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12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化学化工、能源
Ti掺杂对正极材料LiNi
1/3
Co
1/3
Mn
1/3
O
2
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
肖新颜 汪冬
2012, 40(1): 1-6.
摘要
(
312
)
PDF
(811KB) (
7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离子掺杂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
1/3
Co
1/3
Mn
1/3
O
2
的影响,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Ti
4+
掺杂改性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
1/3-1/40
Co
1/3
Mn
1/3
Ti
1/40
O
2
、LiNi
1/3
-Co
1/3-1/40
Mn
1/3
Ti
1/40
O
2
和LiNi
1/3
Co
1/3
Mn
1/3-1/40
Ti
1/40
O
2
,并运用X 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i 掺杂改性后正极材料的晶型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高精度电池性能检测系统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Ti 分别取代Ni、Co 和Mn 对三元复合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改性后,改性材料都保持典型的α-NaFeO
2
层状结构,且晶型良好; LiNi
1/3
-Co
1/3
Mn
1/3-1/40
Ti
1/40
O
2
轮廓最分明,且形貌均一; 3 种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LiNi
1/3
Co
1/3
Mn
1/3-1/40
Ti
1/40
O
2
提高最为明显,在0. 1 C、1. 0 C 和2. 0 C 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5. 35、140. 79 和125. 60 mA·h /g,1. 0 C 倍率下循环30 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 06%.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控温电子散热器的性能
高学农 李得伦 孙滔 曹昕 何文祥
2012, 40(1): 7-12.
摘要
(
364
)
PDF
(363KB) (
2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抗热冲击的能力、保证电子器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膨胀石墨为支撑材料,采用物理吸附法制备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将其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热管理中,并通过模拟芯片实验研究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控温电子散热器的性能. 结果表明: 石蜡质量分数为90% 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相比于纯石蜡( 0. 360 8W/( m·K) ) 提高了约4 倍; 相变材料填充于散热器中,可有效降低模拟芯片的升、降温速率,延长散热器的控温时间; 当芯片发热功率为15 和20W时,散热器填充复合相变材料后的控温时间较填充前分别提升了59% 和20%,可降低电子器件因温度瞬间升高而烧坏的可能性,实现对电子器件的保护.
冬季工况下入口参数对再生器性能的影响
李永存 陈光明 张绍志 唐黎明
2012, 40(1): 13-18.
摘要
(
278
)
PDF
(392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缺少再生器在冬季工况下的性能数据,再生器的设计、运行等都无法根据冬季工况进行. 为此,文中搭建了冬季工况下再生器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性能影响的实验台,得出再生溶液为LiCl 溶液时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出口空气及溶液参数的影响规律如下: 出口空气温度、出口溶液温度及出口空气含湿量随入口溶液温度和入口空气温度的升高、入口溶液质量流量以及入口空气含湿量的增大而提高,随入口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 增大入口溶液中LiCl 的质量分数会使出口空气温度和出口溶液温度升高,而使出口空气含湿量减少. 文中还建立了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关联式,该关联式可用于冬季工况下再生器的设计、运行及性能研究.
基于热重法的纸张热老化特性分析及其评价模型
陈港 刘玉莎 文艾 何北海
2012, 40(1): 19-23,29.
摘要
(
365
)
PDF
(303KB) (
9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纸张进行人工加速热老化,利用热重分析法( TG) 对纸张热解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纸张在老化过程中的热失重特性. 结果表明,纸张热解失重过程可分为纸张失水和纤维素热裂解失重两个阶段. TG 动力学分析表明: 未老化纸张的活化能最小,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活化能先增大后减小; 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和老化温度的升高,纸张的热稳定性变差,纸张热解转化率达0. 5 时的温度( θ
0.5
) 逐步下降,纸张老化前后的θ
0.5
差值( Δθ
0.5
)逐步变大; 纸张聚合度相对值( DP /DP
0
) 与Δθ
0.5
存在指数量化关系,因此Δθ
0.5
可作为衡量纸张老化程度的一个参量. 利用TG 建立了一个快速量化评价纸张老化的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所得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蔗渣浆的压力过氧化氢漂白
曾健 陈克复 许光 李军 徐峻 杨飞
2012, 40(1): 24-29.
