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8年 第3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8-09-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贵华 朱劲锋 陆庭辉
    2008, 36(9):  1-5. 
    摘要 ( 576 )   PDF (333KB) ( 8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支持向量机(SVM)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分类问题,但仍然受稀疏数据和噪音的影响.鉴于人类具有很好的处理稀疏数据和噪音问题的能力,文中提出了模型化这些认知能力的几何化方法,特别是采用相对变换方法建立了认知相对性规律的几何化模型,并用之改进了SVM.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VM明显提高了抵抗稀疏数据和噪音的能力.
    徐刚 瞿金平 杨智韬
    2008, 36(9):  6-10. 
    摘要 ( 620 )   PDF (317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出现的对大规模问题的搜索失败,分析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指出了粒子速度与搜索失败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根据速度信息自适应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满足收敛性的条件下,该算法能使粒子根据理想速度自适应调整参数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解决基本粒子群算法在求解高维、多峰等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时出现的易陷入局部最优和不收敛等搜索失败问题.
    郝志峰 蔡瑞初
    2008, 36(9):  11-14,30. 
    摘要 ( 626 )   PDF (329KB) ( 1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并行多任务环境下Agent联盟的生成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种群蚂蚁算法的Agent联盟生成策略.在该联盟生成策略中,种群内部蚂蚁相互合作,协调资源分配并完成相应任务;种群间蚂蚁进行资源竞争,协调解决并行多项任务间的资源冲突.同时,改进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在综合考虑局部联盟收益和全局联盟收益的基础上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生成联盟的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多种典型条件下都能生成比现有算法更加高效的联盟结构.
    徐克付 齐德昱 钱正平 向军 郑伟平
    2008, 36(9):  15-19. 
    摘要 ( 523 )   PDF (359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速网络内容检测中多模式匹配算法性能差和模式集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松散耦合的双通道线速动态内容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快速通道和慢速通道两部分,快速通道利用可动态查询的并行Counting Bloom filter引擎过滤网络分组,过滤出的嫌疑分组送慢速通道利用高效动态模式匹配算法一步准确鉴别和分析,从而避免对正常分组的阻碍,达到线速检测.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采用额定长度前缀的方法实现了对长模式的可扩展性.分析与模拟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吞吐性能,可以实现线速动态内容检测,同时减少了硬件资源开销,提高了可扩展性.
    赖峻 叶梧 冯穗力
    2008, 36(9):  20-24. 
    摘要 ( 481 )   PDF (349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DropTail网关在拥塞后性能剧烈下降的问题,使新算法能简单地实现,并能根据网络状况变化自适应调整参数,提出了一种带显式拥塞指示(ECN)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带宽-延时积队列(BDPQ).该算法通过监视瓶颈网关中的缓存队列长度来判断拥塞状况,以带宽-延时积作为拥塞预测门限,如果缓存队列超过该门限,则根据显式拥塞指示策略标记离开队列的分组来向源TCP通知拥塞.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高的链路利用率、较低的平均队列和丢失率.以及较好的公平性能.
    韦佳 彭宏 林毅申
    2008, 36(9):  25-30. 
    摘要 ( 634 )   PDF (389KB) ( 1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切空间排列(LTS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流形学习方法,但该算法对孤立点的存在非常敏感.为了增强LTSA算法对孤立点的鲁棒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距离的孤立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距离来度量样本点之间的距离,降低了样本点分布不均匀对孤立点检测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预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LTSA算法的鲁棒性,更好地挖掘数据集的本征特性,具有更好的数据可视化效果.
    金义富 朱庆生
    2008, 36(9):  31-36. 
    摘要 ( 647 )   PDF (452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离群数据研究主要集中于离群检测.为了对离群数据的来源、分类、含义、行为特征以及离群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以现有离群挖掘技术为基础,结合已提出的离群约简与关键域子空间等一系列概念及其搜索算法,定义了离群最近邻、原子离群类及离群变异类等概念,提出了离群簇分析及离群趋势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完整的离群数据集特征描述及延伸知识发现的整体框架.通过对移动通信业务数据的离群分析进行具体讨论,表明了这种离群延伸知识发现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贾西平 彭宏 郑启伦 石时需 江焯林
    2008, 36(9):  37-42. 
