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年目录文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Vol.41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阻带可控陷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时域分析
褚庆昕 杨光 毛春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1
摘要
(
481
)
PDF(pc)
(2243KB)(
1053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陷波结构只能在单个频点上实现陷波的局限性,文中通过使用开路槽线方法,提出和实现了一种阻带带宽可控且矩形度良好的微带馈电陷波超宽带天线.通过在超宽带天线U形辐射贴片上添加两个L形开路槽线和在馈线端添加一个U形槽线来实现陷波特性,通过调节两个L形开路槽线与U形辐射贴片的耦合间距来控制陷波阻带的带宽.除了阻带5.1~5.8GHz 频段之外,该天线在3.1~10.6GHz 超宽带频段内获得了很好的宽带阻抗匹配.文中还对该陷波超宽带天线进行了时域分析,计算了天线相关系数和脉冲宽度拉伸比.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陷波天线能有效地应用于超宽带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2.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跟随者-多领导者聚集控制
刘学良 胥布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8-1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2
摘要
(
384
)
PDF(pc)
(708KB)(
907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二阶连续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的跟随者-多领导者集合聚集控制问题,假设每个领导者的运动速度为同一常数且它们之间没有通信,基于邻居原理,对网络没有通信限制(零通信时延)和有通信时延的情形,分别提出了一个新的控制协议;利用频域分析、矩阵理论和Nyquist 稳定性判据,对零通信时延和有通信时延的情形,分别得到所有的跟随者都能够聚集于由多个动态领导者组成的凸多边形区域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协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3.
基于自适应反步法的自主水下机器人变深控制
贾鹤鸣 宋文龙 陈子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5-2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3
摘要
(
547
)
PDF(pc)
(585KB)(
1267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的高精度变深控制,基于AUV 垂直面的运动学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迭代反步控制方法,设计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器. 文中首先考虑AUV 非线性模型的攻角和水动力阻尼系数的不确定性,设计神经网络控制器来对纵倾运动中的非线性水动力阻尼项和外界海流干扰作用进行在线估计,并基于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设计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保证系统闭环信号的一致最终有界. 最后通过两组仿真实验,比较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在设定控制器增益参数下的系统响应和在扰动作用下的变深控制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和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4.
基于轨迹跟踪的航天器姿态自适应鲁棒控制
周端 郭毓 陈庆伟 胡维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21-28,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4
摘要
(
375
)
PDF(pc)
(804KB)(
965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存在不确定惯量和空间环境干扰的挠性航天器姿态大角度快速机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受细胞膜放电模型启发的自适应鲁棒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 首先,为了快速完成姿态机动任务,并尽可能少激发挠性帆板振动,在挠性航天器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先规划姿态运动轨迹且对不确定惯量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 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机动过程中姿态跳变使系统指向精度和稳定度变差的问题,基于细胞膜放电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型自适应鲁棒控制器. 所提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闭环系统渐进稳定;当惯量估计误差有界时,对于任意初始跟踪误差,该控制器可以保证姿态跟踪误差一致终值有界. 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改进型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5.
相控阵三维摄像声纳系统的稀疏阵列优化设计
袁龙涛 周凡 陈耀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29-3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5
摘要
(
502
)
PDF(pc)
(2239KB)(
655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相控阵三维摄像声纳系统中的稀疏阵列在整个探测范围内都具有稳定的波束图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兼顾远场与近场的稀疏阵列优化方法. 首先通过对近场波束图的分析,构建了一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近场稀疏阵列优化的能量函数,并对该能量函数加以简化,以减少优化过程的计算量,然后利用寻优算法对简化后的能量函数进行最小化寻优运算,从而得到满足近场需要的稀疏布阵结果. 为进一步获得适用于远场的稀疏率更高的阵列,对近场稀疏阵列设计的结果进行了二次优化. 利用该稀疏优化方法对一个100×100 的二维矩形换能器阵列进行优化,并与现有文献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获得的稀疏阵列在远场和近场条件下的各个探测距离都能提供期望的波束图性能,同时保持了与其他方法相近的稀疏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6.
