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09年 第3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9-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材料科学与技术
高温稳定TiO
2
-SiO
2
复合粉体的丽步水热法制备
方培育 吴建青
2009, 37(12): 1-6.
摘要
(
534
)
PDF
(430KB) (
8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钛酸丁酯和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高温稳定TiO
2
-SiO
2
复合粉体.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TiO
2
-SiO
2
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粒度分析表明,复合粉体分散良好,颗粒大小为10~30nm,颗粒分布较窄.热分析表明,SiO
2
的加入能显著提高TiO
2
的热稳定性.物相分析表明:复合粉体中SiO
2
含量越高,锐钛矿型TiO
2
的高温稳定性越好;TiO
2
-SiO
2
摩尔比为1:1的复合粉体在1200℃处理2h后仍保持锐钛矿晶型.红外分析表明,800℃处理2h前后的复合粉体中均无Ti-O-Si键.TiO
2
-SiO
2
复合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使甲基橙水溶液降解的实验表明:未经热处理的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和商品P25 TiO
2
粉体相似;800℃和1000℃热处理2h后的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保持良好,远高于相同条件处理过的P25;1200℃处理2h后的复合粉体只有微弱的光催化活性.
改进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
王周锋 黄立 高爱梅 邓文礼
2009, 37(12): 7-11.
摘要
(
582
)
PDF
(365KB) (
8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改进的Turner法制备近场光学显微镜光纤探针,考察了外界因素、腐蚀溶液及保护液体系性质等对探针形貌的影响,并与管式腐蚀方法制备的光纤探针的形貌进行了对比,对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可明显提高反应速度,温度由0℃升至32℃时,反应速度增加1.6倍;腐蚀溶液浓度越高,制备的探针锥长越短、表面越粗糙;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增大探针的锥角;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时探针锥面蜂窝状粗糙形貌是光纤探针成尖过程的本质缺陷造成的;采用第二次修饰性腐蚀可以有效地改进探针的粗糙锥面,并增大探针的圆锥角。
镀锌钢上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的组成与耐蚀性
卢锦堂 张双红 孔纲 车淳山
2009, 37(12): 12-17.
摘要
(
636
)
PDF
(407KB) (
10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在热镀锌钢板表面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俄歇电子能谱剥层分析(AES)、盐雾腐蚀试验(NSS)及Tafel极化曲线等对两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外层以硅烷膜(含C、0、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与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两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强,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耐蚀性超过常规铬酸盐钝化膜,而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比由两步法制备的稍差,但仍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高直链玉米淀粉对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王雪毓 陈玲 苏健裕 李晓玺 余龙
2009, 37(12): 18-22.
摘要
(
675
)
PDF
(370KB) (
10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直链玉米淀粉改性聚己内酯(PCL),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淀粉/聚己内酯(SPCL)组织工程支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接触角测试及细胞相容性试验等考察了改性后支架材料的链结构、结晶性、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适量淀粉的引入能够降低支架材料的结晶性,改善材料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淀粉含量为30%的SPCL支架材料的细胞粘附率、增殖率和细胞活性最佳,有望应用在骨组织工程中.
梳状聚氨酯/聚丙烯酸异冰片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陈勇军 罗远芳 邓湘华 刘芳 贾德民
2009, 37(12): 23-27.
摘要
(
671
)
PDF
(330KB) (
10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单体、梳状水性聚氨酯(CWPU)预聚物为分散剂,制备了梳状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异冰片酯(CWPU/PIA)共聚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粒径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丙烯酸异冰片酯含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WPU/PIA共聚乳液的粒子呈一种以CWPU为壳、PIA为核的核-壳结构;粒子的粒径随IBO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IBOA含量小于40%时,CWPU/PIA共聚乳液粒子的粒径小于150nm;IBOA含量对CWPU/PIA胶膜的表面接触角影响不大,但对吸水率影响显著,随着IBOA含量的增加,胶膜的吸水率降低,耐水性提高.
含二茂铁基树形两亲分子的合成及电化学行为
任碧野 施璐 程志毓 单化众 李崇清 童真
2009, 37(12): 28-31,36.
摘要
(
505
)
PDF
(296KB) (
8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为母体,经与11-二茂铁基溴代十一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3,4,5-三-(11.二茂铁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酸。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计时电量法研究了产物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其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该二茂铁基两亲分子在DMF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是由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且3个二茂铁基团之间没有强相互作用而显示等同的氧化还原活性.
