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7年 第4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化学化工、能源
镁基氯化物熔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分析
魏小兰 刘波 宋明 王维龙 丁静
2017, 45(10): 1-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1
摘要
(
300
)
PDF
(1512KB)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镁基三元氯化物熔盐 NaCl-CaCl
2
-MgCl
2
在储热过程中对奥氏体不锈钢的 腐蚀性,采用质量损失法研究了 5 种不锈钢( 201、304、310S、316L 和 321 型) 在该熔盐中 的短期腐蚀行为. 对抗腐蚀性较好的 316L 不锈钢进行了长期腐蚀性研究,采用 XRD 和 SEM 分析了腐蚀层的物相和形貌随腐蚀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金属在无盖坩埚中比在 加盖坩埚中的浸没腐蚀质量损失更大; 其中含 Mo 的 316L 不锈钢在加盖坩埚中于 500、 600 和 700℃对熔盐均表现出了较好的耐腐蚀性,316L 不锈钢在 600 ℃下的腐蚀速率为 0. 347mm/y; 腐蚀 5d 后 316L 不锈钢表面仍呈现金属基底的衍射峰,但 10 d 后表面出现 MgO 的衍射峰; 腐蚀5d 后316L 不锈钢表面呈多孔状态,10d 后前期腐蚀形成的孔洞逐渐 被 MgCl 2 高温水解生成的 MgO 填充.
热泵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及
火用
分析
李亚军 谭荣帅 梁文豪
2017, 45(10): 8-1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2
摘要
(
210
)
PDF
(1107KB)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现有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效率,以缓解冬季日益增长的采暖 供热缺口,文中基于一现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设计了新增热源和利用热泵两种提升 供热能力的方案,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对供热系统 COP( 制热能效比) 、?效率和经济性 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新增热源方案的供热系统 COP 为 0. 98,与现有系统基本持 平, ?效率为28. 39%,相比于现有系统降低了 39. 15%,动态回收期为 7. 98 年; 采用热泵 方案的供热系统 COP 为 1. 34、 ?效率为 62. 69%,相比于现有系统分别提升了 35. 4%、 34. 36%,动态回收期为 5. 73 年,且具有良好的经济适应性.
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周璇 刘国强 闫军威
2017, 45(10): 16-2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3
摘要
(
218
)
PDF
(2851KB) (
3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夏热冬暖地区某高校26 座学生公寓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原有运 行模式存在外界气象参数突变时热水供应不足、太阳能利用效率不高及供水泵工频运行 造成能源浪费等问题. 文中将该系统运行模式划分为补水模式、蓄热模式和供水模式,根 据不同模式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基于日用水量上限和时用水量下限的优化设定、太阳能集 热系统制热量逐时预测、空气源热泵制热量逐时预测及供水分时变压差控制的精细化管 理和优化运行策略,并将优化运行策略和实验所得参数运用于该系统的实时控制. 运行结 果表明,优化控制策略在满足热水供应的前提下,与2015 年对比,2016 年的热水系统吨 水电耗下降了17. 49%,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9. 98%.
区域供冷系统的冷量传递控制与末端冷量调节
张严 刘永强
2017, 45(10): 26-3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4
摘要
(
248
)
PDF
(1311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区域供冷系统的冷量传递与末端温度调节,建立了冷量经一个二级冷 量交换站由水系统向风系统传递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房间内的温度动态变化模型,推导出 了水系统一次侧流量与空调末端房间温度的传递函数. 采用水系统一次侧变水量与空调 末端变风量结合的技术,根据冷负荷变化,分别采用PI 控制器和PID 控制器实时调整水 泵与风机的转速,并对风机与水泵进行能耗建模与节能分析,以实现空调房内温度的控制 与电量的节约目的. 最后通过Simulink 软件仿真,给出了空调房内温度、水泵转速、水流 量、节能量等参数变化的示意图,展示了文中节能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
陈赟 王慧敏 熊康宁 李理波
2017, 45(10): 34-38,4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5
摘要
(
284
)
PDF
(789KB) (
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工业操作温度下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高浓煤化工含酚废水中酚类物质及溶剂回收的过程模拟和设计基础数据,测定了在常压下、70℃时甲基异丁基甲酮 - 苯酚 -邻苯二酚 - 水四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用 Hand 方程和 Othmer-Tobias 方程验证了数据一致性. 文中还利用 NRTL 和 UNIQUAC 模型对所测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采用模拟软件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 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关联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计算的相对均方根偏差均小于 0. 02,说明两个模型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均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预测. 因此无论是从防堵塞还是从提高萃取效率角度,甲基异丁基甲酮在较高温度下的萃取应用均具有很好的工业价值.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Li[Li
