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4年 第3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4-12-20
    钟理 齐明 詹怀宇
    2004, 32(12):  1-4. 
    摘要 ( 136 )   PDF (270KB)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停止流动(Stopped-flow)光谱仪反应器研究了水体中氯乙烯在298K 和 pH为3~11时的化学氧化(O3/H2O2)降解及其动力学.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得了反应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
    李卫青 罗远芳 贾德民
    2004, 32(12):  5-10. 
    摘要 ( 135 )   PDF (437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以丁腈橡胶(NBR)胶乳、炭黑(HAF)为主的体系中‚通过引入适当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或丙烯酸丁酯(BA)‚利用单体对橡胶乳液的接枝‚与 HAF 表面产 生化学结合‚从而改善了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加强了橡胶与炭黑之间的结合‚制备出 了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炭黑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文中还考察了 NBR、 HAF 与单体的接枝效果‚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SEM)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李冰, 郭祀远, 李琳, 等
    2004, 32(12):  11-15. 
    摘要 ( 111 )   PDF (355KB)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 BP 神经网络来描述腊样芽孢杆菌(Baeillus cereus DM423)(简称 DM423)摇 瓶培养过程中生物量与培养液初始葡萄糖含量和初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结构为 2-6-3的 BP 神经网络.用所建立的神经网络对 DM423摇瓶培养过程的生物量进行估算‚ 发现估算值与实测值相当接近‚表明网络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此外‚当初始葡萄糖含量超 出测试样本范围时(分别为4.25和27.30g/L)‚网络对样本的预测结果也相当理想‚预测 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95%。 
    徐明芳, 黄伟建, 葛湘峰, 等
    2004, 32(12):  16-19,24. 
    摘要 ( 195 )   PDF (356KB) ( 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R1601诱导药用植物大苞栝楼(Trichosanthes bracteata Voigt)外植体无菌苗发根‚建立毛状根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分析了光照强 度、溶氧饱和强度及碳源等外界影响因子对反应器中发根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光照 强度为25W/m 2、、溶氧饱和强度为80%时‚发根的比生长速率与生物量维持在较高的水 平;蔗糖对发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葡萄糖:在30~40g/L 的糖含量范围内‚于 MS 培养基中采用两级添加方式添加蔗糖‚发根生物量(9.5g/L)比采用单级添加方式的(7. 2g/L)高出20%以上。 
    凌霄 胡勇有
    2004, 32(12):  20-24. 
    摘要 ( 132 )   PDF (345KB) ( 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日处理量为500m 3·d -1的中试试验研究了影响厌氧膜床(SAFB)-曝气生 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脱氮性能的关键因子:曝气量与进水水质.发 现在气水比大于2∶1时‚TN 和 NH4 +-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84%和83.39%;而在气水 比小于2∶1时‚TN 和 NH4 +-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15%和70.88%‚所以组合工艺的气 水体积比宜控制在2∶1到3∶1之间.当SAFB 进水的BOD5/TN 比大于4时‚反硝化作用不受 碳源影响;而当 BAF 进水的 CODcr/TN 比大于5时‚硝化作用受抑制. 
    邓耀杰, 付名利, 叶代启, 等
    2004, 32(12):  25-29.  doi:1000-565X(2004)12-0025-05
    摘要 ( 90 )   PDF (215KB) ( 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制含铜催化剂 Cu-K-V[-Me(Me=Pt‚MnO2‚NiO 或 SnO2)]/TiO2/γ-Al2O3/堇 青石‚将其与小型柴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颗粒物混合后‚利用 DSC 和 TG 等测试技术‚研究 各种催化剂的活性.DSC 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 Sn 的催化剂可使可溶性有机组分 SOF 的 起燃温度降为432.62K‚无催化剂活性组分时对应的温度则为523.27K;含 Ni 催化剂使 石墨化固体组分 GSF 的燃烧温度降为687.97K‚而颗粒物完全燃烧的温度仅为766.88K. TG 测试结果显示‚含 Ni 催化剂在700.65K 下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为90.83%‚含Pt 催化 剂在710.05K 下对应的净化效率为91.6%‚含 Sn 催化剂在725.65K 下的净化效率也达 81.7%.在发动机实际排气净化实验中‚含 Sn 催化剂对颗粒物的削减率最高可达38%‚略 高于商业催化剂的净化效率(20%~35%)。
    曾庆敦 张宁
    2004, 32(12):  30-33,39. 
