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7年 第4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5
    交通与运输工程
    林培群 雷永巍 姚凯斌 顾玉牧
    2017, 45(11):  1-9,14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1
    摘要 ( 220 )   PDF (2607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状况,克服传统交叉口感应控制的弊端,提出 了部分车辆联网环境下交叉口实时车辆排队长度的估测算法,建立了基于延误时间最小 化的通行优先级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交叉口通行安全等因素,设计了交通流向 动态组合的交叉口自适应控制方法. 为了验证模型与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对 VISSIM-COM 编程完整地实现了上述控制逻辑,并选取典型交叉口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 明:文中提出的排队长度估测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比传统感应控制和固定配时设 计,文中提出的控制模型在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方面的优化幅度达 70%,平均延误时间 分别降低约 65%和 55%,并且弥补了传统感应控制在接近饱和及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疏导 能力不足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交叉口运行效率.
    张丽娟 黄建武 许薛军
    2017, 45(11):  10-1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2
    摘要 ( 273 )   PDF (1633KB)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及高斯积分法数值反演的预测多层路面结构体系的一维时变温度场解析方法. 采用热传导方程建立自然环境下路面结构的一维时变温度 场数学模型,应用基于最小二乘近似的内插三角函数多项式拟合一定周期内的气温和太 阳辐射强度,据此确定路表边界条件;利用高斯积分公式进行拉普拉斯数值反演,可以很 容易地得出一维时变路面结构温度场的解析解;通过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 夏季和冬季实测温度场数据的对比验证,发现预测的各路面深度处温度和实测温度的最 大偏差在 3℃以下,表明利用文中模型预测路面结构温度场的精度非常高.
    田晟 马美娜 许凯
    2017, 45(11):  17-2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3
    摘要 ( 207 )   PDF (747KB)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交通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存在不同属性的实际情况,在网络设计双层规划理 论的基础上,研究基于随机均衡配流的连续性交通网络设计问题. 综合考虑路网可达性和 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并在路网可达性中引入节点的重要度计算. 下层规划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同时对上层规划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借助 Matlab 编程计算. 在实际算例中,选取道路饱和度对扩建后的交通网络进行效果验证. 结果表明, 文中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既可以提高交通网络中的道路利用率,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交通网络中的拥堵问题,使网络中的平均饱和度降低 28. 4%.
    高俊锋 汪海年 尤占平 陈曦 姜鑫
    2017, 45(11):  24-3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4
    摘要 ( 228 )   PDF (1693KB) ( 4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 下生物沥青的 PG 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 基于 AASHTO MP 19 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 合料的高温性能. 结果表明:综合等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对生物沥青的原样沥青的等级划分 效果明显;生物沥青的恢复率较基质沥青和 S100 沥青大,蠕变柔量较基质沥青和 S100 沥 青小;生物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应力敏感性随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 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应力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 ℃可作为低掺量生物沥青高温 分级的基准温度.
    佟兆杰 黄侨 鲍卫刚 万世成
    2017, 45(11):  31-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5
    摘要 ( 218 )   PDF (3978KB) ( 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耐久性,研究 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 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设计了 3 片负弯矩区具有不同钢筋配筋率的 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并对其进行了对称加载试验,重点考察了连续板的破坏模式、 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变分布等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3 片连续板均发生了弯剪破坏;破坏时 板端 GFRP 槽形板与混凝土之间无明显滑移;随着负弯矩区配筋的增强,连续板全过程变 形减小;在钢筋屈曲前,连续板正负弯矩区的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试验研究和 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可以采用现行桥梁规范中考虑混凝土开裂区域刚度变化的等 效刚度计算 GFRP-混凝土连续板的等效刚度,并通过文中计算方法获取连续板的变形;此 外可以采用现行规范 JTG D62—2004 中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计算连续板负弯 矩区的混凝土裂缝宽度.
