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0年 第3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25
    机械工程
    刘旺玉 张勇
    2010, 38(12):  1-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1
    摘要 ( 568 )   PDF (391KB) ( 1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中探讨了利用偏轴混杂纤维来实现1.5MW风力机叶片主梁弯扭耦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弯扭耦合设计的控制系数,并就碳纤维偏轴角和碳纤维偏轴体积比对弯扭耦合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理论推导表明弯扭耦合效应只与铺层材料有关.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偏轴混杂纤维梁帽或蒙皮均能达到较好的弯扭耦合性能,且梁帽的最佳设计角在20.0°左右,蒙皮的最佳设计角在13.0°左右;在纤维拉伸和压缩应变、层间切应力、层面Von Mises的约束下,碳纤维偏轴角为20.0°和碳纤维偏轴体积比为45%时的主梁静态性能最优.
    阳湘安 阮锋 周驰
    2010, 38(12):  7-1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2
    摘要 ( 646 )   PDF (478KB) ( 8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板料回弹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评判回弹的方法,建立了以等效应力偏差来表征并考虑高斯积分点位置影响的目标函数和以等效塑性应变表征的目标函数;运用试验设计技术、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结合LS-DYNA关键字文件建立了基于回弹控制的成形工艺参数的集成优化模型,并分析了变压边力和拉延筋力对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小后大的变压边方式可以保证产品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后期较大的压边力还能使厚度方向的应力偏差减少,从而显著抑制回弹;而根据产品形状分段设置拉延筋,并分别施加合适的拉延筋力对于抑制回弹也有一定的效果;优化后回弹由1.952 50mm减少到0.674 51mm,证实了模型的多目标函数能够综合评判回弹.
    欧栋生 汤勇 万珍平 陆龙生 练彬
    2010, 38(12):  14-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3
    摘要 ( 659 )   PDF (422KB) ( 8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速充液旋压-多级拉拔复合成形方法加工出了直径在6mm以下的、质量稳定的微型直齿沟槽铜管.在分析其加工成形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加工参数对沟槽铜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型直齿沟槽铜管成形过程中,过大的拉拔级次压缩率会导致微型直齿沟槽铜管的轴向沟槽产生断裂或折叠,过大的圆度误差会导致微型直齿沟槽铜管表面产生皱折和凹陷;而拉拔模具入口锥角采用16°、定径区长度取4mm、出口锥角取30°、润滑条件良好及残余应力较小时,拉拔沟槽铜管表面质量更高.通过控制拉拔工艺参数和圆度误差,可获得直径在6mm以下的、质量稳定的微型直齿沟槽铜管,且内部沟槽趋于封闭,呈燕尾槽特征,有利于提高微型直齿沟槽铜管的毛细力.
    杜健辉 石永华 王国荣 黄国兴
    2010, 38(12):  20-2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4
    摘要 ( 529 )   PDF (294KB) ( 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基于旋转电弧传感器的焊缝跟踪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降维方法与关联向量机(RVM)相结合的焊缝偏差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焊接电流信号进行小波滤波,进行周期划分和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对采集到的焊缝偏差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映射到低维的PCA空间,作为关联向量机的训练样本集;最后,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CA_RVM的焊缝偏差识别方法的最大误差为0.54mm,平均误差为0.43mm;PCA_RVM的精度与普通的关联向量机法相差不大,比区间积分法、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更高,其运行速度比区间积分法慢,但比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和普通的关联向量机法快,所以PCA_RVM更适用于基于旋转电弧传感器的焊缝跟踪系统.
