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年目录文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Vol.32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具有无穷时滞的不确定大系统的鲁棒镇定
彭世国 邓飞其 何瑞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1-4.
摘要
(
132
)
PDF(pc)
(168KB)(
324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具有无穷时滞的不确定微分-积分大系统鲁棒稳定性问题利用 Lozinskii矩阵测度和微分不等式获得了系统鲁棒全局一致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条件简洁易于验证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取相应的矩阵范数.研究表明可以选择与时滞无关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使系统是鲁棒全局一致渐近稳定的.实例仿真说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2.
以太网虚拟仪表测控系统中策略解释算法
刘桂雄 易静蓉 方晓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5-8.
摘要
(
150
)
PDF(pc)
(196KB)(
523
)
可视化
收藏
顺应当前虚拟仪表和以太网测控系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一种以太网虚拟仪表测控平台在此测试平台的复路过程中运用逆波兰表达式及其解释算法实现了对测控平台中的图形化组件描述的以太网虚拟仪表测控策略的解释和转换.仿真结果表明逆波兰表达式的应用可大大简化从测控策略方案原理图到微指令序列的解释转换程序节省系统资源提高解释转换速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3.
泡沫铝微结构及其分布特性的数字图像分析
张红, 黄小清, 汤立群,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9-13.
摘要
(
137
)
PDF(pc)
(600KB)(
45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工具对泡沫铝微结构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以找出泡沫铝的主要微结构参数的统计分布规律进而从微结构的角度推断泡沫铝的宏观性能以期为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材料与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得出了泡沫铝孔径、孔隙率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数字图像分析有助于从微结构的角度推断泡沫铝的宏观性能同时也是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必要准备.文章最后展望了泡沫铝微结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7
)
Select
4.
计算机控制的深冷处理系统
张扬 曾志新 石常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14-18.
摘要
(
107
)
PDF(pc)
(442KB)(
346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5.
基于 MATLAB/ Simulink 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建模
谢运祥 卢柱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19-23.
摘要
(
446
)
PDF(pc)
(305KB)(
2635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 MATLAB/Simulink 建模方法,并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了系统的性能以及 PI 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同时比较了不同转矩滞环环宽的转矩脉动情形 .结果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转速 、转矩响应.随着转矩滞环环宽的变小, 转矩的脉动幅度也随之减小 .PI 控制器参数中, 随着比例系数K p 的增大,系统动态响应加快,积分系数 K i 则主要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 两者必须协调才能使系统达到较好的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42
)
Select
6.
基于RST改进NN模型的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
廖志伟 王钢 叶青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24-28.
摘要
(
126
)
PDF(pc)
(198KB)(
37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实时诊断信息在形成和传递过程中的畸变而导致故障诊断结果的错误在基于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简称 RST)的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简称 NN)的泛化能力和粗糙集理论强大的定性分析能力构造了 RST 与 NN 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 RST 从诊断样本中提取领域知识然后利用所提取的诊断对象知识属性形成诊断 NN 的初始结构进而增强诊断 NN 的智能性和容错性.通过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的仿真结果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该模型即使在诊断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也具有高的诊断容错性能因此在电力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7.
新型功率器件MCT关断模型
蔡丽娟 邹祖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29-32.
摘要
(
201
)
PDF(pc)
(145KB)(
636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型功率器件 MCT(MOS 控制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MCT 在关断情况下的物理状态模型并对 MCT 的物理状态模型采用状态平均法建立其关断时的数学模型.把整个器件看成一个系统利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分析其关断时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推导出 MCT 的可关断的最大电流然后分析其可关断的最大电流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并利用 MATLAB/Simulink 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解析分析结果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8.
电阻分压器电场计算及其结构参数的确定
牛海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33-36.
摘要
(
164
)
PDF(pc)
(192KB)(
963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替代装置---电阻分压器并对其电场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其结构参数.本文中利用简单谐变场的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几种方案的电阻分压器电场得到了场中各点复数形式的电位分布.通过比较其幅值误差、相角误差和最大场强值优化出最佳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幅值误差的频率特性.最后从电路的角度验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6
)
Select
9.
尿素/ 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 Ⅰ) ------吸收反应中尿素消耗的动力学方程
岑超平 古国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37-40.
