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3年 第4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基于随机变换和动态映射的可撤销模板设计
贺前华 朱华虹 朱铮宇
2013, 41(9): 1-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1
摘要
(
263
)
PDF
(662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生物特征模板的存储及传输安全问题,结合矢量量化声纹识别算法,提出了基于随机变换和动态映射的可撤销模板设计方法.在注册阶段,采用 LBG( Linde- Buzo-Gray) 算法对经过随机变换的声纹特征进行训练,获得码本,码本中的码字被动态映射至不同的随机空间; 在认证阶段,先对认证特征进行与注册阶段相同的随机变换,将其映射至码字所在的随机空间后再进行识别.理论分析表明,随机变换可增强模板的可撤销性,动态映射可增强变换的不确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随机变换前后系统的身份认证性能保持不变; 当码字和认证特征采用不同随机矩阵进行映射时,系统的等错误率较低,从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撤销性.
分布式的有向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
胡小青 胥布工 刘永桂 文莎
2013, 41(9): 8-1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2
摘要
(
399
)
PDF
(839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传统的全方位角度感应的全向传感器不同,有向传感器拥有区域性的感知能力.文中针对有向传感器网络中测量噪声与目标距离相关的跟踪问题,引入一个具有乘性噪声的距离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分布式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了有向传感器所感知目标的有向感知区域信息,将目标估计约束在限制区域内.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以及基于最大似然和卡尔曼滤波的联合估计算法相比,文中提出的跟踪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跟踪复杂测量环境下的移动目标.
跨层自适应模糊视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冯维 冯穗力 丁跃华 刘蕴
2013, 41(9): 15-2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3
摘要
(
309
)
PDF
(695KB) (
8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无线多跳网络的路径间干扰,减少路由开销,提出了一种干扰感知的自适应模糊视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首先将多点中继选择技术和模糊视觉理论相结合,通过控制路由消息发送的时间和距离来减少路由开销,然后采用一种基于跨层优化方法设计的可感知干扰的路由权值,通过正确捕捉流路径内干扰、流路径间干扰和流量负载的变化来优化选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感知网络干扰特性,实现负载均衡,降低路由开销.
有源层厚度对ZnO 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
刘玉荣 李晓明 苏晶
2013, 41(9): 23-27,9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4
摘要
(
343
)
PDF
(4109KB) (
10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氧化锌薄膜晶体管( ZnO- TFT) 的工艺参数,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ZnO 薄膜制备出不同有源层厚度的 ZnO- TFT 器件,探讨了有源层厚度对 ZnO- TFT 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有源层厚度在 65nm 附近时,ZnO- TFT 器件的性能最好; 有源层太薄时,ZnO 薄膜的结晶性差,薄膜内部存在大量孔洞和缺陷,从而导致 ZnO- TFT 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较低,开关电流比较小; 有源层太厚( 大于 65 nm) 时,ZnO- TFT 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开关电流比随有源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有源层厚度的增加,载流子在源、漏电极附近高电阻区的导电路径增加.
用于视频质量包层评估模型的帧类型检测方法
苏洪磊 李兵兵 杨付正
2013, 41(9): 28-3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5
摘要
(
336
)
PDF
(678KB) (
9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视频质量包层评估模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用于该模型的帧类型检测方法,该方法仅使用视频数据包头信息而无需对视频流进行解码.首先根据不同类型视频帧的特点,统计出不同类型视频帧的压缩数据量的规律,利用动态阈值法对滑动窗口内的每帧进行初步的帧类型估计; 然后利用图像组的周期性对上一步估计的结果进行修正; 最后应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判定B 帧的预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与仅使用动态阈值的方法相比,该帧类型检测方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20.04%
基于分级 B 预测结构的快速多视点深度编码算法
马祥 霍俊彦 杨旭 任光亮 常义林
2013, 41(9): 34-3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6
摘要
(
342
)
PDF
(511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视点深度( MD) 通常采用分级 B 预测结构进行编码,但其编码的复杂度很高.为降低 MD 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编码算法.该算法利用分级 B 预测结构中较高时间层( TL) 内的编码帧与参考帧之间的时间间隔短、时域相关性强,以及编码帧中采用大尺寸模式( LSM) 编码的宏块( MB) 所占比例高的特点,结合深度图像由大面积平坦区域和边缘组成的特性,对处于不同 TL 内的编码帧分别制定了不同强度的候选模式精简策略,以跳过不必要的小尺寸模式.为进一步降低编码复杂度,文中针对选用 LSM 编码的MB 提出了模式提前截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与原始编码算法相比,在保证 MD编码率失真性能的前提下,编码速度可以提高 89.61%.