摘要
(
357
)
PDF
(269KB) (
8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烧碱-蒽醌( Soda-AQ) 法蔗渣浆分别进行了螯合预处理( Q) 和常压过氧化氢( P) 、压力过氧化氢( P
0
) 漂白的研究,探讨了单段P
0
漂白蔗渣浆的可行性.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
0
漂白蔗渣浆优化的漂白条件为漂白温度100℃、时间80min、压力0. 6 MPa、NaOH用量0. 4%. P
0
漂白浆的白度较高,达84. 0%ISO,特性黏度为825. 3mL /g,比QP 漂白浆的白度高9. 9%ISO; P
0
漂白浆的物理强度性能也较好,浆料的抗张指数为66. 67 N·m/g,撕裂指数为9.34mN·m
2
/g,耐破指数为4. 31 kPa·m
2
/g,耐折度为39 次. P
0
漂白废水的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及色度较低,漂白废水可全部逆流回用,大大减少了污染排放.
艾叶挥发油与燃烧烟雾的化学成分比较
刘美凤 周惠
2012, 40(1): 30-34.
摘要
(
423
)
PDF
(260KB) (
1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艾叶燃烧产生的烟雾有艾灸、消毒驱虫等效果,为探究其活性物质,选用甲醇吸收其烟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艾叶活性成分———挥发油的GC-MS 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 艾叶燃烧烟雾中含有与其挥发油相同的成分,包括4-羟基-4-甲基-2-戊酮、1,8-桉油精、龙脑、侧柏酮、β-石竹烯、2,2'-二噻吩、3,3,6,8-四甲基-1-四氢萘酮和6-芹子烯-4-醇; 1,8-桉油精和β-石竹烯是艾叶熏蒸和燃烧消毒驱虫的有效成分,1,8-桉油精、龙脑、侧柏酮、β-石竹烯等可能是艾灸时进入人体内发挥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
机械工程
多孔壁面沟槽犁切-热处理成形机理
陆龙生 刘晓辰 邓大祥
2012, 40(1): 35-39,57.
摘要
(
407
)
PDF
(1535KB) (
9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孔壁面沟槽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能力,但该结构制造困难,为此,文中提出了犁切-热处理技术. 该技术首先利用犁切工艺,在铜管内表面加工出沟槽; 然后在氢还原氛围下进行热处理,使沟槽表面产生多孔层. 文中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结构的表面形貌; 结合塑性成形理论和热处理空位跃迁理论,分析了该结构的成形机理. 结果表明: 采用犁切-热处理技术可成功地制造出多孔壁面沟槽; 在热处理温度的推动和氢病的综合作用下,犁切时沟槽壁面表层金属产生的微裂纹和晶格缺陷是产生多孔层的主要原因. 文中通过金相分析证实了以上结论.
压扁厚度对压扁型烧结式微热管性能的影响
李勇 何恒飞 揭志伟 曾志新
2012, 40(1): 40-46.
摘要
(
388
)
PDF
(628KB) (
1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不同压扁厚度的压扁型烧结式微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压扁厚度为5mm( 真空腔厚度为3mm) 时微热管的工质量,分析了在相同工质量下压扁厚度对微热管轴向温度分布、极限传输功率、各部分温差和热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于比完全充满吸液芯时的充液量略少的工质量,压扁厚度只对极限传输功率略有影响; 压扁厚度为5、4、3mm 时,极限传输功率分别为40、50、60W. 而对于比完全充满吸液芯时的充液量略多的工质量,压扁厚度的减少会使微热管性能下降,压扁厚度从5 mm 减少至4 mm 时,热阻从约0. 15℃ /W 提高至约0. 20℃ /W,压扁厚度为3 mm 时,微热管失效. 文中还对各种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压扁厚度主要是通过改变管内工质的分布状况来影响微热管性能的.
基于热力耦合分析的预应力切削残余应力研究
覃孟扬 叶邦彦 贺爱东
2012, 40(1): 47-52.
摘要
(
430
)
PDF
(451KB) (
10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预应力切削的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状态进行热力耦合分析,通过对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在工件表面分布的叠加,发现加工表面存在3 种不同的残余应力类型,文中定性讨论了其产生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刀具切削刃钝圆和预应力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状态的影响. 最后采用不同钝圆半径的刀具和预应力对表面淬火硬化的40Cr 合金钢进行硬态切削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切削刃钝圆影响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钝圆半径越大,残余压应力越大,应力层也越厚; 预应力可以有效提高加工表面的残余压应力,而对其分布基本没有影响; 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吻合,说明文中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数控加工中连续微线段轨迹的B样条曲线拟合
皮佑国 范德和
2012, 40(1): 53-57.
摘要
(
393
)
PDF
(322KB) (
1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数控系统进行连续微线段加工时加减速频繁、运行速度缓慢、加工路径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最小二乘3 次B 样条曲线逼近拟合算法,采用该算法实现对连续微线段的逼近. 文中通过分析连续微线段加工路径的几何特性,提出了采用圆弧近似法计算的弓高误差准则,并选择满足条件的可拟合点集,将拟合的曲线相对于原有路径的偏离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拟合连续微直线段.