    材料科学与技术
    陈港 朱朋辉 林东瀚 方志强
    2017, 45(11):  41-47,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6
    摘要 ( 333 )   PDF (2872KB)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改良的 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再用抗坏血酸(LAA)、茶多酚 (TP)和 LAA/TP 双组分还原体系作为还原剂,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RGO),分别 进行导电性能测试、拉曼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以及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并利用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对 LAA/TP 双组分还原体系所制备的 RGO 的形貌 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LAA/TP 双组分还原体系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其对 GO 的还原效果 优于单组分还原剂,所制备的 RGO 呈单层结构. 文中还对 LAA/TP 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 进行了阐释.
    叶君 刘惠铭 熊犍
    2017, 45(11):  48-5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7
    摘要 ( 241 )   PDF (4275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 CMC/Eu(Ⅲ)、CMC/Tb(Ⅲ)、HPCMC/Eu(Ⅲ)、HPCMC/Tb(Ⅲ)纳米复 合物,通过 XPS、UV-Vis、流变学检测及 TG-DSC 研究了产物的“天线效应”、荧光性质、静 态/动态流变性质以及热性质. XPS 结果表明,Eu3+ 、Tb3+ 与 CMC、HPCMC 均生成 Ln(Ⅲ)—O,而且产物的紫外吸收与其激发光谱有重叠,证明纤维素衍生物所吸收的能量 可以成功地转移到稀土金属,使之发光;流变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前述 4 种纳米复合物 溶液均为假塑性流体,黏流活化能分别为 1. 5964、2. 5193、1. 6047 和 1. 4218kJ/mol,其黏 度对温度具有依赖性;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角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纳米复合物 与 CMC-Na、HPCMC-Na 有相似的热性质,且 HPCMC 侧链更易与水通过氢键结合.
    刘芳 朱文彬 何经纬
    2017, 45(11):  57-6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8
    摘要 ( 282 )   PDF (677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含碘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1-(2,3,5-三碘苄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氨 基甲酸酯(TIME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确认其 结构与设计结构相符. 将 TIMEC 加入到双酚 A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三乙二醇二甲 基丙烯酸酯(Bis-GMA/TEGDMA)光固化树脂体系中制备 X 射线阻射性牙科树脂,研究了 单体含量(质量分数)对树脂的相对 X 射线阻射性(RXO)、双键转化率、体积收缩率、吸水 率、溶解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含 TIMEC 的树脂的相对 X 射线阻射 性显著提高,吸水率、溶解率以及收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虽然某些配方的树脂的双 键转化率和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含 20% TIMEC 的树脂的各项性能都较为优良,RXO 值 达 113%,双键转化率为 57. 5%,体积收缩率为 6. 41%,吸水率为 2. 65%,溶解率为 0. 49%,弯曲模量为 3038MPa,弯曲强度为 123. 1MPa,除双键转化率外均优于对照组,表 明含 TIMEC 的树脂具较大的应用潜力.
