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Vol. 34 ›› Issue (2): 124-129.
骆冠勇 曹洪 潘泓 周红星
Luo Guan-yong Cao Ho Pan Hong Zhou Hong-xing
摘要: 新光大桥5# 和6# 桥墩支护方案采用钢板桩加钢支撑的支护体系,用石粉导渗的不封底方案.文中着重介绍了该围堰支护体系方案的优化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两者在钢板桩桩身位移上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1)在钢板桩墙受力的初期,桩之间存在相互滑动,致使墙整体刚度显著削弱,变形量比设计值大,后期随着桩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大,相对滑动被约束,墙的整体刚度得到恢复,此时的变形增量与设计值相近;(2)由于钢板桩间的纵向接头刚度小于钢板桩本身的刚度,致使变形在接头附近集中.文中最后指出,在进行钢板桩围堰支护体系的设计时,钢板桩在不同的受力阶段应取不同的模量,支撑的安全系数应比钢板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