    摘要 ( 100 )   PDF (204KB)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剪滞理论‚建立了一个分层剪滞分析模型‚研究了正交叠层板在拉伸荷载作 用下‚90°层发生横向基体多级开裂的问题‚求得了计及固化残余热效应影响的裂纹间距 和裂纹密度‚所得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较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所提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 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同时表明:裂纹密度与远场施加应力有关‚施加应力愈大‚裂纹密度 愈大;当施加应力达到或超过某值时‚90°层会出现等间距的横向饱和裂纹群。
    孙瑞峰 黄培彦 郑小红
    2004, 32(12):  34-39.  doi:1000-565X(2004)12-0034-06
    摘要 ( 104 )   PDF (331KB) ( 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碳纤维薄板厚度对增强钢筋混凝土(RC) 梁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增强 RC 梁破坏模式的判断方法及公 式‚随后据此对4组试验梁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推定.理论推定结果表明‚碳纤维薄板增强 RC 梁的破坏模式随着碳纤维薄板厚度的变化而改变‚4种破坏模式(纤维薄板拉断、界面 剥离或钢筋保护层剥离、混凝土压碎和混合破坏模式)分别对应于碳纤维薄板的某一厚度 区间.文中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推定结果。
    邓晖, 郭祥瑞, 苏成, 等
    2004, 32(12):  40-42,55. 
    摘要 ( 117 )   PDF (303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州会展中心屋顶采用的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桁架是一种新型结构.为了解该张 弦桁架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变形情况‚在现场利用现代大地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张弦桁 架进行了几何变形监测‚得到了张弦桁架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特性和参数.结果表明‚ 张弦桁架的位移主要表现在 Z 方向‚桁架中间位置的观测点变形量最大‚在张拉阶段张 弦桁架变形的实测值大于理论计算值。
    李光星 蔡健
    2004, 32(12):  43-46. 
    摘要 ( 189 )   PDF (291KB) ( 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行了6个足尺平板-T 形柱节点试件的冲切性能试验.阐述了平板-T 形柱节点 的冲切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变化特点以及板暗梁面筋和 抗冲切箍筋的应变发展特点‚对比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施加一定预压应力 的试件具有较好的抗冲切受力性能‚增加预压应力和平板厚度可提高节点的冲切承载力。
    李新平 任华
    2004, 32(12):  47-50. 
    摘要 ( 93 )   PDF (189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曲线箱梁桥由于内外腹板曲率半径的差异而导致的设计复杂性‚以一座实际的曲线箱梁桥为对象‚采用空间实体仿真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工程实测值 进行对比‚发现若按直线箱梁桥方式设计曲线 PC 箱梁桥‚会造成对称布束的受力不合理.文中对预应力布束的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为曲线箱梁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杜群贵 邹建煌 刘邵宏
    2004, 32(12):  51-55. 
    摘要 ( 160 )   PDF (255KB) ( 7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 PRO/ENGINEER 应用软件构造模具的模型‚用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模 拟汽车顶蓬内饰件热压成型过程的温度场和温度-时间历程‚发现加热板的布置和传感 器的温度设定是影响热压成型的关键因素.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比较‚二者基本吻合. 在此基础上‚针对受热不均和局部出现烤焦现象制定出加热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正 确的和可行的‚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黄晓东 杜群贵
    2004, 32(12):  56-60. 
    摘要 ( 121 )   PDF (344KB) ( 6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关键点、圆域和矩形域三种有限元网格局部加密方式.在所构造的局部加 密嵌入面域内‚利用基于 Delaunay 剖分的动态节点-单元一体化生成算法生成局部加密 网格‚并将其嵌入原网格‚以实现分析对象关键区域有限元网格的局部加密.算例表明‚该 方法生成的网格质量良好‚符合有限元分析要求。
    吴捷, 雷春林, 陈渊睿, 等
    2004, 32(12):  61-64,73. 
