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7年 第45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12-25
    食品科学与技术
    罗志刚 徐小娟 陈永志
    2017, 45(12):  1-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1
    摘要 ( 236 )   PDF (1064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微波对马铃薯淀粉单、双螺旋结构和消化性的影响及消化性与单、双螺旋 结构之间的关系,分别以 2. 06W/g 和 6. 63W/g 的微波功率处理马铃薯淀粉,通过差示扫 描量热仪、X 射线衍射、13C CP/MAS NMR 以及体外消化性测定等方法对微波处理前后淀 粉的单、双螺旋结构和消化性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 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淀粉的单、双螺 旋含量降低,无定形含量增加,糊化热焓和相对结晶度降低; 低功率( 2. 06W/g) 微波对消 化性影响较小,而高功率( 6. 63 W/g) 微波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相应 地提高了慢消化淀粉 SDS 和快消化淀粉 RDS 的含量; 微波会破坏淀粉内部单、双螺旋结 构,使其含量降低,且随着功率的增加,破坏程度增大; 淀粉内单、双螺旋含量的降低引起 消化性的改变,低功率微波使其降低较少,因而对消化性影响较小,而高功率微波使其显 著降低,因而显著改变了淀粉的消化性.
    于淑娟 李太鸿 郭晓明 王智明 艾超 郭筱兵
    2017, 45(12):  8-13,7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2
    摘要 ( 294 )   PDF (936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甜菜果胶颜色深、色泽暗的问题,文中采用透析、乙醇洗涤( 醇洗) 、H2O2 脱色方法对甜菜果胶进行脱色,并评价脱色工艺与脱色效果、甜菜果胶的分子结构、乳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透析法( 截留分子质量为 3000 ~14000 u) 和醇洗( 乙醇体 积分数为 60% ~80%) 两种脱色方法无法降低甜菜果胶的色值,而H2O2法则能显著降低 甜菜果胶的色值.考察了H2O2 用量、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发现甜菜果胶在 3% 的H2O2的碱性溶液中,室温脱色 0.5h 后,色差从 1.71 下降至-0.11,起初暗黄色的甜菜果 胶溶液变为澄清透亮的溶液.此外,甜菜果胶的结构在H2O2脱色作用下也发生变化,其半乳糖醛酸、中性糖、阿魏酸等含量降低,分子质量减小,且甜菜果胶的乳化活性下降到 66.7% ~75.0%. 综上所述,H2O2对甜菜果胶的脱色效果显著,这可能与H2O2破坏了甜菜果胶内源性呈色物质有关.然而,当H2O2的氧化效果过强时,甜菜果胶容易发生降解.
    赵海锋 卢敏 周永婧 阳辉蓉 孟赫诚
    2017, 45(12):  14-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3
    摘要 ( 170 )   PDF (900KB)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 20°P 超高浓麦汁发酵中,研究了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和添加量对酿酒酵母生长和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酶解24h,水解物达到最大水解度22.4%,其对 酵母的促生长效果最好; 向超高浓麦汁中补充1.0% 的水解物可使酵母净增长量提高4.6%,氨基氮利用率提高41.2%,乙醇产量提高15.2%,作用效果显著。这说明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是超高浓麦汁发酵中酵母同化和代谢的有效氮源.
    任娇艳 尚帅明 梁明 张婷 周勇 李海龙 袁尔东
    2017, 45(12):  20-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4
    摘要 ( 240 )   PDF (718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测定清除DPPH 自由基的活性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实验评价不同蛋白酶酶解河蚬( Corbicula fluminea) 所得酶解物的抗氧化性; 运用MTT 检测法和检测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活性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LO2 细胞的影响,并评价河蚬酶解物对乙醇致LO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最后对活性高的样品进行了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 河蚬酶解物具备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河蚬酶解物( 300 ~400mg/L) 对 LO2 细胞的增殖无毒性,且可以抑制乙醇诱导降低 LO2 细胞存活率的趋势,其中胰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物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其他酶解物,同时二者可减缓乙醇导致的LO2 细胞 ALT 和 AST 的释放,各自含对抗氧化有贡献的氨基酸占其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是75.69%、75.06%.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杨春玲 李林荪
    2017, 45(12):  27-3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5
    摘要 ( 236 )   PDF (1910KB) ( 3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测矩阵的构造是图像/视频压缩感知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随机性观测 矩阵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信道传输上的压力和提升编码端重构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 于图像和视频压缩感知的基于邻近像素相关性的确定性稀疏观测矩阵( APM) .首先利用文中提出的环形目标点选择法,在观测图像块中均匀地选取目标点; 然后利用高斯分布概 率密度函数给目标点周围的邻近像素对应的观测矩阵中的元素分配权值,使得每个观测 值中仅包含一个目标点和其相邻像素的信息.利用文中提出的 APM 观测矩阵得到的观测 值对图像或视频进行重构时,既可利用相邻像素的相关性,又避免了远距离像素信息的干扰,可得到较高的重构质量.仿真实验表明,与经典和目前文献中较新的几种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相比,文中提出的观测矩阵具有更高的图像/视频重构质量,较低的重构复杂度,且适用范围更广.
