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0年 第3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于智能网络磁盘存储系统的任务调度算法
赵跃龙 刘敏娜 王文丰
2010, 38(7): 1-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1
摘要
(
693
)
PDF
(369KB) (
8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能网络磁盘(IND)存储系统现有的调度算法虽然使任务加权总完成时间最优,但是会导致大量任务长期得不到执行,从而引起"饥饿"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可控制调度算法(CSA),把任务划分成步骤链并根据步骤链的执行时间及权重计算出ρ因子,在选择未执行步骤链时综合考虑ρ因子的大小及ρ因子所在任务的已执行时间.实验结果证明,CSA使加权总完成时间与IND现有算法相当,任务的平均周转时间及短任务的完成时间均优于IND现有算法,可以消除"饥饿"现象,较好地兼顾效益性和公平性
基于封装和聚集组播的区分服务组播实现方案
周杰 彭勃 黎明
2010, 38(7): 7-1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2
摘要
(
473
)
PDF
(480KB) (
8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一种基于封装和聚集组播的区分服务组播方案:EADSMCast(Encapsulated and Aggregated DiffServ Multicast).通过对基于封装的DSMCast方案的改进,在组播分组头部封装聚集树上核心路由器的转发信息,保持了区分服务域中核心路由器的无状态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通过对聚集组播的组-树匹配算法的改进,使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转发结构的组播组共享一棵聚集树,减小了边界路由器中组播路由表的规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ADSMCast能够支持异构QoS组播,具良好可扩展性
基于节点簇的非结构化P2P搜索策略
赵堃 牛振东
2010, 38(7): 14-1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3
摘要
(
654
)
PDF
(421KB) (
9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Gnutella为代表的非结构化P2P系统通常会呈现复杂网络结构,针对其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簇的搜索策略。该策略利用节点簇来存储系统中文件的索引,通过将搜索过程限制于节点簇内部来提高搜索性能。然后,基于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给出了搜索性能上下界的数学描述。实验结果表明,搜索性能与簇的阈值c密切相关;c的取值范围灵活性很大,此时稀有文件的搜索效率至少可以提高一倍以上,文件索引的传输和存储代价可以减少一个数量级。该策略不需要学习全局拓扑知识,具有稳定并且易于实现和部署的优点。
基于知识粒度的高属性维稀疏聚类算法
赵洁 肖南峰 陈琼
2010, 38(7): 20-2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4
摘要
(
649
)
PDF
(481KB) (
9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的高属性维稀疏数据算法大多面向二态数据,而且没有聚类结果的评价方法,给应用带来很大局限。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信息粒度的高属性维聚类算法。首先通过设计面向数据稀疏特征的半模糊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并基于此给出稀疏相似度和初始等价关系的定义,然后设计可变精度的二次聚类模型对初始聚类结果进行修正,使算法具有较强抗噪声能力,最后结合应用领域定义一种新的聚类质量的评价模型。实验证明,算法具有更广应用性,可提供多粒度分析结果,准确度更高,得到的聚类结果能真实反映数据的特征。
基于直方图的形状描述及骨架图匹配算法
汤进 江波 罗斌 孔敏
2010, 38(7): 27-3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5
摘要
(
613
)
PDF
(366KB) (
1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物体形状的多变性,给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直方图的物体形状描述及骨架图匹配算法。算法利用骨架长度和骨架上点的圆盘半径作为特征量来描述形状。首先基于二维直方图给出一种形状及骨架端点的特征描述方法;其次结合改进的最优子序列匹配算法实现骨架图的匹配。算法中的形状及骨架端点的特征描述在一些常见非刚性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一些非刚性变换下的物体形状的骨架图匹配和较高精度的形状检索而且复杂度较低。
基于三角不等式原理的数据匹配方法
武云鹏 包卫东 张维明
2010, 38(7): 33-3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6
摘要
(
714
)
PDF
(408KB) (
10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据匹配是数据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Metrics空间下的数据匹配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三角不等式原理,对数据进行分类匹配,并引入多重循环机制提高匹配效率.文中还分析了该方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特性,有效提高数据匹配的精确率、正确率及回归率.