基于虚拟嵌入块和量化器原点抖动的YASS 改进算法
马丽红 李晓 吕先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38-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6
摘要
(
450
)
PDF(pc)
(3166KB)(
72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YASS 算法的隐写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灵活次序的虚拟嵌入块和量化器原点随机抖动的YASS 改进算法——VHD-YASS 算法. 为了增加嵌入位置的随机性,该改进算法在每个载体块内随机选取一个不规则区域,重新生成一个虚拟的8×8 小块来取代传统YASS 算法中规则的8×8 嵌入块,用于消息的嵌入;然后,通过密钥控制量化索引调制( QIM) 中奇/ 偶量化器的原点偏移,消除QIM 量化步长较大时消息嵌入造成的DCT 系数聚集效应. 将文中改进算法与传统YASS 算法和两种不同的改进YASS 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嵌入容量下,文中改进算法的检测概率最高为0. 614,而传统YASS 算法的检测概率最高为0. 983. 从抗隐写分析能力、可视性及算法复杂度方面综合分析可知,文中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隐写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7.
短码长LT 码的快速信度传播解码法
詹奇聪 杜明辉 刘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47-5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7
摘要
(
459
)
PDF(pc)
(527KB)(
788
)
可视化
收藏
无码率码在广播传输中使用时,信道质量突然下降会导致较大突发性错误并使解码器解码效率降低. 为改善此情况,文中提出在短码长LT 码解码中采用快速信度传播(FBP)解码法. 该方法基于交换启发式原理,对接收到的信号立即进行处理,并快速转化为三角矩阵,不仅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而且提高了解码速率.由分析和仿真实验可知:FBP解码法的解码成功率较传统的高斯消元解码法和信度传播解码法有极大的提高;当信源信号长度为128b 时,FBP 解码法的解码成功率较传统的信度传播解码法有大幅提高;FBP解码法的解码计算复杂度与解码耗时都优于高斯消元解码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8.
Multi-h CPM 信号的有限状态时序机表示
钟声 张健 杨春 王鹏 刘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52-57,6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8
摘要
(
339
)
PDF(pc)
(808KB)(
684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 Multi-h CPM) 信号更为简洁的脉冲幅度调制(PAM)分解形式,提出了一种用有限状态时序机表示Multi-h CPM 信号的新算法. 该算法利用调制指数循环周期变化的特性,通过基本波形分解算法,将Multi-h CPM 信号表示为周期时不变的有限状态时序机和周期时不变的PAM 调制器的级联结构;然后通过限定输入符号进制数为偶数,将时序机的状态转移过程描述成一个可约的、周期平稳的、非齐次Markov 链. 文中采用该算法对不同调制指数下的状态转移过程进行算例验证,并给出了算法的最佳接收机模型和仿真结果. 与传统的PAM 最优检测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检测性能可达到理论值,而网格状态数仅为PAM 最优检测算法的一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9.
高温物体成像时彩色CCD 相机的自动调光方法
李哲林 夏琴香 姜立军 李一振 宋阿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58-6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09
摘要
(
553
)
PDF(pc)
(10467KB)(
751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温度变化大的高温物体在CCD 相机上成像时图像会发白或发黑,导致图像中物体特征被弱化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均值的彩色CCD 相机自动调光方法. 文中首先阐述了CCD 相机成像时物体热辐射对图像灰度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彩色CCD 相机采集的850 ~1200℃高温物体图像的特点,建立了RGB 基色图像灰度均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一种自动调光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一帧预测图像来计算物体所在的温度区间和最佳积分时间,根据最佳积分时间采集彩色图像,按照温度区间提取彩色图像对应的基色灰度图,并将其作为后续处理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光方法对温度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基于此方法的彩色CCD 相机能采集到具有稳定灰度值的高温物体图像,有利于高温物体的几何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0.
基于迭代支持检测的分布式压缩频谱感知算法
李含青 郭庆 李庆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64-6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0
摘要
(
355
)
PDF(pc)
(536KB)(
782
)
可视化
收藏
在宽带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为了解决频谱感知所面临的诸如高采样速率、信道衰落以及认知无线电用户硬件资源受限等技术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支持检测的分布式压缩频谱感知算法. 通过一跳通信的方式,认知无线电用户能够将各自的检测信息扩散到整个网络,并得到全局一致的支持集;同时,认知无线电用户进行本地稀疏信号重构时,利用一致的支持集信息能够保证不同用户的估计结果具有联合稀疏特性,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频谱检测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分布式频谱感知算法能够以低于奈奎斯特准则的采样速率有效地实现频谱检测,并且在不需要融合中心的前提下获得近似最佳的检测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1.
