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6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06-25
    化学化工
    邱学青 陈建浩 蔡振和 周明松
    2016, 44(6):  1-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1
    摘要 ( 294 )   PDF (472KB)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不同的着色剂对木质素/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进行遮色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铁的加入可以显著遮蔽木质素/HDPE 复合材料的黑色,从而得到红色的复合材料,但其力学性能较差. 通过添加不同的塑料助剂制备性能优良的红色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添加了 1 phr 硬脂酸铝的红色复合材料的断裂拉伸应变达到102. 43%,比未添加硬脂酸铝时的断裂拉伸应变提高了一倍;熔融指数测试表明红色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热氧老化测试表明红色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分解性能;流变行为研究表明制备的红色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硬脂酸铝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表观黏度的降低;SEM 分析表明木质素和氧化铁填料在 HDPE 相中达到了均匀分散.
    杨伟 薛建军 陈胜洲 胡新发 夏信德 林维明
    2016, 44(6):  9-1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2
    摘要 ( 229 )   PDF (522KB) ( 2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柠檬酸为碳源、草酸亚铁为铁源、乙酸镁为镁源,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镁离子掺杂磷酸铁锂(LiMgx Fe1-x PO4 /C)材料,并研究了镁离子对喷雾干燥 - 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球形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 LiMgx Fe1-x PO4 /C 材料具有规则的球形空心结构和高的比容量;当 Mg2+含量较小时其对磷酸铁锂晶体结构不产生影响,其中 LiMg0.04 Fe0.96 PO4 /C 具有最好的充放电性能,在0. 2C、0. 5C、1. 0C、2. 0C、5. 0C 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 149. 0、145. 6、141. 3、132. 6、123. 3mAh/g,1. 0C 倍率下充放电循环 100 周后容量保持率大于 97. 3%.
    常杰 刘钧 郭姝君 王曦 付严
    2016, 44(6):  14-20,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3
    摘要 ( 295 )   PDF (433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以胆碱类为代表的生物基离子液体作为木质素的优良溶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文中基于 Hansen 溶解理论,设计出一种分别以乳酸(LA)和氯化胆碱(ChCl)为氢键供受体的新型离子液体———深度共熔溶剂(DES)作为木质素分离的溶剂. 通过实验考察了常压下 ChCl/LA 摩尔比、温度、时间对木质素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ChCl/LA 摩尔比1∶ 9、温度90℃、时间12h,此时木质素的溶解率达90. 1%,再生木质素纯度为 96. 3%.紫外可见光谱(UV)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木粉中木质素经 DES 处理后被大量脱除;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预处理后的木粉中纤维素结构基本未被破坏;核磁共振谱( 13C NMR)分析表明再生木质素由紫丁香基、愈创木基及少量对羟苯基结构单元组成;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混合溶液中的综纤维素只有少量发生溶解.
    易聪华 张素文 冀唯妮 孔浩辉 周瑢
    2016, 44(6):  21-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4
    摘要 ( 304 )   PDF (343KB)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氧碱法预处理烟梗,脱除烟梗中的木质素,并利用处理后烟梗制成烟草薄片,研究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得到氧碱法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碱液与烟梗液固比,10mL/g;氢氧化钾相对于绝干烟梗质量的百分比,35%;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40min;氧气压力,0. 6MPa;保护剂 MgCO 3 使用量,0. 5%. 与传统水浸泡预处理工艺相比,氧碱法处理后木质素含量降低率达到 47. 9%,裂解气中苯酚含量降低 61%,邻苯二酚含量降低 25%,总有害物质含量降低 38%.
    彭新文 谭杰文 吴昌艳 邓青 林佳纯 孙润仓
    2016, 44(6):  27-34,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5
    摘要 ( 299 )   PDF (764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较温和的 click 反应制备了半纤维素-g-壳聚糖化合物,并以其为载体通过简单的还原方式制备了半纤维素-g-壳聚糖负载钯(0)催化剂.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该催化剂对 Suzuki 偶联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不同的反应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碱、底物种类和循环回用次数对 Suzuki 反应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K2CO3 为碱时,在 70℃下反应 3h,反应产率高达 84%;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但重复使用性能有一定下降,重复使用 5 次后产率降至 61. 6%.
