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1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于文档重要度的静态索引剪枝方法
李晓明 单栋栋
2011, 39(4): 1-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1
摘要
(
290
)
PDF
(316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网页质量参差不齐、重要程度差别巨大的问题,提出了按照网页重要程度确定其剪枝幅度的静态索引剪枝方法,并在GOV2 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体现了静态索引剪枝能极大降低存储需求、提高查询效率的优点; 当剪枝后的索引大小是原始大小的13%时,P@ 10、P@ 20 值能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完整索引时的结果;在相同的剪枝幅度下,P@ 10、P@ 20 和MAP 都明显好于以往的剪枝方法.
面向搜索引擎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性能分析
董守斌 赵铁柱
2011, 39(4): 7-1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2
摘要
(
376
)
PDF
(380KB) (
1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搜索引擎是一种数据密集型应用,其性能极大依赖于底层文件系统的性能.文中主要讨论分布式文件系统在搜索引擎应用环境下的性能评估和性能优化问题.首先概述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性能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Hadoop 的开放架构,系统地评估HDFS 和Lustre 在搜索引擎应用场景下的性能; 最后针对实验评估发现的HDFS 在写性能及小文件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为搜索引擎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基于IRP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方
张福勇 齐德昱 胡镜林
2011, 39(4): 15-2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3
摘要
(
578
)
PDF
(366KB) (
2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采用的基于API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只能检测运行在用户态的恶意代码,不能检测运行在内核态、采用内核API调用的恶意代码.为此,文中提出基于I/O请求包(IRP)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应用朴素贝叶斯、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C4.5决策树、Boosting、否定选择算法及针对IRP序列特点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对捕获的IRP序列进行检测,并比较了各种算法在不同特征选择方法下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IRP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方法是可行的;在所有方法中,采用Fisher score进行特征选择的Boosting决策树算法可获得最高的检测率(98.3%);采用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通过精选的少量仅在恶意代码中存在的IRP序列,可获得95.0%的检测率,且误检率为0.
基于时间序列聚类和ARMA 模型的检索量预测
孙承杰 刘丰 林磊 刘秉权
2011, 39(4): 21-2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4
摘要
(
298
)
PDF
(254KB) (
1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通过预测分析检索量数据来指导商家调整产品开发及经营策略,将检索量数据组织为时间序列,对其用自回归滑动平均( ARMA) 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先将时间序列进行聚类,仅对聚类中心序列进行ARMA 模型识别,同类序列用该模型进行近似建模预测; 经过数据预处理、相似性分析、基于相似度的聚类、时间序列预测等过程,得到检索量数据的预测值,并将其与检索量的实际值做比较.结果表明,用同一个ARMA 模型拟合相似时间序列的方法具有可行性,且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从聚类结果还可看出,同品牌产品的检索量数据趋于聚成一类,这为检索词关系的挖掘提供了参考.
基于用户浏览时间的点击模型
何靖 袁文清 闫宏飞
2011, 39(4): 26-31,3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5
摘要
(
451
)
PDF
(308KB) (
9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户的点击行为会受到用户的浏览行为、周围文档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故在分析用户点击日志时不能直接将用户点击解释为文档相关性.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得文档的相关性特征,文中提出了基于用户浏览时间的点击模型.假设文档原文的相关性会影响用户浏览该文档原文的时间,即文档越相关用户浏览文档的耗时越长,这样便可利用用户浏览文档的时间来推测文档的相关程度; 经过分析,确定使用指数分布来描述浏览时间;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比较好地估计文档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预测用户的点击情况,其性能优于现有的点击模型.
基于权值优化的网页正文内容提取算法
吴麒 陈兴蜀 谭骏
2011, 39(4): 32-3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6
摘要
(
302
)
PDF
(269KB) (
1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网页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广告信息,使得准确抽取网页正文信息变得越来越难.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权值优化的网页正文内容提取算法. 该算法首先通过分析网页正文内容的特点,确定主题块的特征属性,得出这些属性的统计特征; 然后,利用各个特征属性具有不同重要性的特点,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特征权值及阈值进行了优化和确定,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未经权值优化的提取算法相比,在基本维持相同精确率的基础上,该方法可使网页正文内容提取的召回率提升至95. 8%.
