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2022年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邻域结构和驱动力准则的非刚性点集配准
    何凯, 刘志国, 李大双,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73-8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13
    摘要652)      PDF(pc) (12082KB)(92)    收藏
    非刚性点集配准的关键是找到点集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传统点集配准方法通常将特征点的全局空间距离作为判别准则,而未考虑点集的邻域结构信息,容易产生误匹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结构和驱动力相结合的非刚性点集配准算法。在一致性点漂移(CP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距离计算方法,将其与空间距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匹配精度;此外,对传统形状上下文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一种新的驱动力准则,以在初始配准过程中提高搜索速度,在后期减小配准误差;最后,采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迭代求解各点对的对应关系。在常用国际点集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刚性变形、噪声、离群值和遮挡等情况下,本文方法比经典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匹配准确率更高,对真实图像也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配准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无信号间干扰的多载波降噪差分混沌移位键控方案
    张刚 董江涛 贺利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100-109.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177
    摘要608)      PDF(pc) (2690KB)(72)    收藏
    针对传统多载波混沌键控系统中传输速率低、误码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无信号间干扰的多载波降噪差分混沌移位键控方案。通过设计的正交混沌信号发生器得到两路时域正交的混沌载波信号,从而实现无信号间干扰的目的。同时,引入多个预定义的子载波和正交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接收端利用滑动平均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平均降噪,可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推导了AWGN信道和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理论BER公式并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且系统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干扰能力;相比于传统MC-DCSK系统,相同载波数下的传输速率提高了四倍,相同误码性能下的信噪比可提升将近3 dB。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多尺度特征逐层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杨春玲 杨雅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81-89,141.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231
    摘要636)      PDF(pc) (2937KB)(101)    收藏
    现有的针对真实失真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提取的特征对自然场景图像质量的表征能力较差,限制了其评估准确性和泛化能力。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尺度特征逐层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MsFF-Net)。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ResNet-50提取图像多尺度特征。然后,提出了一种特征融合模块,通过逐层递进融合相邻尺度特征,获得更准确表征图像质量的多尺度融合特征。接着,从多尺度融合特征提取低维特征,得到多粒度的图像质量感知特征。最后,利用由最高层特征自适应生成的全连接神经网络,对低维特征进行回归,得到自然场景图像的质量预测。仿真结果表明,MsFF-Net在真实失真数据库上的性能优于目前大多数方法,而且在合成失真数据库也取得了出色的评价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神经元正则和资源释放的增量学习
    莫建文, 朱彦桥, 袁华,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71-79,9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404
    摘要579)      PDF(pc) (1989KB)(87)    收藏
    针对深度学习系统在增量式场景下进行图像分类时产生的灾难性遗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正则和资源释放的增量学习方法.该方法以贝叶斯神经网络为基础框架,首先以神经元为单位对输入权值进行分组并按组将权值的标准差限制为相同的值,然后在训练过程中根据统一后的标准差对每组权值的调整执行相应强度的正则.最后,为了提高模型的持续学习能力,提出一个资源释放机制.该机制通过引导模型选择性稀释部分权值的正则强度来保持模型的学习能力.在几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发掘模型的持续学习能力,即使在容量有限的环境下,也能学习到一个性能更好的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基于高阶强度传输方程改进的相位物体层析重建算法
    程鸿, 张晓龙, 刘勇,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90-99.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48
    摘要803)      PDF(pc) (10528KB)(157)    收藏
    经典的层析成像方法通常只考虑物体的强度重建,往往丢失了相位,但是相位包含了物体表面的深度、形状、折射率等信息,相比于强度而言更为重要。强度传输方程作为一种经典的相位恢复算法,能够直接获从已知的强度中计算出相位。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层析重建物体相位信息的新算法,该算法在高阶强度传输方程的基础上改进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相位结果,再经过滤波反投影重建物体的三维相位信息。在反投影重建过程中加入了旋转中心校正的步骤使重建结果更为精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解决由于强度微分近似约束造成的相位精度低问题的同时,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物体三维相位重建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采用Q学习的软件定义网络抗毁技术分析
    王炜发, 张大明, 代毅,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65-72.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73
    摘要608)      PDF(pc) (2040KB)(60)    收藏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的链路抗毁问题,为使数据传输具有更好的稳健性,设计了一个基于Q学习算法的抗毁策略,该策略选择以网络中每条链路的中断概率作为衡量指标,通过Q学习算法,根据网络情况寻找一条中断概率低的路径作为备份路径,从而在网络传输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备份路径,实现抗毁性能的改善。采取Q学习算法与现有的算法进行对比,并分析了各自优劣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蚁群算法,Q学习算法平均吞吐量可提高15%,平均网络传输的中断概率可降低38%;相比于最短路径算法(有备份),平均吞吐量要提高16.5%,网络传输的中断概率平均降低43%。由此可见,本文所提基于Q学习的抗毁技术可大大提升SDN网络的抗毁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多小区全双工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能效资源分配
    刘湛 冯穗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56-64.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55
    摘要758)      PDF(pc) (1440KB)(134)    收藏
    针对多小区全双工分布式天线系统(DAS),提出了高能效的资源优化分配策略。所提策略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上下行波束赋形因子、用户发射功率和远端天线单元(RAU)选择来最大化系统能效。首先,通过分式规划将目标函数由分数形式转化为减法形式,提出了一种迭代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都需要解决内部问题;然后,利用层次分解和连续凸逼近,将内部非凸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凸优化问题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和其他基准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可以极大的提升能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面向嵌入式设备的扶梯客流量实时统计方法
    杜启亮, 向照夷, 田联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60-7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89
    摘要623)      PDF(pc) (3571KB)(78)    收藏
    针对传统客流量统计算法检测精度与速度难以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嵌入式设备的扶梯客流量实时统计方法.首先,提出无失真缩放方法,以保持测试图像与训练样本的信息一致性,避免影响检测模型性能;此外,将YOLOv4-tiny检测模型通过降维模块、分组卷积进行优化,进而提出YOLOv4-tiny-fast网络,其在保证乘客检测准确率无损失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参数量,提高推理速度;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定义优化矩阵及遮挡处理的匹配算法,以较少的计算量解决了乘客跟踪问题.为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以实际环境中的手扶电梯出入口视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嵌入式设备平台,所提算法的客流量统计平均准确率达到96.66%,且平均检测速度达到25帧/s,优于已有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混合多策略优化的粒子滤波方法
    文尚胜, 许函铭, 陈贤东,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49-59.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540
    摘要487)      PDF(pc) (9574KB)(68)    收藏
    标准粒子滤波存在粒子退化问题,处理非线性问题需要大量粒子以达到合适估计精度,降低了算法的综合性能。本文提出一种结合Levy飞行策略、差分进化与成功历史策略的混合多策略优化的粒子滤波方法,Levy飞行策略丰富样本集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差分进化算法优化低权重的无效粒子,成功-历史策略进行参数自适应调整以动态调节算法在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之间的平衡,避免粒子运动尺度过大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提高了粒子多样性与滤波精度,改善了在低测量噪声下的粒子退化问题,降低了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估计的粒子数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全生命周期污泥膨胀的智能检测诊断分析
    刘乙奇, 黄志鹏, 于广平,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91-99,11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561
    摘要784)      PDF(pc) (1704KB)(94)    收藏
    活性污泥法是我国最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然而,污泥膨胀的发生是活性污泥工艺稳定可靠运行难以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生命周期故障诊断方法,用于监测污泥膨胀,并在准确地预警故障后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为了充分挖掘污膨胀数据的隐含信息,文中利用典型相关分析 (CCA) 和绝对平均振幅值 (AMAV) 提取相关特征并用于故障检测,通过重排历史观测样本的方法改进贡献图并用于故障分离; 根据故障预警结果,提出了基于 AMAV 的特征提取和多元格兰杰因果 (MVGC) 分析的故障传播定位方法。使用在污水厂采集的现场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及时有效地检测、分离和分析污泥膨胀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特征域多假设预测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神经网络
    杨春玲, 凌茜, 吕泽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80-9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507
    摘要551)      PDF(pc) (2614KB)(62)    收藏
    在预测-残差重构框架中,利用视频时间相关性进行多假设预测是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研究了利用丰富的特征域信息实现更精确预测的方法,提出一种特征域多假设预测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网络(FMH_CVSNet)。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特征域多假设预测模块(FMH_Module),通过构造合理的运动估计模块与假设权重求解模块增强了网络的预测能力;其次提出两阶段多参考帧运动补偿模式,使不同运动特征序列均能构造更优假设集,进一步提升了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FMH_CVSNet在各实验条件下均取得了优秀的重构性能,相比于传统多假设算法2sMHR平均PSNR提升了4.76dB,相比于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算法VCSNet-2提升了3.87dB。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多特性复杂过程监测方法研究
    孔祥玉, 陈雅琳, 罗家宇,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6): 100-11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679
    摘要371)      PDF(pc) (2235KB)(43)    收藏
    偏最小二乘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作为典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对关键性能指标的异常监测。然而在复杂工业过程中,数据可能具有动态、非线性特性或者同时具有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基于PLS的线性模型不适用于该过程并可能导致较高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因此,针对该复杂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多特征提取算法。所提算法基于PLS动态内模型 (Dynamic internal PLS,DiPLS) 提取动态特征得到质量相关动态子空间和动态残差子空间;为进一步分离静态信息的质量相关特征,针对动态残差子空间进行PLS回归建模;此外,为提取变量非线性特征,将残差子空间向高维投影,构建非线性PLS模型;通过在各特征空间中构造统计量,设计了完整的多特性混合系统过程监测策略。最后通过田纳-西伊斯曼 (Tennessee Eastman,TE) 过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有较快的故障检测速度,能达到较好的故障检测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圆柱腔径向双层介质厚度的测量方法
    张淑娥, 赖帅, 张京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0): 87-93.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510
    摘要759)   HTML0)    PDF(pc) (1471KB)(50)    收藏