    阔永红 周碧荣 陈健
    2017, 45(12):  36-4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6
    摘要 ( 221 )   PDF (714KB)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中电池容量受限以及网络能效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动态能量条件下的协作传输策略.首先,建立了基于节点电池能量有限的携能协作传感器网 络模型.其次,利用分式规划和对偶分解结合的分布式叠加算法求解凸优化问题,得到该模型下的最优资源分配策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动态能量下协作策略获得了最大的能效,同时系统的吞吐量也保证在较高的水平.
    刘建国 俞力 柳思健 王帅帅
    2017, 45(12):  43-4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7
    摘要 ( 238 )   PDF (1121KB)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在弱纹理区域的匹配精度和多尺度空间的匹配一致性,提出基于窗口内像素均值信息判断和自适应权重的改进 Census 变换算法进行代价计 算,提高像素在视差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代价聚合阶段引入高斯金字塔结构,将引导图滤波算法融合到多尺度模型中,并添加正则化约束来提高对弱纹理区域的匹配一致性; 视差选择阶段中,采用一系列优化方法如误匹配点检测、区域投票策略和亚像素增强等来 提高匹配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Middlebury 测试集上的平均误码率为 5.91%,在弱纹理区域和视差不连续区域能得到较好的视差图,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吴一全 龙云淋 周杨
    2017, 45(12):  50-5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8
    摘要 ( 287 )   PDF (1682KB)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刀具尺寸测量系统快速及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直线截距直方图的 Arimoto 熵和 Zernike 矩的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高斯 滑动窗口获取图像的邻域平均灰度,构造图像的灰度-邻域平均灰度二维直方图,并利用直线截距法将其降为一维直方图; 然后,针对得到的直线截距直方图,依据 Arimoto 熵准则进行阈值分割,并将所得阈值映射回原二维直方图实现目标区域及像素级边缘的提取; 最后,由基于Zernike 矩的边缘模型对获取的像素级边缘进行重定位,以完成刀具图像亚 像素级边缘的提取.通过对刀具图像进行的大量实验,将文中方法与基于Canny 的、基于空间矩的、基于灰度矩的以及基于 Zernike 矩的边缘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文中方法运行速度更快且提取精度更高.
    胡永健 Salman Al-hamidi 王宇飞 刘琲贝 李猛
    2017, 45(12):  57-6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09
    摘要 ( 213 )   PDF (1936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视频篡改检测领域缺乏标准实验视频数据库的现状,构建了视频篡改检测数据库,包含 640 段来自多种录像设备的原始视频及编辑所得的帧间篡改视频和帧内篡改视频. 对数据库中原始视频和篡改视频的获取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选用文献中 4 种不同类型的视频篡改检测算法在数据库上进行有效性测试.实验表明,数据库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算法的性能,是一个有效的视频篡改检测数据库.
    张洹千 张树林 杜晓薇 金庆辉 李擎 杨坚 赵建龙
    2017, 45(12):  65-7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0
    摘要 ( 199 )   PDF (1228KB)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 LMS-AF) 和变步长 LMS-AF( VSS-LMS-AF) 通常用来去 除移动心电信号中的运动干扰.运动干扰和移动心电信号的非稳态特性会增加自适应滤 波器的失调,组合自适应滤波器( C-AF) 虽具有跟踪非稳态信号的能力,但仍存在信号失 真.为了进一步减小信号失真,提高去除运动干扰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前馈组合自适应滤波器( FFC-AF) ,采用参考信号对运动干扰的稳态程度进行估计,将两个并行的自适应滤 波器的输出组合起来.用10 位健康志愿者的移动心电记录进行了仿真实验,以评估 FFC- AF 的性能.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 FFC-AF 比 C-AF 具有更小的信号失真和更大的信号干扰率,可以用于移动心电信号中运动干扰的去除.