改进的参数活动轮廓模型
潘改 高立群
2013, 41(9): 40-4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7
摘要
(
328
)
PDF
(5134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扩大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外力场的捕获范围,消除噪声对弱边界分割的影响,文中结合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和卷积向量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活动轮廓模型.该模型通过 Harris 矩阵得到梯度图像,依据局部区域的均值和方差估计噪声的概率,进而确定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和卷积向量场的作用权重,最后得到一个全局向量场.合成梯度图像和医学图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准确地分割出图像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噪性.
不确定离散线性系统的鲁棒单调收敛迭代学习控制
李致富
2013, 41(9): 46-5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8
摘要
(
373
)
PDF
(446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一类带有初始状态误差的不确定离散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单调收敛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文中首先将该控制问题转化为一维系统的 H
∞
干扰抑制问题,然后给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表示的鲁棒单调收敛的充分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输出误差在 2- 范数意义下是单调收敛的,从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蛙跳粒子群算法的污水生化处理优化控制
林梅金 罗飞 许玉格
2013, 41(9): 51-5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09
摘要
(
303
)
PDF
(1259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污水生化处理常常受入水流量和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而处于动态反应过程,如何确定控制变量动态最优设定值是其控制优化的一个难题.文中结合有全局优化能力的蛙跳算法和有快速寻优特性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蛙跳粒子群算法,并通过对4 个典型函数的仿真实验来验证该算法寻优的效率与求解的精确性.然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前置反硝化工艺的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在晴天、连绵雨天、暴雨天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够在保证前置反硝化工艺实现关键污染物有效去除的前提下,降低污水生化处理过程的运行代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范畴数据类型上的子类型
苏锦钿 余珊珊
2013, 41(9): 58-6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0
摘要
(
309
)
PDF
(509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包含构造操作和观察操作的范畴数据类型上的子类型关系及性质,将双代数作为范畴数据类型上构造操作和观察操作的统一数学描述,分析了归纳数据类型上代数子类型和共归纳数据类型上共代数子类型的范畴论定义及其语义,给出了双代数结构中代数子类型和共代数子类型的范畴论定义及其语义解释,从而将代数子类型和共代数子类型的研究扩展到双代数上.
协同标签系统中基于标签组合效应的推荐算法
蔡毅 刘宇 张广怡 陈俊挺 闵华清
2013, 41(9): 65-7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1
摘要
(
238
)
PDF
(1006KB) (
1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协同标签系统中现有的用户建模方法将用户视为标签向量,并假设向量中的标签均是用户感兴趣的,且只能分别计算单个标签之间的匹配程度,忽略了多个标签作为一个整体对用户兴趣产生的影响.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组合效应的推荐算法( TGER) .该算法利用用户对资源的评分筛选出对用户兴趣有重要影响的标签组合,通过高维标签组合优先匹配的方法计算用户与资源之间的相关度.在MovieLens 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TGER算法能明显地提高推荐的质量.
支持向量机短时交通流预测应用研究
傅贵 韩国强 逯峰 许子鑫
2013, 41(9): 71-7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2
摘要
(
1572
)
PDF
(1037KB) (
24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交通流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交通控制系统,可提高交通控制系统对交通流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为此,文中通过引入核函数把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中的线性回归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并利用广州市交通流检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相吻合,预测误差小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预测方法,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自适应模糊估计的背景建模方法
李子龙 刘伟铭 张阳
2013, 41(9): 77-8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3
摘要
(
452
)
PDF
(1493KB) (
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复杂场景下的背景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估计的自适应模糊方法.该方法使用 TSK 模糊系统作为估计算子,分别使用粒子群优化( PSO) 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估计( RLSE) 算法来优化模糊系统的前件参数和后件参数.为有效地估计背景,文中将前景像素看作背景像素的异常样例,提出了去除异常样例的方法, 然后用去除异常样例后的结果去训练模糊估计算子.在多段不同视频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态背景、光照变化、摄像机振动等环境下均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检测效果.
