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5年 第4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25
    食品科学与技术
    刘国琴 方昭西 李琪
    2015, 43(11):  1-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1
    摘要 ( 344 )   PDF (496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热榨和冷榨工艺制得的亚麻油中的挥发性物质,对不同压榨工艺制得的亚麻油中的醇类、醛类、酮类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及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比例进行探讨,并采用气味活度值(OAV)对不同压榨工艺下得到的亚麻油的关键性风味物质进行评价与确定. 研究表明:热榨和冷榨工艺得到的亚麻油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酮类、呋喃类、二甲基硫醚等;亚麻油的关键风味物质呈味次序依次为二甲基硫醚 > 己醛 > 丙醛 >2-丁醇 >1-己醇 >3-甲基-1-丁醇 >3-戊烯醇 >2-甲基丙醇 >2-甲基丁醇,其中二甲基硫醚和醛类物质在亚麻油整体风味中贡献率最大,醇类物质的贡献率最小,而酮类和呋喃类物质等由于其气味阈值较大,OAV 较小,对亚麻油的整体风味无实际影响;热榨样品中二甲基硫醚及醛类物质的 OAV 远大于冷榨样品,因此,热榨亚麻油比冷榨亚麻油具有较浓的青草味或腥味.
    赵强忠 冯梦莹 林恋竹 赵谋明
    2015, 43(11):  8-1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2
    摘要 ( 325 )   PDF (1617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了解牛大力糖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根据牛大力粗糖蛋白(MSCG)的分子质量分布情况,采用超滤、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75)、反相 C-18 色谱柱层析(ODS)方法,对牛大力粗糖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组分 MSCG-1 和 MSCG-2.
    通过 HPLC、GC、GC-MS、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两种组分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MSCG-1 的分子质量约为62. 0ku,MSCG-2 的分子质量约为1. 94ku;MSCG-1 含50.22%的蛋白质和 38. 07% 的糖,糖链主要由→ 4,6)-Galp-(1 →和 Araf-(1 →构成;MSCG-2 含69. 37%的蛋白质和 6. 70%的糖,糖链由→ 6)-Glcp-(1 →构成主链,糖链分支度高;MSCG-1
    和 MSCG-2 中都含有 O-糖肽键. MSCG-2 中含有的可能对抗氧化有贡献的氨基酸总量比MSCG-1 中的高31.3%;MSCG-1 和 MSCG-2 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分别为(56. 10 ±18. 49)和(1077. 19 ±60. 82) μmol/g;MSCG-2 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 MSCG 和 MSCG-1,说明糖蛋白的分子组成、分子质量大小及结构特性决定了其抗氧化活性.
    齐军茹 翁静宜 冯纪璐 刘倩茹 杨晓泉
    2015, 43(11):  16-2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3
    摘要 ( 257 )   PDF (1396KB)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干热法和大分子拥挤体系分别制备大豆 7S 球蛋白 - 葡聚糖共价复合物,讨论不同反应体系制备的产物的物化性质差异. 根据糖基化产物在 7S 等电点(pH =4. 8)和中性条件(pH =6. 5)下的溶解性将其分成两组分,对其接枝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内置荧
    光和浊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大分子拥挤环境下,7S 在液相环境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解,生成小分子的肽链,有利于多糖的共价接入;MC48(pH =4. 8 时制得,大分子拥挤体系)中主要是接枝程度较高的糖基化产物,MC65(pH = 6. 5 时制得,大分子拥挤体系)中含有的糖基化产物接枝度较低,且程度不均匀;干热法制备得到的 DH48(pH = 4. 8 时制得)和 DH65(pH = 6. 5 时制得) 接枝度较低,差异性不及大分子拥挤环境显著. SDS-PAGE、圆二色光谱、内置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拥挤环境下制得的 MC48 和 MC65 物化性质差异显著,而干热法制得的 DH48 和 DH65 的物化性质差异不明显.
