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Vol. 39 ›› Issue (3): 28-31,36.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3.006
刘美凤1,2 蒋利荣1 刘华鼐1 林静群1
Liu Mei-feng1,2 Jiang Li-rong1 Liu Hua-nai1 Lin Jing-qun1
摘要: 番石榴叶提取物降糖效果明显,但确切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采用Discovery Studio 2.1软件的CDOCKER模块,以番石榴叶中分离得到的和已知的三萜皂苷、黄酮和鞣质类32个小分子化合物作为配体,分别与治疗糖尿病相关的PTP1B、PPARγ、α-淀粉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这4个生物活性的酶/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结果进行打分,评判配体与酶/受体的结合模式与亲和力,从而进行番石榴叶中活性小分子的虚拟筛选,揭示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酮类和鞣质类化合物与PTP1B和PPARγ的结合活性较高,该类化合物与酶/受体活性部位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相互结合.因此,在活性成分的立体结构改造中引入疏水基团,将提高其与PTP1B和PPARγ对接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