面向大规模存储系统的一种静态文件布局策略
龙赛琴 赵跃龙 谢晓玲 陈伟 曾文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70-7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1
摘要
(
336
)
PDF(pc)
(942KB)(
826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大规模存储系统的访问性能,提出了一种静态文件布局策略( SFLS).SFLS 首先把磁盘分成两组,分别用于存放热点文件和大文件,然后按服务时间长短将排序好的文件分别以Round-robin 和Greedy 的方式存放到两组磁盘上;在进行文件访问时,可根据文件的大小和热度来选择相应的磁盘组进行访问. 该策略加快了文件I/ O 请求的访问速度,提高了存储系统的访问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SFLS 能动态适应系统规模的增长,与SP、SOR 静态布局策略和HP 动态布局策略相比,具有更低的平均响应时间和更好的负载均衡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自动信任协商安全性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
刘欣欣 唐韶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77-82,9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2
摘要
(
387
)
PDF(pc)
(647KB)(
91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自动信任协商(ATN) 的安全性进行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文中借鉴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用进程代数Applied π 演算对ATN 建模并验证其安全性的方法. 该方法将ATN 形式化为两个协商者进程的并发执行,其中一个协商者的进程就是对其拥有的证书及授权策略的静态建模;ATN 的安全性被定义为Applied π 演算的观察等价性,从而使该方法不仅能检查授权策略执行的安全性,而且能对协商者的隐私安全进行验证. 借助安全协议的自动分析工具ProVerif,文中实现了对ATN 安全性的自动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用Applied π 演算形式化及验证ATN 的安全性是可行的,安全性验证可自动完成,并且效率较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3.
基于属性分辨度的不完备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
纪霞 李龙澍 齐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83-8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3
摘要
(
374
)
PDF(pc)
(432KB)(
85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不完备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属性分辨度的属性约简算法. 文中分析了不完备决策表中条件属性相对于决策重要性的外在表现,提出了属性分辨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属性分辨度随着约简属性集的变化而动态更新的计算方法. 该算法在属性约简过程中会不断删除已经属于正域的对象或不影响正域计算的相容块,通过降低样本数据的规模来减少计算耗时,加速属性约简.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算法是有效的,并且算法复杂度优于现有的不完备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4.
基于人工免疫机理和LS-SVM 的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
黄爱华 蒲洪彬 李伟光 侯跃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89-9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4
摘要
(
372
)
PDF(pc)
(577KB)(
86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质量功能配置过程的动态决策水平,实现顾客需求重要度的有效预测,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建立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模型,并结合人工免疫机理,以LS-SVM 模型参数为抗体、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误差为抗原,采用克隆算法完成顾客需求重要度LS-SVM 预测模型参数的免疫优化选择. 文中还以数控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与基于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人工免疫机理与LS-SVM 的顾客需求重要度预测方法可行,且预测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5.
尿素对碱木质素溶液行为和吸附特征的影响
邓永红 肖亮 冯鑫佳 杨东杰 邱学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95-9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5
摘要
(
476
)
PDF(pc)
(2726KB)(
88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木质素氢键的作用力,以尿素为氢键破坏剂研究了氢键对碱木质素溶液行为和吸附特征的影响. 结果发现:随着尿素的不断加入,碱木质素的氢键破坏程度增大,羟基的红外吸收光谱往高波数方向移动;当在碱木质素中添加少量尿素时,尿素主要破坏碱木质素-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导致碱木质素溶液粒径减小,比浓黏度降低,吸附量增大且吸附膜粗糙度增大;当添加尿素较多时,尿素以破坏碱木质素分子内部的氢键为主,导致溶液粒径增大,比浓黏度增大,吸附量减小且吸附膜粗糙度变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6.