0.2
Ni
0.2
Mn
0.6
]O
2
的纳米 TiO
2
掺杂改性
王伟刚 胡国荣 周兴华 彭忠东 杜柯
2017, 45(10): 39-4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6
摘要
(
304
)
PDF
(2382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共沉淀法制得的碳酸盐前躯体 Mn
0.75
Ni
0.25
CO
3
与 Li
2
CO
3
以及不同量的纳米TiO
2
均匀混合,并在 900 ℃ 下烧结 10 h 得到 Li[Li
0.2
Ni
0.2
Mn
0.6-X
Ti
X
]O
2
( x = 0. 00,0. 01,0. 02,0. 05,0. 10) 正极材料,ICP(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分析表明制备的材料组分基本符合最初的设计. 通过 X 射线衍射( XRD)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表征发现,掺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改变基体材料的结构并对微观颗粒起到分散作用.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Ti掺杂量为 0. 02 的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0. 1C 倍率下循环 30 次时量没有任何衰减; 其在各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较未掺杂材料均有 7 ~13mAh/g 的提升;0. 1C 倍率下 30 次循环的中值电压衰减为 0. 08mV. EIS( 电化学阻抗谱) 测试结果表明 Ti 掺杂量为 0. 02 的材料性能的提高可能来自于 Ti 掺杂对材料结构稳定性的改善.
动力与电气工程
海上风电场中压电缆集电系统暂态过电压仿真
刘刚 江晓锋 郭亚勋 辛妍丽 梁嘉浩 周露 郑明
2017, 45(10): 46-52,6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7
摘要
(
266
)
PDF
(1875KB)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海上风电场真空断路器重燃造成机端变压器绝缘损坏的机理,特对真空断路器进行高频建模分析. 首先利用自定义真空断路器模型建立了海上风电场中压电缆集电系统 PSCAD/EMTDC 仿真简化模型,研究了断路器重燃特性和分闸初相角以及电缆长度对机端变压器高压侧暂态过电压和重燃次数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 断路器 3 个特征参数中介质恢复强度对暂态过电压和重燃次数影响最大,分闸初相角为45°开断感性负载断路器发生重燃现象时产生的过电压最大,过电压幅值可达 3. 26p.u. ,陡度可达 12. 46p. u. .最后文中提出在机端变压器高压侧同时串联扼流线圈,并联小电容,增加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装置. 仿真结果表明加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后暂态过电压幅值和陡度以及重燃总次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雷击特高压直流线路行波保护误动分析与优化策略
蔡泽祥 田得良 梁益 李晓华 李书勇
2017, 45(10): 53-6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8
摘要
(
258
)
PDF
(1522KB) (
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雷电流绕击直流线路一极,非雷击线路行波保护发生误动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直流系统双极闭锁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实际运行中某特高压直流工程的EMTDC仿真模型,建立了正确的雷击模型,并对雷击情况下行波保护特征量dU/dt、ΔU、ΔI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特征量在时序上逻辑配合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表明,线路一极遭受雷击后,非雷击极在受扰恢复过程中,两极线路间电磁耦合作用致使非雷击线路电气量的剧烈波动,引起保护特征量的响应恰好满足其既定的时序关系是非雷击线路行波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了在原有行波保护电压判据的基础上增加辅助闭锁逻辑的行波保护的优化策略,实现了在不牺牲保护灵敏性的基础上提高选择性的目的,经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精确建模与协调控制
徐晓刚 谢运祥 王映品 李兰芳 曾志武 张晓宇
2017, 45(10): 62-7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09
摘要
(
264
)
PDF
(3220KB) (
3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UPQC) 的建模一般将串联单元与并联单元分开建模,并且将串联变压器理想化,也较少有人分析 UPQC 的串联单元与并联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中采用等效的变压器模型建立集串联单元、并联单元于一体的精确数学模型,分析串联变换器与并联变换器的相互作用关系,获得 UPQC 的串联单元、并联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单位功率因数检测法( UPF) 的 UPQC 协调控制方法. 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使 UPQC 获得较好的补偿效果,从而验证了 UPQC 数学模型和串联并联相互作用机理的正确性.