摘要
(
123
)
PDF(pc)
(170KB)(
497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尿素、添加剂的吸收剂溶液对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尿素消耗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尿素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即为零级反应方程;无添加剂的尿素溶液的反应速率常数 k 为0.8571mmol·L -1 ·min -1 而加入乙二胺和磷酸铵添加剂的尿素溶液反应速率常数 k 分别为1.945mmol·L -1 ·min -1 和1.1521mmol·L -1 ·min -1 .此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大于烟气单独脱硫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烟气单独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之和.这说明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各反应有协同促效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强化传热管内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
张亚君, 欧阳荣, 邓先和,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41-43,48.
摘要
(
144
)
PDF(pc)
(172KB)(
640
)
可视化
收藏
对普通缩放管、改型缩放管和光滑管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得到了这三种传热管的沸腾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普通缩放管和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分别是光滑管的1.06倍和1.25倍,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比普通缩放管提高18%,并分析了改型缩放管比普通缩放管沸腾换热性能好的原因.该改型缩放管特别适用于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场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9
)
Select
11.
吸附性陶瓷纤维功能纸的制备及吸附特征
范娟, 方玉堂, 丁静,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44-48.
摘要
(
141
)
PDF(pc)
(649KB)(
476
)
可视化
收藏
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经水玻璃、沉淀剂和盐酸溶液浸渍制备了一种具有高吸附特性的功能纸可用于制备吸附式旋转除湿器的转芯.同时探讨了浸渍条件对功能纸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多孔介质孔隙分析仪揭示功能纸的表面形貌、孔径的大小以及吸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硅胶能均匀覆盖在纤维表面及其空隙中其孔径在0.4939~3.907nm 范围内;所得功能纸在前20min 具有相当高的吸附速率:在5h 内达到吸附饱和当水玻璃含量为26.67%(质量分数下同)沉淀剂含量为15%盐酸浓度为0.5mol/L时饱和吸附量最高可达52.19g/m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2.
添加剂对共沉淀法制备的VPO催化剂的影响
叶代启, 付名利, 梁红,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49-55,64.
摘要
(
113
)
PDF(pc)
(305KB)(
175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 VPO 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催化
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元素为ZrCoCeZnSnKBa 和Bi 等.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
常压下进行.结果表明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各种组分对正丁烷氧化的促活顺序为:VPO-Zr
>VPO-Co>VPO-Zn>VPO-Sn>VPO-Bi>VPO-Ce>VPO-Ba>VPO-K>VPO而对正丁烷氧化为顺丁烯
的选择性促活顺序为:VPO-Zr>VPO-Ce>VPO-Zn>VPO-Sn>VPO-Co>VPO-Bi>VPO>VPO-Ba>VPO-K.
XRDFTIR 和 TGA/DTG 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并未使活化前后催化剂的本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所有VPO 催化剂前体均主要含VOPO
4.
0.5H
2
O而活化后的催化剂主要含有(VO)
2
P
2
O
7
和少量α-VOPO
4.
XPS
测试证实催化剂表面有 PV 和 O 等元素富集的现象而且表面氧物种数与催化剂活性直接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1
)
Select
13.
Cu-HMS分子筛的合成及对芳烃氧化反应的催化
张美英, 王乐夫, 季山,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56-60.
摘要
(
130
)
PDF(pc)
(216KB)(
25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中性模板法于室温下合成了含铜的分子筛 Cu-HMS并以该分子筛为多相催化剂对温和条件下异丙苯的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铜为铜源的 Cu-HMS-3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异丙苯转化率和过氧化氢异丙苯选择性都很高分别达39.6%和98.5%.催化剂可以回收使用.另外以 Cu-HMS-3为催化剂对甲苯和乙苯的氧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甲苯未发生反应3种芳烃的活性顺序为苯≪乙苯<异丙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4.
含偶氮苯生色团聚乙烯咔唑的全光光开关效应
姚胜兰, 吴水珠, 佘卫龙,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61-64.