Fe
3+
/ Cu
2+
/ Ag
+
改性高比表面活性炭对乙腈中二苯并噻吩的吸附
李忠 张红 夏启斌 张伟 余谟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00-104,11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6
摘要
(
394
)
PDF(pc)
(785KB)(
892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浸渍法,采用Fe
3+
、Cu
2+
和Ag
+
对高比表面活性炭( AC) 进行改性,制备出3种改性的AC(Fe
3+
/ AC、Cu
2+
/ AC 和Ag
+
/ AC). 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改性AC 吸附乙腈溶液中二苯并噻吩(DBT) 的吸附等温线,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法( TPD) 测定DBT 在未改性AC 及3 种改性AC 上的脱附峰面积,并采用Boehm 滴定法测定这4 种吸附剂的表面总酸性基团含量. 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AC 相比,Fe
3+
/ AC、Cu
2+
/ AC 和Ag
+
/ AC 表面的总酸性基团含量增加,其对乙腈溶液中DBT 的吸附容量也增大;各吸附剂表面的总酸性基团含量顺序为Fe
3+
/ AC>Cu
2+
/ AC>Ag
+
/ AC>未改性AC,它们对乙腈溶液中DBT 的吸附能力在298K 下分别提高了30%、20%、14%. 以上结果表明AC 类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与其表面的酸性基团含量成正比;应用浸渍法可提高吸附剂表面的酸性基团含量,从而增加吸附剂表面吸附乙腈溶液中DBT 的吸附活性位,提高对DBT 的吸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蔗渣氧脱浆二氧化氯漂白工艺参数的优化
李军 徐刚 徐峻 莫立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05-11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7
摘要
(
539
)
PDF(pc)
(1952KB)(
712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对蔗渣氧脱浆二氧化氯漂白的主要工艺参数(ClO
2
用量、NaOH 用量和漂白时间) 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工艺参数与纸浆卡伯值、白度及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产生量之间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设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失拟不明显;3 个工艺参数对纸浆卡伯值、白度及AOX 产生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为ClO
2
用量、漂白时间、NaOH 用量;在优化模拟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ClO
2
用量0.79%,NaOH 用量0.43%,漂白时间53 min) 下,纸浆卡伯值为1.83,白度为73.3% ISO,废水中AOX 质量浓度为10.8 mg/ L,与验证实验得到的纸浆卡伯值(1.76)、白度(75.0%ISO)和废水中AOX 质量浓度(11.3mg/ L)接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8.
抗粘、耐酸汽车钢化玻璃油墨的制备与性能
任碧野 罗渡沙 代育熙 童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12-116,13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8
摘要
(
477
)
PDF(pc)
(8293KB)(
998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自制的调墨油、耐酸钢化颜料黑(低熔点玻璃粉和高温陶瓷黑色素的混合物)和助剂制备了抗粘、耐酸的汽车钢化玻璃油墨,进行了同步热分析,并采用SEM 和XRD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油墨釉层表面析晶、表面形貌及其对釉层光泽度和耐酸性的影响,确定了油墨的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 结果显示:低熔点玻璃粉的软化点为512 ℃,与调墨油树脂的最终分解温度(470℃)较接近,从而在600700℃的烧结温度范围内可以充分熔融流动并代替树脂作为连结料;钢化颜料黑在579.4℃开始析晶,起到了降低油墨烧结温度和抗粘的作用;采用SEM 和XRD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油墨釉层表面析晶、表面形貌及对釉层光泽度和耐酸性的影响,确定了油墨的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60℃和4min; 所制备的油墨具有良好的抗粘性、耐酸性以及较好的光泽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9.
超声处理对溶液中肝素聚集态及稳定性的影响
肖凯军 李冰洁 王兆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17-12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19
摘要
(
438
)
PDF(pc)
(687KB)(
912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肝素在溶液中的聚集态以及超声处理对肝素在溶液中的聚集态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肝素在水溶液中以多分子交联的聚集态形式存在,肝素浓度越高,聚集体粒径越大;加入NaCl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肝素聚集体的粒径,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聚集体;施加超声可显著减少肝素在溶液中的聚集,在低功率百分数短时超声(30%,3min)作用下,100 ~1000nm 粒径的肝素聚集体减少,转化为1 ~10nm 粒径的肝素单体,表明超声处理是一种有效减弱肝素聚集的方法;采用100 nm 孔径的膜进行分离和冷冻干燥可得到粒径为1 ~10nm 的解聚肝素粉末;解聚肝素溶液常温下放置64 h 后不会重新聚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0.
