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3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云制造资源的虚拟化与服务化
姚锡凡 金鸿 徐川 祝俊
2013, 41(3): 1-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1
摘要
(
392
)
PDF
(3383KB) (
1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完整地描述云制造资源的属性,实现云制造资源物理-虚拟资源的映射与转化,结合云制造服务体系框架、云制造资源的特点及分类,指出了云制造资源虚拟化的原则——系统性、针对性、适应性、扩展性、接口统一和动态性;然后以制造设备资源为例,描述特征模型,并通过扩展开源软件CloudSim Java类给出了制造设备资源虚拟化模板;最后以零件加工为例,利用Tuscany SCA对已虚拟化的制造设备资源进一步服务化形成云服务,并将云服务发布到服务注册中心,供云制造资源使用者查找和调用.
基于分块信息熵方差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估
晋建秀 郑宜峰 李叙琼
2013, 41(3): 8-1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2
摘要
(
442
)
PDF
(25703KB)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信息熵与图像的分块处理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信息熵方差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估方法.在详细阐述评估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对同一图像基于Arnold变换的像素位置置乱、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像素灰度值置乱及二者级联的像素位置与灰度值均置乱的3种图像置乱方式下的置乱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对多幅不同图像在同一加密算法下的密文图像的置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与原图像无关的特点,可以用于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评估.文中方法原理简单,实现容易,且无需原图像参与,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并行化多路径的 IPv6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董守玲 林香鑫 李佳
2013, 41(3): 15-21,3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3
摘要
(
352
)
PDF
(740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源路由机制的Traceroute6 拓扑发现方法应用于IPv6 网络时存在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并行化多路径( Parallel Multi-Traceroute,PMT) 发现算法,通过规则对庞大的探测空间进行压缩,同时改变ICMP 包的收发方式. 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网上对PMT 算法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效率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Traceroute 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使用PMT 算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网络更加吻合,源路由机制对拓扑完整性、准确性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PMT 算法的探测时间比未改进的传统的Traceroute算法平均缩短89%,可以满足IPv6 校园网络拓扑发现的实际需求.
图形处理器上内存数据库索引T- 树的研究
刘勇 奚建清 黄东平 贾连印 苗德成
2013, 41(3): 22-2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4
摘要
(
482
)
PDF
(565KB) (
8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内存数据库索引结构T-树的操作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的T-树无锁并行计算方案.该方案通过分析平衡树结构的父子节点间的关系,在图形处理器平台上实现使用m 个线程并行创建具有m 个节点的T- 树索引,从而以最大并行度的方式构建T- 树.为验证方案的正确性,提出以堆栈的方式在图形处理器上遍历T- 树的算法,对各平台上构建T-树的方案进行性能分析,并通过页锁定内存的方式提高CPU 和GPU 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对多个处理器平台上的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提出的方案在并行构建T-树和T-树的批量节点插入上相比于传统CPU 平台方案分别获得12 倍和8 倍以上的加速比.
求解第二类GTSP 的距离矩阵重构遗传算法
谭阳 郝志峰 黄翰 赵森
2013, 41(3): 29-3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5
摘要
(
408
)
PDF
(562KB) (
9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第二类广义旅行商问题( GTSP) 求解方法少,仅有的一些方法也存在运算复杂度高等缺陷,为此,文中通过分析距离矩阵的性质,提出了一种重构距离矩阵的算法,将第二类GTSP 转化为第一类GTSP,然后利用混合染色体遗传算法求解转化后的第一类GTSP,从而间接求解了原问题( 第二类GTSP) .通过转化,大大提高了求解的精度,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最后,采用文中提出的算法对TSP 问题库内的14 个基准问题构成的第二类GTSP 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求解.
土木建筑工程
超限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杨春 李光星 吴轶 陈亮星 张春梅
2013, 41(3): 35-4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6
摘要
(
732
)
PDF
(3001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普通与带粘滞阻尼器的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与静力弹塑性分析,获得结构地震需求曲线和抗震能力曲线,开展抗震性能评估并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此外,分析了塑性铰的分布与发展,揭示出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制.结果表明: 粘滞阻尼器有效地降低了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峰值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减幅分别为35% 和38%,带粘滞阻尼器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需求降幅介于14% ~ 54% 之间;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最终形成以梁铰为主的破坏机制,结构破坏时大部分转换构件与剪力墙仍处于弱非线性状态,原结构设计达到“中震作用下框支层与避难层处转换构件与剪力墙仍处于弹性范围”的抗震性能目标.