摘要
(
129
)
PDF(pc)
(187KB)(
442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物理掺杂方法成功制得了以聚乙烯咔唑为主体材料以偶氮苯生色团染料分散红1、分散红13和分散黄7(DR-1、DR-13、DY-7)为客体材料的全光光开关器件.通过光响应测试发现其在低功率光强(12.5~30mW514nm)的激发光驱动下具有优良的全光光开关效应.同时从激发光调制频率、生色团含量和染料分子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同等实验条件下开关效应随着染料分子极性增大而增强而生色团掺杂含量较高的(20%)薄膜全光光开关效应较优较低的调制频率(30Hz)下激发的开关效应优于50Hz 下的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1
)
Select
15.
NIPA/SPAPS 共聚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
林强 何江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65-68,79.
摘要
(
138
)
PDF(pc)
(203KB)(
804
)
可视化
收藏
以 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与少量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盐共聚以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得到一种具有较大溶胀比的阴离子型温敏水凝胶.对其热敏性能、溶胀性能以及阴离子单体用量对上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收缩动力学和再溶胀动力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阴离子含量范围内随着凝胶中阴离子含量的增加凝胶的相转变温度升高水凝胶的溶胀率和水保留率也增加.考察了该水凝胶对甘草酸的分离吸收性能及对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性能并尝试用水凝胶中水的状态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初步证明可将该水凝胶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16.
混合自激力模型在桥梁风致抖振时域分析中的应用
曾宪武 韩大建 苏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69-74.
摘要
(
132
)
PDF(pc)
(207KB)(
574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大跨度桥梁抖振时域分析的混合自激力模型.其中直接自激力采用 Y.K.Lin 自激力模型仅采用一个线性滤波器来模拟非定常自激气动力耦合自激力由准定常气动力模型经完全泰勒展开获得.当风洞试验不能给出完整气动导数试验数据特别是耦合气动导数时采用本文中所提出的混合自激力模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最后以崖门大桥为例采用本文方法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紊流场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5
)
Select
17.
车辆定位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方法
胡郁葱 曾悦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75-79.
摘要
(
135
)
PDF(pc)
(288KB)(
49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卫星定位-航位推算系统(GPS-DR)和数字音频广播-GSM 移动通信系统(DAB-GSM)的融合定位系统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中各种先进的车辆定位技术重点探讨了 GPS-DR 和 DAB-GSM 融合定位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情况给出了主要模型和公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精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但应用层面并不相同;DAB-GSM 的研究成果将为 DAB 和 GSM 网络应用于车辆定位技术开拓新的空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
)
Select
18.
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节点的试验研究
苏恒强, 蔡健, 姚大鑫,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80-84.
摘要
(
172
)
PDF(pc)
(580KB)(
530
)
可视化
收藏
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节点的研究显得还不够完整和充分.本文中研究了2个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梁柱节点的力学行为分析了梁、钢管壁和加强环的应变分布规律.试件均采用钢梁并采用构造不同的环间加劲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节点力学性能良好节点刚度大;环间加劲肋的构造对节点的受力性能影响不大;加劲肋可以看作加强环梁的弹性支座可有效地降低环梁的跨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59
)
Select
19.
桩梁式托换结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黄小许 朱英俊 黄穗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85-89.
摘要
(
156
)
PDF(pc)
(210KB)(
637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合理地设计地铁上盖建筑物桩基托换工程中的桩梁式托换结构提出了桩梁式托换结构变形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通过25个试件的试验研究证实新旧混凝土交接面具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和良好的延性性能;并建立了新旧混凝土交接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桩梁式托换结构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该设计方法应用于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建筑物桩基托换工程中各项实测指标均达到了控制目标证实了这一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2
)
Select
20.
外界场作用下激发介质的波前曲率关系
刘深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90-92.
摘要
(
123
)
PDF(pc)
(154KB)(
636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波前曲面上的移动坐标系和波前边界层的摄动分析得到波前曲面的法向速度与波前曲率、外界场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场作用下的 Eikonal 方程.此关系的物理意义解释了激发介质螺旋波、回卷波在外界场作用下的 Belousov-Zhabotinsky 实验现象;几何意义给出一个确定波前边界形状的理论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21.
关于费尔马点的几点注解
林健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93-95.