    程威威 刘国琴 刘新旗 汪学德 卢萧竹
    2015, 43(11):  23-2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4
    摘要 ( 246 )   PDF (1645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工业上利用过酸生产环氧大豆油(ESO)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探索绿色的 ESO 制备工艺. 文中以 H 2 O 2 为氧源,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由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 ESO 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 ESO 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热稳定性分析及红外表征. 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双氧水、催化剂、聚乙二醇、大豆油的质量比为 87∶29∶30∶100,加热温度为 55 ℃,加热时间为 3. 5 h)下,ESO 环氧值的模型
    预测值为 6. 48%,而实测值为 6. 40%,所建立的 ESO 响应面模型可以用于指导 ESO 的制备. 实验所得的 ESO 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且制备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77℃下处理3. 0h,环氧值下降率仅为0. 48%). 红外表征结果证实,大豆油经选择性氧化后,不饱和双键转化为了环氧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熊云艳 肖文俊 毛宜军 赖正文 韩冬
    2015, 43(11):  30-3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5
    摘要 ( 263 )   PDF (207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复杂网络一般模型的节点度序列{ k1,k2,…,kl } ( 1≤k1 < k2… < kl) 长度 l 的分析,得出了该模型度序列长度的一般特征,即 l 是 log2N( N 为网络节点数) 级别的,同 时采用基于 BA 模型的数据和真实复杂网络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该 特征. 论文分析了大规模复杂网络中构建路由表的效率问题,同时构建了大量的基于度序 列的复杂网络的一般模型,通过实验对比了基于广度优先搜索( BFS) 算法的路由策略与 基于最大度( MD) 算法的路由策略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网络模型下,基于 MD 算 法的路由策略比基于 BFS 算法的路由策略有更好的性能.
    黄敏 丁萍 罗海飚
    2015, 43(11):  35-46,5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6
    摘要 ( 236 )   PDF (1884KB)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强大计算能力并满足具有高并行度应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特征问题求解的并行共轭梯度算法. 对图形处理器(GPU)上的计算,有效利用 GPU 多层次的存储器体系,采用线程与矩阵映射、数据合并访问、数据复用等优化手段,并通过高效的线程调度来隐藏全局存储器的高延迟访问;对 Xeon Phi处理器上的计算,有效利用 Xeon Phi 的高并行度计算对数据通信/传递、减少数据依赖、向量化、异步计算等进行优化,并通过高效的线程调度来隐藏全局存储器的高延迟访问.文中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对比了不同方式下的运行效率,发现共轭梯度法在 GPU 下比在 Xeon Phi 下的加速效果更好.
    钱涛 姬东鸿 戴文华
    2015, 43(11):  47-5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7
    摘要 ( 286 )   PDF (500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分词器在微博文本上不能达到好的性能,主要归结于: ( 1) 缺少标注语料; ( 2) 存在大量的非规范化词. 针对这两类问题,文中提出一个分词和文本规范化的联合模 型,该模型在迁移分词基础上,通过扩充迁移行为来实现文本规范化,进而对规范的文本 进行分词. 在实验中,采用大量的规范标注文本及少量的微博标注文本进行训练,实验结 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域适应性,其分词错误率比传统的方法减少了 10. 35% . 
    江亮亮 杨付正 任光亮
    2015, 43(11):  54-60,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8
    摘要 ( 294 )   PDF (2158KB)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去除三维网格模型中的噪声,提出一种用于网格去噪的自适应双边滤波 器. 首先,利用体积积分不变量对三维网格模型进行特征检测,估计出局部的特征强度,然 后根据特征强度自适应地调整双边滤波器的滤波参数. 通过自适应的参数优化,对于不同 特征强度的区域,自适应双边滤波器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去噪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去噪 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双边滤波器,所提出的自适应双边滤波器在去除噪声的同时, 能够更好地保持三维网格模型的细节特征,去噪后得到的网格模型与原始模型的客观差 值测度平均降低了 0. 0332.
    材料科学与技术
    周杰 陶亚平 张建生 邵长伟 罗艳
    2015, 43(11):  61-6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9
    摘要 ( 264 )   PDF (1205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工艺参数和坯料尺寸对钩尾框成形辊锻件长度、最大辊锻力矩和终锻件 填充率的影响,以 13B 型钩尾框的成形为例,基于 Matlab 中的 MBC 工具箱,建立了以坯 料长度为局部变量,以轧辊间隙、摩擦因数、坯料温度和轧辊转速为全局变量以及以辊锻 件长度、最大辊锻力矩和终锻件填充率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有限元模拟,最后 利用 MBC 工具箱中的 CAGE 工具箱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优化组合查阅表和最佳 的锻件成形参数组合,即坯料尺寸 160 mm × 865 mm、轧辊间隙 3 mm、摩擦因数 0. 67、坯 料温度 1180 ℃、轧辊转速 15 r/min. 通过有限元模拟和实际生产验证,证明文中优化方法 是可行的,可藉此有效控制精密辊锻件的长度和终锻件的填充率.