云平台 ROIA 中基于目标预测的 DR 算法
刘冬 赵跃龙 曾文英
2013, 41(9): 82-8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4
摘要
(
553
)
PDF
(748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航位推算( DR) 算法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预测的改进 DR 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角色当前状态下实际应用中不同物品对角色的吸引力大小预测出其前进目标,然后结合实际运动惯性计算出预测轨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算法的预测准确度优于传统的 DR 算法,该算法对构建云平台下的实时在线交互应用系统研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云制造资源服务的组织与发现机制
张倩 齐德昱
2013, 41(9): 87-9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5
摘要
(
319
)
PDF
(615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地组织云制造资源服务和支持复杂的用户搜索,引入了云制造资源服务的关键属性,按照不同关键属性对云制造资源服务分别进行注册,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哈希表和分层的云制造资源服务组织模型,设计了支持 5 种查询方式的云制造资源服务发现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复杂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分布式云制造资源服务的复杂搜索问题.
改进的 SpaceWire 路由算法
侯剑儒 陈晓敏
2013, 41(9): 95-99,10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6
摘要
(
424
)
PDF
(1459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SpaceWire 标准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标准,其路由部分缺乏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动态应对.针对 SpaceWire 中使用静态路由表时可能发生的即插即用、大量突发数据等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SpaceWire 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发送询问包、查询次选路由发送队列长度来判断是否使用次选路由,并通过合理利用其他闲置路由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文中使用 Opnet 编写仿真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设置次选路由可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而包通信机制则可以削弱坏情况对算法的影响,说明所提出的路由算法是有效的.
机械工程
以玻璃弹丸为强化介质的喷丸强度试验研究
盛湘飞 夏琴香 陈志超 程秀全
2013, 41(9): 100-10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7
摘要
(
283
)
PDF
(2256KB) (
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玻璃弹丸为强化介质,基于试片重复使用的试验方案、规划求解和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弹丸直径、喷射压力及喷嘴至试片受喷表面的距离对喷丸强度的影响权重,探讨了喷射压力、弹丸直径对弧高度、喷丸强度及饱和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 经过相同喷丸时间,弧高度随喷射压力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加趋势,随弹丸直径的增大呈前期快速增加而后期缓慢增加趋势; 喷丸强度随喷射压力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加趋势,随弹丸直径的增大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弹丸直径为 0.05mm 时出现奇异点; 饱和时间随喷射压力的增大呈缓慢减小趋势,但在弹丸直径为 0.05mm 时饱和时间与喷射压力的关系曲线出现较大的波动; 饱和时间随弹丸直径的增大呈先急剧减小后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
基于 Petri 网的 WTIM 建模与动态性能评估
吴国光 刘桂雄 周松斌
2013, 41(9): 107-11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8
摘要
(
313
)
PDF
(1925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智能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工作效率,缓解计算能力、资源与系统性能之间的矛盾,利用 Petri 网建立了无线传感器接口模件( WTIM) 的数据流模型,并基于模型的可达状态同构为马尔可夫链模型,获得了二维状态转移空间图与稳态状态的概率分布; 分析了WTIM 结构参数对模型数据丢失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参数优化配置方法.该模型在无线视频系统中的应用表明,建模后的数据丢失率比建模前降低了 49.8%,从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数值模拟的大型压铸机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张华伟 夏伟 吴智恒 陈敏 景友燕 张新华
2013, 41(9): 113-11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19
摘要
(
425
)
PDF
(4713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曲肘合模机构对压铸机的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设计存在参数多、参数间关系复杂等问题,导致所设计的合模机构扩力倍数较低,双曲肘结构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为此,文中针对 25MN 压铸机的合模机构建立多体动力学数学模型,并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 MSC.Adams 对该数学模型中的不同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 优化后合模机构的扩力倍数由 18.93 提高至 23.59, 中板的行程减少了17.4%,锁模力增加到 32.27MN, 同时减少了冲击,提高了合模过程的稳定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文中还对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强度校核,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基于此设计开发出样机.