    高红云 邵明 屈盛官 肖志瑜
    2010, 38(12):  24-2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5
    摘要 ( 499 )   PDF (366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流动温压工艺对铁基粉末成形的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温压测试系统,研究了雾化铁粉与细羰基铁粉的混合粉末的流动温压行为.研究显示:与常温压制相比,流动温压过程中的侧压力随横向距离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缓慢,特别是在常规粉末成形压力600~700MPa下具有比常温压制更高的侧压系数,即在相同位置处具有更高的侧压力和致密度;以聚乙二醇(PEG)作为铁粉的粘结剂时,最佳压制温度、压制速度分别为62℃、240mm/min,适宜的PEG含量为2%~3%;在流动温压条件下,粘结剂将金属粉末包覆并粘结在一起,改善了金属粉末的填充能力,并提高了润滑膜的承载能力,从而改善了粉末的压力传递效果,可成形形状较为复杂且具有较高致密度的粉末冶金零件.
    周岳斌 刘桂雄
    2010, 38(12):  29-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6
    摘要 ( 529 )   PDF (365KB)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送器独立接口(TII)协议有不同的应用方法且存在实施差异,需要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和验证.文中针对不同通道类型,建立层次化的TII协议有色Petri网(CPN)模型;采用数据传输平均延时、通道利用率、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帧丢失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借助CPN Tools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讨论了接口速率、采样速率比、采样数据长度、缓存队列长度等接口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了可控连续采样、增加通道数据长度、虚拟多通道、后进先出缓存及先进先出丢包等提高模型性能的方法与措施.该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当STIM的通道类型为带缓存数据序列型时,数据帧丢失率为0,数据传输速率为1500B/s,数据传输平均延时为0.21ms.
    邝泳聪 谢宏威 欧阳高飞 张宪民
    2010, 38(12):  35-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7
    摘要 ( 585 )   PDF (384KB) ( 8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服现有自动光学检测(AOI)算法的缺陷,针对AOI的特点,对传统的双向二维线性判别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双向二维线性判别方法的焊点检测算法.在计算协方差矩阵时,对不同的类别以及类内不同的样本进行加权,从而提取更有判别力的特征.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焊点检测,可实现对不同批次用料的自动分类.文中提出的算法检测速度可以满足实际需要,且与现有AOI系统中常用的图像对比算法和图像分析法相比,可以显著降低误报率.
    田宗军 王桂峰 黄因慧 刘志东 沈理达 高雪松
    2010, 38(12):  41-44,5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8
    摘要 ( 560 )   PDF (392KB) ( 9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快速成形原理,将模板技术和摩擦技术与数控射流电沉积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摩擦射流电沉积快速成形技术,并采用该技术直接快速制备了异形金属镍制件.试验结果表明:模板的引入解决了射流电沉积难以制备高精度金属零件的问题,并有利于直接成形结构复杂的异形零件;硬质粒子能有效阻止杂质的吸附,避免毛刺、积瘤等表面缺陷的产生;文中提出的技术综合了射流电沉积和快速成形技术的优点,可有效降低设备复杂度和零件成本,直接快速制造出形状复杂、结构致密、组织均匀的精密金属零件.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李南希 金连文
    2010, 38(12):  45-4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09
    摘要 ( 474 )   PDF (324KB) ( 8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书写的脱机中文文本行识别是当今字符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为降低文本行识别中负样本的干扰,文中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将负样本作为一种信息来源,与单字符的识别信息、文本行的几何信息等进行融合.简单地使用两个分类器,就可以实现上述概率模型.在多人手写真实文本数据库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当无语言模型和使用二元语言模型时,文中所提方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61.29%和72.73%,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郭琰 谷延锋 关卓威 张晔
    2010, 38(12):  50-5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0
    摘要 ( 506 )   PDF (509KB) ( 8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遥感图像配准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分布质量的配准控制点筛选方法.首先,以尺度不变特征变换获取控制点,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筛除误匹配控制点,然后对配准图像公共区域分块进行基于分布质量的控制点筛选,采用最小二乘估计仿射变换模型参数,最后对输入图像坐标变换后完成配准.对多种遥感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删除误匹配控制点,使控制点均匀分布,减小配准误差.