麦芽酚铁、锌配合物的热力学特性及抑菌性能
王忠合 王军 薛晓丽 于淑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22-12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20
摘要
(
494
)
PDF(pc)
(583KB)(
95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麦芽酚锌及麦芽酚铁配合物,采用电子光谱、DSC 和平板法研究了其热力学特性及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麦芽酚与铁离子或锌离子配位后,其阴离子在320nm 处的吸收峰受到影响,电子光谱分别发生20 或45 nm 的蓝移,确证麦芽酚与铁或锌离子发生了配位;麦芽酚铁和麦芽酚锌配合物的DSC 谱中各有一个放热分解峰,峰形较尖锐,峰值分别出现在293. 9 和143. 9 ℃处,分解焓值分别为122. 8 和374. 6 J/ g,说明麦芽酚铁配合物的稳定性高于麦芽酚锌配合物;平板法和浊度法显示麦芽酚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4 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麦芽酚铁的抑菌能力大于麦芽酚锌,且抑菌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藤黄微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文中还对配合物可能的抑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VBNC 状态的诱导条件和EMA-qPCR 检测
余以刚 田聪 肖性龙 陶文扬 黎金霞 吴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27-13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21
摘要
(
405
)
PDF(pc)
(1166KB)(
1143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活的非可培养( VBNC) 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 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 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了DNA 结合染料叠氮溴乙锭(EMA) 与qPCR 技术相结合检测VBNC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可培养数受酸度的影响最大,VBNC 状态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菌液在含15%NaCl 和0. 3%乙酸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4 ℃下培养12 d;通过正交试验诱导后的不可培养菌可由EMA-qPCR 方法有效检出,其与qPCR 法的Ct 值( 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之差在1. 29 ~8. 56 之间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22.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
陈玲 赵月 张攀峰 李晓玺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33-13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22
摘要
(
501
)
PDF(pc)
(2995KB)(
921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 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 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 结果表明:10 种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半结晶层结构存在差异,陇3 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小,其双螺旋结构排列最为有序,青2 和青6 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大;10 种马铃薯淀粉颗粒均为多晶体系,其结晶形态均为B 型结构,但结晶度不同;10 种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费乌瑞它、青5、青8 的重均分子质量相对较大,除青5 在二甲基亚砜中的构象为无规则卷曲外,其余均为球型. 上述不同层次结构的差异为加工专用马铃薯淀粉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2
)
Select
23.
油脂引发的OH·对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影响
韩立鹏 李琳 李冰 赵迪 李玉婷 徐振波 刘国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
): 139-14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1.023
摘要
(
514
)
PDF(pc)
(685KB)(
896
)
可视化
收藏
羧甲基赖氨酸(CML)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为此,文中建立了赖氨酸+葡萄糖+油脂食品模拟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检测,并利用Fenton 试剂证明羟基自由基( OH·) 对模拟体系中生成CML 的3 条路径的促进作用. 结果表明:OH·对模拟体系中生成CML 的3 条路径均具有促进作用;5 种植物油脂能够诱发食品模拟体系产生更多的OH·,这些OH·促进了模拟体系中果糖基赖氨酸和乙二醛向CML 的转化,其对模拟体系中CML 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棕榈油>菜籽油. 以上结果证实,油脂在食品体系中引发了更多的OH·,进而促进了模拟体系中CML 的生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4.
木素磺酸盐的亚临界状态水热转化
武书彬 李计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1-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1
摘要
(
393
)
PDF(pc)
(832KB)(
1128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素磺酸钙为原料,采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实验,结合GC- MS技术研究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水热转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木素磺酸钙水热转化产物主要为酚、酮、醛等小分子物质;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分子结构比较稳定的H-0、G-0、G-1 型酚类物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而分子结构较复杂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大的G-3、G-4、G-5 型酚类物含量逐渐减少,S-1 型酚类甚至在较长时间后不再生成;木素大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 β- O-4 与 α- O-4 联接,在高温和反应时间延长的条件下,醚键结构失稳而断开,主要形成H-0 型、G-0 型、S-0 型结构单元; 在 275 ℃以上水的亚临界状态及不同反应时间下,水热转化产物中愈创木酚含量明显比其他酚类化合物高,因此适当控制反应温度与时间有利于工业上提取有用酚类化合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25.
TEMPO 氧化浆特性及其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陈港 陈青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7-12,1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2
摘要
(
464
)
PDF(pc)
(24934KB)(
241
)
可视化
收藏
以蝴蝶桉木纤维为原料,使用2,2,6,6 -四甲基哌啶-1- 氧化物自由基( TEMPO) /溴化钠( NaBr) /次氯酸钠( NaClO) 氧化体系对纤维进行氧化,通过纤维质量分析仪、动态滤水仪和显微镜等对氧化前后纤维的形态和浆料性能进行表征; 并将氧化后的浆料用于制备透明纸,研究了NaClO 用量对纸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EMPO 和 NaBr 用量一定时,随着NaClO 用量的增加,纤维的平均长度减小了0. 8mm,平均宽度增大了4.7μm,细小纤维含量增加 8 倍,纤维的卷曲指数值下降13.9 个百分点,滤水性能变差; 相比于原浆制备的透明纸,氧化浆制备的透明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大,抗张指数最大可提高 4 倍,弹性模量最大可提高 6 倍,纸页表面粗糙度最大可降低73.0 %, 透明度高达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26.