摘要
(
202
)
PDF(pc)
(94KB)(
614
)
可视化
收藏
费尔马问题是一个著名的问题在工程上有实用意义.本文中指出了费尔马点的简便几何作法并导出了用三角形顶点坐标表示的费尔马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同时对于广义费尔马点也导出了其应该满足的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22.
典型域上的全纯自映射迭代
陈文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
): 96-98.
摘要
(
115
)
PDF(pc)
(147KB)(
532
)
可视化
收藏
证明如果 f 是第一类典型域 R
I
到 R
I
的无固定点的全纯映射且 f(B
nm
)⊂ B
nm
则映射簇{f
n
}的任一收敛子列收敛于R
I
和B
nm
的公共边界上的一点.其中 f
n
是f 的 n 次迭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3.
芯片表面微翅片强化 FC-72 流动沸腾传热
张正国, 余昭胜, 方晓明,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1-5.
摘要
(
170
)
PDF(pc)
(330KB)(
225
)
可视化
收藏
为采用高效传热技术来提高芯片的冷却效率, 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 研究了不带电介质 FC-72 在微翅片尺寸( 厚度 ×翅片高) 分别为 50 μm ×190 μm, 50 μm ×250 μm,100 μm ×150μm和 100μm ×300 μm 的 4 种强化面芯片表面的流动与沸腾传热性能, 探讨了FC-72过冷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 并与光滑面芯片的沸腾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FC-72 过冷度的增大, 所有实验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增大.强化面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所对应的壁温低于 85℃, 而光滑面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所对应的壁温高于85℃.在相同过冷度下, 强化面芯片的最大热流密度是光滑面芯片的 7~ 9 倍, 表明微翅片结构能显著地强化不带电介质 FC-72的沸腾传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24.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隔声理论模型
梁基照 蒋兴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6-9.
摘要
(
142
)
PDF(pc)
(287KB)(
495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声学原理分析了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隔声行为, 以更深入地揭示其隔声机理.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 并预测了玻璃微珠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结果显示:隔声量与微珠体积分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在较低的噪声频率下, 隔声量对噪声频率的敏感性较强;当微珠含量一定时, 隔声量随着微珠粒径的增加而下降.声波遇到粒子时发生反射、散射和折射等行为是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提高的主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6
)
Select
25.
不同路径等通道转角挤压镁合金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刘英, 陈维平, 张大童,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10-14.
摘要
(
154
)
PDF(pc)
(252KB)(
629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时不同工艺路径对镁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模角 φ=120°的模具, 以 A, B
A
, B
C
, C 四种工艺路径对 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 分析测试了室温下挤压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 相比于 A, B
A
, C 路径挤压, B
C
路径挤压容易实现较多的挤压道次和变形量;多道次挤压后, 镁合金的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力学性能也显著改善, 但不同路径的影响不同.当挤压12道次时, B
C
, B
A
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显著下降, 延伸率大幅度提高;A, C 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变化较小, 延伸率的提高幅度也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8
)
Select
26.
高速车削碳钢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特征
徐进 叶邦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15-19.
摘要
(
168
)
PDF(pc)
(230KB)(
510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中碳钢所进行的高速车削实验的观察对高速车削工件表面微观形貌和表层微观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和材料硬度是决定切削过程中材料变形的主要因素切削热使被切削材料产生高温软化形成特有的工件表面犁垄和熔融金属涂抹现象工件表层材料因切削高温出现二次淬火及回火现象显微硬度发生改变并出现了硬脆的白层组织.切削过程中的刀—工相对运动和切削热现象对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切削用量增大切削热和摩擦热增大形成了高速车削工件表面特有的微观形貌和表层微观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1
)
Select
27.
圆管件锥面型冲压缩口中一些重要参数的确定
牛卫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20-23.
摘要
(
204
)
PDF(pc)
(176KB)(
477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工艺设计人员制订工艺、设计模具提供依据对薄壁圆管件锥面型冲压缩口
工艺进行了分析.在工件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假设下应用考虑厚度变化的轴对称塑
性薄壳理论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出了不同锥角及库仑摩擦系数情况下工件缩口变形区应
力的变化规律与分布模式据此推导出了工件成形阶段最大应力、缩口力与最终壁厚、弧
面曲率半径、所需管坯长度及小锥角时极限缩口系数的计算式这些公式均易于推广应用
到变形强化材料圆管件的分析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28.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电解加工精度预测模型
孙春华 朱荻 李志永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24-27.