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加固砌体砖墙的抗震性能
雷真 周德源 王继兵
2013, 41(3): 43-49,7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7
摘要
(
437
)
PDF
(7976KB)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采用混合加固方式的砌体砖墙进行加固前后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 BFRP) 加固对砌体砖墙的加固效果,探讨了不同玄武岩纤维用量、加固前是否损伤对砌体砖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砌体砖墙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滞回及骨架曲线、刚度退化、BFRP 应变.结果表明: BFRP 加固提高了砌体砖墙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加固后砌体砖墙的破坏形式以弯曲破坏为主,砌体的抗压强度成为砖墙抗剪承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 加固后砌体砖墙的承载力和刚度退化明显减慢.
混凝土连续墙隔振后建筑结构的地铁振动实测与分析
楼梦麟 贾宝印 宗刚 单涛涛
2013, 41(3): 50-6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8
摘要
(
531
)
PDF
(3681KB) (
9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一地铁沿线某建有地下连续墙的建筑物的地面及地下室对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进行现场实测,通过所采集到的数据分析了相关测点之间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衰减率、Fourier 谱、Hilbert 边际谱及振级等的变化,分别讨论了地下连续墙的隔振效果和经过隔振后的振动在墙后地下室各层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 连续墙对水平方向的振动有较为明显的隔振效果,对垂向未起到隔振作用; 随着建筑进入地下深度的增加,地下室水平向的振动衰减程度增大; 每一层地下室的垂向振动衰减很明显; 地下室3 个方向上的振级随着中心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建筑进入地下深度的增加其水平振级的衰减程度增大.
海洋环境不同区位混凝土中的湿分布状态变化
姬永生 马会荣 蒋建华 王志龙 曾平
2013, 41(3): 63-69.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09
摘要
(
388
)
PDF
(1080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干湿交替过程中混凝土内湿分布状态变化的机理,建立了海洋潮汐模拟试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海工混凝土中湿分布随高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中不同区位混凝土的湿传输影响深度和稳定湿含量不同; 处于稳定海洋大气环境中的混凝土,其内外的湿含量分布较为均匀,湿传输影响深度为0,稳定湿含量为平衡湿含量; 在浸泡区,湿传输影响深度为0,稳定湿含量等于饱和湿含量; 在干湿循环的浪溅区,存在一定的湿传输影响深度,内部的稳定湿含量等于与大气相平衡的湿含量; 在干湿循环的潮差区,稳定湿含量介于饱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之间且随高程的增大而降低,湿传输影响深度随着高程的增长而增大且在浪溅区和潮差区的交界处( 潮差区的高潮位)达到最大,该部位水分向混凝土内的传输速率最快,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维护的关键部位.
基于多个BDLM 的桥梁结构可靠度实时预测
樊学平 吕大刚
2013, 41(3): 70-7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0
摘要
(
310
)
PDF
(920KB) (
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桥梁的极值应力监测信息,采用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 BDLM) ,建立了监测应力的贝叶斯动态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采用该模型对结构的可靠指标进行实时预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极值应力的组合预测和单个预测的精度分析.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的一步预测值与单个预测模型、取平均值的点预测模型的都很接近,但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对于确定性的监测极值应力的可靠指标而言,组合预测模型考虑了监测应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得的可靠度较小,可以更好地对结构的安全状态进行评定.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
王勇 张建平
2013, 41(3): 76-8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1
摘要
(
354
)
PDF
(3793KB) (
1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目前建筑结构设计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将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引入到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首先,研究了面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BIM 数据需求和描述方法; 然后,建立了基于IFC 架构的结构施工图设计信息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施工图设计原型系统; 最后,通过测试算例对提出的基于BIM 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表明: 基于BIM 的结构施工图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和质量,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基于BIM 的工程设计中,BIM 模型的构建需要多种BIM 软件来协作完成; 基于BIM 的建筑结构设计尚未成熟,面临技术、体制等障碍,需要社会各方的推动才能实现.