    侯轶 刘超 李友明 胡松青
    2016, 44(6):  35-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6
    摘要 ( 307 )   PDF (506KB)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碱性离子液体[MMIM]DMP 为溶剂,采用红外光谱和原料成分分析等手段研究再造烟叶原料烟梗经离子液体提取后表面形态、打浆及抄造性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烟梗经碱性离子液体提取后,原料表皮组织出现少量的蜂窝状结构,纤维细胞间的填充物质明显减少,孔隙增加;烟梗中的芳香类物质及木质素能较好地溶于碱性离子液体中,原料中纤维素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脱除部分木质素后的烟梗原料打浆后纤维的分散程度较好,打浆性能明显改善,抗张强度可提高 35%左右,抄造性能明显改善,松厚度和透气度指标得到了优化.
    许晓芳 林海 董颖博 周闪闪
    2016, 44(6):  41-4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7
    摘要 ( 286 )   PDF (359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 At. f 菌,FN81193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 Mg2+ 对其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 Zeta 电位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其影响的内在机制. 结果表明:在 Mg2+ 质量浓度小于5. 0g/L 的体系中,培养35h 时,pH 值从培养初期的 2. 00 左右下降到 1. 70 左右,氧化还原电位从培养初期的 390 mV 左右上升到 600mV 以上,Fe2+ 氧化率接近 100%,细菌生长达到旺盛期;当 Mg2+ 质量浓度超过 5. 0g/L 时,体系 pH 值下降速率、氧化还原电位上升速率、Fe2+ 氧化率、细菌生长速率均降低,且 Mg2+ 质量浓度越大,影响效果越显著. Zeta 电位测试结果表明,20. 0 g/L 镁离子作用下细菌等电点为3. 6,高于9K 培养基中细菌的等电点2. 7,这从宏观上解释了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变化;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Mg2+ 作用下,细菌细胞壁中的官能团发生了交联作用,导致吸收峰 N—H 的消失和—OH、—C=O、—CH3 、—CH2 、—P=O、—CN 的偏移,致使细胞壁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细菌的氧化活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
    殷素红 高凡 郭辉 杨旭
    2016, 44(6):  47-5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8
    摘要 ( 251 )   PDF (569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石灰作为单一调节材料高温重构钢渣,利用 X 射线衍射、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重构过程中钢渣的矿物组成及 RO 相的变化,并测定了重构钢渣的安定性和活性指数. 结果表明:RO 相在 CaO 作用下优先发生分解反应,其中的 FeO 随 CaO 掺量增加依次生成 Fe3O4 、CF(铁酸一钙)、C2 F(铁酸二钙)及 Ca2 (AlFe)O5 (铁铝酸钙)、C4 AF(铁铝酸四钙),其中的 MgO 部分以 MgO 晶体存在,部分固溶在硅酸盐相和液相中;当CaO/SiO2 摩尔比不够大时,原钢渣中的 C3 S(硅酸三钙)在重构过程中分解成 C2S(硅酸二钙);由于 CaO 优先与含量较高的铁元素反应,CaO/SiO2 摩尔比达到 3 时仍没有 C3S 生成,只有当与铁反应完全后多余的 CaO 才会与 C2S 反应生成 C3S;石灰重构钢渣不会产生安定性不良且胶凝活性明显提高.