保细节的基于曲面控制的网格变形
张湘玉 廖文和 刘浩
2010, 38(7): 39-4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7
摘要
(
587
)
PDF
(444KB) (
10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考虑微分域网格编辑方法在细节特征保持方面的优势以及细分曲面的任意拓扑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曲面控制的网格变形方法.以流形网格上的离散泊松方程为理论基础,在指定变形区域模型表面设计细分曲面作为变形控制曲面,并将对它的编辑操作映射为对变形区域网格的梯度场操纵,最后通过泊松重建得到变形后的网格模型.文中变形方法克服了传统参数样条曲面难以贴合任意拓扑物体外形的缺陷,可以有效保持物体的细节特征
基于局部重构与全局保持的半监督判别分析方法
韦佳 杨创新 马千里 余国先
2010, 38(7): 45-49,5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8
摘要
(
578
)
PDF
(425KB) (
9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服线性判别分析(LDA)只能利用有标记样本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局部重构与全局保持的半监督判别分析(LRGPSSDA)方法.LRGPSSDA通过最小化局部重构误差来确定邻域图的边权值,在保持数据集局部结构的同时保持其全局结构,具有对邻域参数的选择不敏感、所得投影子空间的维数不受样本类别数的限制等特点.相较现有的半监督判别分析方法(如SDA和UDA),LRGPSSDA的分类性能更好.在YaleB和CMUPI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主题词权重和句子特征的自动文摘
蒋昌金 彭宏 陈建超 马千里
2010, 38(7): 50-5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09
摘要
(
465
)
PDF
(416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高质量的自动文摘,在组合词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词的频率、词性、词的位置、词长等因素,构建了一个词语权重计算公式,该公式能使表达主题的词和短语具有较高的权重.对句子权重的计算,则考虑了句子的内容、位置以及线索词的作用和用户偏好等.摘要的生成充分考虑了候选文摘句的相似性,避免了冗余信息的加入.对摘要的评估进行了从句子粒度到词语粒度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词语粒度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计算方法.实验证明,该算法生成的自动文摘有着较高的质量,平均准确率达到77.1%.
动力与电气工程
基于波形匹配的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优化算法
文福拴 郭文鑫 廖志伟 韦刘红 辛建波
2010, 38(7): 56-61,8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0
摘要
(
559
)
PDF
(446KB) (
9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高效的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对加快故障后系统的恢复、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问题主要包括故障类型识别、故障测距和故障时间识别.文中将该问题描述为优化问题,即将故障诊断问题中待求解的量(如故障距离)和待估计的量(如过渡电阻)作为故障假设里的未知参数,以故障后的实际波形和期望波形的差异度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离散和连续优化变量的混合优化模型,采用启发式优化算法——和声搜索算法来求解这一优化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磁体斜边永磁电机铁耗的解析计算
王海田 李格 洪宣 如意
2010, 38(7): 62-6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1
摘要
(
550
)
PDF
(289KB) (
8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Slemon等表面置磁型永磁电机(PMSM)的改进铁耗算法,推导了考虑磁体边缘斜角时定子齿与轭的磁通密度的幅值及其时间变化率的表达式,提出了永磁电机定子齿与轭平均涡流损耗密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由此建立了永磁电机铁耗的解析模型.结果表明:磁体边缘斜角技术能有效地减少铁耗.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自动电压控制中不良数据的辨识
陈波 刘瑗瑗 荆朝霞 彭显刚
2010, 38(7): 67-7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2
摘要
(
630
)
PDF
(334KB) (
9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由于缺乏对发电厂遥测量数据真实性的有效和准确辨识,容易引起装置误动.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具有优良模式识别性能的数据挖掘方法.文中利用SVM建立发电厂遥测量不良数据的辨识模型:首先应用SVM非线性回归对各种运行情况下发电厂的遥测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然后应用SVM训练分类网络.将实时遥测量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曲线拟合网络和分类网络中,就能够迅速判断该遥测量数据是否为不良数据.仿真算例验证了SVM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交通与运输工程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拥堵预测
陈小红 钱大琳
2010, 38(7): 72-7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3
摘要
(
646
)
PDF
(409KB) (
1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交叉口路段的拥堵特性,基于定性推理的相关方法,从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描述城市交叉口进口路段状况的评价指标——稳态评判指数.仿真实验表明,当交叉口交通拥堵与消散的过程被触发时,稳态评判指数会发生定性跃迁,并且每个高峰期的到来都会经历一个"稳态——非稳态——稳态"的过程;由该指标确定的拥堵临界点与由交叉口总排队长度所反映的交叉口拥堵形成及消散时刻基本吻合.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停车收费政策评价
宗芳 张慧永 贾洪飞
2010, 38(7): 78-8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4
摘要
(
501
)
PDF
(403KB) (
1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K2算法和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学习,建立了停车行为分析的贝叶斯网络。应用连接树传播算法推断停车费率影响下的停车开始时间、停车时长和停车场类型等选择行为的变化,预测停车收费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政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停车费率的提高,停车者更趋向于选择短时间停车;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停车场类型实施不均衡收费制度,即高峰停车费率大于非高峰停车费率,路内停车费率大于路外停车费率,可以促使停车者选择非高峰时段停车和路外停车.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
刘玉印 刘伟铭 吴建伟
2010, 38(7): 84-89,10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5
摘要
(
1485
)
PDF
(451KB) (
1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路径选择模型存在许多不足,而累计前景理论则可以比较真实的描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过程,符合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文中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础,在路径出行效用连续随机分布的条件下对出行者的感知效用进行建模,并结合模型的变量对模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分别应用期望效用理论和累积前景理论时,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累积前景理论能够克服期望效用理论的许多不足,更好地描述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决策过程.文中还通过对参考点和路径出行效用分布的分析,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仿真建模提供了理论支持.