    李春茂 张波
    2010, 38(12):  56-6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1
    摘要 ( 565 )   PDF (286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陷波超宽带天线的陷波带宽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陷波带宽可控的缝隙超宽带天线.首先采用宽矩形缝隙天线辐射产生超宽带特性,使其带宽能覆盖3.1~10.6GHz频段;然后在地板嵌入一对倒L形槽来实现陷波特性,陷波带宽可以通过调整L形槽的宽度或位置来控制;最后设计并加工了一副在5.0~6.0GHz频段内具有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有效地阻隔了无线局域网系统对超宽带系统的影响.
    杨娟 杨丹 赵红 葛永新
    2010, 38(12):  61-66,7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2
    摘要 ( 631 )   PDF (439KB) ( 7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Ad hoc网络(MANET)的容量是保证其服务质量的关键性质之一.文中根据MANET中无线信道和链路流量的特性,利用网络流理论、染色理论及非合作规划博弈理论构造了节点流量分配的策略空间及基于节点发送流量速率和延迟为参数的节点流量分配效用函数,进而建立了归一化时间内基于共享信道的MANET容量分析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的Nash均衡解的存在性,给出了模型的Nash均衡解的具体形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对网络容量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岳林 易本顺 肖进胜 方彦军
    2010, 38(12):  67-7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3
    摘要 ( 588 )   PDF (419KB) ( 7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提出一种优化网络生存时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地理信息机会路由协议GOROL,并根据该协议特征建立了节点剩余能量与转发能效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转发集优化算法,该机制兼顾了节点剩余能量与转发能效,能优化传输效率并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仿真实验表明,相比能量感知机会路由CORP和GOR,GOROL具有更长的网络生存时间.
    张涛 徐晓苏
    2010, 38(12):  73-78,8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4
    摘要 ( 555 )   PDF (394KB) ( 8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SINS/GPS/MCP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中GPS失锁时系统精度下降的问题,引入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技术的解决方案,将相关特征量经小波去噪后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基于该方案建立了系统滤波模型,包括捷联惯性系统失准角、速度和位置误差方程以及速度航向匹配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为了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分别对GPS失锁、加入神经网络修正和引入小波去噪技术3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神经网络修正可解决速度精度变差的问题;经小波去噪后对神经网络重新训练,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可见,基于小波的神经网络方法可提高神经网络逼近模型的程度,进而提高对准精度.
    余伟 罗飞 杨红 许玉格
    2010, 38(12):  79-8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5
    摘要 ( 511 )   PDF (343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的非线性、大滞后等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出水水质预测模型.通过减聚类方法将输入空间划分为一些小的局部空间,在每个局部空间中用神经网络建立子模型;各个子模型的预测输出通过主元递归(PCR)方法连接以解决子模型相互之间的严重相关问题,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同时,应用改进目标函数以提高对偏高值的建模精度,采用加权反馈校正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指标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杨旸 胡予濮 张乐友 刘振华
    2010, 38(12):  84-8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6
    摘要 ( 522 )   PDF (369KB) ( 7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方案公开参数长度较长而在现实环境中不实用的问题,定义了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的算法描述和安全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方案,并在所定义的安全模型下基于计算Diffie-Hellman假设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与现有的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方案相比,文中方案的公开参数长度更短,验证过程所需的双线性对运算更少.
    食品科学与技术
    高群玉 王凯 吴磊
    2010, 38(12):  90-94,9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7
    摘要 ( 666 )   PDF (411KB) ( 9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淀粉性质的影响,以甘薯淀粉为原料,对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及交联乙酰化淀粉的糊的性质进行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改性淀粉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经交联改性后,糊的热糊稳定性增强,但透明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善;乙酰化改性降低了淀粉的起糊温度,改善了淀粉糊的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热糊稳定性较差;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能降低淀粉的起糊温度,提高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
    罗志刚 王颖 罗发兴
    2010, 38(12):  95-9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8
    摘要 ( 691 )   PDF (327KB) ( 1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多糖胶与淀粉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机理,采用Brabender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哈克流变仪探讨了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原胶后,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增加,起始糊化温度、回生值降低;黄原胶明显降低了淀粉凝胶的析水率,但会使淀粉凝胶形成较大的冰晶结构;黄原胶的添加使淀粉糊储能模量增加,损耗角正切在角频率大于0.5 rad/s时明显下降,与原淀粉相比,淀粉凝胶表现出更趋于固体的性质.
