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诱导建立人胚肾细胞(HEK293)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5种小麦蛋白源肽Leu-Tyr(LY)、Pro-Tyr(PY)、Tyr-Gln(YQ)、Ala-Pro-Ser-Tyr(APSY)和Arg-Gly-Gly-Tyr(RGGY)的抗氧化活性,然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5种小麦蛋白源肽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结合的最优构型和结合作用,探讨小麦蛋白源肽发挥活性的分子机制。细胞试验结果表明:5种小麦蛋白源肽作用后,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到3.68%以下(P < 0.05),并且能显著减少AAPH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P < 0.05),使ROS含量趋于正常水平;5种小麦蛋白源肽均呈现出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P < 0.05),RGGY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活性值为(1.46 ± 0.08)mmol/L Trolox,其次是APSY、YQ、PY和LY;YQ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为61.34% ± 2.24%,其次是APSY、RGGY、PY和LY。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种小麦蛋白源肽的CDOCKER交互能量(-CIE)评分分别为13.304 9、13.397 3、13.412 1、16.768 5、16.268 3,均可以有效地与ABTS相互作用,主要通过与ABTS分子之间形成较强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来发挥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