回转状态下导管螺旋桨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吴家鸣 邓威 赖华威
2010, 38(7): 90-9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6
摘要
(
611
)
PDF
(497KB) (
1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导管螺旋桨所在的流域内求解其N-S方程,以此模拟在作回转运动的水下机器人流场作用下导管螺旋桨的推力特性,观察螺旋桨在这一环境下的水动力现象.计算结果表明:当来流从尾部流向机器人时,对于尾导管螺旋桨,有机器人影响时其推力系数比无机器人时要小,对处于机器人舷侧的螺旋桨,有机器人时其推力系数比无机器人时要大;当来流从首部流向机器人时其情形刚好相反;而当机器人轴线与流向大致垂直时,有无机器人对螺旋桨推力系数的影响不大.
材料科学与技术
电致变色聚噻吩及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王娟 关丽 蒋传煜 腊明 刘平 童真 邓文基
2010, 38(7): 97-10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7
摘要
(
594
)
PDF
(235KB) (
9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2':5',2″-三噻吩(3T)作为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噻吩,研究了聚噻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聚噻吩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利用聚噻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层制备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ITO/聚噻吩/凝胶电解质/ITO,在施加外加电压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也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态电致变色器件
剑麻纤维增强PBS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冯彦洪 李展洪 瞿金平 刘斌 徐百平 王宗明
2010, 38(7):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8
摘要
(
588
)
PDF
(384KB) (
1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复合体系不适宜用毛细管流变仪测量流变性能.为此,文中建立一种利用转矩流变仪测量流变特性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表征了不同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并测量实验后纤维的长径比,分析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和转速对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径比以及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纤维的解缠、断裂和取向,复合材料的剪切变稀现象随剑麻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更为明显.
均相沉淀法合成磷酸八钙纤维
王小俊 方立明 赵耀明
2010, 38(7): 107-111,12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19
摘要
(
726
)
PDF
(350KB) (
10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磷酸八钙(OCP)纤维,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及反应物浓度等对产物组成及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合成条件对OCP形貌及产物组成的影响较大——提高体系反应温度有利于OCP的快速析出和产率的提高,所得产物也更为纤细;尿素浓度过低,所得产物的长短和粗细分布极不均匀;尿素浓度偏高,产物较为粗短,且产物为OCP和羟基磷灰石(HA)的混合磷酸盐;当反应物Ca(NO3)2为0.167mol/L、(NH4)2HPO4为0.1mol/L、(NH2)2CO为0.6~0.7mol/L,体系初始pH值在2.2左右,反应温度为90℃,反应体系中pH值恒定在5.0左右时结束反应,采用均相沉淀法可制得纤细的磷酸八钙纤维.