摘要
(
106
)
PDF(pc)
(300KB)(
440
)
可视化
收藏
为精确地预测电解加工精度采用了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建模.在分析影响加工精度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输入层和中间隐层的维数从而确定了模型的结构.用试验参数对模型结构进行训练最终建立了一个用于电解加工精度预测的 BP 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的精度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具有很高的精度预测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4
)
Select
29.
区域供冷系统中冷冻水输送管线的优化设计
刘金平 杜艳国 陈志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28-31,35.
摘要
(
153
)
PDF(pc)
(208KB)(
901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确定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输送管线最优水流速度和保温层最优厚度的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系统的年度费用由冷冻水二级泵的年运行费用、冷冻水输送管线冷量损失费用、二级泵功耗导致的冷水温升所产生的费用、冷冻水二级泵的折旧和维修费用以及冷冻水输送管线折旧和维修费用5个部分组成.考虑全年变负荷运行的特点在部分负荷时假设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不变采用变频泵调节流量.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以下结论:对于区域供冷系统存在最优的水流速度和保温层厚度;冷水输送距离对最优水流速度和保温层最优厚度没有影响;最优水流速度随电价升高而降低随设计冷负荷增大而升高;保温层最优厚度随电价升高而增加随设计冷负荷的增大而稍有增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7
)
Select
30.
一种新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和阻塞管理方法
吴国玥, 蒋金良, 吴国沛,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32-35.
摘要
(
124
)
PDF(pc)
(162KB)(
203
)
可视化
收藏
力市场交易模式的制定以及交易中的阻塞管理是保证电力市场健康运营的关键.文中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针对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初期的特点基于对广东省电力市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和阻塞管理方法在进行阻塞管理时考虑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减少值最低并通过负荷阻塞分配因子进行阻塞调度费用的分配.文中最后用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于电力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电网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4
)
Select
31.
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多时滞系统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
马新军 胥布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36-40.
摘要
(
132
)
PDF(pc)
(192KB)(
379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矩阵不等式技巧得到了一个新的具非线性时变扰动的不确定多状态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判据.系统中的时滞是未知定常的时变参数的不确定项是范数有界的而非线性扰动项满足一定的线性约束.基于矩阵不等式技巧和 Lyapunov 泛函方法得到了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给出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两个示例表明与文献方法相比采用文中所提方法可减少结果所存在的保守性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4
)
Select
32.
线性非奇异盲信号混叠的分离矩阵个数
肖明 谢胜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41-45.
摘要
(
126
)
PDF(pc)
(213KB)(
36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寻线性非奇异盲信号混叠的不同分离算法有不同分离矩阵的原因在改进的盲信号分离模型下证明了一个理论结果:如果不考虑线性比例缩放仅考虑旋转因素分离矩阵的确切数目是源信号个数的阶乘.文中利用代数理论和二阶统计量方法提出了通过求解二次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来得到分离矩阵的算法同时介绍了一种利用矩阵变换的分离矩阵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33.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梯交通动态分区的优化
李中华, 毛宗源, 郑日荣,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46-50.
摘要
(
135
)
PDF(pc)
(200KB)(
446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利用新兴的人工免疫算法优化电梯高峰客流动态分区的新方法实现了非连续楼层的优化计算.剖析了电梯交通的动态分区模型设计了动态分区模型的人工免疫算法并对之做了比较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动态分区在处理客流分布不均匀的电梯交通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该算法能快速地找到电梯交通的最优分区或者次最优分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5
)
Select
34.
模糊关系在软件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杨劲涛 郭荷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51-55.
摘要
(
139
)
PDF(pc)
(203KB)(
374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黑盒技术在分布式软件系统测试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位态和预期位态的概念.在执行系统测试时测试用例对系统位态具有控制作用系统位态与相应的预期位态则表现出模糊性运用模糊蕴涵逻辑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测试用例对预期位态的作用关系是模糊控制关系其控制程度取决于软件的质量;基于这种模糊控制关系和模糊推理规则得到了被测软件通过测试的标准值使测试通过的判定得以量化;文中还得出了量化的系统测试通过准则并将其应用于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7
)
Select
35.