    孙海波 李烈军
    2015, 43(11):  67-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0
    摘要 ( 227 )   PDF (2302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二维非稳态传热 - 多相流耦合模型和三维非稳态单辊结晶器传热模型,结 合生产数据,对平流铸造 Fe78 Si9B13时熔潭形成过程中的流动、传热现象以及结晶器内的 传热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文中工艺条件下,熔潭稳定形成后,其上游弯月面呈 C 形,下游弯月面呈带波纹的斜坡状; 结晶器达到热平衡状态的时间为 20 s; 高温熔体对结 晶器冲击后,会在距表面 0. 0004 m 范围内形成一个热冲击区,该区域表面中心最高温度 可达 513. 5 K; 与径向热膨胀相比,结晶器周向热膨胀对实际总膨胀量的贡献更大,约为 96% .
    李东锋 张新明 刘胜胆 尹邦文 雷越
    2015, 43(11):  75-8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1
    摘要 ( 344 )   PDF (2455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室温拉伸试验、Kahn 撕裂试验,结合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 Al-5Zn-3Mg-1Cu 铝合金厚板在热轧过程中随轧制变形量增大其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热轧变形过程中,变形量从 56% 增大至 91% 时,合金的再结晶分数由 0. 49%增大至 43. 30%,晶粒尺寸从 83μm 减小至 10μm 以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从 542. 3 和 520. 0MPa 提升到 593. 4 和 564. 9 MPa,延伸率从 8. 0% 左右提高到 11. 2%;随轧制变形量的增大,合金撕裂强度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呈增大的趋势.
    黄云翔 温万昱 张佳伟 槐创锋 曾海峰 钟褔回
    2015, 43(11):  81-8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2
    摘要 ( 247 )   PDF (1531KB) ( 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卷对卷矩形靶的溅射理论模型,借助 Matlab 模拟仿真软件,对卷绕柔性衬底(宽度为 100mm,弯曲半径为 100mm,弯曲角为 80°)的膜厚均匀性进行分析. 首先,在主辊静态条件下,改变靶材几何尺寸和靶基距,研究此时膜厚均匀性误差的分布情况,发现:膜厚均匀性误差随着靶材几何尺寸的变大而整体减小;随着靶基距的增大,均匀性误差的中部先增大后减小,而两边一直减小. 其次,在主辊动态条件下,固定靶材几何尺寸,仅改变靶基距,研究此时膜厚均匀性误差的分布规律,发现:随着靶基距的增大,膜厚均匀性误差先增大后减小. 仿真实验结果还表明,动态膜厚均匀性误差位于静态膜厚均匀性误差分布曲线 Max-Min 的中部极值点与该分布曲线上参考点均值之间. 通过对文中模型的仿真,可以较快地预测基于卷对卷矩形靶的动态膜厚均匀性误差范围,大大减少膜厚均匀性的实验调试次数.
    汽车工程
    陈国迎 郑宏宇
    2015, 43(11):  87-9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3
    摘要 ( 294 )   PDF (4387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分布式全线控电动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独立制动/独立转向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架构的底盘集成控制策略. 该策略包括参考目标设定、集成控制层以及控制分配层 3 个主要部分. 参考目标设定主要实现驾驶员操作信息与车辆控制目标的转换,从车辆水平方向上可以划分成纵向加减速特性和侧向操纵稳定性;集成控制层利用具有反馈校正特征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对整车控制力和力矩的多目标优化;控制分配层以各车轮轮胎负荷率最低为优化目标,实现对各车轮驱动力矩和车轮转角的分配. 从仿真分析和实车低速工况验证的结果来看,所提出的底盘集成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辆在实际行驶时较好地跟踪参考目标,并通过控制各轮胎负荷率近似相等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王晨 郭明林 刘国志
    2015, 43(11):  96-10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4
    摘要 ( 295 )   PDF (2198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力性是整车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 为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优化问题,按照车速序列将全油门加速过程转化为多级决策过程,提出了动力性优化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方案;建立了新型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模型,基于 Matlab仿真平台得到了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同时,建立了双电机转矩图,定义电机速比及动力电池功率带,分析、归纳了全油门加速控制策略.整车动力性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车辆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减少
    了15.7%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控制策略可显著提升整车动力性.
    金耿日 郭睿 郑玲玲 管欣 郑灿赫
    2015, 43(11):  105-11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5
    摘要 ( 252 )   PDF (347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在初始设计阶段预测车辆平顺性、优化设计方案,建立考虑车架柔性的6 ×4商用车半车振动模型,进行随机输入行驶模拟试验,分析了车架弯曲、驾驶室悬置、发动机悬置及座椅悬置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 利用假设模态方法建立车架弯曲模型,分析了车架柔性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 通过灵敏度分析评价车辆主要参数对平顺性的影响,最后用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悬架和驾驶室悬置参数的优化匹配. 仿真结果表明,前轴的悬架刚度和车架的第一阶弯曲振动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很大,驾驶室悬置和座椅悬置对平顺性的贡献量最大.