    摘要 ( 525 )   PDF (397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文档检索模型大多缺乏语义学习能力,难以从主题层次上学习文档相似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的文档检索模型TDRM.TDRM为所有文档建立公共主题空间,把每篇文档表示为公共主题空间中的一个向量,用向量夹角余弦定义文档相似度,并利用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学习每篇文档的主题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TextTiling和二分图最佳匹配的文档相似模型相比,TDRM在相似文档检索方面有更高的平均查准率和平均查全率,且平均查准率和平均查全率的调和平均数约高出参考模型44%.
    蒋效宇 樊孝忠 陈康
    2008, 36(9):  43-47,70. 
    摘要 ( 592 )   PDF (406KB) ( 8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CO和MO文摘句排序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将局部主题间的内聚度与MO算法相结合进行文摘句排序的新方法.在统计局部主题间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向图并计算其内聚度;排序过程中每从有向图中输出一个顶点,便从剩余顶点中查找与其具有最大内聚度的顶点,若该内聚度大于阈值,则将这两个顶点所代表的局部主题文摘句置于摘要中相邻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排序生成的文摘更具连贯性和可读性.
    李红梅 丁振国 周水生 周利华
    2008, 36(9):  48-51. 
    摘要 ( 593 )   PDF (296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元搜索引擎的查询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元搜索结果合成算法.首先,通过分析搜索结果列表中包含的文本信息,综合考虑搜索结果与查询的匹配完全程度和相关程度,给出了文本分析的规范化方法;并结合搜索结果的排序信息计算文档的相关分值,据此实现对局部相似度的调整.然后,利用成员搜索引擎的性能评价,提出了改进的影子文档方法来估算非相关文档的相关分值.最后,采用基于群决策的合成方法对搜索结果进行一致性排序.实际Web环境中的测试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现有合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控索结果相关性.
    王天银 温巧燕
    2008, 36(9):  52-54. 
    摘要 ( 667 )   PDF (189KB) ( 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对一种新的无可信中心的秘密共享-多重签名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伪造攻击;利用这种攻击,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地伪造有效的秘密共享-多重签名,从而证明了该方案是不安全的.然后,对该方案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方案中,参与签名的所有签名者共同决定签名所需的参数,而且达到规定门限个数的签名者共同合作才能生成有效的秘密共享-多重签名.最后,证明了改进后的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抵抗文中提出的攻击.
    邓宇乔 杜明辉
    2008, 36(9):  55-58. 
    摘要 ( 584 )   PDF (284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数字版权管理(DRM)系统购买电子产品而导致的系统中证书服务器在颁发证书时出现的系统瓶颈问题,基于代理签名技术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由多个签名服务器组成的DRM系统,并在此系统上设计了一个许可授权协议.由于多个签名服务器参与负载分担,保证了服务器负担的降低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文中还通过数学的方法证明了在增加代理签名服务器的前提下,系统整体安全性不低于单签名服务器系统的安全性.
    施化吉 唐慧 郑洪源 李星毅 丁秋林
    2008, 36(9):  59-63. 
    摘要 ( 541 )   PDF (338KB) ( 7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arcia水印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同步音频水印算法.该算法基于心理声学模型,并利用载体听觉掩蔽阈值选择嵌入位置,以保证水印的隐藏性;同时,在时域嵌入同步码以抵制同步攻击;最后,将音频载体进行分段,在每段音频中自适应嵌入水印,并在每个段首嵌入段号以区别不同音频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抵抗同步攻击以及处理常规音频信号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明显提高了水印的不可感知性.
    王少君 王刚 吕民 高国安
    2008, 36(9):  64-70. 
    摘要 ( 700 )   PDF (451KB) ( 8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企业ERP实施规划方案中的时间、成本、质量不确定优化问题。结合PERT技术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实施进度、实施进度一费用和实施质量优化模型及进度一费用一质量联合折衷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技术通过Monte Carlo仿真给出了项目实施风险的概率估计,并利用嵌入PERT的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为企业ERP实施方案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齐德昱 李小薪
    2008, 36(9):  71-76. 