用于变压器负载能力评估的改进热电类比模型
唐文虎 钱瞳 黄晶晶 陆国俊 王勇 栾乐
2017, 45(10): 71-77,8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0
摘要
(
240
)
PDF
(1243KB)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负载能力与油温、热点温度密切相关. 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顶层油温和热点温度,以助于变压器的负载能力评估,文中基于传热学理论和电路定律,对一种变压器热电类比模型作了改进. 首先引入油黏度重新定义了变压器相关部件的非线性热导,并考虑变压器与其环境温度之间热传递的影响; 然后在模型中引入热点温度节点,使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变压器内部热传导的基本过程,并采用遗传算法来对模型中的热参数进行全局优化. 以某 180000kVA 变压器为例,将改进前后的热电类比模型分别计算得到的热点温度、顶层油温、底层油温与导则推荐的经验公式的计算值以及在线监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有较好的计算准确性. 之后使用改进热电类比模型计算该变压器在给定运行工况下的日相对寿命损失、最大顶层油温、最大热点温度,并用以评估该变压器的负载能力,为变压器增容提供参考.
计及风电和电动汽车的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
赵强 刘海勇 汪晋宽 韩英华
2017, 45(10): 78-8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1
摘要
(
241
)
PDF
(563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对风电和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文中以运行成本最小、污染物排放最低为目标,建立了风电 - 电动汽车协同调度的多目标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 SCUC) . 将可充放电的电动汽车作为可优化调度单元,建立虚拟电价策略,以充电成本最小为目标来制定合理的充放电计划; 使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来描述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电动汽车充放电平抑风电波动,降低机组出力调整的频率,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经济性.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补性,提高风电利用率,实现更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室内区域性 WiFi 定位 EKNN 算法设计
傅予力 杨帅 陈培林 黄志建 唐杰
2017, 45(10): 87-92,9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2
摘要
(
349
)
PDF
(1168KB)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iFi 由于应用广泛而被作为室内定位的热门技术之一,而定位精度与速度向来是研究的焦点. 文中针对室内感兴趣区域( ROI) 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证据理论 K 近邻( EKNN) 算法. 首先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作为指纹,在各区域分别建立无线指纹数据库作为识别的类; 然后利用证据理论在各类别内进行近邻证据组合、类别间进行证据融合;最后确定目标所在 ROI 类,并在类中进行精定位. 与其他算法相比,文中设计的 EKNN 算法的最佳区域类识别率可以达到 97%,最大定位误差约为 2. 2 m,定位效率也有较大提高.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并联机器人分拣路径优化
张好剑 苏婷婷 吴少泓 郑军 王云宽
2017, 45(10): 93-9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3
摘要
(
303
)
PDF
(1153KB)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流程,针对复杂的多约束条件下的 Delta 并联机器人分拣动态变化的多目标问题,提出了分节拍的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并联机器人分拣拾取路径优化方法. 经过分析分拣策略,把实际问题转换为类似旅行商问题( TSP) ,并结合其工艺的特殊性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 引入分节拍的处理思想,通过将约束条件变成一种染色体裂变和合并操作结合的遗传算子,对每个节拍内的分拣路径进行优化.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有效缩短分拣行程,平均提高效率 14. 76%.
基于角点集特征的高速公路摄像头监控范围偏差检测
赵敏 梅登 孙棣华
2017, 45(10): 100-10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4
摘要
(
246
)
PDF
(2834KB) (
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摄像头监控区域偏差检测是高速公路异常事件自动检测及其他监控视频内容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高速公路监控场景中存在运动对象、光线、噪声等干扰,现有偏差检测算法存在实时性差、抗干扰性不足等问题,尚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角点集特征的偏差检测方法. 首先基于角点处的泰勒级数极值大、随机噪点的可聚类性低等特点剔除伪角点,并利用训练得到的角点集特征准确地表征图像. 在此基础上,采取具有抗光线扰动的角点集信息进行匹配,并通过互相关和动态阈值方法分别实现角点位置和数量的匹配,以减少光线等的干扰,实现偏差事件的准确检测. 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提高算法实时性的同时,能够保证 92% 的平均检测率,较好地满足了高速公路监控的应用需求.
基于稀疏先验和相对总变分的图像盲去模糊
姚若河 饶敬松 刘伟俭
2017, 45(10): 108-11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5
摘要
(
236
)
PDF
(2125KB)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图像盲去模糊中,从单一模糊图像估计模糊核是个严重不适定问题.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先验和相对总变分的图像盲去模糊方法. 该方法用权值 L0 平滑方法自适应地提取图像主体结构,剔除图像噪声、细节和小尺度物体边缘等不利于模糊核估计的因素; 用相对总变分方法解决稀疏先验作为正则项估计复杂模糊核所存在的不准确性; 用超拉普拉斯先验的正则化方法进行清晰图像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相对于现有的图像去模糊方法,所估计出的清晰图像具有较好的结构和较少的伪迹,图像复原效果好.