基于遗传算法的钣金V 形折弯工序规划方法
王飞 游有鹏
2012, 40(1): 58-63.
摘要
(
850
)
PDF
(314KB) (
10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合理的钣金折弯工序对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折弯精度有重要影响,对折弯工序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 首先分析零件的形状特征信息,提取折弯工序规划中的干涉与精度约束条件,建立工序规划约束条件数据库; 然后将工序规划抽象成一个带约束条件的旅行商问题( TSP) ,并构造优化目标函数; 最后将约束条件引入到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当中,利用遗传算法对折弯工序进行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对于形状相对复杂的工件,该方法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规划出最优或近似最优的折弯工序.
基于统计建模的电子元件焊点图像匹配算法
吴浩 张宪民 邝泳聪 欧阳高飞 谢宏威
2012, 40(1): 64-68,76.
摘要
(
428
)
PDF
(507KB) (
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少现有的基于特征提取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用户编程时间以及对用户经验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建模的图像匹配算法. 该算法首先对学习训练的焊点图片进行合格或者不合格区分; 然后对合格的样本图片进行灰度级别的统计建模,获得一个标准的学习模板; 再将待测元件图片经定位操作后与训练好的标准模板进行匹配,通过计算两者像素点灰度值的差值来对待测元件图片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统计建模的图像匹配算法的误报率小于2%,漏报率为0,且可在满足自动光学检测较高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用户对检测程序的编程时间.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动态禁忌粒子群优化算法
贾兆红 朱建建 陈华平
2012, 40(1): 69-76.
摘要
(
419
)
PDF
(397KB) (
1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复杂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FJSP) ,提出一种基于全知型粒子群优化( FIPS) 和动态禁忌搜索( TS) 的混合Pareto 算法,它在利用FIPS 的全局搜索能力确定搜索方向后,通过TS 进行有效的局部搜索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性能. 该算法采用基于强度的适应度函数来评价粒子,以使非劣解均匀分布于Pareto 前沿; 采用基于公共关键块的多种邻域结构,既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又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算法中还引入了基于变异的自适应扰动策略来进一步增加解的多样性. 对不同规模实例的比较实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搜索性能,是一种求解大、小规模多目标FJSP 的有效算法.
基于时延估计和鲁棒H
∞
控制的工业机器人跟踪控制
刘海涛 张铁
2012, 40(1): 77-81,87.
摘要
(
344
)
PDF
(334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系统,结合时延估计控制和鲁棒H
∞
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鲁棒H
∞
时延估计跟踪控制算法. 该算法不需要机器人的复杂动力学模型,避免了机器人逆动力学的在线实时计算; 采用时延估计在线获得机器人系统的未知动力学和外界干扰,并对控制过程加以补偿; 通过引入L
2
增益控制,可实现对时延估计误差的L
2
干扰抑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同时,利用Lyapunov 函数和Riccati 不等式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H
∞
鲁棒性能. 该算法计算简单,结构固定,鲁棒性强,易于实现. 文中还通过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是有效的.
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的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沈伟 姜继海
2012, 40(1): 82-87.
摘要
(
296
)
PDF
(411KB) (
1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挖掘机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排放,采用基于压力共轨( CPR) 的配置方式构造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并针对回转系统耗能大且能量回收潜力大的特点,利用SimulationX 对回转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影响能量回收效率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挖掘机回转系统在制动时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能量的回收,而且能量回收效率随液压蓄能器容积和回转系统制动前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文中还通过模拟实验对仿真得出的结论进行了验证,发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螺旋油楔轴瓦界面滑移现象分析
王丽丽 路长厚
2012, 40(1): 88-93.
摘要
(
367
)
PDF
(452KB) (
1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螺旋油楔滑动轴承非金属材料轴瓦的界面滑移现象,基于极限剪应力模型得到轴瓦表面考虑周向和轴向滑移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界面滑移对二维螺旋油楔滑动轴承周向压力、滑移速度、承载力、端泄量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考虑界面滑移时,螺旋油楔滑动轴承的周向压力、承载力和摩擦阻力有所降低,端泄量有所提高; 偏心率的提高使初始极限剪应力临界值有所增加,即轴瓦表面更加不易发生界面滑移; 螺旋角的提高对初始极限剪应力临界值的影响不大; 滑移首先发生在封油面区域.
材料科学与技术
Sn对Q125级ERW套管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王立东 唐荻 武会宾 蔡正旭
2012, 40(1): 94-100.
