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0年 第3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25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姚若河 陈中盟
    2010, 38(9):  1-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1
    摘要 ( 621 )   PDF (320KB) ( 9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传统延时锁相环(DLL)结构在宽频率锁定范围中的无法锁定和谐波锁定问题,在传统DLL结构中加入启动控制电路,使DLL在上电阶段把环路滤波电容上的电压充电至电源电压,从而使压控延时线的初始延时在上电后达到最小,并且小于输入参考信号的1个周期.设计了带开关控制的鉴相器,将DLL的锁定过程分为粗调和微调两个阶段,压控延时线的延时在粗调阶段只能逐渐增大,在微调阶段微调,直到延时为输入参考信号的1个周期,从而克服了无法锁定以及谐波锁定的问题,而且减小了DLL的锁定时间.采用GSMC 0.13μm1P7MCMOS工艺设计、1.2 V的电源电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DLL工作频率范围为300~500MHz,功耗小于3mW.
    张昕 叶梧 冯穗力 庄宏成
    2010, 38(9):  7-1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2
    摘要 ( 702 )   PDF (381KB) ( 1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中继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成一个在每个接入节点功率受限,以及满足每个用户最小速率要求的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容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分解的资源分配算法,将该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关于各个子载波的子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通过对各子问题的求解,可以获得最优的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案以及功率、子载波的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障不同用户速率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容量.
    徐玉滨 丁哲 沙学军
    2010, 38(9):  13-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3
    摘要 ( 655 )   PDF (507KB) ( 9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重配置无线通信系统的动态规划和管理是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其能够在合法解空间中快速收敛到最优解,满足动态规划和管理的实时性要求.文中还提出了基于不同RAT频谱利用率差异的优化业务分布规划方法,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优化业务分布规划的动态规划和管理方法能够获得38.1%的频谱效率增益,相比基于传统业务分布规划的动态规划和管理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整体频谱资源利用率.
    邱昕 沙学军 宁晓燕
    2010, 38(9):  20-2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4
    摘要 ( 666 )   PDF (364KB) ( 8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超宽带多址系统的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分数傅里叶变换域的超宽带多址方式,与时分多址相结合,将相位的变化引入到脉冲波形的选择中来.设计了一组正交性较好的脉冲波形,将其应用于超宽带系统中.利用所采用波形在某一阶分数傅里叶变换域发生能量相对聚集的特性,在分数傅里叶变换域进行滤波降低多址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采用的多址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各用户间正交性较好,分数傅里叶变换域滤波可以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
    刘玉涛 谭学治 刘帅
    2010, 38(9):  25-29,5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5
    摘要 ( 592 )   PDF (382KB) ( 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瑞利衰落模型下,根据认知用户的效用函数,来解决认知无线电中的信道规划问题,进而得到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当认知用户传输功率和比特误码率受限时,其最终效用仅与water-level有关,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water-level调整的功率分配及算法,实现了认知无线电中载波及功率的合理分配,并得到了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和接近于最优算法的认知用户效用;调整因子仅与算法的收敛速度有关,而与用户总效用及信道的分配结果无关
    曹小华 周勇
    2010, 38(9):  30-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6
    摘要 ( 580 )   PDF (358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控制器局部网(CAN)总线应用于负载较重的分布式系统时,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难以保证,容错算法是提高分布式系统容错性能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对多种容错算法的分析比较,在冗余服务中引入主动请求与动态分配负载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CAN冗余容错算法.CAN节点可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决定是否作为冗余服务器主动请求任务,管理系统综合考虑负载和节点主机的当前状况,动态分配负载给各冗余服务器,同时系统还可动态改变冗余服务器的个数.最后,构建了该算法的数学模型,与RAWA算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实例证明该算法性能较好,可用于高可靠、高实时性的控制系统中.
