-100. 
    摘要 ( 323 )   PDF (551KB) ( 10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直接处理未经成分分离的超声预处理后的蔗渣,将羧基引入蔗渣中, 考察了超声波预处理时间、反应温度、酸酐用量对羧基化产率的影响,并与经丁二酸酐处理的蔗渣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为90℃ 、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0min时效果最佳.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固体13 CNMR 谱和热分析法对所制备的蔗渣试样进行了表征, 发现在纤维素C2和C3位置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后, 蔗渣的热稳定性降低.
    王少光 武书彬 郭伊丽 郭秀强
    2006, 34(12):  101-104. 
    摘要 ( 415 )   PDF (579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从纤维原料和硫酸盐浆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 酶解后的酸处理法( Enzymat ic /A cidolysis) , 得到的木素称为EMAL( Enzymat ic/Ac idolysis Lign in) , 对分离过程中酶降解及酸水解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 EMAL木素的得率是传统的磨木木素(MWL)的2~ 3倍, 纯度也略高于MWL. 分析表明, 以木材为原料的EMAL与相应的MWL相比, 两者之间在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同时, 针对非木材类纤维原料的实验结果表明, EMAL的得率远高于相应的MWL, 两者纯度相当.
    潘朝群 俞乐 张亚君 邓先和 田东磊
    2006, 34(12):  105-109. 
    摘要 ( 293 )   PDF (565KB) ( 7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同心环波纹碟片式超重力旋转床制备粒径范围在20~ 30 nm的纳米碳酸钙样品, 并对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碳酸钙的粒径随转速、气流量、气相中CO2 的含量、晶形控制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在C a( OH ) 2 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粒径随Ca( OH ) 2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反应时间随转速、气流量、CO2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晶形控制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旋转床转速约为1 100 r /min、CO2 含量约为40% (体积分数)、晶型控制剂用量为Ca( OH ) 2 质量的0. 5% 时, 产品的粒径较小, 反应的时间较短, 是反应的最佳操作点.
    王春花 陈清林 华贲 陈梓剑
    2006, 34(12):  110-114. 
    摘要 ( 580 )   PDF (250KB) ( 8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SimSci/PRO Ⅱ探讨了延迟焦化分馏单元的模拟策略. 根据延迟焦化分馏单元无法确定反应油气进料组成和塔底存在非平衡级的特点,采用塔出料反推进料油气组成和塔底换热段与精馏段分段处理的办法,选择Grayson-Streed物性选择集进行模拟. 模拟结果与现场标定数据基本一致.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分馏塔操作中存在气液流量在各塔板明显波动的问题,同时进行了主分馏塔的水力学核算,绘出了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发现大部分塔板存在漏液问题,堵住一定数目阀孔能解决漏液. 最后根据工厂的生产要求,对装置扩能22%后的主分馏塔进行了模拟和水力学核算. 结果表明,对分馏塔进行局部脱瓶颈改造能满足扩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
    杨泽亮 吴欣颖
    2006, 34(12):  115-119. 
    摘要 ( 326 )   PDF (1235KB) ( 10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强化方式. 文中运用PHEON ICS计算软件对纵向涡发生器强化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在此基础上, 对纵向涡发生器的几何因素及在竖直平板上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采取多排布置时, 纵向间距d1 会影响换热, 当d1 为35mm 时平均换热系数达到一个最大值; 在其它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错列布置方式的整体换热效果优于顺列布置的情况; 对于底边为20mm 的纵向涡发生器采取错列布置时, 换热效果是翼高和横向间距d2 两种因素的叠加, 最佳翼高和横向间距分别是20和90mm.
    生物工程
    罗立新 吕 莉 潘 力 丘振宇 王 斌
    2006, 34(12):  20-24. 
    摘要 ( 247 )   PDF (789KB) ( 19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采用传统露天酿造工艺的中国酱油发酵酱醪中分离筛选嗜盐乳酸球菌, 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 序列分析, 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分类地位, 为研究其在酱油酿造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 筛选菌株为四联球型, 革兰氏染色阳性, 不运动; 接触酶反应阴性, 能从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 N aC l含量为18% 的培养环境下乳酸产量达2. 2%; 基于16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筛选菌株与嗜盐四联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 从而初步确定其为嗜盐四联球菌.
    冮洁 江成英 杜连祥 路福平 郭洪杰 李迪 刘海洋
    2006, 34(12):  25-29,50. 
    摘要 ( 273 )   PDF (586KB) ( 6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行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突变体Reteplase ( r-PA)基因的克隆,并在甲醇毕赤酵母( Pichia methanolica)中实现了胞外表达。以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 a reesei) 306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克隆了r-PA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2T载体上并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到的基因序列长1. 1 kb,与已发表的Reteplase基因同源性达99. 91% ,其编码的氨基酸顺序一致。文中还构建了甲醇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METαA-r-PA,用PacⅠ单酶切将pMETαA-r-PA线性化后,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其导入甲醇毕赤酵母PMAD16 中, PCR 和表型鉴定表明,筛选到Reteplase基因已经整合到甲醇毕赤酵母染色体上的阳性克隆。经摇瓶初步培养及以甲醇为唯一碳源诱导表达,胞外Reteplase表达水平最高达27. 93mol/ ( s·L) 。
    石贤爱 娄文勇 宗敏华 郭养浩 孟春
    2006, 34(12):  30-34. 