摘要
(
314
)
PDF
(1392KB) (
7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化学等分析了Sn 对Q125 级ERW 石油套管用钢力学性能和抗CO
2
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Sn 的加入对钢的显微结构、析出物形态和尺寸均没有影响,因此强度变化不明显; 少量Sn 的加入改变了钢的活性,引起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同时实验钢电极反应的极化电阻增大,腐蚀反应变慢,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Sn 的加入使钢中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有所增大,提高了实验钢的耐腐蚀性,大角度晶界的比例则减小,使实验钢的延伸率和冲击功显著下降.
铝合金表面有色钛/锆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及性能
易爱华 李文芳 杜军 穆松林 刘宁华
2012, 40(1): 101-106,124.
摘要
(
403
)
PDF
(782KB) (
16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钛/锆转化膜无色的问题,通过向含钛/锆的处理液中加入单宁酸及成膜促进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有色钛/锆转化膜. 采用X 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转化膜的形成过程、形貌、组织结构、耐蚀性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金黄色、耐蚀性优异的转化膜,其主要成分是Na
3
AlF
6
,其次是单宁酸水解产物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少量Al
2
O
3
·3H
2
O、TiO
2
等; 膜的形成可分为Na
3
AlF
6
晶体成核、生长和金属络合物的沉积3 个阶段; 转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由基体的5. 894 μA/cm
2
下降到0. 283 μA/cm
2
,耐蚀性明显提高.
柠檬酸对镧盐转化膜耐蚀性和自愈性的影响
孔纲 黄伟 林德鑫 王霞 黎汉昌 卢锦堂 刘玲艳
2012, 40(1): 107-113.
摘要
(
422
)
PDF
(1135KB) (
9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热镀锌钢分别浸入添加和不添加柠檬酸的镧盐钝化液中,在镀锌钢表面获得柠檬酸改进型镧盐转化膜和常规镧盐转化膜. 用中性盐雾( NSS) 试验、塔菲尔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这些试样的耐蚀性能,并对带划痕的柠檬酸改进型和常规镧盐膜层试样进行NSS 腐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了腐蚀过程中划痕表面的组织形貌和化学成分. 结果表明: 柠檬酸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镧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并使膜层具备自愈性; 腐蚀过程中,划痕附近的柠檬酸镧溶解产生La
3+
和柠檬酸根离子,从膜层中扩散迁移至划痕处,形成新的由Zn、O、La、C 元素组成的保护膜,从而抑制了划痕处锌的腐蚀.
生物工程
靶向TTF-1 的siRNA 腺相关病毒载体组装验证
高强 曹以诚 杨磊
2012, 40(1): 114-119.
摘要
(
495
)
PDF
(627KB) (
8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靶向TTF-1 的siRNA 导入肺腺癌细胞的问题,设计了3 条靶向NCIH1975细胞TTF-1 基因的siRNA,并将其分别构建到腺相关病毒上. 在293 细胞中装配病毒,收获病毒原初液后进行超滤浓缩、层析柱纯化,测定病毒滴度. 重组病毒感染肺腺癌细胞系NCI-H1975,通过Western-Blot 实验检测siRNA 效果,利用凋亡实验验证细胞生物学效应. Western-Blot 实验测得siRNA 有较好的干扰效果,凋亡实验测得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产生了凋亡,从而证明具有感染性的靶向TTF-1 的siRNA 腺相关病毒载体组装成功.
活性污泥宏基因组Fosmid文库的构建
苟敏 曲媛媛 周集体 许炳雯 曹湘禹
2012, 40(1): 120-124.
摘要
(
385
)
PDF
(609KB) (
1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插入片段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是开发大片段目的基因及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文中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法、试剂盒及琼脂糖包埋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其中琼脂糖包埋法获得的DNA 片段大于23 kbp,利用此DNA 成功构建了以pCC1FOS 为载体的Fosmid 文库,该文库含有5280 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35 ~40 kbp,共包含约200Mbp 的宏基因组DNA. 从此文库中随机挑选200 个克隆,利用活性筛选方法快速筛选到了1 个含有淀粉酶的阳性克隆,表明活性污泥Fosmid 文库可用于功能基因的活性筛选,具有开发新基因的潜力.
智能凝胶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提取植物活性成分
周建芹 陈韶华
2012, 40(1): 125-130,137.