体育馆形态非对称性对运动场地自然通风及热舒适性的影响
李晋
2013, 41(3): 83-89,10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2
摘要
(
385
)
PDF
(4766KB) (
6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湿热地区体育馆在自然通风调节下的室内换气次数,改善运动场地舒适度,以广州地区为例,利用Fluent 等软件对对称形态、非对称形态及非对称挑檐形态的体育馆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设定相同外部条件时,非对称形态及非对称挑檐形态相比于对称形态可提升场地风速和馆内整体换气次数,且非对称挑檐形态时的提升幅度最大.基于非对称挑檐形态进一步提出了体育馆适应赛时使用的开窗通风策略,探讨了不同形态及不同使用模式下自然通风对运动场地热舒适性的影响.
机械工程
纳米/超细晶筒形件强力旋压变形机理
杨保健 夏琴香 程秀全 肖刚锋
2013, 41(3): 90-9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3
摘要
(
388
)
PDF
(8144KB)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系统研究强力旋压成形纳米/超细晶筒形件过程中纳米/超细晶的形成机理,以具有高层错能的体心立方金属20 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旋压样件变形区剖面和表面的扇形塑性流动场来定性和定量解析强力错距旋压过程中金属流动的机理,然后采用金相分析技术和TEM 技术研究了F + P 钢在受强力旋压而剧烈剪切变形时的晶粒形态.结果显示: 与其他强烈塑性变形方法类似,强力旋压过程中随着工件壁厚减薄率的增加,材料内部等轴初晶逐渐沿轴向被拉长,形成具有一定取向的冷变形织构,在随后的580℃ × 1 h 的退火过程中生成了大小约为600 nm 的等轴细晶.
叶盘通道径向电解加工的流场设计及试验
孙伦业 徐正扬 朱荻
2013, 41(3): 95-100.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4
摘要
(
451
)
PDF
(9071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理的流场设计是实施电解加工的必要前提.为实现叶盘通道的全方位电解加工,采用径向电解加工方法对某型整体叶盘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可控对称式电解液流场; 然后,建立了流场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流动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 最后,为验证流场设计的合理性,开展了叶盘通道电解加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流动方式相比,采用可控对称式流场,叶盘轮毂的表面粗糙度从2.450μm 降低至0.154μm,轮毂的加工重复精度在0.07mm 以内,叶盆、叶背的重复精度在0.17mm 以内.这一结果表明,流场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轮毂的加工质量,可获得较好的加工稳定性及一致性.
织构滑移表面对滑块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林起崟 魏正英 王宁 陈渭
2013, 41(3): 101-107.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5
摘要
(
453
)
PDF
(1014KB)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表面织构对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轴承微织构的优化设计,采用速度滑移边界表征表面织构宏、微观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并将其施加到有微织构的轴承表面,研究了织构的分布位置、面积等宏观参数对滑块轴承摩擦阻力和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表面织构可以降低轴承的摩擦阻力,且织构面积越大减阻效果越显著; 低速时减阻能力与织构分布位置无关,高速时织构越靠近出口减阻效果越好; 表面织构的分布位置对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显著且复杂,特别是无量纲织构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位置; 轴承表面完全织构化将显著降低承载能力; 表面织构位于进口时可以提高承载能力,位于出口时将会降低承载能力.上述结果说明合理的表面织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轴承的摩擦学性能.