PVDF/Al
2
O
3
杂化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李香莉 肖凯军 郭祀远
2010, 38(7):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0
摘要
(
744
)
PDF
(330KB) (
1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PVDF与异丙醇铝(AIP)的原位聚合,制备了不同Al
2
O
3
含量的PVDF/Al
2
O
3
杂化超滤膜.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超滤实验、接触角和机械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IP在注膜液中发生了水解聚合反应,生成铝氧聚合物掺杂在杂化膜中,并与PVDF发生键联;当AIP添加量为12%时,杂化膜的纯水通量比纯PVDF膜提高了83.36%,其对BSA的截留率由88.27%提高到96.64%,且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和抗污染性都得到改善
利用脱硫渣及钙质废石粉制备陶瓷
苏达根 赵勇
2010, 38(7): 117-12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1
摘要
(
523
)
PDF
(294KB) (
1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XRD、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研究利用脱硫渣及钙质废石粉烧制陶瓷.结果表明:直接掺入脱硫渣烧制陶瓷,其SO
2
的逸放率高达77%以上;采用钙质废石粉与脱硫渣复掺,并表面施釉,可把烧成温度从1100℃降低至1050℃,保温时间从2h缩短至1h,其SO
2
的逸放率可控制至30%以下.烧成后的陶瓷产品中的钙主要以CaAl
2
Si
2
O
8
和CaSO
4
形式存在,制品性能合格
土木建筑工程
基于IFC标准结构动力分析信息扩展框架
刘照球 李云贵 吕西林 张汉义
2010, 38(7): 122-12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2
摘要
(
1094
)
PDF
(364KB) (
1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工程信息交换标准IFC中缺乏对结构动力信息完善的定义和表达.文中通过剖析当前IFC标准的结构信息模型,对其结构分析领域进行评价,分别从几何信息、荷载信息、材料信息、分析结果信息4个方面对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的信息需求和IFC标准相应的实体作对比,提出IFC标准结构分析信息模型需要扩展的内容.在遵循IFC标准EXPRESS语言表达规范的情况下全面定义动力荷载(地震作用)信息,描述结构动力分析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在EXPRESS-G图中构造和设计结构动力分析信息的基本框架,对IFC标准所支持的结构有限元分析信息进行扩展,为完善IFC标准的结构信息模型提供参考.
钢管混凝土平面相贯节点轴压承载力理论研究
黄超 韩小雷 季静 谢伟强
2010, 38(7): 128-13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3
摘要
(
760
)
PDF
(458KB) (
10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两种新型节点构造形式,通过分析带不同厚度钢板的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提出了相贯节点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节点静载试验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斜交角度、椭圆拉板厚度、衬板厚度、环向加强板和法兰板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节点中椭圆拉板、衬板和环向加强板可提高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应;随着斜交角度、椭圆拉板厚度、衬板厚度的增加,节点承载力有所提高,而环向加强板或法兰板的厚度对节点承载力影响不大;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估计节点的承载力,可用于工程实践.
预应力薄膜充气梁模态的分析方法及特性
高海健 陈务军 付功义
2010, 38(7): 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4
摘要
(
417
)
PDF
(365KB) (
1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揭示预应力薄膜充气梁的模态特性,文中首先根据柔性薄膜结构的受力特点,考虑大变形、初始预应力等几何非线性效应,通过小杨氏模量法找形分析得到平衡形态,继承其位形与初始平衡应力;然后采用分块兰索斯法对薄膜充气梁模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考察了影响薄膜充气梁模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压力、薄膜厚度、管径;最后,提出薄膜结构湿模态概念,考虑外流场对薄膜充气梁的耦合作用,分别采用拟密度法和流固耦合法计算了薄膜充气梁的湿模态,通过与干模态的比较验证了外流场对薄膜充气梁的耦合效应.
抗震结构填充墙性能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杨伟 欧进萍
2010, 38(7): 140-14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5
摘要
(
823
)
PDF
(394KB) (
10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充分了解抗震结构填充墙的开裂机理和抗裂能力,并为砌块填充墙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砌块墙体的面内开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抗震结构中填充墙的开裂机理十分复杂,但其开裂行为及抗裂能力主要决定于墙体所处的层间位移角以及自身的材料强度.文中还得到了不同弹性模量的砌块墙体在不同裂缝限值下的层间位移角值,可应用于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
基于MARC分析的桩基抗拔动力特性研究
钱德玲 李金俸 汪哲荪 李辉 卢文胜
2010, 38(7): 145-15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6
摘要
(
675
)
PDF
(424KB) (
9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支盘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分析软件Marc对支盘桩和直杆桩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摇摆使支盘桩承受交替变化的拉压荷载,支盘上部土体中的拉"应力泡"随着结构顶层侧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说明上拔力主要是通过支盘传递的,支盘有效地耗散了部分地震能量,减小了上部结构的摆幅.支盘桩的抗拔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支盘阻力组成,随着动荷载的增大,支盘成为传递荷载的主要途径.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
黄骏 林燕 何镜堂
2010, 38(7): 151-15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0.07.027
摘要
(
418
)
PDF
(392KB) (
1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立足于山海环境资源和生态自然条件,采用强调簇群式生长的建筑布局模式,并融合南欧和华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目的是创造富有独特魅力和风格的国际化校园.以书院式的发展格局作为组团的核心模式,既是对现代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的呼应,也是对澳门大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尊重.群体设计融合了岭南建筑与南欧建筑的特色,提炼了"廊、骑楼、古典风格、园林环境、灰空间"等几大空间组织元素,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灵活搭配使用,创造出与规划理念共生的建筑群体环境.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