基于聚类的无线Mesh网关选择及AP分组算法
黄书强 周继鹏
2011, 39(4): 38-4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7
摘要
(
542
)
PDF
(523KB) (
1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和AP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思想的启发式算法.首先设计了一个最小跳数权重指标,其大小反映网关数以及最小跳数的辩证关系,通过这个指标,利用启发式算法获得一个较好的初始解;然后利用聚类k-means方法来对此初始解进行调整优化,使AP分组尽可能均匀;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有限次数调整,网络可以取得最小网关数、最小AP到网关平均跳数和最小负载均衡指数3个优化目标之间的平衡.
机械工程
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生设计
刘旺玉 张勇 陈龙
2011, 39(4): 44-4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8
摘要
(
530
)
PDF
(353KB) (
1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ANSYS建立了1.5MW直驱风力机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对系统的共振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极端运行阵风下风力机系统各部件的瞬态响应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塔架为柔塔,在正常工作转速下风力机能够安全、稳定运转;由于各个部件刚度不同,使得叶片叶尖振动较其它部件复杂,叶尖的振动是受风载作用的三叶片与塔架弹性变形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将植物树干柔性结构应用于风力机塔架的结构设计中,说明了风力机塔架仿生设计的可行性.
一个模块化机器人平台的设计
周雪峰 江励 朱海飞 蔡传武 管贻生 张宪民
2011, 39(4): 50-55,6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09
摘要
(
530
)
PDF
(824KB) (
37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传统机器人针对具体任务设计、柔性不高、容错能力和自修复能力差的问题,并降低机器人在各应用领域的使用成本,设计了一个模块化的机器人平台.文中首先介绍了模块化机器人平台整体设计,接着给出了模块化机器人平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具体实现细节,最后使用该模块化平台搭建了工业操作臂、轮式移动机器人、双足步行机器人、爬壁机器人以及爬杆机器人,并对这些机器人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超弹性膜的等轴拉伸试验方法及仿真
罗华安 王化明 游有鹏
2011, 39(4): 56-6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0
摘要
(
1702
)
PDF
(635KB) (
4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针对超弹性膜材料的等轴对称拉伸试验装置,介绍了等轴拉伸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并对等轴拉伸试验条件及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等轴理想拉伸、边角拉伸点不固定的自由拉伸、边角点固定的等轴拉伸3种等轴拉伸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边角点固定的等轴拉伸方法在较大拉伸试验范围内的误差较小,可以满足材料试验要求.
气动驱动的移动柔性臂振动控制
谢卓伟 石明礼 王斌 邱志成
2011, 39(4): 62-65,10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1
摘要
(
537
)
PDF
(403KB) (
1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移动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杆气缸驱动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脉冲码调制方法控制气缸活塞杆的运动,从而抑制柔性臂的振动.文中构建了气动系统回路,推导了气动驱动控制柔性臂的系统模型,并基于控制算法的闭环方程分析了该方法在实现滑块定位的同时实现抑制振动的可行性.最后,建立了基于气动驱动的移动柔性臂实验系统,并进行了主动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动驱动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柔性臂的低频模态振动,同时实现气动定位.