参数变化对简支斜板屈曲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付为刚 程文明 濮德璋 郑严
2013, 41(3): 108-115.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6
摘要
(
397
)
PDF
(796KB) (
8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斜向肋箱梁结构中的局部屈曲失稳问题,推导斜坐标系下简支边的弯矩计算公式、纵向面内载荷作用下斜板的屈曲平衡微分方程,将调和微分求积法和边界融入法相结合,给出调和边界融入微分求积法求解简支斜板局部稳定性的具体方法.最后以单向轴压或剪应力作用下的简支斜板为例,研究载荷变化系数、斜板边长比、倾角与屈曲临界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向轴压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载荷变化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边长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基于颜色特征的智能焊点定位算法
谢宏威 张坤 邝泳聪 张宪民 裴海龙
2013, 41(3): 116-121,12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7
摘要
(
400
)
PDF
(7748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焊点定位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智能焊点定位算法.对样本焊点区域的灰度直方图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焊点分割的初始颜色阈值,并以最小像素损失为目标对阈值进行修正,得到最优分割阈值,实现了焊点颜色的自动抽取; 定位过程中,使用阈值对焊点图像进行二值化,并使用优化后的面积最大法来搜索焊点位置,实现了焊点的快速定位. 实验结果表明: 文中算法对焊点图像的分割效果理想,定位误差小,定位速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带驻留约束的多机械手制造单元的调度算法
王翥 周炳海
2013, 41(3): 122-128.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8
摘要
(
362
)
PDF
(944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地解决多机械手制造单元适应带驻留约束的多品种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瓶颈的推拉式算法.首先,进行了调度问题域的描述,以最小Makespan 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瓶颈工作站为界,通过逐级回溯和递推来优化机械手动作组合,同时降低产品在机器上的驻留时间的启发式调度算法; 该算法结合时间缓冲概念,有效地解决了共享工作站的机械手冲突问题,防止了死锁现象的发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基于瓶颈的推拉式算法进行验证并与拉式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品种、带驻留约束的多机械手制造单元的调度,且性能优于拉式算法.
化学化工
合成反应时间对ZnIn
2
S
4
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
袁文辉 刘晓晨 李莉
2013, 41(3): 129-134.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19
摘要
(
318
)
PDF
(4717KB) (
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无模板、无催化剂、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nIn
2
S
4
光催化剂.通过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反应时间对ZnIn
2
S
4
催化剂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ZnIn
2
S
4
微球由大量的纳米薄片组成,呈现出花瓣状结构; 缩短合成反应时间导致ZnIn
2
S
4
晶粒变大,同时样品的稳定性增加,产氢速率增大;ZnIn
2
S
4
的催化性能随着合成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合成反应时间为1 h 时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佳的光催化制氢活性,产氢率达745.8 μmol /( h·g) .
NiO
x
改性的层状Fe /K
2
La
2
Ti
3
O
10
催化剂光解水制氢
吴俊荣 林维明 陈胜洲 邹汉波
2013, 41(3): 135-141,1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20
摘要
(
392
)
PDF
(2217KB)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及浸渍法制备得到NiO
x
负载的新型光催化剂NiO
x
-Fe /K
2
La
2
Ti
3
O
10
,研究了所制得的新型催化剂的光解水制氢活性,并利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发射光谱、X 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 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层状结构,对可见光有响应,NiO
x
的负载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反应6 h 累积产氢量达477.3 μmol /g; 相比于未负载的催化剂Fe /K
2
La
2
Ti
3
O
10
,NiO
x
-Fe /K
2
La
2
Ti
3
O
10
的光吸收带边蓝移、直接禁带能隙变宽、电子-空穴对的氧化-还原能力增强; 化合物中La 是主要的电子给体,NiO
x
的负载提供了更多的反应物吸附活性位,表面的NiO 形成自由电子捕获阱,促进H
+
在催化剂表面的还原,体相中被还原的金属Ni 成为光生电子捕获阱,并将光生电子及时向表面转移,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
磺酰脲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性能
瞿金清 万文 勇雪 苏铭健 严轶琛 刘瑞源
2013, 41(3): 142-146.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3.03.021
摘要
(
737
)
PDF
(2051KB) (
6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磺酰脲阴离子受体双-( 4'-硝基苯基) 磺酰脲,通过观察引入阴离子后受体溶液颜色的变化,实现了阴离子的裸眼检测,其中引入F
-
变为棕黄色,引入CH
3
CO
2
-
变为淡黄色,引入其他阴离子( 如NO
3
-
、Br
-
、Cl
-
、HSO
4
-
) 受体溶液颜色则无明显的变化.通过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滴定法确定了受体与一价阴离子的结合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磺酰脲基对F
-
和CH
3
CO
2
-
有较高的亲和力; Jobs 工作曲线表明受体与F
-
形成摩尔比为1∶2 的配合物. 最后通过测定甲醇对受体分子和F
-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证明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以氢键方式相结合.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