    徐玲琳 王培铭 杨晓杰 Horst-Michael Ludwig
    2016, 44(6):  53-5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9
    摘要 ( 372 )   PDF (470KB)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量热仪、X 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分析了无水石膏及α-半水石膏对铝酸盐水泥为主的铝酸盐 - 硅酸盐混合水泥体系早期水化放热、浆体微结构演变等水化进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石膏掺入后,三元体系的早期水化均有所加速,且集中于钙矾石的生成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水化30min 内,浆体中均生成了一定量长度为 1μm 左右的短粗钙矾石晶体,并伴随首个水化放热峰的产生;而随后的8h 内,另产生两个水化放热峰:掺无水石膏时,第2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无水铝酸钙和无水石膏的溶解以及少量钙矾石晶体的生成,第 3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钙矾石的增长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而掺 α-半水石膏时,这两个水化放热峰均与钙矾石的生成及增长有关. 相比而言,α-半水石膏因溶解速度较快,与无水铝酸钙等的溶解速度相匹配,所以水化早期生成更多的钙矾石晶体,所得硬化浆体的孔隙率更低.
    刘小康 杨峰 高娇 陆龙生
    2016, 44(6):  59-6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0
    摘要 ( 269 )   PDF (289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短切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不稳定及难以控制等问题,对影响短切碳纤维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选择烘箱温度、压辊压力、刀辊压力和短切速度4 种工艺参数为评价因子,长度离散度、宽度均匀性离散度、断口整齐度和断面形貌为质量评价指标,用正交法设计碳纤维短切实验,得到不同工艺参数的短切碳纤维样品,然后基于实验数据采用熵理论确定质量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当烘箱温度为 150 ℃、压辊压力和刀辊压力分别为 0. 2 和 0. 4MPa、短切速度为 6. 9m/min 时,制备出来的短切碳纤维质量最好.
    麻向军 吴哲浩
    2016, 44(6):  65-69,7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1
    摘要 ( 251 )   PDF (454KB)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颗粒团聚体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效果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研究颗粒团聚体在流场中的分散机理及动态细节,考虑颗粒间范德华力的作用,采用自主开发的三维颗粒离散元程序 DEMix3D 对分形结构团聚体在简单剪切流场中的变形和分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团聚体在分散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强弱力链交织形成了团聚体复杂的力链网络形态,强力链主要分布在力链网络内部,传递较大份额的流场作用力,弱力链传递小份额的流场作用力并充分分布在力链网络中;分散过程中团聚体力链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了颗粒的分散方式;当分散达到平衡状态时,碎片内的颗粒之间由于形成以强力链为主的紧密接触关系而不再分散. 文中还根据碎片加权平均颗粒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场强度对团聚体分散效果的影响.
    李东锋 张新明 尹邦文 刘胜胆 雷越 邓运来
    2016, 44(6):  70-7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2
    摘要 ( 276 )   PDF (634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末端淬火试验、剥落腐蚀浸泡试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 Al-5Zn-3Mg-1Cu-0.12Zr 铝合金厚板剥落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合金板材的抗剥落腐蚀性能随冷却速率减小而降低,降低程度随热轧变形量的增加而提高,即剥落腐蚀淬火敏感性增加;变形量由56%增加至91%,在冷却速率为2160℃ /min时,剥落腐蚀等级都为 P 级,在冷却速率为 100 ℃ /min 时,剥落腐蚀等级由 EA 级增加至ED 级;变形量分别为 56%、72%、81% 和 91% 时,在冷却速率分别大于 100、159、209 和320℃ /min 的区域,合金剥落腐蚀等级达到或优于 EA 级;在相同轧制变形量下,冷却速率的减小会使合金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化,导致合金抗剥蚀性能变差.