    机械工程
    徐晓 帅高鹏 程秀全 夏琴香
    2017, 45(12):  71-7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1
    摘要 ( 206 )   PDF (1770KB) ( 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飞机受损件经打磨后表面形状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文中对飞机受损 件腐蚀损伤区域打磨后的表面形状进行分类,并对表面形状进行函数表征,采用 ABAQUS 软件完成了不同表面形状及曲面曲率下激光喷丸的有限元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激光喷丸 后,材料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由大到小的表面形状依次为双凹面、凹圆弧面、凸凹面、平 面、凸圆弧面、双凸面,表面形状对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影响较小. 随着曲面曲率的增加,双 凹面、凹圆弧面、凸凹面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逐渐增大,而双凸面、凸圆弧面表面最大残余 压应力逐渐减小,曲面曲率对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影响较小.
    屈盛官 尹联民 赖福强 肖传伟 李小强
    2017, 45(12):  78-84,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2
    摘要 ( 342 )   PDF (4882KB) ( 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 23-8N 气门钢采用完全时效和固溶 + 时效热处理后的高温摩擦磨损性 能,并对其金相组织、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不同热处 理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常温下,完全时效处理试样 耐磨性较好,试样表面出现了犁沟和片状磨屑,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而高温时,由 于固溶时效处理试样的表面氧化膜更厚,其耐磨损性能更好; 在 400 ℃时,两种试样表面 被致密的氧化膜覆盖,所以其磨损量最小,该温度下试样的磨损形式以轻微的氧化磨损为 主; 在 500 ~65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磨损量逐渐增加,磨损机制也发生转变,由 轻微氧化磨损转变为严重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膜的疲劳剥落.
    何喆 李建勇 刘月明 聂蒙 樊文刚
    2017, 45(12):  85-91,10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3
    摘要 ( 203 )   PDF (2161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砂带虚拟形貌,提出一种砂带磨粒的随机多面体模型. 通过辨识砂带表面 磨粒位置,获得磨粒平均间距. 利用多次叠加随机位移方式实现磨粒在砂带表面的随机排 布,最终获得砂带虚拟形貌. 采用折断磨粒代替虚拟表面出刃较高的磨粒,实现对钝化砂 带形貌的预测. 验证实验表明: 随机多面体表面数目为 24 ~30、位移叠加次数为 600 左右 时,能够获得理想的砂带虚拟形貌; 实际砂带表面磨粒出刃高度分布带有偏峰特征,钝化 后砂带磨粒出刃高度均值减小、一致性变好. 利用所提方法建立的砂带虚拟形貌不仅能够 准确地描述砂带表面,而且能够预测钝化砂带形貌.
    柴博森 项玥 马文星 王志豪 魏亚宵 李振男
    2017, 45(12):  92-9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4
    摘要 ( 249 )   PDF (2052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液力偶合器漩涡流场高精度试验测量,研究粒子图像测速( PIV) 流场试 验测量环节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示踪粒子选择、图像采集策略和流速提取算法对流场测 量精度的影响,提出降减和消除误差的途径与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在容积为 2710 mL 的 水介质液力偶合器中投入 1.0g 等效直径为 1.5μm 的 PSP 示踪粒子,图像采集效果好且 粒子浓度满足 PIV 测速要求; 将液力偶合器外壁表面设计为大平面采集区域能够有效地 避免反光现象,并降低离轴角误差和光路折射误差; 采用递归互相关算法,使用自适应查 询区域分析方法,通过 3 次迭代计算,能够更好地提取主流区域上大尺度漩涡流动特征和 局部角隅区域上小尺度涡旋结构特征.
    万珍平 张昆 冯俊元 卿剑波 付永清
    2017, 45(12):  99-10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5
    摘要 ( 226 )   PDF (1431KB) ( 4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液晶玻璃基板切割是液晶显示器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 为了实现液晶玻璃基板 的高效、高质量精密切割,提出了基于双刀轮的液晶玻璃基板切割新方法,即利用第一刀 轮在待切割表面刻划出微塑性刻痕,再利用第二刀轮沿塑性刻痕切割玻璃. 通过印压实验 获得对称楔形压头印压液晶玻璃时仅产生塑性刻痕而不产生裂纹的临界载荷,然后研究 对称楔形压头沿着第一次印压产生的塑性刻痕进行二次印压时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 结果表明: 二次印压没有横向裂纹产生,产生的垂直裂纹长度随一次印压载荷的增大略有 增大,随二次印压载荷的增加线性增加; 无横向裂纹产生使得双刀轮切割时能够获得无边崩 和微裂纹的、边缘整齐的断口形貌,垂直裂纹长度的增加使得双刀轮切割时无需二次裂片.