基于信任度的网络应用对等单点登录
林满山, 郭荷清, 尹剑飞,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56-61.
摘要
(
122
)
PDF(pc)
(229KB)(
43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传统的集中式单点登录解决方案中单点失效的缺陷适应企业间单点登录动态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基于 Liberty 单点登录协议提出了基于信任度的网络应用对等单点登录模型.通过把对等概念引入单点登录使企业间应用的单点登录范围可以进行动态设定.通过建立单点登录信任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身份联合和单点登录过程并解决了企业间应用在单点登录情况下的用户个人信息交换策略、授权管理等问题.分析表明企业内部应用间的单点登录适合采用集中式的单点登录;一旦单点登录跨越了企业边界则适合采用基于信任度的对等单点登录;在实际应用中宜采用两者的混合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5
)
Select
36.
基于 B/S 架构的城市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符锌砂 王彦军 贾德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62-66.
摘要
(
169
)
PDF(pc)
(195KB)(
456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于 B/S 架构的广州市城市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开发目标、系统总体设计和各个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路网级管理子系统项目级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描述并通过对比的方式对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同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宜的技术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2
)
Select
37.
冲击压实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的现场试验
苏卫国 卢辉 李林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67-70,75.
摘要
(
143
)
PDF(pc)
(200KB)(
479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估应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后旧水泥砼路面的承载能力为加铺层的设计提供计算参数参考值必须进行回弹模量现场试验的研究.文中在分析利用弯沉法测定、评价冲击压实破裂稳固后旧水泥砼路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承载板测定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通过对大量实测承载板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冲击压实处理后旧水泥砼板及板下基层回弹模量的量值范围及变化规律用来评价路面的残余承载能力并可作为加铺层设计的计算参数参考值.文中还论证了冲击压实技术在处理旧水泥砼路面时的力学效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2
)
Select
38.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
罗毅 郑乐怡 李吉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71-75.
摘要
(
169
)
PDF(pc)
(188KB)(
615
)
可视化
收藏
从材料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出发,假设混凝土先受压破坏,引入修正系数,得到了修正后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抗弯、抗剪设计理论,由此考察了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的脆性破坏机理和特性.最后通过一个玻璃纤维筋用于剪力墙结构的工程实例,初步验证了修正后的设计理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7
)
Select
39.
盐藻 Psy 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姜建国 严媛 宋冬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76-79.
摘要
(
102
)
PDF(pc)
(208KB)(
491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根据两种藻———Dunaliellabardawil和Haematococcuspluvialis的PsycDNA保守序列以及 6种植物———Arabidopsisthaliana , Oryzasative , Tageteserecta , Lycopersi conesculentum , Capsicumannuum和Daucuscarota的Psy基因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了上游引物 5 -GAGTACGCCAAGACCTTCTA - 3 和下游引物 5 -GTTGTCATAGT CATTCTTCTC - 3 .以盐藻基因组为模板、以 4 6~ 35℃每循环递减 0 .5℃的退火温度扩增获得的大小约为 2 4 90bp的片段 , 经NCBI/BlastP同源性分析推测其为Psy基因的部分片段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2
)
Select
40.
纤维素硫酸钠的取代度与抗凝血活性的关系
王兆梅, 李琳, 胡松青,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
10
): 80-84.
摘要
(
124
)
PDF(pc)
(207KB)(
423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素硫酸钠(Na-CS MC )具有突出的抗凝血活性为了研究硫酸酯基取代度(D S )与其抗凝血活性的构效关系需要构建具有不同 D S 值的纤维素硫酸钠类似物化学库.文中采用酸水解和柱层析分离的方法获得了同一相对分子质量下具有不同 D S 值的
Na-CS MC 样品研究了 Na-CS MC 的硫酸酯取代度对其抗凝血效果和对凝血因子抑制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D S 值增大Na-CS MC 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 APPT )和凝血酶时间(t TT )的延长作用增强对凝血因子Ⅱa 和 Xa 的抑制作用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7
)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5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6-24
本刊2024年第1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20
本刊2025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12
本刊2024年第1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27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