    摘要 ( 743 )   PDF (389KB) ( 8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命题公式的判定方法大都是基于语义的,不能给出演绎过程,而演绎过程是许多推理性应用的重要依据.文中针对命题演算系统L,提出了一种可同时给出演绎过程的判定方法——演绎判定方法.首先定义了消解复杂性的两种范式:最简范式和文字范式,在此基础上采用演绎方法证明了L中的可判定性定理,并设计了命题公式的演绎判定算法P(F).P(F)的时间复杂度为O(n3),远远小于基于真值表法的O(2n)和基于策略方案HAL的O(n5).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褚庆昕 杨颖颖
    2008, 36(9):  77-80,93. 
    摘要 ( 591 )   PDF (341KB) ( 7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抑制超宽带系统与窄带系统间潜在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宽带系统的带陷渡结构的共面波导馈电小型平面超宽带天线.该天线采用印刷电路板上的矩形贴片作为辐射单元,通过在矩形贴片上开一个C形槽来实现陷波功能.仿真及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在3.1~10.6GHz工作频段内的电压驻波比小于2,在5.0~6.0GHz频率范围内具有陷波特性,从而有效地阻隔了无线局域网系统对超宽带系统的影响,在整个工作频段内有稳定的增益和良好的辐射方向特性.
    李旭涛 金连文 高学 尹明
    2008, 36(9):  81-85. 
    摘要 ( 621 )   PDF (311KB) ( 7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水下散射图像的增量分布及自相似特性.针对传统分数布朗运动(FBM)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分数列维稳定运动(FLSM)模型,将纹理表面的自相似指数看作依度量尺度而变化的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尺度分数列维稳定运动(MFLSM)模型,并将该模型扩展至二维用于对水下散射图像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对纹理多尺度自相似性以及散斑纹理的表征能力.
    赵学智 叶邦彦 陈统坚
    2008, 36(9):  86-93. 
    摘要 ( 685 )   PDF (496KB) ( 15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维信号一般可以构造两种矩阵,第一种矩阵是通过对信号的连续截断来构造的,第二种则为重构吸引子矩阵.文中从理论上证明了在这两种矩阵方式下,奇异值分解都可以将信号表示为一系列分量信号的线性叠加,但是第一种矩阵获得的分量信号是彼此正交的,而第二种矩阵获得的分量信号则不具有正交性.两种矩阵的结构都可以利用分量信号信息量的变化趋势来合理地确定.对一个铣削力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第一种矩阵分离出了机床主轴旋转基频完整的时域波形,分辨出了两个频率很接近的信号分量。发现了信号中隐含的调幅现象;而第二种矩阵则揭示了切削过程中由于材料颗粒不均匀和间隙而产生的对刀具的微弱冲击现象.
    周卫 叶梧 冯穗力 艾育华
    2008, 36(9):  94-99,112. 
    摘要 ( 631 )   PDF (470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对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01),UDP(User Datagram Protoc01)的及时性更好,但分组丢失使其不能直接应用于流媒体传输.文中通过实验分析了采用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ing)编码选项的H.264码流的抗误码性能,建立了UDP信道模型,并针对流媒体实时传输遇到的抗误码和及时性问题,提出了H.264FMO码流率失真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根据UDP信道变化调整传输参数,获得最小的传输率失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的调度算法,该算法在UDP信道环境下可以获得更优越的传输性能,并保证了UDP分组对TCP分组的友好性。
    兰天 顾学迈 郭庆 王振永
    2008, 36(9):  100-106. 
    摘要 ( 611 )   PDF (504KB) ( 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存的H.264帧层码率控制算法没有考虑到视频序列编码复杂度和可用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H.264帧层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将视频序列划分成不同的场景;然后使用信道带宽充裕度来描述各场景的编码复杂度与可用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信道带宽充裕度和基于宏块级亮度直方图差异的相对复杂度对帧层目标比特和量化参数进行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和JVT—G012相比,在不同信道带宽充裕度下,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在压缩后图像质量、可用信道带宽和编码器缓冲区占用度之间做出垂好的平衡.
    罗斌 郑爱华 汤进
    2008, 36(9):  107-112. 
    摘要 ( 637 )   PDF (373KB) ( 9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反馈固有的正负样本不对称问题和小样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模糊多类SVM(FSVMs)的图像检索相关反馈算法.该算法首先将相关反馈看成一个正样本类和多个负样本类间的多分类问题,并针对原始FSVMs中模糊隶属度存在负值的情况进行了修正;然后,将受限随机选择扩展为多类情况来扩充多类负样本,并以记忆标注的方式降低用户多类标注的疲劳和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较少的反馈次数内得到较满意的检索结果.