滚压诱导纯铜梯度纳米晶层及其微动磨损性能
赵婧 夏伟 李宁 李风雷
2013, 41(9): 120-12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20
摘要
(
314
)
PDF
(8983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滚压铜的表面性能,采用剧烈塑性变形方式的滚压工艺,通过加大滚压力进行多次滚压,实现了纯铜表层梯度纳米化,并在干摩擦条件下对滚压样和粗晶样进行了球/平面微动磨损实验,考察滚压对组织结构、表面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纳米晶铜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 所获得的滚压样的表面晶粒尺寸范围为 4 ~18 nm,平均晶粒尺寸约为 9 ~10nm; 滚压样的表面粗糙度从粗晶样的 1.50μm 显著降低到 0.55μm,显微硬度从粗晶样的 52.2 大幅提高到 120.0; 滚压样在实验负载范围内均具有比粗晶样更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 滚压样在低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为主,在高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为主.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管贻生 邓休 李怀珠 尹振能 吴文强 江励
2013, 41(9): 126-13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21
摘要
(
373
)
PDF
(2999KB)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中以 Adams 和 Ansys 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方法.首先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有限元静态和动态分析,寻找其最薄弱的零件和部位, 然后对最薄弱的零件和部位进行拓扑优化与尺寸优化,获得 Pareto 解集.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号搬运机器人,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机器人在整机质量只增加 6% 的情况下,绝对静态变形降低了 78.1%,第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 49.6%,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优化效果和工程实用性.
弧齿锥齿轮的功率分流计算与实验研究
杜进辅 方宗德 覃琨 董皓
2013, 41(9): 132-13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22
摘要
(
369
)
PDF
(3079KB) (
7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功率分流特性,根据整个系统构成功率流动闭环的特点建立了系统的力学结构模型,并推导了系统的力矩平衡条件以及反映系统扭矩与齿面法向变形关系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到了系统各齿轮副的承载扭矩以及直接反映系统输入功率分流情况的第2 路和第4 路力矩分配的一般通式.各工况下系统轮齿应变的实际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电极内孔结构对钛合金方孔电解加工的影响
房晓龙 曲宁松 李寒松 朱荻
2013, 41(9): 137-14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23
摘要
(
404
)
PDF
(4924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管电极电解加工钛合金方孔的加工稳定性和精度,建立了方孔加工间隙内电解液流动模型,分析了电极内孔形状及尺寸对加工区流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圆形内孔电极加工时加工区流场的分布比采用方形内孔电极加工时均匀; 电极内孔横截面积越大,加工区流场的分布越均匀,加工稳定性和精度均得到提高; 使用直径为 2.7mm 的圆形内孔电极可加工出平均加工间隙为 286μm、加工间隙标准差为 4.7μm、表面粗糙度为 0.8μm 的钛合金方孔.
矩形铝型材柔性三维拉弯工艺的多目标优化
梁继才 滕菲 高嵩 陈广义 魏志勇
2013, 41(9): 143-14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9.024
摘要
(
343
)
PDF
(2729KB) (
8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矩形铝型材的三维拉弯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维拉弯、具有可重构性的柔性拉弯模具设计方法.通过在矩形型材内填充钢块来抑制截面凹陷,并以减小型材回弹前后对应节点的位移偏差和截面凹陷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矩形型材柔性三维拉弯成形工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的代理模型,结合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全局求解.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 柔性模具可以较好地完成三维拉弯; 填充钢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截面凹陷,优化后的预拉量和补拉量的组合可以较好地同时控制回弹和截面凹陷,使之同时达到允许范围.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