    赵永青 张本山 陈福泉
    2010, 38(12):  100-10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19
    摘要 ( 464 )   PDF (358KB) ( 8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解-热醇协同处理制备一种新型的淀粉基吸附材料.利用比表面积孔隙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颗粒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并考察该吸附材料的吸水性能和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淀粉颗粒经酶解-热醇协同处理后,淀粉颗粒上形成许多孔洞,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孔的直径和孔的容积增大;淀粉颗粒经协同处理后,被赋予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当酶添加量为0.9%时,其吸水率是原淀粉的5.1倍,吸油率是原淀粉的1.9倍.
    朱思明 扶雄 于淑娟 朱良
    2010, 38(12):  105-109,1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0
    摘要 ( 595 )   PDF (441KB) ( 1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再生废液处理是制约离子交换树脂在糖汁清净中应用的关键.为实现再生废液的回用,文中采用制糖脱色树脂再生废液再生脱钙树脂,实现制糖脱色脱钙树脂的偶合再生,并分析了偶合再生废液的抗氧化活性和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色素和Ca 2+的复合有助于Ca 2+的解析;用300 mL脱色树脂D201×7的碱性再生废液再生60 mL脱钙树脂BK001,可得到56.7 g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富钙色素,树脂再生率为95.4%;富钙色素中Na+、Ca2+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60.00、29.29和29.80mg/g,脱钠后其水溶液吸光度满足焦糖色素国标GB 8817—2001的要求.
    林奇龄 温其标 欧仕益 吴磊燕 赖富饶
    2010, 38(12):  110-11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1
    摘要 ( 500 )   PDF (335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稀盐酸水解玉米麸皮得到低聚糖阿魏酸酯(FOs),经D301大孔树脂的除杂和聚酰胺柱层析的分离获得FOs中的F-Ara组分,分析了其纯度和结构,并比较了该组分与阿魏酸(FA)体外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采用D301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柱层析法从玉米麸皮酸解物中分离得到的F-Ara纯度接近HPLC色谱纯级,其体外清除·OH能力在低浓度(2~6mmol/L)时与FA相似,在高浓度(6~10mmol/L)时则明显比FA强;当浓度为10mmol/L时,F-Ara对.OH的清除率达72.9%,而FA仅为62.4%.由此可见,F-Ara是一种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曾庆孝 倪明龙 朱志伟 陈斌 韩光赫
    2010, 38(12):  115-1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2
    摘要 ( 668 )   PDF (346KB) ( 12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四元载冷剂冻结过程中溶质成分向食品中的扩散性,采用明胶圆柱体模拟食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明胶的冻结过程以及不同载冷剂溶液初始温度、冻结时间、总浓度等因素对明胶在冻结过程中吸收氯化钠、乙醇、丙二醇量及总吸收量的影响;并测定了载冷剂的密度和动力黏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明胶对氯化钠、乙醇、丙二醇的吸收量以及总吸收量均显著增加;溶液初始温度降低,载冷剂中各溶质成分在明胶中的吸收量也随之降低;溶液总浓度越高,其总吸收量也越高;-40~-20℃实验温度范围内,25min时总吸收量在2.70~6.29mg/g,吸收量较少.