    姚凤麒 邓飞其 彭云建
    2010, 38(9):  35-3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7
    摘要 ( 643 )   PDF (288KB) ( 9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一般的随机泛函微分系统,提出了可脉冲均方一致渐近镇定和可周期性脉冲均方一致渐近镇定的定义.利用Lyapunov函数和一个一维线性脉冲时滞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条件,得到了随机泛函微分系统可周期性脉冲均方一致渐近镇定的充分判据,并给出了脉冲控制律的具体设计方法.脉冲控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脉冲发生间隔则依赖于系统本身的参数和选取的脉冲控制函数的比例系数.数值例子表明所设计的脉冲控制器是有效的.
    化学化工
    张学金 李友明 陆瑞江
    2010, 38(9):  40-4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8
    摘要 ( 564 )   PDF (1260KB) ( 10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调节体系pH值,并引入微量的过渡金属元素与OH-共同作用,研究了过氧化氢碱性分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宏观表现为"准"一级反应,10.0≤pH≤11.6时,过氧化氢分解"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obs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70℃下、pH=11.6时kobs达最大值0.0922min-1;pH〉11.6时,kobs随pH值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文中还考察了过渡金属胶体粒径随体系pH值及时间的变化,发现Mn 2+和Fe 3+形成的胶体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随反应时间和pH值的增加而增大,指出过渡金属胶体催化分解和过氧化氢碱性电离是过氧化氢的碱性分解的原因所在.
    梁辰 詹怀宇 李兵云 付时雨
    2010, 38(9):  46-5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09
    摘要 ( 548 )   PDF (427KB) ( 8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高得率竹浆——慈竹磺化化机浆(SCMP)的抽出物及其对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苯醇、二氯甲烷、甲醇3种抽提方法,慈竹SCMP的抽出物含量均较低,抽出物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类和甾醇类物质,以及部分在紫外区330 nm左右产生吸收的物质;经3种抽提方法抽提处理后,漂白纸浆白度均可提高6%以上,苯醇抽提后高达9%ISO;抽提处理后过氧化氢漂白浆偏黄现象减轻,最大下降了37.3%,返黄值下降,最大下降了65.8%.
    李兵云 詹怀宇 梁辰 付时雨
    2010, 38(9):  52-56,6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0
    摘要 ( 546 )   PDF (420KB) ( 8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寻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和白度稳定性差的原因,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及其漂白浆、漂后老化浆中的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MP中的对羟苯基型木素结构含量较高,紫丁香基结构的酚羟基主要以醚键形式存在,在木素结构中每100个苯环中有20个为缩合结构,导致粉丹竹SCMP的可漂性差;在过氧化氢漂白和漂白浆老化过程中,木素样品中总酚羟基含量分别减少了30.7%和38.4%,羧基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3.2%和55.3%;木素结构中烷基芳基醚键和α-烷基醚键发生了断裂,γ-烷基醚键则比较稳定;同时木素侧链发生断裂,引入共轭COOR基团,如Ar-CHO和Ar-COOH等,从而导致漂白浆白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
    康国兵 陈克复 刘建安 李军
    2010, 38(9):  57-6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1
    摘要 ( 796 )   PDF (439KB) ( 1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匀浆辊流浆箱能否采用稀释水来调节纸页横幅定量偏差,文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匀浆辊流浆箱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Multiphase-Mixture模型分析了两种流体在匀浆辊流浆箱中的混合情况,利用旋转坐标系统(RRF)模型考察流场内旋转域对流场的影响,计算在不同进浆流速和匀浆辊转速的情况下,稀释水的调节效果.模拟结果表明:稀释水的调节效果与匀浆辊转速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实验证明,采用稀释水调节后,横幅定量偏差降低了3个百分点以上,该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说明稀释水调节单元可用于匀浆辊式流浆箱.
    叶代勇 周刘佳
    2010, 38(9):  63-67,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2
    摘要 ( 1346 )   PDF (407KB) ( 1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须(NCW)悬浮液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温度、NCW含量对悬浮液黏度的影响,考察了悬浮液的Ostwade幂方程模型.结果表明,NCW悬浮液黏度随NCW含量增大而增大,受温度影响较小;将NCW添加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研究了温度、NCW含量对混合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表明NCW的加入能降低混合悬浮液体系的粘流活化能,增加混合悬浮液体系的触变度,证明NCW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增稠和触变作用.