含玻璃相固体废物的蒸压反应特性
张志杰 唐正宇 柯昌君
2009, 37(12): 32-36.
摘要
(
499
)
PDF
(331KB) (
8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废玻璃和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石灰体系的蒸压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2MPa饱和蒸汽压下,固体废弃物的Si-O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结合水量越大,水热反应能力越强;粉煤灰、废玻璃的Si-O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强度越高;矿渣蒸压样品的强度与矿渣的Si-O伸缩振动频率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两种固体废弃物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矿渣中的活性铝参与了反应,形成大量的水石榴石,导致其蒸压样品的强度下降.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谢燕 吴笑梅 樊粤明 余其俊 黄健 邝焯荣
2009, 37(12): 37-43.
摘要
(
681
)
PDF
(532KB) (
1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简称炉渣)用作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相应制品的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炉渣不具有放射性,为非活性混合材,其掺入对水泥的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影响不大,但随掺量的增加,强度下降;水洗炉渣对强度的影响较小;掺量为7.5%时,能满足P·O42.5水泥的生产要求;炉渣对水泥的外加剂相容性影响不大,能降低干缩率,不会引起钢筋锈蚀;掺15%~40%炉渣时,水泥制品的重金属极限溶出达到Ⅲ类地下水的要求,掺80%时达到Ⅳ类要求;掺15%炉渣时的重金属表面浸渍溶出达到Ⅲ类地下水的要求.说明掺入炉渣作混合材,不会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化学化工
微通道反应器内CO的选择性甲烷化净化
董新法 刘文跃 高军 林维明
2009, 37(12): 44-48,69.
摘要
(
623
)
PDF
(413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去除富氢重整气体中少量的CO,将4Ni-2Ru/ZrO
2
双金属催化剂均匀涂布到微通道反应器中,运用CO选择性甲烷化方法来净化CO.考察了焙烧温度、催化剂的涂布方法、CTAB/Zr摩尔比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TAB/Zr的摩尔比为0.35、空速为14286h
-1
、每次涂布催化剂浆液后350 ℃下焙烧时,所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反应温度为260 ℃时可将CO的出口含量降低到0.001 3%(体积分数);CTAB/Zr摩尔比为0.35、每次涂布浆液后350 ℃下焙烧的催化剂,适宜的空速范围为13000~20000h
-1
。
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优化及膜的耐腐蚀性
陈砺 彭家志 严宗诚 王红林 王丽
2009, 37(12): 49-52.
摘要
(
665
)
PDF
(294KB) (
9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
2
SiO
3
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受田口正交矩阵中各水平的影响显著,KOH质量浓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耐腐蚀性能的最优实验参数为:Na
2
SiO
3
质量浓度20g/L,KOH质量浓度4g/L,电解氧化电压300V和电解氧化时间40min.
缩放平行板间插入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
何兆红 邓先和 管志樟 李志武
2009, 37(12): 53-57.
摘要
(
536
)
PDF
(356KB) (
9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新型换热器——矩形管束换热器的传热性能,通过在缩放平行板间插入一组旋流片来研究旋流片下游的传热与流阻,并与光滑平行板、无旋流片缩放平行板的传热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19000〈Re〈44000),缩放平行板间插入旋流片时,随着旋流片下游距离的增大,其局部努赛尔数和阻力系数减小,而强化传热综合因子先增大后减小;当心为19071、旋流片下游距离为140mm时,强化传热综合因子达到最大值,比光滑平行板和无旋流片缩放平行板的传热性能分别提高15%和9%左右,说明缩放平行板复合旋流片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废旧橡胶低温粉碎中LNG冷能利用的集成分析
熊永强 华贲 李亚军 贾德民
2009, 37(12): 58-63.
摘要
(
705
)
PDF
(461KB) (
1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废旧橡胶低温粉碎生产精细胶粉的能耗,提出了集成利用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的液氮冷冻粉碎法和低温氮气冷冻粉碎法两种工艺,并对其进行用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空分装置利用LNG冷能生产液氮,产品能耗可降低60.2%,利用每吨LNG的冷能可节省用电244.3kW·h,冷能利用的炯效率达到60.7%,精细胶粉的生产能耗可降低126.4kW·h/t;(2)废旧橡胶低温粉碎装置紧邻LNG接收站时,直接利用空分装置副产的氮气和LNG冷能生产低温氮气用于废旧橡胶的冷冻和粉碎,相对于空气冷冻法,精细胶粉的生产能耗可降低437.3kW·h/t,利用1吨LNG的冷能可节省用电276.3kW·h,冷能利用的炯效率为70.7%.