交联型 FSiPUA 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13-1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3
摘要
(
467
)
PDF(pc)
(1412KB)(
813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 、聚丙二醇( PPG) 、端羟基丙基硅氧烷( PDMS) 、三羟甲基丙烷( TMP)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HPMA) 和二羟甲基丙酸( DMPA) 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SiPU) 水性分散体; 以SiPU 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 BA)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DFMA)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FSiPUA) 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 和 DFMA 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 IR、TG- DSC、XPS 和 AFM 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 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 当HPMA、PDMS 和 DFMA 用量分别为 5.2%、 7.0% 和 20.0% 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 FSiPUA 复合乳液; HPMA、PDMS 和 DFMA 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27.
中间层对核包覆比对聚合物中空乳胶粒的影响
邵庆辉 李辉 胡剑青 王锋 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20-25,3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4
摘要
(
547
)
PDF(pc)
(6790KB)(
74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碱溶胀法制备了不同中间层对核包覆比的聚合物中空乳胶粒,然后通过粒径分析、粘度分析、SEM 分析、TEM 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等方法对制得的中空乳胶粒进行表征,研究了中间层对核包覆比对中空乳胶粒的形态和遮盖性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中间层对核包覆比从6 到10 的增加,中空乳胶粒的溶胀程度逐渐减小,强度逐渐增加,遮盖性先增加后减小; 当中间层对核包覆比为6,7 时,中空乳胶粒表面粗糙,溶胀程度较大,空腔较大,壳层较薄,有相当数量的乳胶粒塌陷甚至破裂; 当中间层对核包覆比为9,10 时,中空乳胶粒表面光滑,溶胀程度小,空腔较小,壳层较厚,几乎无乳胶粒塌陷和破裂; 当中间层对核包覆比为8 时,中空乳胶粒溶胀程度适中,遮盖性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28.
提取方法对香菇多糖性质的影响
赵谋明 邹林武 游丽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26-3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5
摘要
(
588
)
PDF(pc)
(10701KB)(
19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回流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高温热水提取法提取香菇多糖,通过香菇多糖抗氧化活性、分子形态、单糖组成等指标对提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提取时间内,高温热水提取所得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达14.25%; 高温热水提取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多糖溶液的黏度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浓度下多糖溶液的表观黏度大小依次为回流热水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提取>高温热水提取;高温热水提取的多糖分子高度最低、平均粗糙度最小; 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多糖的聚集度和支链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因此影响其抗氧化活性,4 种方法提取的多糖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 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回流热水提取>高温热水提取;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以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1
)
Select
29.
Maillard 反应体系中亚硫酸根对2-氨基-2-脱氧葡萄糖降解的影响
于淑娟 马菲 徐献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34-39,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6
摘要
(
325
)
PDF(pc)
(1542KB)(
1212
)
可视化
收藏
以果糖与铵盐在Maillard 初级反应阶段产生的一种典型的海恩氏( Heyns) 重排产物——2-氨基-2-脱氧葡萄糖为初始美拉德反应物,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亚硫酸钠,在110℃下反应0.5、1.0、2.0、3.0 和4.0 h;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亚硫酸根对体系褐变程度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分别了亚硫酸根对体系中丙酮醛及2-氨基-2-脱氧葡萄糖等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亚硫酸根可显著抑制反应体系的褐变,促进裂解产物丙酮醛的产生; 亚硫酸根对2-氨基-2-脱氧葡萄糖的降解没有抑制作用; 体系中少量亚硫酸根的存在有利于葡萄糖的生成,过量亚硫酸根可促进体系中葡萄糖的消耗;亚硫酸根对体系中果糖含量的影响规律与对葡萄糖的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4
)
Select
30.