    罗远芳 丁勇 薛锋 贾志欣 陈勇军 贾德民
    2017, 45(11):  63-7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09
    摘要 ( 294 )   PDF (4374KB)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形貌结构的无机粒子复配聚磷酸铵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的 影响,分别将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针状的硅灰石(WS)、中空管状的埃洛石(HNTs)、片 层状的磷酸锆(α-ZrP)与聚磷酸铵加入硅橡胶基体中,通过机械共混制备了阻燃硅橡胶 复合材料(FRSR). 利用 SEM、TEM 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 3 种无机粒子的形貌结构、粒径 分布及在 FRSR中的分散性进行了表征,采用万能试验机、热失重分析仪、垂直燃烧仪、极 限氧指数仪等对 FRSR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3 种无 机粒子在 FRSR中均能保持初始形貌,在基体中能较好地分散;当无机粒子与聚磷酸铵复 配物的添加量为 25phr 时,填充1phr 改性 HNTs 的 FRSR拥有更高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 为 8. 8MPa,断裂伸长率为 218. 6%),填充 1phr 改性 α-ZrP 的 FRSR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 性最好(极限氧指数为 32. 3,垂直燃烧级别为 V-0,起始分解温度为 312. 9 ℃). 文中还采 用 SEM 对 FRSR燃烧后的碳渣进行了分析,并对残渣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文芳 戚鹏飞 杜军 王康 杨璐 罗平俊
    2017, 45(11):  71-76,8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0
    摘要 ( 212 )   PDF (2312KB)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不同 Mn 含量的 Al-Mn 二元合金进行螺旋形流动性试样长度的测试,并通过计 算机辅助冷却曲线热分析技术研究该二元合金的凝固特性,以分析流动性变化的内在机 制. 结果表明:当 Mn 含量(质量分数)从 0. 6%增至 2. 7%时,合金流动性呈先升高后降低 的趋势;当 Mn 含量为 2. 0% 时,该二元合金的流动性最佳,其流动长度达到商用 ADC12 铝合金的 88. 5%. 热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凝固区间和浇注温度/枝晶搭接温度之差随 Mn 含量的变化而呈现一定规律,其趋势和流动长度变化趋势相一致.
    文劲松 范德军 谢海玲 尹晨欢 冯彦洪
    2017, 45(11):  77-8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1
    摘要 ( 311 )   PDF (3392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粘弹性流动分析软件 ANSYS POLYFLOW 对基于体积拉伸流动成型的叶片 挤出机中一个叶片单元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将速度梯度张量代入纤维取向分布函数, 计算叶片单元中纤维在不同方向的取向概率,分布函数最大值对应的方向为纤维取向方 向,然后使用数学软件 Matlab 对周向不同剖面上的纤维取向分布进行可视化显示,发现: 在叶片单元入口处纤维主要沿轴向(即挤出方向)取向,在远离叶片单元入口处纤维主要 沿与周向和轴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取向,结合分散指数分布云图发现拉伸流场比剪切流 场更有利于纤维的取向. 文中还通过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和数值模 拟结果一致.
    吴笑梅 高强 刘沙沙 黄定策 田亚坡 樊粤明
    2017, 45(11):  86-9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2
    摘要 ( 281 )   PDF (1068KB)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拌水泥砂浆可近似看作宾汉姆流体,其流变参数的表征对于研究砂浆和混凝 土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通过测定每 100mL 砂浆在其上部砂浆重力作用下从漏 斗中流出的速率来绘制流变曲线,经过线性拟合得到砂浆的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来对砂 浆的流变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装料筒下料口直径和接料量筒内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 与旋转黏度计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文中方法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结果表明:文 中方法的测试结果不受砂浆中砂粒大小的影响,可重复性好;所选测试条件为自身重力下 的低剪切速率条件,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状态更为接近;两种方法所测塑性黏度、屈服应 力的绝对值虽有差异,但在比较样品间流变参数大小的规律方面是一致的.
    生物学
    胡松青 黄政 刘光 黄滟波 李琳 侯轶
    2017, 45(11):  92-9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3
    摘要 ( 217 )   PDF (2053KB)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wPDI)由4个硫氧还蛋白结构域a-b-b’-a’和C-末端c尾组成。为考察wPDI各结构域对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亚克隆表达了八个不同结构域组成的wPDI截短蛋白,表达产物经分离纯化后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和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八个wPDI截短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表达,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wPDI截短蛋白;活性测定结果表明,wPDI的所由结构域对其二硫键氧化还原活性和分子伴侣活性都有贡献,c尾不影响其异构活性,但提供了分子伴侣活性的关键氨基酸结合位点;对截短蛋白A和A’的电泳分析发现,wPDI的a结构域活性位点主要以氧化态为主,而a’主要以还原态为主。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wPDI的功能性质奠定了基础。
    马立 李丰甜 刘波 陈瑞华 汝长海
    2017, 45(11):  100-10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4
    摘要 ( 210 )   PDF (1736KB) ( 2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分析方法的样品制备过程复杂,人眼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主观性强且效率不高.为了更精确地提取对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高度分布曲线,根据沿染色体的高度变化与显带后染色体的显隐带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等高线的染色体表面高度分布曲线提取方法.研究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空气中制备的染色体样品进行成像,并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与基于等高线方法所得到的高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等高线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沿染色体中心线的高度分布曲线,并且对于弯曲变形较为严重的染色体有很好的效果.