    刘清 林土胜
    2008, 36(9):  113-116,121. 
    摘要 ( 730 )   PDF (294KB) ( 2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非常有效但对噪声非常敏感,大多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采用单一结构元素,很难对复杂边界进行有效的处理.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结构元素多尺度的数学形态学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先用多尺度结构元素交替顺序形态开一闭平滑图像以去噪,再用多结构元素对不同方向的边缘进行提取,最后将各方向边缘融合得到图像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噪性,而且能有效地提取图像的边缘.
    徐晓娜 穆志纯 潘秀琴 赵悦
    2008, 36(9):  117-121. 
    摘要 ( 574 )   PDF (330KB) ( 1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非打扰识别问题,鉴于人耳人脸特殊的生理位置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二者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侧面视角人脸图像,然后将核方法引入到典型相关分析(CCA)中,提出基于核CCA的特征融合方法,并应用其提取人耳人脸的关联特征进行个体的分类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KCCA的特征融合方法的有效性.与人耳或侧面人脸单一模态的识别相比,基于人耳人脸的多模态识别的性能显著提高,这为非打扰式生物特征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李彬 田联房 王立非 毛宗源
    2008, 36(9):  122-127. 
    摘要 ( 677 )   PDF (425KB) ( 9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时,需要运用三维医学可视化技术获取有关病灶区的三维视觉信息并确定靶区.为此,文中开发了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分割、多模态图像配准与融合、三维重建、识别和勾画靶区等功能模块.系统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以区域标准差与区域能量相结合的融合规则实现多模图像的融合,并基于改进的Shear—Warp算法快速实现体绘制.实验证明,该三维可视化系统满足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可视化要求.
    蔡敏 舒俊
    2008, 36(9):  128-131. 
    摘要 ( 633 )   PDF (257KB) ( 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降低模拟集成电路的功耗,提高工艺兼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全CMOS结构的低电压、低功耗基准电压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工作在亚阈值区的MOS管,利用胛AT电流源与微功耗运算放大器构成负反馈系统以提高电源电压抑制比.仿真结果表明:在1.0V的电源电压下,输出基准电压为609mV,温度系数为46×10-6/K,静态工作电流仅为1.23μA;在1.0~5.0V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电压灵敏度为130μV/V,低频电源电压抑制比为74.0dB.由于使用了无寄生双极型晶体管的全CMOS结构,该电路具有良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
    杜启亮 莫鸿强 毛宗源
    2008, 36(9):  132-135,144. 
    摘要 ( 623 )   PDF (330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找某锌钡白回转窑过程的关键质量指标——消色力不稳定的原因,对消色力指标的序列进行了研究.首先用傅立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包含的谐波分量比较显著,表明消色力波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为得到关于波动的更详细信息,并考虑消色力序列的非平稳特性,进一步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时频联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边际谱的研究得到比较精确的波动频率,并由Hilbert谱的分析实现对该波动的时间定位,最后结合实际指出产生该波动的管理和工艺上的原因,从而为质量问题的追溯提供了线索和条件.
    蒋梁中 杨进 杨志 张宗宝
    2008, 36(9):  136-139. 
    摘要 ( 593 )   PDF (272KB) ( 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是非线性多变量的控制系统,这给系统的开发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使得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困难.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atlabRTW的机器人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五自由度排爆机器人,在MatlabRTW环境下,设计出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并通过xPC目标系统编译,生成可运行于X86的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一组PID复合控制器,具有专家特性.运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在较大载荷范围内平稳运动,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实时性.该方案实现了机器人伺服系统设计的快速原型化.
    李坚强 裴海龙 袁玲
    2008, 36(9):  140-144. 
    摘要 ( 604 )   PDF (328KB) ( 6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混合系统不变集的存在性问题,针对一类含有摄动干扰的混合系统,首先通过公共李雅谱诺夫函数判断不变集的存在性;然后通过构造李雅谱诺夫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方法求得不变集的存在性,得出混合系统的切换规律以及子系统所对应的子空间,并进一步求得混合系统不变集的范围;最后通过一个混合系统数值仿真例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