甘蔗葡聚糖酶解过程分子量及浓度变化规律
赵振刚 贺湘 于淑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40-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7
摘要
(
525
)
PDF(pc)
(1301KB)(
89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醇沉、酶解和超滤等方法,分离提取甘蔗混合汁中的粗葡聚糖,并以凝胶渗透色谱( GPC) 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然后,采用葡聚糖酶降解混合汁中的葡聚糖,通过GPC 及离子色谱研究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混合汁在室温下静置20 h 后,生成的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1.02 × 106和3.57 × 103 ; 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明显下降;葡聚糖酶可将葡聚糖降解为较小聚合度的多糖,酶解产物主要以低聚合度糖形式存在;葡聚糖浓度变化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1.
油脂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 的分批补料法高密度培养
宗敏华 刘宗俊 吴虹 娄文勇 朱定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47-52,6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8
摘要
(
919
)
PDF(pc)
(1172KB)(
501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 发酵产油脂的能力,采用分批补料的培养方式对其进行高密度培养,考察了初始糖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初始糖浓度为100 g /L,在该浓度下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及油脂产量,且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 然后,在5 L 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发酵132 h 后,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 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及油脂生产强度分别为102 g /L、48%和0. 37 g /( L·h) .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适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32.
基于细菌酯酶活性的叠氮噻唑橙分子设计与特性验证
余以刚 黄韵 李晓凤 肖性龙 吴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53-5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09
摘要
(
312
)
PDF(pc)
(4520KB)(
91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活菌检测技术,以细菌酯酶代谢活性为判断依据,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噻唑橙荧光染料———TOMA,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确证.对TOMA 的细胞膜穿透性、酯酶敏感性及对DNA 的PCR 扩增的抑制作用3 方面特性进行了初步验证. 结果显示: 10 mg /L 的TOMA 于室温、黑暗条件下与活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 O157: H7 混合孵育10min 后菌体发出强烈荧光,表明该分子能有效穿透细菌壁膜,并与核酸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用固定化脂肪酶对TOMA 进行体外水解,水解率达83%,说明该分子的酯键能在相关酶作用下断裂; TOMA 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联用时,该分子对细菌DNA 扩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上结果证明TOMA 分子设计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3.
β-淀粉酶对不同品种淀粉的水解特性
黄强 陈磊 扶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60-6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0
摘要
(
514
)
PDF(pc)
(680KB)(
441
)
可视化
收藏
以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将淀粉糊化后经β-淀粉酶水解,研究了酶解产物的流度、DE 值、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热力学性质等.结果表明: 在加酶量为0.1%时,蜡质玉米淀粉的流度最大,马铃薯和木薯淀粉次之,普通玉米淀粉最小; 加酶量大于0.3%时,酶解5 h 后产物流度趋于稳定,薯类淀粉酶解产物的DE 值大于谷类淀粉酶解产物;谷类淀粉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比较集中,薯类淀粉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差异较大,且薯类淀粉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谷类淀粉酶解产物;普通玉米淀粉酶解产物中出现直链淀粉老化或淀粉与脂质复合物的吸收峰,而其他3 种淀粉没有吸收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4.
酶解条件对淀粉颗粒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罗发兴 伍秀英 黄强 李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66-7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1
摘要
(
419
)
PDF(pc)
(6274KB)(
67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对淀粉颗粒进行水解,制备了水解率相近的微孔淀粉,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小角X 射线散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对淀粉颗粒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解率相近的前提下,加酶量多、酶解时间短的微孔淀粉破碎程度高于加酶量少、酶解时间长的样品,但后者淀粉颗粒内部及无定形区被大量水解,颗粒内部出现大的空腔; 随着水解率的增大,淀粉的焓值减小,在较高酶解程度下,酶解时间长的微孔淀粉焓值下降更明显; 在酶解过程中,淀粉颗粒的聚集态结构发生变化,无定形区及半结晶区结构均受到影响,提高加酶量主要影响半结晶区的水解,而延长酶解时间主要影响无定形区的水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35.
含Cr 低合金钢在货油舱下底板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梁金明 唐荻 武会宾 张鹏程 柳伟 毛红艳 刘晓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72-78,9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2
摘要
(
360
)
PDF(pc)
(12776KB)(
287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货油舱下底板环境中的腐蚀机理并开发满足该服役条件的的低合金耐蚀钢,采用自制的货油舱下底板强酸性Cl -溶液模拟腐蚀装置,进行Cr 含量不同的低合金钢的腐蚀行为研究.测量了模拟腐蚀实验中各合金钢的平均腐蚀速率,观察了实验后各试样表面的宏观形貌,应用SEM、EDS 对腐蚀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应用EBSD 和TEM 技术分析了钢的微观结构对该环境下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Cr含量的低合金钢进行了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 结果表明: 货油舱下底板环境中,Cr含量为1% ~ 3%时,腐蚀速率随着Cr 含量的升高逐渐增大,点蚀现象随之变得明显; 随Cr 含量的增加,合金钢中的小角度低能晶界含量增加,同时钢的局部位错密度增加,两种微观结构综合作用促使腐蚀速率增大; 腐蚀实验结果与电化学分析结果是对应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36.