    庞晓平 聂东 陈进 邹智红
    2017, 45(12):  106-11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6
    摘要 ( 267 )   PDF (3530KB) ( 3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采用传统分级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时,一个齿尖位置只能 对应一个姿态,因而产生分析不全面的问题. 为此,将工作装置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一 种基于区域规划的三维图谱( MBRS-3D) 法来探究工作装置的结构特性,并以应力特性为 例展开分析. 通过测试、统计得到挖掘阻力系数和阻力矩系数,建立理论挖掘力求解模型. 基于工作装置区域规划对工作装置进行集成有限元分析,得到动臂、斗杆、铲斗和整个工 作装置的最大应力值以及对应区域编号; 绘制三维最大应力空间图谱和对应的区域空间 图谱,直观呈现最大应力值以及所在区域的空间分布. 最后,基于上述应力研究选取某机 型的危险工况,并与经典工况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新危险工况比经典工况更具危险性.
    土木建筑工程
    黄险峰 杨宗筱
    2017, 45(12):  114-120,1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7
    摘要 ( 259 )   PDF (1487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住宅建筑中对角房间的建筑构件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构建系统的声能平衡方 程组,通过求解此方程组预测各传声路径上的声压级差及总声压级差,由主要传声路径确 定对角房间隔声的薄弱部分,建立其隔声理论预测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整个频率范围内, 全程通过楼板的侧向传声路径是对角房间的主要传声路径; 在 200 ~500 Hz 的频率范围 内,隔墙的轻质化有利于改善对角房间的隔声. 此外,由于在隔声预测模型中考虑了二阶 侧向传声的影响,使得对角房间中的声压级差的预测值降低了 3 ~5 dB,提高了对角房间 声传递预测的精度. 应用此模型可探索改善住宅建筑隔声的有效方法.
    杨有福 黄翔宇
    2017, 45(12):  121-12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8
    摘要 ( 274 )   PDF (2290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 6 个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考察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截面长宽比对矩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破坏形态、荷载-变形曲线及承载力等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 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矩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和组合弹性模 量及相对承载力系数减小,而后期承载力系数增大; 截面高宽比对试件相对承载力系数 变化规律的影响很小,而截面高宽比越大试件的后期承载力系数越小.在选用合理的材料 本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矩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进行了模拟,总体上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杨涛 林广泰 赵艳林 彭修宁
    2017, 45(12):  128-1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19
    摘要 ( 217 )   PDF (1725KB) ( 2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桥梁结构中应用广泛,车辆荷载会造成组合梁疲劳损伤的不断累积,从而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疲劳损伤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对7根组合梁试件开展了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其中5根组合梁试件在开展静力试验前经历了100万次的等幅疲劳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经历100万次的疲劳加载后,疲劳损伤会导致组合梁的极限变形能力降低,但组合梁的延性系数仍大于4.6,最终破坏形态均属于弯曲破坏;疲劳加载使钢材发生了强化效应,组合梁的屈服荷载均有所提高;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普遍降低,最大降幅约为初始极限承载力的7.3%;在抗剪连接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直径13 mm或16 mm栓钉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
    高山 郭兰慧 张素梅
    2017, 45(12):  135-14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20
    摘要 ( 210 )   PDF (1660KB)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梁柱连接是内力重分配的关键构件,其性能会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带来显著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三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拆柱分析,分别研究了连接刚度和强度对于组合框架抗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刚度和强度对于边跨层间组合效应的影响要大于内跨悬索作用的影响;连接刚度对于梁中轴力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影响;连接性能的改变不会影响各楼层间的独立承载;连接性能的改善可以减小在内力重分配过程对于边界约束条件的依赖程度。
    洪雷 江海鑫
    2017, 45(12):  143-14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2.021
    摘要 ( 218 )   PDF (2478KB)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对干湿循环作用下预应力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设置了三种预应力等级,预应力分别为CFRP抗拉强度标准值的0%、15%和30%。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和预应力等级对加固试件承载性能及剥离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120次后试件承载力开始下降,预应力等级越高,承载力降低越显著;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由混凝土层剥离破坏逐渐发展为树脂胶层剥离破坏。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