一种强噪声下的监护信息降噪方法
蒋贤海 谢存禧 邹焱飚
2011, 39(4): 66-6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2
摘要
(
529
)
PDF
(605KB) (
1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监护信息系统预报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强噪声下监护信息的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分析噪声和生理信号的小波系数的特点,应用Hampel滤波器对生理信号小波系数进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信号进行小波逆变换,实现监护信息的降噪处理.选择PhysioNet数据库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监护信息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Gough-Stewart平台通用动力学反解分析
刘国军 郑淑涛 韩俊伟
2011, 39(4): 70-7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3
摘要
(
477
)
PDF
(298KB) (
1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针对用户有时要求控制点可变、缸筒端与活塞端质心不一定在铰点连线上的情况,建立了适用于控制点在任意点、缸筒端与活塞端质心在任意位置的通用运动学反解模型;然后运用虚功原理建立了通用的动力学反解方程,得到了结构紧凑的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简化,确定其应用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结果完全吻合,所建立的动力学反解方程正确,可用于Gough-Stewart平台的设计及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研究.
基于圆弧逼近的笔式加工区域快速搜索算法
李万军 赵东标 陆永华 刘凯
2011, 39(4): 76-81.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4
摘要
(
408
)
PDF
(2539KB) (
10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自由曲面笔式加工过程计算量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圆弧逼近自由曲面的笔式加工区域搜索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四叉树算法将自由曲面进行面片分割;然后利用圆弧逼近曲面近似计算曲率半径,快速搜索出曲面局部干涉的大体位置,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搜索效率;最后通过二叉树法精确搜索笔式加工区域的边界点,形成笔式加工区域.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出干涉区域,搜索时间由传统逐点搜索法的85.047 s缩短至33.734 s,说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柱塞泵滑靴卡盘与球头的相对位置及摩擦功耗
孙毅 姜继海 刘军龙
2011, 39(4): 82-8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5
摘要
(
523
)
PDF
(395KB) (
2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柱塞泵滑靴卡盘和球头的相对位置.通过分析返程弹簧力,明晰了球头和滑靴卡盘的受力,推导出滑靴卡盘绕球头运动造成的摩擦功耗的数学表达式.研究表明:柱塞泵的弹簧力、球头的半径、泵的转速、斜盘倾角以及滑靴卡盘与球头之间的材料摩擦系数是影响二者摩擦功耗的重要参数.文中还对采用不同配合材料的滑靴卡盘和球头进行了摩擦实验,分析和比较了滑靴卡盘和球头这对摩擦副在不同配合材料情况下的磨损情况,为实际工况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了参考.
食品科学与技术
绿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特性
高群玉 李素玲
2011, 39(4): 88-93.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6
摘要
(
607
)
PDF
(511KB) (
43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通过压热处理、压热协同酶法处理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研究了淀粉乳含量、加酶量、脱支时间、凝沉温度和时间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淀粉颗粒形貌、结晶结构和热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淀粉在121℃下压热处理20m in后得到的糊化淀粉,在55℃、普鲁兰酶用量50ASPU/g的条件下作用24 h,然后在20℃条件下凝沉24 h后,抗性淀粉含量达到56.9%;淀粉经过脱支重结晶后,重结晶淀粉颗粒形状为不规则的碎片,X射线衍射结晶晶型从A型化为B型,结晶度大大提高,经压热协同酶法处理后结晶度由17.9%升高至45.7%;经过脱支重结晶处理后,淀粉的熔融温度提高,焓值增加,抗性淀粉的耐热性改善.
酸解预处理对球磨法制备微细化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强 刘莎 扶雄
2011, 39(4): 94-9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7
摘要
(
516
)
PDF
(791KB) (
20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先酸解预处理再进行球磨的方法制备微细化淀粉,以克服原淀粉直接球磨耗时长、能耗高、产物易糊化等问题.研究了酸解预处理对微细化淀粉粒度、颗粒形貌、结晶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直接球磨仅改变淀粉的结晶结构和颗粒形貌,难以降低淀粉粒径;淀粉经酸解预处理后,可以明显降低球磨难度,微细化淀粉粒径显著下降,水解率为8.80%的微细化淀粉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含量为72.58%,远高于原淀粉的16.76%;但随着球磨的进行,微细化淀粉出现团聚;酸解预处理后微细化淀粉的结晶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偏光十字消失,双折射强度减弱,结晶度显著降低.