变形Mg-1.5Zn-0.2Gd 合金的组织性能及再结晶过程
蔡正旭 唐荻 江海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79-8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3
摘要
(
401
)
PDF(pc)
(22615KB)(
236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金相显微镜、SEM 和万能拉伸机等手段对Mg-1.5Zn-0.2Gd 合金热轧、退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晶组织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g-1.5Zn-0.2Gd 合金经450℃热轧和350℃退火60min 后,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织构极密度显著降低,最大值仅为2.3; 基面织构沿着TD 方向发生分裂,角度大约为30°; 经热轧、退火处理的合金在室温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低于热轧状态,但表现出良好的延伸性,延伸率达29.1%; 退火过程中非基面取向的晶粒在原始大角度晶界位置形核长大,是Mg-1.5Zn-0.2Gd 合金织构得到优化的关键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7.
Nb 微合金化对NM550 耐磨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胡日荣 蔡庆伍 武会宾 车英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86-9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4
摘要
(
396
)
PDF(pc)
(14465KB)(
28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及Nb 元素的加入对NM550 耐磨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200℃回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不含Nb 钢的晶粒长大比较明显,强度和硬度下降,韧性提高; 含Nb 钢中Nb 的析出物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同时Nb 的回溶提高了奥氏体中的合金浓度、减小了析出物尺寸,在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的共同作用下,含Nb 钢展示了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当回火温度从200℃升高到250℃时,由于碳化物的粗化,两种钢的力学性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应当避免在此温度回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38.
双相钢中残留奥氏体的分布及演变规律
李辉 段路昭 米振莉 赵征志 唐荻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92-9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5
摘要
(
345
)
PDF(pc)
(22425KB)(
437
)
可视化
收藏
在双相钢( 铁素体+马氏体,DP) 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一定量的残留奥氏体,达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 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DP 钢的微观组织,并进一步分析了残留奥氏体随形变量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残留奥氏体晶粒细小,主要呈粒状,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或马氏体的晶界位置,也有少量分布在铁素体内部; 残留奥氏体的转变主要集中在形变量小于10%之前,之后的转变与应变成线性关系,拉伸断裂后未发现残留奥氏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9.
分形结构团聚体在流场中分散混合的数值模拟
麻向军 邱忠财 陶成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98-10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6
摘要
(
358
)
PDF(pc)
(1885KB)(
765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了解分散混合的机理及其动态细节,在经典离散元理论模型中引入范德华力和流体拖曳力,开发了二维颗粒离散元程序DEMix2D,对具有分形结构的颗粒团聚体在剪切、拉伸和剪切-拉伸混合流场中的分散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团聚体在流场中先发生变形然后再分散,分散过程中存在剥蚀和破裂两种分散方式; 流场强度相同时,团聚体在拉伸流场中的分散效率最高,碎片平均尺寸最小,在剪切流场中的分散效率最低,碎片平均尺寸最大; 在相同形式的流场中,随着流场强度增加,团聚体的分散效率提高,碎片平均尺寸减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40.
PBS /ESO 共混物的力学和流变学性能
赵永青 陈福泉 吴正环 冯彦洪 晋刚 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
10
): 103-107,11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10.017
摘要
(
437
)
PDF(pc)
(4219KB)(
615
)
可视化
收藏
将新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 ESO) 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 进行熔融共混,制得PBS /ESO 共混物,研究了ESO 含量对PBS 力学、流变学性能以及相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ESO 可显著提高PBS 的韧性; 随ESO 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ESO 含量为5. 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PBS 的15. 0 倍和1. 4 倍,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则随之减小; ESO 能明显降低PBS 熔体的黏度,使其在更低的角频率下呈现出剪切变稀的流变行为; ESO 与PBS 是部分相容的,较高ESO 含量的共混物会发生明显的相分离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5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6-24
本刊2024年第1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20
本刊2025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12
本刊2024年第1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27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