    蒸汽湿度的精确测量对维护汽轮机的稳定性有重大意义,而蒸汽湿度的测量又受水膜厚度的影响。为了解决圆柱腔内壁水膜厚度的测量问题,基于介质加载圆柱谐振腔内谐振频率随介质厚度变化的原理,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厚度的新方法。根据介质加载圆柱波导所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推导了填充双层介质圆柱波导的特征方程。在给定介质厚度的情况下,根据特征方程给出了传播模式的相位常数和波导工作频率间的关系;基于推导的特征方程,建立了圆柱腔内壁介质厚度和谐振频率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不同介质、不同厚度下对应的谐振频率。在与数值求解设定的同等参数下,利用HFSS软件仿真分析了双层介质加载圆柱腔对应的谐振频率。将仿真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加,两者都呈平行下降趋势,且谐振频率频偏与介质厚度呈线性关系的规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测量的介质厚度没有限制(在半径以内),具有普适性。文中还利用网络分析仪进行了相关实验,并搭建了实用性测量系统,当介质厚度在100 μm以内时,每间隔10 μm所能测得的介质厚度值的间隔约为6.8~7.1 μm,相对测量误差不超过24.6%。通过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该方法测出的数据更为精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面向可疑中继通信网络的合法窃听方案
    吴皓威, 黄风娇, 闫莲,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0): 70-79.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506
    摘要575)   HTML0)    PDF(pc) (1506KB)(58)    收藏