液相体系中SPI-葡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齐军茹 卓秀英 杨晓泉
2011, 39(4): 99-10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8
摘要
(
545
)
PDF
(330KB) (
1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液相体系中的Maillard反应制备了大豆分离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SDC),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证实了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聚糖产生了共价结合.利用圆二色光谱、凝胶渗透色谱以及差热扫描量热仪探讨了多糖共价键入后对大豆蛋白构象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5%乙醇体系中,60℃下反应24 h制得的产物乳化活性较高,优于干热反应5 d的产物;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三级结构变得更为紧凑;热分析表明产物热稳定性提高.
复合物理场强化的全自动多级超滤系统
傅晓琴 李琳 李冰 陈玲
2011, 39(4): 105-10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19
摘要
(
476
)
PDF
(539KB) (
1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服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防止膜污染,同时提高超滤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设计了超声场和脉冲电场复合强化的全自动超滤系统.该系统包括粗滤回路、一级和二级超滤回路、清洗回路和热交换回路,可同时或分别进行多级或单级过滤/超滤,具有较好的操作灵活性.采用分布式分级控制的方式,以工业控制计算机、Simens S7-200 PLC作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于昆仑MGCS组态环境,实现了超滤过程的自动控制.在南瓜多糖超滤浓缩中的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显著提高分离效率和效果,在文中实验条件下,平均膜通量增加了1.15~2.53倍,截留率增幅达15个百分点.
大豆11S 球蛋白用作新型免疫原载体的可行性
陈蕾 李琳 何小维 苏健裕 刘晓云
2011, 39(4): 110-11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0
摘要
(
280
)
PDF
(253KB) (
8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大豆11S 球蛋白代替牛血清白蛋白( BSA) 作为酶联免疫检测的新型免疫原载体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将磺胺二甲氧嘧啶( SDM) 同大豆11S 球蛋白、大豆7S 球蛋白和BSA 交联起来作为免疫原,得到抗SDM-大豆11S 球蛋白、SDM-大豆7S 球蛋白和SDM-BSA 的多克隆抗体; 然后采用间接ELISA 法检测3 种抗血清的效价及纯化所得抗体的特异性,建立SDM 对3 种抗体的标准抑制曲线.结果表明,同SDM-BSA 相比,SDM-11S 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抗SDM-11S 的多克隆抗体对其他磺胺类物质的交叉反应性良好,均低于0. 01%.因此,在免疫检测中,大豆11S 球蛋白可以尝试替代牛血清白蛋白( BSA) 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原载体.
太阳能干燥设备的干燥实验及数学建模
李汴生 申晓曦 刘伟涛
2011, 39(4): 115-12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1
摘要
(
390
)
PDF
(359KB) (
1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太阳能干燥设备,对干湿梅进行自然对流干燥,测定了相关的实验参数,并进行整体物料及能量衡算.通过改变单位有效太阳辐射能,建立自然对流干燥模型.结果表明:太阳能干燥设备自然对流干燥样品的干燥效率为61.60%,干燥于14 h内完成,较自然日晒干燥时间缩短72.0%;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对偏差低于1%.文中结果为太阳能干燥设备的实际应用及广式凉果干燥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预测、干燥条件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土木建筑工程
建筑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比较
李琼 持田灯 孟庆林 赵立华
2011, 39(4): 121-12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2
摘要
(
546
)
PDF
(403KB) (
1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日本建筑学会提供的室外无污染物扩散和有污染物扩散的建筑风洞实验模型,采用15种湍流模型分别求解其室外流场,通过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建筑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所用的最优湍流模型.结果表明,Suga三次式高Re k-ε模型对风场和浓度场的求解具有很高的精度,是最优的模拟室外风环境的湍流模型,不足之处是该模型的计算时间比标准k-ε模型长.因此,对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CFD数值模拟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Suga三次式高Re k-ε模型,在计算精度要求不高及计算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标准k-ε模型.