    环境科学与技术
    邹华生 吕雪营
    2016, 44(6):  77-8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3
    摘要 ( 205 )   PDF (437KB)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饮用水传统的氯消毒杀菌往往不彻底且存在余氯过高的问题,文中研究超声场协同强化灭杀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规律与特征,并将超声波技术与次氯酸钠消毒相结合,探究最佳的协同操作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用 59 kHz、90 W 超声场处理初始含大肠杆菌菌落数约为 104 CFU/mL 的水样 5min,大肠杆菌的对数灭活率为 0. 9;单独加入有效氯浓度为 9. 0 mg/L 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 30 min,大肠杆菌的对数灭活率为 2. 57;用59kHz、90W 超声场预处理水样 5min 后,再加入有效氯浓度为 9. 0mg/L 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 30min,大肠杆菌的对数灭活率可达 5. 02,同时余氯浓度低于 4mg/L,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
    高乃云 刘雪飞 周恭明 汪琼芳
    2016, 44(6):  83-89,9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4
    摘要 ( 231 )   PDF (503KB)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零价铁(Fe0 )激活过硫酸盐(PS)产生 SO4 ·,氧化降解水中的 2,4-二叔丁基苯酚(DTBP). 通过改变零价铁初始投加量、PS 初始浓度、初始 pH 值、温度等因素,探索这些因素对 DTBP 降解效果的影响,并且比较了紫外光(UV)、Fe0 以及 Fe2+ 对 DTBP 的催化降解效果. 结果表明: DTBP 的降解速率随着 Fe0 投加量由 0. 5 mmol/L 提高到4. 0mmol/L而加快,当投加量提高到 5. 0 mmol/L 时则会发生抑制作用;当 DTBP 溶液中PS 的浓度由 0. 125 mmol/L 提高至 0. 500 mmol/L 时能够加快 DTBP 的降解速率,但是进一步增大 PS 的浓度会使 DTBP 的降解速率先降后升; Fe 0 催化降解 DTBP 的速率随着溶液初始 pH 值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热激活 PS 体系中,提高温度对激活 PS 降解 DTBP 的效果有限,当温度升高至 55℃时,60min 内仅有42%的 DTBP 被降解;当温度从 35℃升高到45℃时,在热激活 PS 和 Fe0 /PS 体系中,DTBP 的降解速率均发生轻微的下降;相较 UV 和Fe2+ ,Fe0 能够持续稳定地催化降解 DTBP,在 60 min 内完成 98% 的最大降解率,且从经济性和节能方面考虑也占有优势.
    陈景添 李友明 雷利荣
    2016, 44(6):  90-9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5
    摘要 ( 343 )   PDF (545KB)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臭氧氧化法降解含水溶性木素衍生物丁香酚的模拟废水,考察了初始 pH值、丁香酚初始浓度、臭氧质量浓度和温度对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过程中 CODCr 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过程中 CODCr 去除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臭氧对丁香酚具有良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在 pH = 11、丁香酚初始浓度为 1 mmol/L、臭氧质量浓度为24. 83mg/L、温度为25℃的条件下,臭氧降解丁香酚过程中的 CODCr 去除率可达67. 77%;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过程中 CODCr 的去除反应符合两段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采用幂指数方程分析反应动力学,可分别得到 0 ~10min 和 10 ~60min 反应时间内 CODCr 去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交通与运输工程
    石柏军 刘德辉 李真炎
    2016, 44(6):  98-104,11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6
    摘要 ( 393 )   PDF (578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莫尔积分法推导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计算公式并初步校核强度,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某 SUV,以侧倾角刚度为优化目标,采用比例系数优化法对该车的横向稳定杆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在 ADAMS/Car 中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以转向盘角阶跃实验验证优化的效果,最后进行整车实验验证.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侧倾角刚度较大的横向稳定杆更有助于提高汽车的侧倾稳定性,这进一步验证了文中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肖敏敏
    2016, 44(6):  105-11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7
    摘要 ( 252 )   PDF (569KB) ( 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中,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环节. 鉴于此,文中选取公路-Ⅰ级荷载的最大轴重140kN 作为计算荷载,在确定伸缩缝各组成部分材料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 ANSYS 有限元模型. 通过计算 4 种不同荷位下的界面指标,并提取界面控制指标,进而分析伸缩缝材料模量、界面摩擦系数、界面高度差、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等对界面控制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界面控制指标为界面拉应力、界面剪应力、界面竖向位移;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对界面拉应力及界面剪应力的影响较大,模量比、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对界面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大;选择模量较大的伸缩缝混合料、界面进行粗糙化处理、采用较小的界面高度差、防止车辆在伸缩缝上紧急启动或刹车、防止车辆超载等措施有利于缓解界面损害.