    苗强 孙强 白书战 李国祥
    2015, 43(11):  112-11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6
    摘要 ( 293 )   PDF (941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中,基于电池荷电状态(SOC)反馈的等效燃油最小控制策略(ECMS)在某些时刻点由于惩罚函数取值不合适,会出现惩罚过度,导致燃油消耗量的增加. 文中采用一种可变 SOC 参照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工况已知的情况下,将行驶工况划分为若干个运动学区间,任意区间中,用电池初始剩余容量减去该区间的制动回收能量,差值作为该区间中电池倾向于放电时的参考值,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等效因子.最后以标准行驶循环工况 NEDC 为例,运行基于 ECMS 框架的整车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固定 SOC 参照的 ECMS 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在维持电量不变的同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力学
    张红 邓汉国 姚小虎 龙谦
    2015, 43(11):  119-1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7
    摘要 ( 276 )   PDF (2068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夹层玻璃的抗爆设计有利于抵抗爆炸冲击波对人员的伤害. 传统的抗爆设计 p-i图法(p 为超压,i 为单位面积正冲量)未考虑爆炸负压段的影响,而负压段会显著影响夹层玻璃的动态响应. 为此,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就爆炸负压段对 p-i 图抗爆设计方法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针对 p-i 图抗爆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抗爆设计的 W-R法(W 为炸药当量,R为爆炸距离). 相比于 p-i 图,W-R图更具规律性和直观性,W-R公式形式更为简单,用于抗爆设计更具可行性. 文中还定性分析了玻璃几何参数对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以玻璃临界破坏为基准,得到了评估夹层玻璃抗爆性能的 W-R经验公式,可为夹层玻璃抗爆设计提供指导.
    杨海燕 郑姬林 吝科
    2015, 43(11):  127-132,14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8
    摘要 ( 318 )   PDF (1927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物理性质的巨大差异会对跨介质航行器的动力学环境产生复杂影响. 文中以雷诺数为参考,采用 CFX 软件设计案例进行仿真,研究航行器在跨越不同流体介质时的动力学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跨越过程中流场存在一个雷诺数拐点,雷诺数小于拐点时,若水和空气的雷诺数相同,航行器的水、空流体动力学参数随攻角变化的趋势一致且数值相近;若水和空气的雷诺数相似,则存在一个匹配的飞行与潜航速度区间,仍能满足水、空介质间相似的动力学特性. 文中研究结论可为航行器的航行控制提供设计依据.
    黄华 陈瑞志 詹杰民 包芸 曾昭銮
    2015, 43(11):  133-14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19
    摘要 ( 226 )   PDF (3406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立墩柱(群)是海工建筑中的典型结构,在近岸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文中基于线性水波绕射理论和 Biot 波浪渗流固结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推导了固立于可渗透海床上的大直径透空墩柱群所致绕射波浪场引起的海底下海床内渗流压力分布的解析解,据此计算了作用于双圆柱底部的波浪渗流浮托力和倾覆力矩,并与绕射波浪对透空双柱的直接作用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双圆柱侧表面的透空性对波浪直接作用产生的水平波浪力和力矩有明显的减弱效应,对波浪渗流压力所引起的作用于双圆柱底部的渗流倾覆力矩也有一定的减弱效应;海水波浪条件和双圆柱几何条件等的相对变化对波浪渗流作用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渗流倾覆力矩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一定条件下,波浪引起的渗流作用与绕射波浪的直接作用具有相同的量级. 此外,与密实双柱相比,圆柱结
    构表面透空将使两柱波浪渗流载荷随相关参数的变化形态更趋相似.
    薛小锋 郑香伟 冯蕴雯 冯元生
    2015, 43(11):  145-15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20
    摘要 ( 258 )   PDF (545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部位损伤(MSD)会使结构的强度大幅降低,为了防止由此造成的灾难性破坏,必须对 MSD 结构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裂纹扩展情况及可靠性水平进行准确评估. 文中在假设 MSD 结构断裂韧性和应力强度因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和二阶窄边界理论,建立了 MSD 结构的裂纹扩展可靠性模型;考虑 MSD 结构多裂纹扩展过程中的两类影响因素,推导了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增量递推公式;结合变载荷间隔分段处理方法,提出了 MSD 结构随载荷循环次数变化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 通过对一受远场均匀载荷作用的含共线孔边裂纹的 MSD 壁板结构的分析计算,得到了 MSD壁板结构失效概率随疲劳载荷作用次数的变化趋势,并将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 MSD 壁板的失效趋势.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