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0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孙季丰 张志勇
    2010, 38(5):  1-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1
    摘要 ( 798 )   PDF (318KB) ( 10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的盲信道估计,文中提出了斜投影子空间法,在满足算法识别系统的条件下,将接收信号空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将来"3个子空间,然后将"现在"子空间分别向"过去"、"将来"子空间进行斜投影,可以有效降低多径效应给接收系统带来的影响.文中给出了信道模糊矩阵的估计方法,采用了奇异值分解方法来提高算法的抗噪性能.通过与噪声子空间算法的比较,发现文中算法在牺牲少量估计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完成信道估计

    关庆阳 赵洪林 郭庆
    2010, 38(5):  6-1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2
    摘要 ( 713 )   PDF (326KB) ( 10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时域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算法(TD-LMS)来消除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上行链路的各载波频率偏移引起的干扰.该算法首先对OFDMA系统接收端的时域信号进行估计,并利用估计量来预消除载波频率偏移,然后在时域内进行残留频率偏移消除.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仿真条件下,与最小二乘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获得3dB的增益,且对各用户的频率偏移有明显的消除效果.
    仲元红 陈卫 曾凡鑫 张振宇
    2010, 38(5):  11-14,2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3
    摘要 ( 704 )   PDF (339KB) ( 9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传统采用循环前缀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的误符号率,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信号映射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结构.该结构使用三维信号映射替代传统的二维信号映射,然后把三维信号转换为传统的二维信号,由于只改变了符号映射部分,因此很容易替换原始单载波频域均衡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及多径信道下都有着比传统二维信号映射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更低的误符号性能,非常适合要求低功率发射的系统.
    崔海霞 韦岗 余永聪
    2010, 38(5):  15-2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4
    摘要 ( 771 )   PDF (454KB) ( 1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的问题,基于瑞利衰落信道及无线链路,建立了一种跨越物理层与媒质接入层的能耗模型,并针对IEEE 802.11 DCF和时隙ALOHA协议进行了具体的能耗分析.考虑到无线信道的多变特点与信道饱和度的情况,以及用户对信道质量的要求与接入方式,对网络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节点平均功耗、净荷能耗率及发送功率与传输速率的变化对能耗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能耗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值吻合良好;发送功率与传输速率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节约能耗;联合控制更易于降低能耗.
    谭学治 刘玉涛 魏守明
    2010, 38(5):  22-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5
    摘要 ( 668 )   PDF (329KB) ( 1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认知用户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应用寡头市场博弈模型来解决频谱分配中的授权用户博弈问题.根据认知用户的效用函数以及Bertrand、Cournot均衡理论提出了授权用户信道竞价的动态Bertrand博弈算法.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稳定的纳什均衡解与速率调整参数有关,当速率调整参数小于0.020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稳定的信道价格;同时,纳什均衡点与边际成本有关,较高的边际成本可以获得较高的信道价格.
    陈艳峰 李义方
    2010, 38(5):  27-3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6
    摘要 ( 604 )   PDF (495KB) ( 16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在安全性、适应性上具有优势.文中在对原有的混沌图像加密算法安全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和Chebyshev双混沌映射的数字灰度图像加密算法.借助基于明文产生的辅助密钥、初始密钥以及由双混沌系统产生交替分段相互置乱的密码序列是本算法的核心.计算机仿真及统计特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加密算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能,密钥空间达到255×10120.
    罗斌 顾伟 吕皖丽 汤进 李黎
    2010, 38(5):  34-3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7
    摘要 ( 669 )   PDF (354KB) ( 8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移动终端多媒体数据的版权保护问题,为克服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和内存小的缺点,采用基于图像熵分类的方法设计码书,同时在水印嵌入过程中,优先将水印信息嵌入于复杂度较高的纹理区域,以提高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质量,并采用等均值等方差最近邻码字搜索算法代替传统搜索算法以缩短编码时间.实验证明,文中方法能在提高码书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码书训练时间,并对JPEG压缩、剪切图像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张桦 蒋荣欣 陈耀武
    2010, 38(5):  39-4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8
    摘要 ( 654 )   PDF (474KB) ( 1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部分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水印隐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数字水印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检测原始图像的纹理丰富区域,获得水印嵌入指示图;然后将原始图像进行3层小波分解,根据水印嵌入指示图,在每个小波系数块内嵌入自定义水印,运用量化参数自动调节系统确保数字水印的隐藏性;最后通过失真图像的水印复原率实现对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与传统的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PSNR)和部分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RRIQA)的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在预测精确性上分别高出8.5%和4.4%,单调性上分别高出5.4%和2.2%,一致性上分别高出5.7%和3.4%.