    刘雪梅 臧翔 黄天来 杨哲 李文 叶宇中 胡珊
    2017, 45(11):  106-11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5
    摘要 ( 259 )   PDF (632KB)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毒与宿主细胞在遗传信息上具有相似的字模式(k-tuple),病毒的 DNA 序列与 其可感染的宿主细胞的 DNA 序列通过字模式的统计打分值往往比与随机宿主细胞的打 分值高,也就是病毒和其可感染的宿主细胞的 DNA 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基于此原理,文 中利用序列非比对统计方法 DS2 和 D*2 对病毒的 DNA 序列和宿主细胞的 DNA 序列基于 字模式进行比对打分,将打分值与获得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该病毒是否能感染宿主细 胞. 实验结果表明,当 k =5(k 为字模式的的大小)、马尔可夫阶次为 1 时,DS2 和 D*2 统计 量均能较好地反映病毒与宿主细胞在基因上的相似性,而且通过 ROC(受试者工作特征 曲线)获得的最佳阈值可以作为一种判断病毒是否可感染宿主细胞的方法.
    刘浩 孙见良 Puneet K. Singh 杨文萍 付时雨
    2017, 45(11):  112-1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6
    摘要 ( 293 )   PDF (4332KB) ( 3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漆酶催化木质素氧化聚合或降解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机制一直是生物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构建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Mth)漆酶的3D模型,然后用9种木质素模型物在Mth漆酶T1 Cu口袋区做分子对接。结果表明,Mth漆酶中4个Cu离子与高度保守的4个氨基酸片段结合,Mth漆酶与Melanocarpus albomyces漆酶亲缘关系最近(Identity >74%),以之为模板可得到高质量的3D模型,Ramachandran Plot分析证明模型中所有氨基酸构象都是合理的。在Mth漆酶T1 Cu活性口袋区,木质素单体与Ala192、Lys188和Trp507氢键结合,脂肪链端羧基化会影响Trp507形成氢键,若酚羟基邻位被双甲氧基取代,则会降低单体的结合能。木质素模型物聚合度越高,结合能越低,二者线性相关。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四聚体不能进入活性口袋,需要介体才能被Mth漆酶催化氧化。
    环境科学与技术
    李友明 葛广德 方学兴 胡松青 侯轶
    2017, 45(11):  120-12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7
    摘要 ( 272 )   PDF (788KB)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高浓酵母废水中焦糖色素对污染负荷的影响,本文采用超滤膜分离法提取高浓酵母废水中的焦糖色素,考察了所提取焦糖色素的性质和处理前后废水的污染性质的变化以及对厌氧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酵母废水中的焦糖色素可提取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其提取得率为15g/L,提取出的焦糖色素品质达到国家标准,高浓酵母废水经提取焦糖色素后,其废水的CODCr和色度大幅度降低,污染负荷明显下降,可生化性能升高,CODCr/BOD5值由0.33提高到0.51,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后续厌氧处理工艺的效率。研究结果为高浓发酵废水资源化利用及有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陈菊香 高乃云 杨静 张梦文
    2017, 45(11):  126-13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8
    摘要 ( 349 )   PDF (1333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不同温度、pH 值和水质条件下紫外/过硫酸盐(UV/PS)工艺光解 2,4-二 氯苯酚(2,4-DCP)的效果及一级反应动力学,探讨了预氧化工艺对 2,4-DCP 在氯和氯胺 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UV/PS 光解 2,4-DCP 的 45min 降解率可达 86. 4%,说明 UV/PS 工艺可高效去除 2,4-DCP,且其反应基本遵循拟 一级反应动力学;不同温度下,2,4-DCP 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应符合拟一级 反应动力学及阿累尼乌斯公式拟合模型,线性较好;pH 值从 5. 0 上升到 9. 0 的过程中,反 应速率常数先逐渐增大再降低,在 pH = 7. 0 时达最大值;锡澄水库原水、油车水库原水、 自来水、锡东水厂水源配制的 2,4-DCP 溶液的降解率分别是 73. 5%、80. 2%、82. 4%、 87. 4%;PS、UV、UV/PS 3 种工艺降解 2,4-DCP 溶液时,后续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 含碳消毒副产物是三氯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生成的含氮消毒副产物主要是二氯乙 腈和三氯硝基甲烷;UV、UV/PS 工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 2,4-DCP 作为前体物生成的消毒 副产物的总量.