    为了提高面向可疑中继网络的合法窃听性能,增强合法监测中心对通信网络的监管能力,针对由单根天线的可疑节点和多根天线的合法监听者组成的合法监听模型,提出了先窃听后干扰窃听(EJS)、两时隙持续窃听(CES)和先干扰后窃听(JES)3种窃听方案,推导了相应的可疑中断概率、窃听非中断概率和平均窃听速率的闭式表达式。特别地,在EJS和JES方案中,求解了最大化平均窃听速率的优化问题,给出了合法监听者采用单天线发射干扰信号的发射信噪比(SNR)的近似最优解表达式。结合前述3种方案的优势,在合法监听者与可疑节点之间的链路部分可用和全部可用的场景下,设计了基于最大化窃听非中断概率的最优窃听模式选择方案(OEMS),通过比较上述3种方案的窃听非中断概率,选择最高窃听非中断概率值对应的方案作为窃听手段,从而实现最佳的监听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合法监听者更靠近可疑中继时,与EJS方案相比,CES和JES方案在低信噪比区域分别具有更高的窃听非中断概率和窃听速率,而且所提的OEMS能达到最优的窃听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场景适应性。在同等条件下,与采用单天线的监听者相比,采用双天线的监听者具有如下优势:为实现持续监听,其干扰信号发射功率可降低15 dB左右;EJS和JES方案的平均窃听速率在低SNR区域最高可提升0.8 bits/(s·Hz)左右。因此,增加合法监听者的天线数量不仅能节省总的发射功耗,还可增强其监听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于深度压缩感知的波束空间信道估计算法
    郑娟毅, 慕金玉, 邢丽荣,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2): 101-108.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017
    摘要1968)   HTML22)    PDF(pc) (1825KB)(529)    收藏