    肖鑫 张肖宁
    2016, 44(6):  113-12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8
    摘要 ( 163 )   PDF (482KB)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连通空隙结构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渗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工业 CT 获取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细观分布特征,建立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分析水在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探讨连通空隙直径、空隙弯曲度与最小截面尺寸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空隙直径对水流流速的影响较大,流速近似与空隙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空隙弯曲度越大,流速与流量越小;弯曲结构形式对流速与流量的影响较小,分析过程中可忽略空隙弯曲结构形式,只考虑弯曲度的影响;以连通空隙路径中的最小截面直径作为整个水流路径的当量直径来进行渗水特性分析,会造成计算的渗透系数偏小,需采用一定的修正关系式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环境科学与技术
    赵炼恒 左仕 陈静瑜 王志斌
    2016, 44(6):  121-12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19
    摘要 ( 181 )   PDF (596KB)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鉴于传统的确定性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未能考虑岩土参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中将可靠度分析方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相结合,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滑坡强度参数可靠度反演新方法,并通过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岩土参数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还可解决单一滑动面的强度参数反演计算问题. 同时,文中还分析了相关系数对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结果及可靠度的影响,发现抗剪强度参数的互相关性会导致可靠度指标趋于保守.
    交通与运输工程
    郗艳红 毛军 白光 胡嘉伟
    2016, 44(6):  129-13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20
    摘要 ( 338 )   PDF (787KB)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保障隧道列车着火后继续向前行驶的安全性是火灾应急救援的目标. 文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使用 STAR-CCM + 软件的滑移网格功能,研究了不同列车行驶速度和火源热释放速率对隧道内烟气特性的影响,得到列车携带火源在隧道内行驶时烟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和最佳行驶速度. 结果表明:隧道列车着火后继续向前行驶时,存在一个使温度达到最低的最佳行驶速度50km/h;当列车运行速度恒定时,火灾热释放速率越大,人眼高度处的最高温度也越高;热释放速率恒定时,最高温度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随着着火列车向前运行,列车车顶进风口的最高温度逐渐上升,在隧道横断面的中性面上,最高温度值有较大的振荡;在隧道内 340 m 处温度最低,但是也达到了 166. 45℃. 列车顶部区域的温度过高,可能会被烧毁性破坏,因此可考虑在列车着火后继续向前运动的同时给隧道通风,以降低环形空间的温度.
    于向东 尹兴权 闫斌
    2016, 44(6):  137-142,14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21
    摘要 ( 218 )   PDF (737KB)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无缝线路纵向阻力,用带刚臂的梁单元模拟梁体,以黄韩侯铁路线上某 156m 简支钢桁梁桥为例,分析相邻桥跨结构对大跨度简支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提出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 研究表明:分析大跨简支钢桁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时,两侧的多跨简支梁在下部结构纵向刚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可按6 跨进行简化;与 32 m 标准跨度相比,相邻简支梁跨度为 24 m 时固定端伸缩力降低了9%,40m 时固定端伸缩力增大了 7%;相邻桥跨为大跨连续梁时,钢桁梁固定端伸缩力增大了2. 2 倍,全桥伸缩压应力最大值增大了12%;在连续梁与钢桁梁之间布置1 跨或2 跨简支梁可大幅降低钢桁梁固定端的钢轨应力;在钢桁梁桥上设置小阻力扣件可使伸缩工况下钢桁梁的钢轨应力最大值和桥墩水平力显著减小.
    王安麟 孟庆华 李文嘉 章明犬
    2016, 44(6):  143-14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22
    摘要 ( 230 )   PDF (304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整机工况特征与液力变矩器选型的动力学匹配问题,提出面向液力变矩器定制化选型的积分加权评价法. 即在明确整机工况载荷特征的前提下,设定相应的变矩器速比区间 - 效率权重,通过对其效率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积分,加权得到积分加权评价值,并将其作为变矩器经济性能的评价标准. 文中分别以两个现有变矩器模型为选型对象,验证了提出的积分加权评价法对液力变矩器定制化选型的有效性. 该评价法可在简易地建立整机与配件匹配动力学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具有工程化意义的液力变矩器定制化选型.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