    曾新安 杨星
    2010, 38(12):  120-12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3
    摘要 ( 736 )   PDF (286KB) ( 10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的缔合状态,采用1 HNMR对其氢键缔合展开分析.发现:溶液中弱氢键C H…O随浓度变化的幅度较小,其中CH 2比CH3更易形成弱氢键,也更易受浓度波动的影响;至于强氢键O H…C,乙醇分子OH比水分子更易受浓度变化的影响,溶液在乙醇摩尔分数x=0.550时出现最强的氢键缔合网络结构.根据缔合强度大小把溶液浓度范围大致分为3个区间:0〈x〈0.236时,水分子缔合结构占主要地位;0.236≤x≤0.735时,乙醇分子和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更强、更广的氢键缔合网络结构;0.735〈x〈1.000时,乙醇分子缔合结构占据主要地位.
    丘泰球 李超 谭伟 杨日福 黄星歆 范晓丹
    2010, 38(12):  124-12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4
    摘要 ( 559 )   PDF (405KB) ( 10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超声强化亚临界CO2萃取的机理,说明超声对亚临界CO2萃取的传质强化效果,借助萃取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通过超声空化阈值的理论计算,得到亚临界CO2的空化阈值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同时结合超声空化的验证实验,探讨了超声在亚临界CO2中的空化情况.结果表明: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萃取实验结果,模型方程中有无超声的E∞和k值的差异也证实了超声对亚临界CO2萃取有明显的传质强化效果;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压力更有利于超声空化效应的产生;亚临界CO2在理论计算不可能出现超声空化的条件下同样存在空化效应,此现象尚无合理的解释;超声强化亚临界CO2萃取的机理包括空化效应和强化传质.
    生物工程
    李冰 王文宗 林鸿佳 陈玲 李琳
    2010, 38(12):  129-1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5
    摘要 ( 615 )   PDF (408KB) ( 10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超声波对微生物抗氧化酶类防御体系的影响机制,以过氧化氢酶(CAT)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超声波条件对CAT酶活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无超声作用和超声作用后CAT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AT酶活随着超声波功率增大而降低,延长超声时间对CAT酶活影响不大;超声作用下CAT的稳定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和7.4;经超声波处理后的CAT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值变大,且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
    钟振声 潘晓琴 方颖通
    2010, 38(12):  135-13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6
    摘要 ( 531 )   PDF (298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菊芋提取物氧化变色的机理,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和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底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了菊芋多酚氧化酶(PPO)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菊芋PPO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5℃;菊芋PPO的热稳定性差,85℃以上加热处理5min就可使其大部分失活;菊芋PPO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规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13 mol/L,Vmax=7.5 mmol/s.菊芋PPO的活性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酶的添加量超过0.8mL后,增速逐步减小;菊芋多酚氧化酶对邻位多酚的氧化具有专一性.
    蔡友华 赖超凤 梁泽鑫 李平 王菊芳 朱明军 梁世中
    2010, 38(12):  140-14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7
    摘要 ( 660 )   PDF (365KB) ( 10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乙醇产率,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敲除嗜热厌氧杆菌乳酸支路中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得到了嗜热厌氧代谢工程菌Δldh突变株.应用葡萄糖、木糖、葡萄糖/木糖混合糖3种碳源,分别对Δldh突变株与野生菌进行分批补料发酵产乙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菌相比,Δldh突变株不仅显著提高了乙醇产率,而且提高了糖的消耗速率;Δldh突变株与野生菌都能以葡萄糖和木糖为基质生长,而与木糖为单一碳源相比,在葡萄糖/木糖共发酵时,木糖消耗速率有所降低;在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时,Δldh突变株的乙醇质量浓度和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5.93 g/L和0.39 g/(L.h).
    张晓元 郭勇 吴晖 赵起 黄敏
    2010, 38(12):  145-15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12.028
    摘要 ( 533 )   PDF (425KB) ( 7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对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提取物进行组分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制得了高丝裂原活性的PHA-L4糖蛋白,并利用SDS-PAGE、质谱、N-端氨基酸序列、肽质量指纹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PHA-L4是由4个PHA-L蛋白亚基组成的四聚体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每个亚基N-端第12位天冬酰胺残基被糖基化,糖基化呈现微不均一性.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