群体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特征
谢壮宁 朱剑波
2011, 39(4): 128-13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3
摘要
(
585
)
PDF
(522KB) (
19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风洞中采用同步测压技术研究了超高层建筑在受到周边建筑干扰后的风压变化,分析了不同宽度比Br和高度比Hr的两个高层建筑在不同相对布置下的相互干扰对风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施扰建筑位于横风向间距为2倍的受扰建筑迎风宽度的迎风区域内时,其对结构立面平均风压基本呈现遮挡效应,且一般情况下,Br和Hr越大,遮挡效应越明显;但当施扰建筑和受扰建筑串列间距较小且Hr〈1时,产生的三维绕流现象可使迎风面局部平均风压升高25%,侧面局部风压升高56%;并列布置时的峡谷效应是导致受扰建筑风压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在并列布置中观测到的最大干扰因子为2.6且随间距的增大而减少,当间距超过受扰建筑宽度的8倍时峡谷效应才趋于消失.由实验结果回归得到的并列布置时的侧立面最大平均风压干扰因子随并列间距比变化的关系式精确度可达99%.
声学FDTD法完全匹配层数和衰减系数对衰减性能的影响
黄坤朋 赵越喆
2011, 39(4): 135-139,16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4
摘要
(
522
)
PDF
(404KB) (
2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声学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中完全匹配层(PML)层数、衰减系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通过建立研究PML边界吸收性能的模型发现:PML边界层层数和衰减系数的选择相互关联;边界层数越多,PML的吸收效果越好,但计算量增大;层数一定时,需要为各衰减层设置合适的衰减系数,以减少衰减系数差异带来的数值反射;在实际计算中,应综合考虑计算量和计算精度,给出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值.
喷射GFRP抗压加固砖砌体的受压承载力分析
谷倩 彭波 翁锐
2011, 39(4): 140-14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5
摘要
(
543
)
PDF
(623KB) (
1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喷射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的方法对砖砌体受压标准试件进行抗压加固,通过对砖砌体轴心受压试件和偏心受压试件的抗压加载试验,探讨了该加固方法对砖砌体受压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喷射加固层厚度、短切玻璃纤维长度以及加铺玻璃纤维粗网格布对砌体受压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GFRP加固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砖砌体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有效延缓砌体受压构件初始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改善无筋砌体受压的脆性破坏特征;轴压加固试件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和极限压应变分别平均提高79.9%和60.3%,偏心受压试件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和极限压应变分别平均提高136.7%和90.8%;砌体受压加固的最佳喷射厚度为7mm,最佳短切纤维长度为25mm.文中还提出了喷射GFRP抗压加固矩形截面砌体柱的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基础的影响
徐明 谢永宁
2011, 39(4): 149-15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6
摘要
(
683
)
PDF
(432KB) (
20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础的影响这一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建设中的难题,首先对盾构隧道开挖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探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隧道与邻近单桩基础之间相对位置不同时,隧道开挖对桩的影响及其规律,并与已有的现场监测及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桩的端承力和侧摩阻力的变化趋势和隧道位置密切相关;当隧道位于桩正下方时,桩端承力持续减小,侧摩阻力增大,较小的地层损失就能导致桩端承力丧失;当隧道位于桩旁侧一定水平净距离(约半倍隧道直径)外时,隧道开挖将导致桩端承力不断增大,侧摩阻力减小,甚至产生负摩阻力;当隧道位于桩侧中部深度时,还将引起较大的桩身弯矩;随着隧道与桩之间水平距离的增加,隧道开挖带来的影响也迅速降低.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的关键参数分析
吴丽丽 聂建国
2011, 39(4): 156-16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4.027
摘要
(
457
)
PDF
(318KB) (
1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及梁跨中变形的计算方法,提出因实施非张拉预应力技术而引起的反向挠度,可通过将卸除配重的反向荷载转化为满跨均布"等效"荷载,然后计算该"等效"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而得到.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等效"荷载方法计算得到的挠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能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要求.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