    贺晓慧 石玲 聂华荣 陈义旺 袁斌 伍青
    2010, 38(9):  68-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3
    摘要 ( 678 )   PDF (469KB) ( 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5-位含偶氮苯功能基团的降冰片烯衍生物,并采用双-(β-酮萘胺)镍(Ⅱ)/B(C6F5)3催化剂体系在甲苯中对该单体进行了加成均聚合与共聚合,利用FT-IR、1HNMR、13C NMR、UV-Vis、GPC、TGA、DSC对合成的极性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单体及聚合物在300~400 nm范围均有较强的光学吸收;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4.78×104~5.15×104之间,均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6.5×105~1.28×106之间;烷基链的引入使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至在573K以下;两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良好,热分解温度在593K以上;共聚物的溶解性优于均聚物.
    汪凌云 宋元杰 曹德榕
    2010, 38(9):  75-7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4
    摘要 ( 668 )   PDF (309KB) ( 9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芴为原料,经Br2 /Fe溴代、CrO3/Ac2O氧化、间苯二酚/ZnCl2催化缩合得到2,7-二溴螺[芴-9,9′-(2′,7′-二羟基氧杂蒽)](Ⅲ),化合物Ⅲ经浓硫酸磺化合成目标产物2,7-二溴螺[芴-9,9′-(2′,7′-二羟基-1′,8′-二磺酸基氧杂蒽)](Ⅳ).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对磺化产物Ⅳ收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即反应温度70℃、每1g化合物Ⅲ对应加入浓硫酸3mL、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磺化产物(化合物Ⅳ)收率达86.5%.
    材料科学与技术
    黎鹏平 苏达根 王胜年 范志宏
    2010, 38(9):  80-8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5
    摘要 ( 586 )   PDF (331KB) ( 1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线性极化法、压汞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外渗氯盐条件下水泥中S/Al摩尔比及外渗硫酸盐对氯离子临界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临界浓度随水泥中S/Al摩尔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而氯离子的结合量随S/Al摩尔比的提高而降低,氯离子临界浓度达最大值时的S/Al摩尔比随水泥中Al2O3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在SO42-和Cl-浓度与华南地区海水相近的复合渗透液中,氯离子临界浓度随水泥中S/Al摩尔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且临界浓度低于NaCl溶液浸泡试件;复合渗透液中的SO42-渗透进砂浆使砂浆结构变致密,但过量后会引起体积膨胀,使氯离子临界浓度下降.
    许乔瑜 周巍
    2010, 38(9):  85-8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6
    摘要 ( 669 )   PDF (367KB) ( 9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热浸纯Zn和Zn-0.05%Ni-0.05%V镀层在350℃下的恒温氧化行为。采用SEM、OM、EDS、XRD等方法分析了镀层氧化前后的表面、截面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Zn-0.05%Ni-0.05%V镀层可以有效地抑制Fe-Zn反应和ζ相层的超厚生长;350℃下氧化150h后,纯Zn和Zn-0.05%Ni-0.05%V镀层由ZnO和FeZn8.87两相组成;各镀层氧化动力学曲线主要为抛物线类型;在氧化过程中,纯Zn镀层形成大量的孔洞,氧化增重速率快,而Zn-0.05%Ni-0.05%V镀层组织较致密,具有更优的抗氧化性能.
