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Vol. 47 ›› Issue (9): 40-46,97.doi: 10.12141/j.issn.1000-565X.190067
刘定平 黄俊钦 秦方博 罗伟乐
LIU Dingping HUANG Junqin QIN Fangbo LUO Weile
摘要: 为了研究微细颗粒凝并效率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将颗粒群平衡模型与欧拉多相 流模型进行耦合,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分别引入布朗凝并、湍流凝并与声波凝并的复合凝 并核函数和颗粒凝结增长速率函数,建立了一种适合不同凝并方式特点的复合凝并模型. 采用正交设计对微细颗粒的凝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初始蒸汽饱和度、停留时间、 声压级和声频对复合凝并过程的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 结果表明,该复合凝并模型能有效 地表征 PM2.5 颗粒凝并效率. 通过 PM10 和 PM2.5 凝并效率正交模拟试验进一步得出,复合 凝并作用下各参数的影响程度均为:声压级 > 停留时间 > 初始蒸汽饱和度 > 声频. 声压 级、停留时间和初始蒸汽饱和度的增大有利于凝并效率的提高,而声频则存在一个最佳值 使得凝并效率达到最高,且 PM2.5 凝并效率的最佳频率比 PM10 高. 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微 细颗粒物复合凝并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