    在带有透镜天线阵列的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由于射频链路远少于天线数量,因而需要从低维的有效观测信号中通过信道估计恢复出高维信道。当前的信道估计方法基本上利用波束空间信道的稀疏性,将信道估计转化为压缩感知问题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估计。针对近似消息传递(AMP)算法在信道估计时需要信道先验信息的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基于AMP算法推导出新的噪声项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拟合,然后将迭代去噪过程展开成深度网络来求解观测信号到信道的线性逆变换,最后将初步估计到的信道通过去残留噪声网络进一步优化。此外,文中引入了可控制参数来增加信道估计过程的灵活性,并通过感知矩阵与其他网络参数的联合训练来提高信道的估计精度。文中从信道的估计精度和系统传输质量两方面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在Saleh-Valenzuela信道模型上进行理论公式推导和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文中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少的模型参数和计算量,并且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和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降噪改进型多用户多进制CDSK混沌通信系统
    贺利芳, 王磊, 张天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0): 94-105.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755
    摘要515)   HTML0)    PDF(pc) (3411KB)(39)    收藏

    针对相关延迟移位键控系统(CDSK)传输效率较差的缺点,设计出一种基于施密特正交降噪改进型多用户多进制相关延迟移位键控(NR-I-MUMA-CDSK)混沌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发送端利用施密特正交化产生N组不同的正交混沌序列,将产生的序列分别复制P次,结合多进制信息映射和多载波技术,使每个用户可以携带K个数据比特,并设计将N个用户信息通过N个不同正交混沌信号承载叠加后,在一条载波上进行传输,提升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能量效率。接收端采用滑动平均滤波器处理信号,使噪声方差由N0/2降低至N0/2P,减小噪声干扰,进而减小系统误码率。对该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分别进行了理论公式推导和系统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相比CDSK文中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和能量效率,且信息传输速率随NK不断提升,同时随着K的增加,平均比特能量减少了接近100%。文中还对不同参数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误码率在两种信道下,均与P和进制数M成反比,与NR成正比,与理论公式推导结果一致;同时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对路径数L和不同路径增益下进行仿真,验证了路径数和路径增益对误码率的影响。相较于多种混沌通信系统,文中系统误码率大大降低,且系统误码率随着M的增大而减小,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及实际工程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基于位置跟踪器的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
    史步海, 欧华海, 郭清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0): 62-69.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003
    摘要629)   HTML2)    PDF(pc) (1770KB)(35)    收藏

    针对中大型机械臂拖动示教中迟滞和难以精细化操作、控制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跟踪器的机器人快速示教系统。首先,位置跟踪器接收端被固定在机械臂末端,对其进行坐标系数学建模;其次,分别推导了机器人基坐标系-末端坐标系和位置跟踪器发射端坐标系-接收端坐标系的变换关系,给出了采用基于四元数的求解位置跟踪器发射端坐标系与机器人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的方法;最后,在标定完成后可将位置跟踪器接收端当成示教笔用于机器人示教工作。根据位置跟踪器接收端坐标系与机器人基座标系的变换关系即可将位置跟踪器接收端的位姿转换成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位姿,无需拖动机器人即可快速完成机器人示教,获取路点信息;此外,位置跟踪器接收端相比机器人末端更轻便小巧。在一些需要在小范围示教场景下,使用位置跟踪器接收端进行示教工作比人工拖动机器人更加方便、高效。在验证测试中,采用大象公司的E系列工业机器人和美国Ascension公司的trakStar位置跟踪器搭建了快速示教系统,分别进行了误差实验和喷涂应用场景下的轨迹示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位置跟踪器接收端位姿计算得到的机器人末端位姿中,旋转角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8°,平移误差绝对值小于2.5 mm,能够满足实际的机器人快速示教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一种多尺度轻量级脑胶质瘤图像分割网络
    杨晋生, 陈洪鹏, 关欣,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2): 132-141.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042
    摘要926)   HTML4)    PDF(pc) (2187KB)(63)    收藏