基于马氏距离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
鲍文霞 余国芬 胡根生 朱明
2017, 45(10): 114-120,12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6
摘要
(
220
)
PDF
(2410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中,采用的欧式距离度量不能公平地反映数据样本各维度分量之间的潜在关系,并且当存在较大的形变和出格点时匹配精度和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谱特征构造中所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 该算法首先利用马氏距离在子特征点集上构造局部无向加权图; 接着对图的关联邻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用特征值向量构造描述点集属性的马氏距离谱特征; 然后根据马氏距离谱特征构造出匹配矩阵,并利用贪心算法得到图像特征点之间的匹配关系;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匹配的精度,采用 SVM 方法剔除误匹配点.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匹配的精度,并且对出格点问题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机械工程
基于 Runge-Kutta 的 NURBS 曲线实时前瞻插补算法
吴玉香 王鹏
2017, 45(10): 121-12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7
摘要
(
255
)
PDF
(1481KB) (
3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的 NURBS 曲线加工过程中插补算法插补参数计算精度低、实时性不高以及加速度过大对机床造成的冲击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 Runge-Kutta 的 NURBS 曲线实时前瞻插补算法. 该算法采用经典 Runge-Kutta 方法计算插补参数,基于弓高误差和法向加速度约束条件自动调整进给速度,根据进给步长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参数校正.由粗插补得到的离线数据寻找进给速度极值点,并对曲线进行前瞻分段,找到各前瞻插补区间上的首末速度敏感点. 根据敏感速度与插补距离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加减速控制,避免速度急剧变化,从而满足机床的加减速性能要求. 最后,通过 Matlab 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牛顿欧拉法的 SCARA 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
张铁 梁骁翃 覃彬彬 刘晓刚
2017, 45(10): 129-136,14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8
摘要
(
1334
)
PDF
(1477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CARA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满足高速、高精度的要求,必须对 SCARA 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 文中用牛顿欧拉方法对 SCARA 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将摩擦力以及电机转子对关节力矩的影响纳入动力学模型,得出了关节力矩关于一组可辨识参数集的线性表达式. 采用傅里叶级数作为激励轨迹进行实验,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得出的可辨识动力学参数集进行辨识. 实验证明,通过推导的线性表达式计算出的关节力矩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变化趋势一致. 运用所提方法辨识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动力学建模,能得到 SCARA 机器人运动时的关节力矩,可为后期的动力学控制提供基础计算公式.
基于相似变换的带轮机构刚体导引运动综合
刘静帅 林松 王瀚超 张宇
2017, 45(10): 137-14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19
摘要
(
209
)
PDF
(1585KB) (
2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服传统刚体导引机构综合方法的缺陷,如结构类型限制和功能特性不定性,提出了基于功能模块相似变换的广义综合方法. 以带轮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运
动学分析模型,提取导引输出运动特征参数,建立了全拓扑信息的带轮机构功能模块. 然后通过分析机构尺寸与导引转角函数和轨迹的内在关联,揭示了机构功能特性与尺寸参数的映射规律,给出合理预选功能模块尺寸参数的方法. 最后引入了模糊导引运动设计,通过中心射影相似变换实现功能模块的几何定位求解,确定了机构的实际尺寸和安装参数. 综合算例验证了该综合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面向多工序金属板料成形的混合硬化模型
陈江 陈文亮
2017, 45(10): 144-15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7.10.020
摘要
(
238
)
PDF
(1425KB)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预测包括回弹在内的多工序金属板料成形行为意义重大,其中鲍辛格效应是影响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 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工序混合硬化模型,其基于 Yoshida-
Uemori( Y-U) 模型中的双屈服面模型,对每一工序采用带有不同的应变路径影响因子的非线性各向同性硬化公式计算边界面的等效背应力张量. 在一项对高强钢DP600 的循环拉伸压缩实验中,与其他材料硬化模型相比,Y-U 模型和多工序混合硬化模型都能很好地反映出鲍辛格效应,准确地计算应力应变曲线. 在多轴向的拉伸压缩实验中,多工序混合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与 Y-U 模型相比更高. 某汽车 A 柱的多工序成形的数值模拟和实验证明,多工序混合硬化模型在多工序金属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回弹预测精度.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