    陈维平 何曾先 黄丹 罗杰
    2010, 38(9):  90-95,10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7
    摘要 ( 721 )   PDF (546KB) ( 9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并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多层SiC/Al合金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弹道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三层陶瓷板的结构B的抗冲击性能优于具有两层陶瓷板的结构A,在弹道冲击作用下,表现出更好的结构完整性;弹道冲击后,作用于结构A的弹头质量损失66.42%、长度损失62.92%,而作用于B的弹头质量损失63.65%、长度损失65.43%;结构B的单层陶瓷板厚度较小,但是对弹头的磨蚀作用强于结构A;陶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其金属内衬板自身也吸收一部分冲击动能,从而导致了向后的变形,同时也产生阻力对断裂锥和弹头进行减速.此外,弹-靶结合瞬间产生巨大的热量,导致弹头发生部分熔蚀,也是弹头质量和长度损失的原因之一;同时金属内衬板也发生部分熔化.
    王小英 刘博 孙润仓 吴军
    2010, 38(9):  96-10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8
    摘要 ( 731 )   PDF (440KB) ( 10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不同累托石含量的壳聚糖/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累托石含量、层间距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不同累托石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链插层进入了累托石层间,累托石均匀地分布在壳聚糖基体中;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累托石的含量和层间距密切相关,当壳聚糖与累托石的质量比为12∶1时插层效果最好;壳聚糖/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能力比单一壳聚糖优异,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其抑菌的最小浓度为单一壳聚糖的1/4~1/2,抑菌时间是单一壳聚糖的3~5倍;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强,且随着累托石含量的增加及层间距的增大,抗菌性能越来越强;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优于壳聚糖.
    林伟 黄世震 陈文哲
    2010, 38(9):  102-10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19
    摘要 ( 756 )   PDF (396KB) ( 9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锡(Sn)靶和钨(W)靶的方法制备了SnO2/WO3/MWCNT复合薄膜材料和相应的气敏传感器,通过FSEM、XRD和XPS等方法分析了复合薄膜材料的横断面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及表面化学组成,测试了该气敏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恢复等气体敏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气敏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对NO2有较好的灵敏度,对其他干扰气体不敏感;SnO2/WO3/MWCNT薄膜中,W、Sn、C主要以W+6、Sn+4和C的形式存在.文中还对气敏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土木建筑工程
    张延年 张勇 王元清 石永久
    2010, 38(9):  108-11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0
    摘要 ( 659 )   PDF (349KB) ( 1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辽宁省气象局提供的降雪资料对辽宁地区各个城市的雪荷载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用矩法和耿贝尔法计算出辽宁地区的基本雪压,并采用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对分布函数进行检验,最后分别与规范取值及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耿贝尔法计算的基本雪压较为准确;规范中一些地区的基本雪压取值明显偏小,建议在修订时适当提高;在基本雪压规范取值未修订前,对于雪灾严重地区或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类型,建议在原基本雪压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放大系数.
    柴宏祥 胡学斌 彭述娟
    2010, 38(9):  113-11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1
    摘要 ( 627 )   PDF (350KB) ( 10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影响绿色建筑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综合效益的构成要素的分析,采用净现值作为综合效益的评价和衡量指标,构建了含节水直接效益、环境社会效益和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在内的综合效益经济模型,并在西部某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节水示范项目中进行模拟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模拟结果表明,该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为3 929万元,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为933万元,效费比为4.2∶1,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显著.
    谭红梅 肖汝诚
    2010, 38(9):  118-12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2
    摘要 ( 646 )   PDF (316KB) ( 1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简化公式计算和程序计算两种方法研究了温度对边跨索股张拉力、锚跨索股张拉力的影响,并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接近;散索鞍固定时,温度变化对锚跨张拉力的影响远大于边跨,对边跨索股张拉力的影响系数在-1 kN/℃左右,对锚跨索股张拉力的影响系数达-6~-7 kN/℃;当温度变化超过张拉理想温度范围时,边、锚跨处索股索力差值将大于鞍座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具体施工时,须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散索鞍自由时,温度变化对锚跨索股张拉力影响很小。
    潘多忠 魏德敏
    2010, 38(9):  123-126,13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3
    摘要 ( 741 )   PDF (345KB) ( 10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几何及边界条件随时间不断变化这一施工力学分析难点,基于先装和后装结构间可通过节点设计构造预夹角的工程实践,提出"生死"子结构先后独立求解、调整"死"结构边界节点转动约束条件的施工模拟方法.分别针对"死"结构为静定和超静定的体系,阐述了两种边界转角条件的调整方法,推导了"生死"子结构的有限元方程,并用该方法对典型算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施工工艺便于后装结构加工且后装结构变形较小,施工完成后结构更接近设计原型.