紫外-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乙酸乙酯含量
张俊华 林鹿 张蓓笑
2009, 37(12): 64-69.
摘要
(
625
)
PDF
(1059KB) (
10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乙酸乙酯(EA)含量测定方法,以确定和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丁酮和过氧化氢反应液验证该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在与盐酸羟胺乙醇及FeCl
3
进行显色反应后,生成的洋红色络合物在53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通过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建立该洋红色物质在530nm及800nm处的吸光值差值与乙酸乙酯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定量测出乙酸乙酯的含量;此方法简单、快速,且在FeCl
3
/EA摩尔比不小于1.1、沸水浴温度为100℃、沸水浴时间为40S、显色后物质在60S内完成测定时效果较好,在丁酮和过氧化氢反应液中其测定相对偏差为1.79%,回收率为95.5%-105.0%.
桉木浆纤维多孔结构的分形分析
郭文杰 万金泉 马邕文 王艳
2009, 37(12): 70-74,80.
摘要
(
671
)
PDF
(388KB) (
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低温氮吸附法研究了桉木浆纤维的孔隙结构,并运用分形理论对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桉木浆纤维的多孔结构具有自相似性,可以采用分形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低温氮吸附测定发现桉木浆纤维表面密布孔洞,孔隙以中孔为主,平均孔径为4.9nm,BET比表面积为4.83m
2
/g,总孔容为0.0058cm
3
/g.对桉木浆纤维多孔结构的分形分析和计算证实了该多孔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为2.82,说明植物纤维表面较为粗糙,密布孔洞.文中还发现,桉木浆纤维多孔结构的分形维数与保水值等宏观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机械活化甘蔗渣的结构与表征
黄祖强 高利 梁兴唐 胡华宇 童张法
2009, 37(12): 75-80.
摘要
(
618
)
PDF
(424KB) (
1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自制的搅拌球磨机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考察了机械活化对甘蔗渣表观形貌、结晶结构、分子基团的影响及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甘蔗渣颗粒明显细化;机械力作用使甘蔗渣纤维的晶体结构受到破坏,无定形部分增加;机械活化使甘蔗渣纤维素的晶粒尺寸减小、结晶度降低,活化2.0h后,结晶度由原来的61.6%降低到43.4%,002晶面的晶粒尺寸由原来的2.243nm减小到1.512nm;活化过程中没有新的基团产生,晶体类型仍为纤维素Ⅰ型.
嘧霉胺氯乙酸盐的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
李嘉诚 邱学青 杨东杰 林强
2009, 37(12): 81-84.
摘要
(
648
)
PDF
(303KB) (
8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找高活性的嘧啶类杀菌剂,由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嘧霉胺)和氯乙酸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嘧霉胺氯乙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对其杀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嘧霉胺氯乙酸盐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4(2)/n,晶胞参数为:a=(1.9604±0.0004)nm,b=(1.9604±0.0004)nm,c=(0.7542±0.0003)nm,JB=90°,V=(2.8986±0.0013)nm
3
,Dc=11324g·cm
3
,Z=8,F(000)=1232,μ=0.27mm
-1
;嘧霉胺氯乙酸盐晶体结构中,氯乙酸根阴离子和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基阳离子之间通过N—H和O形成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在阳离子中,嘧啶环和苯环形成的二面角是(7.59±0.04)°;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活化期研究
孔霞 罗春晖 瞿金清 陈焕钦
2009, 37(12): 85-89,94.
摘要
(
634
)
PDF
(401KB) (
10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PAD)和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水性双纽分聚氨酯涂料(2K-WPU),通过黏度、硬度、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等测试,研究了2K-WPU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的物理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随放置时间的增加,PAD型2K—WPU的黏度降低,涂膜的起泡程度逐渐增加,涂膜硬度先降低后增加,3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PAE型2K-WPU的黏度变化无规律,涂膜硬度逐渐降低,4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气泡相对较少;PAD型和PAE型2K—WPU的粒径和光泽均无明显变化;PAE型2K-WPU的活化期一般在4h以内,而PAD型的更短,但涂膜的综合性能更优.因此施工前不能根据2K—WPU的黏度变化来判断其活化期,而须根据涂膜耐化学介质性能和外观变化来判断.
