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基本信息
期刊荣誉
编委阵容
征稿简则
期刊订阅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浏览
2003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薄膜结构找形分析的力密度法
魏德敏 李联彬 王勇
2003, 31(6): 1-4.
摘要
(
33
)
PDF
(415KB)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薄膜结构是一种全张力柔性结构。薄膜结构设计过程与传统建筑结构的设计不同,设计计算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找形分析。本文对薄膜结构找形分析的力密度法原理进行一系列理论推导,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的基本性能
刘付钧, 蔡健, 刘丽艳, 等
2003, 31(6): 5-9.
摘要
(
30
)
PDF
(646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约束混凝土的原理,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板节点型式,该节点保持了混凝土平板楼盖的连续性,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各层楼盖在板柱交接处的板面和板底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通过试验论证了该节点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并对其传力机理和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探讨。
韩国古建筑实例的基本尺度取值规律探析
肖旻
2003, 31(6): 10-14.
摘要
(
27
)
PDF
(507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部分韩国古建筑实例测绘数据的分析,探索其营造尺复原值,开提出一种尺度规律的推定结果:存在一种基本模数,控制建筑的面阔、进深和高度各项基本尺度。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唐珉, 蔡健
2003, 31(6): 15-19.
摘要
(
28
)
PDF
(481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选择合理的材料本构、破坏准则和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进一步分析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在轴压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和受力性能等,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竖向弹簧-钢球隔震系统的隔离水平地震作用
王荣辉, 许群, 舒文超, 等
2003, 31(6): 20-25.
摘要
(
29
)
PDF
(613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新的竖向弹簧-钢球隔震系统隔离水平地震作用的隔震方法,用势能不变值原理与“对号入座”法则建立该隔震系统的振动方程,分析各控制参数对该隔震系统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隔震系统结构简单,隔离水平地震作用效果显著。
一维下料问题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魏凉良 叶家玮
2003, 31(6): 26-30.
摘要
(
40
)
PDF
(505KB)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与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算法——BFD算法相混合,构成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MAHGA),并将其与另一种新的求解此类问题的EPFF算法进行了精度、速度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
永磁直线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陈渊睿, 吴捷, Norbert C.Cheung
2003, 31(6): 31-35.
摘要
(
41
)
PDF
(461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导永磁直线电机的简化数学模型,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一个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最后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调节器相比,该方法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及较高的稳态精度,并对电机参数和外界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DC-DC变换器的滑动模控制及其动态品质
杨苹, 吴捷, 刘明建, 等
2003, 31(6): 36-41.
摘要
(
26
)
PDF
(536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Buck变换器为例论述利用滑模变结构理论分析、设计DC-DC变换器的方法,讨论以期望输出电压为依据的切换面S(x)设计问题,并对滑动模态上的动态品质进行分析,推导出到达时间的计算公式,为DC-D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三相高功率因数变换器的数字控制仿真模型
张迁 蔡丽娟
2003, 31(6): 42-45.
摘要
(
28
)
PDF
(348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一种多开关的三相高功率因数变换器及其数字控制策略,建立其数字控制电路在SIMULINK环境下的详细模型,最后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表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的功率因数和优良的性能。
具有软开关的高频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张祖正 谢运祥 卢柱强
2003, 31(6): 46-50.
摘要
(
55
)
PDF
(458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电荷泵电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原理及其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具有软开关的高频电荷泵PFC电路,并详细论述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软开关实现;最后对该电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电路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路的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小,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加镍过渡层钛合金/不锈钢网的扩散连接技术
李小强, 李元元, 邵明, 等
2003, 31(6): 51-55.
摘要
(
39
)
PDF
(1207KB)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TC4钛合金与00Cr18Ni10不锈钢网加Ni中间过渡层时的扩散连接工艺、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扩散层由较薄单层TiNi或较厚Ti2Ni/TiNi/TiNi3多层脆性相组成时,接头强度偏低;当过渡层镍箔厚30μm时,最佳连接工艺参数为:连接温度θ=850℃、连接比压力ρ=10MPa、连接时间t=10~15min,接头剪切强度比直接连接时提高近一倍,达146MPa,且连接试样无明显变形。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的仿真
陈华志 谢存禧 曾德怀
2003, 31(6): 56-59.
摘要
(
40
)
PDF
(572KB)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融合性和并行性提高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的运算速度。此算法也可以解决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可以快速可行地实现无碰撞优化路径规划,并且对动态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SDH网管FR系统的设计及其DSP实现
方少元 朱晓波
2003, 31(6): 60-63.
摘要
(
26
)
PDF
(393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网管系统中的故障抑制技术FR(Failure Restraint)在同步数字体系(SDH)中的应用以及FR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DSP串行口DMA通信实现FR系统的在线仿真硬件和软件方案,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并提出进一步改进FR系统的方法。
基于HTML/XML方式的自动评卷系统
刘家宁
2003, 31(6): 64-66.