    摘要 ( 242 )   PDF (822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皱落假丝酵母脂肪酶( CRL)在有机溶剂、反胶束和离子液体中催化(R,S )-2-辛醇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发现反应介质和酰基供体对CRL 的对映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在甲苯中, CRL催化氯乙酸乙酯与(R, S )-2-辛醇酯交换反应的对映体选择率E 颇高(E = 92. 2) ; 在CTAB /丁醇/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 以乙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时, CRL的对映选择率很高( E »100) ;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 CRL的对映选择率很低。
    杨佐毅 李理 梁世中 杨晓泉
    2006, 34(12):  35-40. 
    摘要 ( 285 )   PDF (228KB) ( 6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合成底物对华南地区腐乳后发酵阶段分离得到的细菌短杆菌属(Breviba cte-rium)菌株DH1、JS3、GH4、DG6和酵母菌SCY1、JSBB2的胞内和胞外肽酶系统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具有较高的内肽酶活力, 其亮氨酸氨肽酶、精氨酸氨肽酶、二肽酶和羧肽酶的活力很高. 而分离出的酵母菌的谷氨酸氨肽酶、赖氨酸氨肽酶活力较高, 同时具有很高的二肽酶与羧肽酶活力.
    朱志伟 涂小珂 曾庆孝 阮征 张德聪
    2006, 34(12):  41-46. 
    摘要 ( 282 )   PDF (234KB)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结构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具有特定作用位点的酶, 进行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ACE IP)的研究, 对以结构信息为基础的定向控制酶解制备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中首先通过全略微分重叠计算, 对所选择的11种抑制剂的结构信息进行分析, 认为当肽链的N 端为Asp、G lu, C 端为Pro、Trp、M et、Phe、Lys时, 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的抑制效果较好; 在此基础上, 选择具有特定作用位点的酶, 以罗非鱼肉为对象进行酶解制备ACE IP的研究, 并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发现其中含有Thr-Cys、Asp-T rp和G lu-M e,t 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初步说明了以结构信息为基础的定向控制酶解制备模式的可行性.
    许喜林 郭祀远 李琳
    2006, 34(12):  47-50. 
    摘要 ( 277 )   PDF (511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动态磁场探讨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的存活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动态磁场处理后酵母菌大部分死亡; 动态磁场对霉菌的影响比对酵母菌更大, 约80% 的霉菌孢子因为磁场的作用而不能萌发; 动态磁场处理细菌因为种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细菌均失活. 动态磁场对微生物的作用造成了细胞结构的破坏, 使细胞内的物质(如核酸)泄漏到菌液中. 因此, 磁场处理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微生物控制是可能的.
    卢群 丘泰球
    2006, 34(12):  51-54,57. 
    摘要 ( 350 )   PDF (1073KB) ( 1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大肠杆菌经超声波作用后其细胞膜的变化状况, 采用荧光染料二乙酸荧光素、罗丹明123、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对大肠杆菌样品染色, 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测、观察. 结果显示: 荧光探针测定法可用于测定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变化. 在超声波频率为25 kH z、电功率为300W的条件下处理90 s后, 细胞结构完整, 膜双分子层变模糊, 表面有破损成小孔的地方, 内含物外渗. 膜通透性增加12. 7% , 膜电位下降26. 7% , 胞内活性氧水平上升.
    彭志英 陈中 龙彪 邱礼平 陈勇根
    2006, 34(12):  55-58. 
    摘要 ( 327 )   PDF (268KB) ( 7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乌鸡蛋白为底物,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在酶解乌鸡蛋白制备乌鸡蛋白肽时的一级热失活、拟态条件下的米氏常数, 建立了考虑底物反竞争性抑制和产物竞争性抑制等影响因素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并根据实验结果求得在70℃下的酶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K d 为0. 0113m in- 1, Km 为5. 70×10- 3 mo l /L, K cat为1. 5898min- 1, 并得到了相应的水解度动力学模型和反应速度动力学模型.
    许凤 钟新春 卢琦 孙润仓
    2006, 34(12):  59-62. 
    摘要 ( 313 )   PDF (614KB) ( 1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 射线能谱仪( SEM-EDXA )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 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 以及木素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分布. TEM 结果表明, 黄柳纤维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及次生壁内层. CLSM图像显示木素在纤维细胞各个壁层中分布不均一, 细胞角隅区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胞间层, 次生壁最低. 导管中的木素浓度比纤维细胞中的高. SEM-EDXA研究表明细胞角隅区、胞间层、次生壁中层的木素浓度比为2. 15:1. 32:1.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