生物工程
高光学纯度2-氯-1-苯乙醇的酶法合成
夏小乐 王永华 李文成 杨博 王小宁
2009, 37(12): 90-94.
摘要
(
2221
)
PDF
(352KB) (
95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手性2-氯-1-苯乙醇两个高纯度对映体的酶法合成,考察了多种脂肪酶的动力学拆分效果,并探讨了有机溶剂、温度以及水活度对脂肪酶催化拆分(R,S)2-氯-1-1-苯乙醇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化酶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一种来自Pseudomonas cepacia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 PSIM,在正己烷体系、35℃和水活度0.69时,能同时得到两个高纯度的对映体(eep99%,ees99%);经过5次重复反应后Lipase PSIM的相对酶活仍有85%.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AEI-CPR外作用力优化
徐林 吴效明 张燕儒 袁衡新
2009, 37(12): 95-99.
摘要
(
658
)
PDF
(372KB) (
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辅以增强型体外反搏和吸气阻力阀的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AEI-CPR)可以达到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而不同的外力作用决定了其复苏效果的好坏.文中在已建立的AEI-CPR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NP完全组合优化问题的有效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对AEI-CPR外力作用的多个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其目标函数为冠脉灌注压的平均值.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当胸部按压的最大值为438N、主动放松的最大值为199N、下肢按压的最大值为390mmHg、按压频率为102min
-1
、下肢从小腿到髂部的按压时序分别为O.20、0.21、0.22 s时,可达到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新型心肺复苏术血流动力学效果的模型研究
张燕儒 吴效明 袁衡新 徐林
2009, 37(12): 100-104.
摘要
(
628
)
PDF
(349KB) (
8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新型复苏术——辅以增强型体外反搏和吸气阻力阀的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AEI—CPR)的数字化,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了人体在正常情况、心脏骤停以及采取新型复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并将标准复苏术(S—CPR)、主动按压复苏术(ACD—CPR)、以及带有增强型体外反搏的标准复苏术(SE.CPR)和新型复苏术AEI—CPR等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CPR产生的前向血流(FF)为1.1L/min,冠脉灌注压(CPP)为30.2mmHg;ACD—CPR产生的FF为1.2L/min,CPP为31.3mmHg;SE—CPR产生的FF为5.2L/min,CPP为57.4mmHg:AEI.CPR产生的FF为5.6L/min,CPP为57.6mmHg;带有增强型体外反搏的复苏术SE—CPR和AEI—CPR可显著提高前向血流,AEI—CPR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好.
土木建筑工程
垂直集中表面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半空间中的Lamb问题
徐明江 魏德敏 何春保
2009, 37(12): 105-110,117.
摘要
(
610
)
PDF
(418KB) (
8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为基础,同时引入土体双变量本构关系,得到了非饱和土中的一组动力控制方程.利用Hankel积分变换方法,对频域内的轴对称问题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饱和土半空间体在垂直集中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给出了Lamb问题的积分形式解.当不计土中水、气的存在时,上述结果退化到单相弹性半空间中的经典Lamb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激振频率、渗透系数对地表位移影响显著,随激振频率的升高或渗透系数的降低,近场地表位移幅值减小,但当渗透系数低于一定值时,地表位移基本不再随其变化;饱和度对地表位移的直接影响是饱和度升高时,地表位移幅值略有减小.
薄壁设肋方钢管混凝土柱穿心高强螺栓的抗剪性能
张耀春 郜京峰 姚淇誉 王海明
2009, 37(12): 111-117.
摘要
(
651
)
PDF
(485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行了4个薄壁设肋方钢管混凝土柱非摩擦型穿心高强螺栓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此种连接能够可靠地传递作用在螺栓上的剪力;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穿心高强螺栓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提出了穿心高强螺栓抗剪承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的螺栓抗剪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和较好.
厅堂音质仿真的可靠性
王红卫
2009, 37(12): 118-121.