    陶辉 赖连花 陈清 白新征
    2017, 45(11):  132-13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19
    摘要 ( 330 )   PDF (1591KB)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某地地下水溶解性硅、铁和锰同时超标的情况,开展了曝气 + 三氯化铁、次 氯酸钠 + 三氯化铁、曝气 + 氢氧化钙、次氯酸钠 + 氢氧化钙及曝气 + 氢氧化钙/三氯化铁 等技术同步去除水中溶解性硅、铁和锰的研究. 曝气氧化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 铁为混凝剂时,不能实现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以氢氧化钙为混凝剂时,可实现硅、铁和 锰的同步去除(当氢氧化钙投加量为 500 mg/L 时,硅、铁和锰的去除率分别为 51. 2%、 84. 3%和 90. 9%),但出水 pH 值不符合水质要求;采用氢氧化钙/三氯化铁复配混凝剂 时,可进一步强化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同时出水浊度均小于 0. 71NTU,pH 值符合水质 要求. 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铁为混凝剂时,可有效去除铁和 锰,但对硅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差;以氢氧化钙为混凝剂时,可实现硅、铁和锰的同步去 除,且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出水呈较强碱性,不符合水质要求. 综合考虑,推荐采 用曝气 + 氢氧化钙/三氯化铁复配混凝剂作为同步去除地下水中硅、铁和锰的方法. 当氢氧化钙投加量为 500mg/L、三氯化铁投加量(以 Fe3+ 计)为 22. 4mg/L 时,出水残余硅、铁 和锰的含量分别为 13. 74、0. 15 和 0. 005 mg/L,pH 值为 8. 5,出水浊度为 0. 65 NTU,符合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雷鸣 海景 卢加伟 任明忠 张素坤 程江
    2017, 45(11):  139-14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7.11.020
    摘要 ( 234 )   PDF (1689KB) ( 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产物中二噁英的分布特征,系统 研究了垃圾气化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和迁移机制. 结果表明:气化炉出口烟气经湿法洗涤 和电捕焦油器净化后,其中的二噁英含量为 0. 48 ng I-TEQ/Nm 3 ,洗涤水和焦油中的二噁 英含量较高,分别为 8259. 50ng I-TEQ/L 和5941. 84ng I-TEQ/kg;垃圾气化过程中二噁英 的总排放因子为 165. 86μg I-TEQ/t-垃圾,其中96. 06%通过炉渣排放,3. 58%存在于焦油 中,仅 0. 35%随烟气排放,因此炉渣是二噁英的主要排放源,这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 噁英的排放不同. 二噁英的同系物分布特征表明,炉渣、洗涤水、焦油、烟气中的二噁英主 要在气化炉内合成,而不是在烟气净化过程中. 运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处理生活垃圾过 程中,控制炉内二噁英的产生是减少二噁英类物质排放的关键.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