    手动分割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中的脑肿瘤区域费时、费力,容易受个人主观性的影响,能够可靠、高效的半自动或自动分割脑肿瘤,对于医学辅助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肿瘤图像自动分割方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有方法仍未能有效地融合肿瘤图像大尺度轮廓和小尺度纹理细节等方面特征,忽略了训练时丰富的全局上下文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轻量级脑肿瘤图像分割网络MSL-Net。首先,利用改进的分层解耦卷积替换U-Net网络中的基础卷积,在高效探索多尺度多视图空间信息的同时扩大了感受野;然后,在跳跃连接处引入双向加权空洞特征金字塔结构以融合多尺度特征,并使用结合了广义Dice损失函数和Focal损失函数的混合损失函数,以提升肿瘤和非肿瘤区像素数量不平衡情况下的分割精度并加快收敛速度。在BraTS 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MSL-Net网络在整体肿瘤区、核心肿瘤区和增强肿瘤区的Dice相似系数分别为0.900 3、0.830 6和0.777 0,参数量和计算量(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分别为3.9×105和3.16×1010;与目前先进的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获得高的分割精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基于SiGe工艺的207~215 GHz工作带宽的紧凑型双向放大器
    孟凡易, 刘芷蘅, 王毓,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2): 124-131.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143
    摘要1168)   HTML6)    PDF(pc) (3309KB)(113)    收藏

    对称型双向放大器的接收、发射模式采用相同的放大核心,能够降低匹配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减小芯片面积。为进一步降低对称型双向放大器芯片的面积,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不同工作状态下晶体管寄生参数的双向匹配技术,探明了在不同偏置状态下硅基晶体管的节点阻抗变化与匹配电路阻抗的映射关系;基于德国IHP微电子研究所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采用该匹配技术,设计了一款207~215 GHz高增益、无开关式对称型双向放大器,该放大器通过对电路偏置的切换来实现消除通信系统中单刀双掷开关的目的。文中通过对芯片版图的镜像对称性进行优化来保证该双向放大器正向和反向性能的一致。全波电磁仿真和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频段内该双向放大器每个通道的最大增益为28.6 dB,最小噪声系数为16 dB,双向匹配网络的输入、输出反射系数S11S22的最小值分别为-13.6 dB、-15.5 dB,芯片功耗为63 mW,核心面积仅为0.17 mm2,说明该双向匹配网络在节省芯片面积的同时,能够实现优良的输入输出和噪声匹配效果;文中设计的无开关式硅基双向放大器可实现200 GHz以上的工作频率,具有高增益和面积紧凑的特点。该双向放大器极大地缩小了芯片面积,降低了射频前端成本,可应用于太赫兹微系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水声通信中稀疏信道均衡算法优化
    陈芳炯, 刘明星, 付振华,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2): 89-100.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040
    摘要1006)   HTML2)    PDF(pc) (1980KB)(67)    收藏

    为应对复杂的水声信道环境,提高信道均衡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误码率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零值吸引稀疏控制成比例最小误码率判决反馈均衡算法。该算法在稀疏控制成比例最小误码率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加入近似l0范数的稀疏约束,迫使均衡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将幅值小的均衡器抽头向零值吸引,以加快均衡算法的初始收敛速度;同时在信道均衡过程中引入锁相环技术,以消除抖动相位噪声带来的影响。传统的锁相环技术都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但现有文献和相关实验仿真已经证明,当系统的均方误差最小时,误码率不一定最小。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误码率准则的锁相环相位追踪算法,并将其嵌入稀疏均衡算法中。在Matlab平台上,分别在实际采集的静态水声信道和实际时变水声信道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近似l0范数约束的稀疏控制成比例最小误码率判决反馈均衡算法,在没有时变相位噪声影响下的收敛速度更快;在有时变相位噪声影响的信道条件下,基于最小误码率准则的锁相环相位追踪算法相较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锁相环相位追踪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误码率性能更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无人机声学定位技术综述
    陈鹏, 陈洋, 王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12): 109-123.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20277
    摘要1173)   HTML7)    PDF(pc) (2928KB)(307)    收藏

    近年来“低小慢”无人机的过快增长,肆意飞行严重威胁了城市安防和公众安全。如何在复杂低空环境下有效地定位“低小慢”无人机,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雷达、光电探测等手段存在盲区、辐射强度弱等问题,导致近距离定位效果不理想。声学定位因其传感器成本低,阵列布放形式灵活,近距离定位误差较小,有效地补充了雷达、光电等定位方法的缺陷。文中对无人机声学定位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无人机噪声的频谱,发现这些噪声信号具有很强的线谱结构,这些线谱具有丰富的谐频成分和很高的信噪比,且抗干扰能力较强。首先结合旋翼噪声的声学特性得出了从时域角度和频域角度定位无人机的可行性;接着介绍了声学定位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算法仿真结果,比较了时域和频域定位方法的均方根误差;然后统计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基于声学定位的低空无人机的实现方法,发现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平面阵列使用最广,定位效果较好;最后对未来低空无人机声学定位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