摘要
(
626
)
PDF
(294KB) (
7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仿真和实测厅堂脉冲响应的相似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脉冲响应与干信号卷积所得听音片断的全频和中频有效持续时间;通过对听音片断全频和中频滤波后的主观听音试验,探讨厅堂音质仿真的可靠度.结果表明:仿真脉冲响应与实测脉冲响应的差异并不明显;在高频带和低频带,仿真可靠度较低.对全频段仿真尚存在较大的误差,全频段音质评价仍需应用实际厅堂脉冲响应卷积进行.
基于灰色突变理论的块裂岩质边坡崩塌时间预测
田卿燕 傅鹤林
2009, 37(12): 122-126.
摘要
(
604
)
PDF
(306KB) (
1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地预测块裂岩质边坡发生崩塌的时间,基于灰色理论和突变理论建立了灰色-突变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灰色理论对声发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预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展开,再通过微分同胚变换,转换为尖点突变模型的基本形式,从而建立了灰色突变预测模型.最后采用该模型对贵毕公路k79+380~k79+500右边坡的崩塌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实际崩塌时间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块裂岩质边坡的崩塌.
超前支护的均一化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
王海波 徐明 宋二祥
2009, 37(12): 127-131,139.
摘要
(
563
)
PDF
(360KB) (
10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前支护(包括管棚和小导管注浆)是隧道开挖中保持地层稳定及控制其变形的重要手段,在模拟分析中需要妥善予以考虑.如何采用既简单合理又能考虑其整体效应的模型是超前支护数值模拟的重点.为此,文中提出了一个均一化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研究了超前支护的平均弹性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化模型,该模型能够用来分析钢管的间距、管径等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应用简化模型对某隧道开挖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力学
阶跃荷载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
黄怀纬 韩强
2009, 37(12): 132-139.
摘要
(
634
)
PDF
(473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阶跃轴压和阶跃侧压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屈曲问题.由能量原理推导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采用变步长四阶Rugge.Kutta法进行求解,得到结构的响应曲线,结合B—R动力屈曲准则给出屈曲,临界状态.数值结果表明:阶跃荷载下结构变形存在一占优模态,该模态相应的结构响应发生最早,且幅值最大;阶跃轴压和侧压荷载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屈曲荷载与其相应的线性静力屈曲荷载十分接近;在阶跃轴压荷载情况下,动力荷载将激发比静力荷载更高阶的屈曲模态;增加陶瓷组分含量将提高结构的动力屈曲荷载;线性温度分布与实际热传导温度场得到的临界荷载较为接近.
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体缓冲吸能的实验与模拟
宋毅 王璠
2009, 37(12): 140-145.
摘要
(
671
)
PDF
(424KB) (
47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体受轴向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学,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对标准型和采用花瓣型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层合圆柱壳体的缓冲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运用ANSYS!LS—DYNA基于Chang-Chang失效准则判断的模型对落锤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体的动力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标准型复合材料层舍圆柱壳体模拟的结果与关键性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其中4ms时刻的速度、位移、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峰值的误差分别为19.5%,12.0%,6.4%,14.6%.而花瓣型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体在引发方式上的改进使得材料在比吸能上有所提高,而且能极大地降低初始荷载峰值并延长到达峰值所需的压渍位移长度.利用基于Chang-Chang失效准则判断的模型可准确模拟压溃过程和材料的失效现象.
基于SPH方法的鸟撞飞机风挡的数值模拟
李志强, 韩强, 杨建林, 赵隆茂, 姚小虎
2009, 37(12): 146-151.
摘要
(
697
)
PDF
(501KB) (
9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风挡抗鸟撞是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保证.文中基于飞机圆弧风挡受鸟体撞击的实验观察,建立了国产某型军用飞机圆弧风挡及鸟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耦合有限元法对圆弧风挡受鸟撞击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风挡结构的变形、位移、应变、撞击力、应力、临界撞速、发生破坏的可能位置及其破坏方式等几方面的数据,并考察了SPH粒子疏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鸟撞整个过程约4ms,撞击中点、前1/3处和后1/3处,风挡发生破坏(包括安全破坏)的临界撞速分别约为(540±5)、(600±5)和(470±5)km/h;鸟撞过程中,风挡的位移与其厚度是同一量级,风挡的最大应变已达到1012量级;风挡首先发生破坏的位置在后弧框附近,然后向与风挡中线成45。角的方向发展;SPH粒子数越多,鸟体变形模态越好.
通知公告
本刊2024年第1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20
本刊2025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12
本刊2024年第1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27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