摘要
(
30
)
PDF
(285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现有的计算机考试中主观题考试的自动评卷问题,提出将考试题目转换成HTML/XML格式的文本文件,再进行评判的技术思路,不仅扩展评判范围,而且便于制作特征值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给出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方法。
应用基因概率学习算法求解最小码覆盖问题
林大瀛 郝志峰 舒蕾
2003, 31(6): 67-70,75.
摘要
(
29
)
PDF
(449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述最小码覆盖问题,以及现有的几种求解最小码覆盖问题的计算机搜索算法。在基因概率学习算法(PBIL)的基础上,建立码覆盖问题的目标函数,引进启发式算子HFO,针对局部陷阱设计跳出策略,从而获得一种新的快速求解码覆盖问题的算法。
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的降解特性
黄永春, 李琳, 郭祀远, 等
2003, 31(6): 71-75.
摘要
(
73
)
PDF
(418KB)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木瓜蛋白酶催化壳聚糖降解过程中,温度、pH值、酶量、底物质量浓度以及脱乙酸度等条件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随机模拟试验,求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与GlcNAC-GlCN糖苷键相对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只选择性地降解GlcNAc-GlcN糖苷键,反应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4.5和45℃。
螺旋藻多糖及其硫酸酯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
张海容, 郭祀远, 李琳, 等
2003, 31(6): 76-79.
摘要
(
60
)
PDF
(282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螺旋藻粗多糖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醇分级,获得多糖级分S1,S2,S3通过硫酸化修饰,合成相应的硫酸酯化多糖SL1,SL2,SL3,并用BaCl2-明胶比浊法确定硫酸基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确定硫酸酯键在1240,810和620cm-1处存在强的特征吸收峰,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级分螺旋藻多糖化学修饰前后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实验表明,由于多糖级分不同,组成、极性和酸碱性的差异,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强弱的顺序为:S1>S3>S2;螺旋藻多糖经硫酸酯化后,SL2,SL3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比酯化前多糖S2,S2的能力显著增强。
生物素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英文)
朱明军 梁世中
2003, 31(6): 80-84.
摘要
(
47
)
PDF
(418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摇瓶中研究生物素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的添加能促进细胞生长,但对细胞内虾青素含量的提高不利。添加10μg/L生物素时,最大比生长速率达到0.110h-1;添加6μg/L生物素时,达到最大细胞干重9.95g/L,比没有添加生物素时的7.53g/L提高32%.添加2μg/L生物素时,达到最高虾青素产量和产率,分别为3825μg/L和53μg/(L·h),比没有添加生物素时的2944μg/L和41μg/(L·h)提高30%.没有添加生物素时,达到最高细胞虾青素含量39μg/g.利用添加2μg/L生物素的方法可以提高虾青素产量,这种方法为提高虾青素产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
DNA场效应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廖劲松, 张水华, 刘仲明, 等
2003, 31(6): 85-87.
摘要
(
30
)
PDF
(282KB)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亲和素作为连接臂将生物素修饰的单链DNA固定在传感器的栅区表面上,制成DNA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研究DNA场效应管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并测定该传感器对不同浓度DNA互补链检测的效应值.
高纯微细氢氧化镁的水热法制备
吴会军 向兰 朱冬生
2003, 31(6): 88-90.
摘要
(
60
)
PDF
(782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国内丰富的镁资源为应用背景,借助SEM、X荧光光谱仪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水热枝术在制备高纯微细氢氧化镁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技术使氢氧化镁平均粒径明显增大,晶型发育完善,纯度提高,有助于改善氢氧化镁作为高效阻燃剂在合成材料中的分散和阻燃性能,为海水镁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适宜的处理途径.
利用重分析方法求解结构优化中的位移灵敏度(英文)
陈凤平
2003, 31(6): 91-93.
摘要
(
22
)
PDF
(232KB)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求解位移灵敏度的新方法,基于组合逼近,得到位移的一阶和二阶灵敏度,求解过程是基于初始设计的单点精确分析结果,适合于多种类型的设计变量和结构修改。
二维脉冲时滞直接控制系统的振动性
罗琦 邓飞其 包俊东
2003, 31(6): 94-96.
摘要
(
21
)
PDF
(256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二维脉冲时滞直接控制系统的振动性质,给出线性反馈控制下振动与非振动的实例。
通知公告
本刊2025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5-12
本刊2024年第1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27
本刊2025年第2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本刊2025年第1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5-04-03
专题征稿|“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
2025-04-02
公告
2025-03-03
2025年寒假值班安排
2025-01-14
本刊2024年第10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26
本刊2024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本刊2024年第8期被EI收录论文目录
2024-11-01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