摘要
(
505
)
PDF
(380KB) (
8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同时实现酶的重复利用,以智能凝胶材料N-琥珀酰壳聚糖( NSC) 为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 文中首先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 射线衍射仪对NSC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pH 敏感性. 随后探讨了NSC 固定化纤维素酶( NSCC) 的制备条件; 最后以银杏叶为模式材料,用NSCC 水解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确定了NSCC 水解的最适温度和pH 值. 结果表明: 琥珀酸酐与壳聚糖中的氨基反应生成了NSC,且琥珀酸酐的引入使壳聚糖中的结晶区减少; NSC 具有对溶液pH 值敏感的可逆溶解性,NSCC 也表现出类似的pH 敏感性; NSCC 的最优制备条件为pH 5. 0、1-( 3-二甲氨基丙基) -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用量10 mg、纤维素酶用量15 mg; NSCC 水解能显著提高银杏叶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提取率仅略低于游离酶,且NSCC 可以重复使用; NSCC水解银杏叶粉的最适温度是45 ~55℃,最适pH 值是5. 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种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库完整性技术
苗德成 奚建清 刘勇 贾连印
2012, 40(1): 131-137.
摘要
(
372
)
PDF
(319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库完整性技术以准确评估完整性检查的预期代价,现在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此,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完整性检查策略,设计了分别采取局部预测试策略和支持测试策略的两种完整性测试生成算法,并使用人工智能的降维技术建立代价评估模型,为完整性检查代价估算提供一个量化比对的依据. 文中还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实验对完整性测试、数据获取量、网络数据传送量和参与计算的网络站点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策略、算法有效降低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完整性检查代价,所建立的代价评估模型能对代价进行准确评估.
公路网移动终端的KNN 查询技术
梁茹冰 刘琼
2012, 40(1): 138-145,158.
摘要
(
317
)
PDF
(505KB) (
9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路网中移动兴趣点( POIs) 的查询处理是一个难点,目前的研究多基于欧氏距离对静态POIs 进行处理,不能很好地适应移动环境下终端弱连接和频繁移动的需要. 文中在公路网移动计算场景下,设计了一种存储分区数据对象的结构来表示公路网图形模型,提出适用于移动终端的连续KNN 查询( CQ-KNN) 算法. 该算法改进了Wang 等提出的MKNN 算法,将逐层渐近探测和检索边列表结合起来进行近邻查询,避免了MKNN 算法在限定层数不够却不得不执行范围查询时所带来的开销; 同时使用缓存策略来支持移动终端提交的连续查询请求,并给出基于广播位置失效报告的缓存一致性维护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CQ-KNN 算法较MKNN 算法有更快的CPU 处理速度和更短的网络响应延时,并且能支持移动终端的离线KNN 近似查询.
基于模糊积分融合的复杂场景下人体行为识别
吴秋霞 邓飞其 康文雄
2012, 40(1): 146-151.
摘要
(
456
)
PDF
(312KB) (
1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局部特征描述符来表征视频中一系列关键点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识别复杂场景下的人体行为,但这些关键点之间隐含的结构化的位置关系目前并未得到有效表征. 为此,文中首先采用尺度不变的关键点的检测子和3D-Harris 检测子检测视频样本中的局部关键点,结合已有的局部特征描述符和形状描述符来表征关键点位置之间结构化的信息,然后利用bag-of-features 模型来计算这些特征的分布,再通过模糊积分对这些局部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并给出具体的算法描述. 在具有复杂场景的YouTube 数据集下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局部特征表征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征复杂场景中的人体行为,模糊积分融合方法可有效进行决策层融合.
一种改进的Hadoop 数据放置策略
林伟伟
2012, 40(1): 152-158.
摘要
(
467
)
PDF
(379KB) (
18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现有的Hadoop 默认数据放置策略时,若本地数据副本失效,从远程结点上恢复数据需要耗费大量数据传输时间,且随机选取数据放置结点可能会影响数据放置的负载均衡. 为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数据放置策略. 该策略基于结点网络距离与数据负载计算每个结点的调度评价值,据此选择一个最佳的远程数据副本的放置结点,从而既能实现数据放置的负载均衡,又能实现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 在Hadoop 平台上实现了所提出的数据副本放置改进策略,结果表明,与系统默认策略相比,文中提出的策略不仅可以改进数据放置的负载均衡,而且可以减少数据副本放置的时间.
局部性强弱的量化方法及其应用
侯昉 赵跃龙 王禹
2012, 40(1): 159-164.
摘要
(
403
)
PDF
(337KB) (
1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局部性强弱分析的定量化,分析了进程工作集发生迁移时,现有工作集管理算法因未考虑局部性强弱因素而反复调整驻留集大小从而导致系统发生颠簸的现象,提出了采用采样周期内使用位求和结果和缺页次数作为指标的局部性强弱量化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算法设计和系统实施. 结果表明,文中量化计算方法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减轻了系统进程切换时各进程工作集大小的波动,降低了系统资源需求,说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7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本刊202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09-10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