    生物工程
    黄建蓉 李冰 张霞 李琳
    2010, 38(9):  127-13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4
    摘要 ( 628 )   PDF (338KB) ( 9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叔戊醇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合成的柚皮苷棕榈酸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碳谱对产物进行分析,并对酶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确定了适宜的色谱条件:C18色谱柱(21.5 mm×250.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20 mL/min,进样质量浓度为30 mg/mL,进样体积为3mL,此条件下分离得到的产物纯度〉99%;产物为柚皮苷棕榈酸单酯,酰基化选择性地发生在柚皮苷的葡萄糖基的6″-羟基位上.
    徐德峰 赵海锋 赵谋明
    2010, 38(9):  132-13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5
    摘要 ( 736 )   PDF (445KB) ( 8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和活力,分别考查了碳源、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浓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种类对Aspergillus oryzaeHN3042和Aspergillus niger CICC2377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影响,并研究了两个亲本原生质体的非对称灭活参数.确定了亲本原生质体的适宜制备参数.结果表明,以MPY液体培养基为菌丝培养基、0.7mol/L NaCl复合0.4mol/L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高渗豆汁固体培养基为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有30%以上的再生率.通过非对称灭活曲线确定Aspergillus oryzae HN3042原生质体于15W紫光灯垂直距离13cm处照射15min,Aspergillus niger CICC2377原生质体于65℃水浴10min,可使亲本原生质体临界失活.
    张少平 崔堂兵 陈亮 郭勇
    2010, 38(9):  138-141,14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6
    摘要 ( 653 )   PDF (391KB) ( 1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豆豉纤溶酶的药用价值,通过易错PCR方法对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DC-12的豆豉纤溶酶DFE基因进行突变并构建突变体文库,利用底物H-D-Val-Leu-Lys-pNA对突变体文库进行筛选.通过3轮易错PCR最终获得催化效率提高的突变酶mDFE3.序列分析表明突变酶mDFE3基因发生了6处碱基突变,其中4处突变发生氨基酸取代,2处为同义突变;通过swiss-model repository模拟突变酶mDFE3的结构,显示3个突变氨基酸位于回环结构上,1个位于α螺旋上;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突变酶mDFE3的Km值由0.58mmol/L降低至0.45mmol/L,突变酶mDFE3的催化效率(kcat)是野生型的2.57倍.
    罗剑飞 林炜铁 郭勇
    2010, 38(9):  142-14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7
    摘要 ( 793 )   PDF (355KB) ( 1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样品中细菌的死活状态,这会导致对细菌数量的错误估计.文中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使PMA与样品中死细胞的DNA分子共价交联,并抑制该DNA分子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当样品中PMA质量浓度大于3μg/mL、曝光时间大于3 min时,PMA可抑制细胞膜破裂的E.coli死细胞DNA的PCR扩增;PMA质量浓度高于50μg/mL时对活细胞DNA的PCR扩增有一定影响;当浊度小于10NTU时,PMA能有效地抑制死细胞DNA的PCR扩增,而当浊度大于100NTU时,PMA失去效果.
    邵利 崔堂兵 赵树进
    2010, 38(9):  147-15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9.028
    摘要 ( 592 )   PDF (263KB) ( 11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何首乌悬浮细胞系、研究何首乌细胞的液体培养和二苯乙烯苷的代谢路径,首先要获得何首乌愈伤组织.文中以何首乌根和茎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根和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26℃和暗培养条件下,MS培养基中添加1mg/L2,4-二氯苯氧乙酸和0.4mg/L萘乙酸最适宜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96.7%.通过HPLC测定了根和茎愈伤组织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为1.5mg/g和0.4mg/g.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