    摘要 ( 139 )   PDF (333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基于智能功率模块的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设计、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脉宽 调制(PWM)伺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将此驱动器应用于多种运行情况下的实验‚同时 对所提出的新型控制算法———自抗扰控制(ADRC)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伺服驱 动器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能满足电机控制系统快速性的要求;所提出的自抗扰 控制算法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都优于经典的 PID 控制。
    包俊东 邓飞其 罗琦
    2004, 32(12):  65-69.  doi:1000-565X(2004)12-0065-05
    摘要 ( 97 )   PDF (229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一类具参数不确定性及分布滞后的线性随机微分系统‚旨在研究更为广泛的一类线性随机 滞后微分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性.文中给出了时滞依赖的均方指数稳定的代数判据‚并通过一个实例表明了 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及适用性。
    赵碧蓉 邓飞其 罗琦
    2004, 32(12):  70-73. 
    摘要 ( 107 )   PDF (239KB) ( 4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随机Fubini 定理, 将随机偏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转化为用相应的随机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利用关于空间变量平均的 Lyapunov 函数与 Itô公式, 通过对所构造的 Lya-punov 泛函在 Itô微分规则下对相应系统求导的方法, 研究了中立型分布参数随机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性, 得到了系统均方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
    闫钧华 张焕春 经亚枝
    2004, 32(12):  74-79. 
    摘要 ( 106 )   PDF (369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分布式系统的动态负载平衡‚基于 Mult-i agent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系 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采用接收者启动的策略‚根据各主机的负载状态‚在系统运 行过程中利用移动 Agent 动态迁移任务.文中研究了主机负载状态‚提出了负载状态指 标:〈 LC‚LM〉 ‚该指标反映了分布式测控系统中各主机的异构性特点.文中还详细介绍了 Agent 的功能、结构及通信‚并且通过实例对 Agent 通信及如何创建移动 Agent 进行了说 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分布式测控系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网络传输、节省时 间、提高系统效率和实现动态负载均衡。
    李迎春 郝志峰 王宁宁
    2004, 32(12):  80-82,93. 
    摘要 ( 120 )   PDF (284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存在多个最优解集合, 而传统的方法往往将其转化为各目标之加权和 ,然后采用单目标优化技术, 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和脆弱性 .作为一种并行算法, 遗传算法能很好地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 .文中在非劣性分层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行改进 ,首先获得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非劣解, 然后通过对系统进行敏感性分析 ,有效地缩小了问题的解空间.试验对比发现, 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任兆璋 宁忠忠
    2004, 32(12):  83-88. 
    摘要 ( 144 )   PDF (385KB) ( 8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 ,使用 ARCH(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模型族研究其波动特征.结果表明 ,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 ARCH 效应 ,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要求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冲击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应使汇率更具灵活性 ,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刘善仕 翁赛珠
    2004, 32(12):  89-93. 
    摘要 ( 154 )   PDF (312KB)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员工价值取向与不同团体(内团体 、外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团体成员分配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体取向组和高家族取向组成员在不同团体中分配偏好的差异较明显 ,在内团体中趋向平均分配, 在外团体中趋向公平分配。
    王荣辉, 池春, 陈庆中, 等
    2004, 32(12):  94-96. 
    摘要 ( 529 )   PDF (148KB) ( 20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广州市内环线恒福路段交通情况的实地调查,依据等效疲劳损伤原理 ,将实测的车辆荷载频值谱简化为由疲劳荷载模型车辆组成的实用频值谱, 得到了由日常运营车辆组成的荷载频值谱 .根据车辆组成的荷载频值谱 ,建立了广州市高架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 .所建立的疲劳荷载车辆模型 ,可供广州市其他高架桥梁疲劳损伤验算或疲劳设计时参考。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