    向友君 谢胜利 周智恒
    2010, 38(5):  46-5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09
    摘要 ( 628 )   PDF (360KB) ( 9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压缩视频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扩散方程来恢复丢失信息的差错掩盖算法.首先建立一种考虑时间与空间边界匹配的失真函数来估计丢失的运动矢量,对丢失信息进行初步恢复;然后利用人类视觉系统活动性掩盖效应特性,建立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对丢失信息进行精细恢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多个视频序列在离散丢失和连续丢失的情况下实现了差错掩盖.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去除重建图像的块效应,相对于传统算法,峰值信噪比平均增加3~5 dB,并且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褚庆昕 杨琳 林峰
    2010, 38(5):  51-54,7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0
    摘要 ( 674 )   PDF (275KB) ( 1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双频耦合器工作带宽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阶梯阻抗谐振器(SIR)的双频宽带分支耦合器设计方法.通过调节SIR的阻抗,可以在工作的双频段(高低频段)上灵活地调节耦合器谐振频率的位置和耦合器的带宽.最后设计并加工了一个工作在2.20和5.50GHz的双频宽带3 dB分支耦合器.该耦合器覆盖了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1.80GHz频段和无线局域网系统的2.45、5.25、5.80 GHz频段.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文中双频宽带耦合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陈建文 姚若河
    2010, 38(5):  55-6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1
    摘要 ( 572 )   PDF (322KB) ( 1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混合基算法无法同时处理多个模而导致基于此算法的剩余数至二进制数转换器面积和延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中国余数定理的高效并行的转换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实现.该算法采用五基数模集合{2n-1,2n,2n+1,2n+1-1,2n-1-1}同时处理5个模,消除了所有超过动态范围的项,电路完全由加法器构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同类的转换器,文中的转换器节省了12%的面积,并使计算速度提高了14%.
    姚若河 欧秀平
    2010, 38(5):  61-6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2
    摘要 ( 579 )   PDF (232KB) ( 9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个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有效迁移率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晶体管沟道内晶粒的数目、载流子在晶粒与晶粒间界处不同的输运特性和栅致迁移率降低效应,适应于从小晶粒到大晶粒线性区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研究表明:当晶粒尺寸Lg〈0.4μm时,其有效迁移率主要由晶粒间界控制;降低晶粒间界陷阱态密度可提高有效迁移率;减小栅氧化层厚度可增强栅压对有效迁移率的控制作用;高栅压时出现明显的有效迁移率退化效应.
    刘玉荣 左青云 彭俊彪 黄美浅
    2010, 38(5):  65-7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3
    摘要 ( 629 )   PDF (418KB) ( 9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以单晶硅为衬底,二氧化硅为栅介质层,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为半导体活性层,金属Au为源、漏电极,制备出聚合物薄膜晶体管(PTFT),对该器件的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器件在空气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对该器件在空气中的不稳定性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器件暴露在空气中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器件的饱和漏电流明显增大,阈值电压逐渐增加;空气中的水是影响器件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光刻胶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P3HT-PTFT器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并使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提高3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张齐 刘群
    2010, 38(5):  71-7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4
    摘要 ( 590 )   PDF (309KB) ( 9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中,传统D-S组合规则在证据高度冲突时存在失效问题,会产生与常理相悖的结论.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处理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即通过计算各证据到命题平均支持度的偏差,来检测和消除冲突证据,并对最后结果进行修正,以合成来自不同识别框架的证据.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冲突,得到符合实际的组合结果,相对于其他典型算法,该方法在收敛性和可靠性上有明显改进.
    全渝娟 刘桂雄 刘波 洪晓斌
    2010, 38(5):  76-79,8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5
    摘要 ( 591 )   PDF (333KB) ( 9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测控系统时钟同步,探讨了低同步代价下实现较高同步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定同步准确度下具有漂移补偿的远端时钟读取(RCR)时钟同步模型,它具有提高每一次同步准确度、简化远端时钟读取成功判断的特点,可降低整个系统同步的计算量.通过给出集成时间戳报文的数字锁相环漂移补偿,实现了一定同步准确度下具有漂移补偿的RCR时钟模型的同步架构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将目前常见的基于报文传输延迟测算的时钟同步方法NTP的准确度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
    陈君华 胡昌振 石峰 危胜军
    2010, 38(5):  80-8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6
    摘要 ( 540 )   PDF (360KB) ( 8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模型中只用节点度来构建蠕虫网络的不足,文中结合无标度网络性质和实际P2P网络通信的特点,引入一个表示新节点连接概率的调节参数,在此基础上以随机选择与优先依附混合的方式建立蠕虫传播模型,并利用平均场理论和Matlab仿真对模型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选择蠕虫网络中合适的节点和新感染蠕虫主机建立的连接与连接概率、节点吸引力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所建立的蠕虫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性质.
    袁峰 胡予濮 欧海文 赵东
    2010, 38(5):  86-8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7
    摘要 ( 654 )   PDF (254KB) ( 8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FLASH体制是配上具体参数的C*-体制,已被Dubois等用差分攻击方法成功地攻破.文中分析了Dubois等对SFLASH体制所用的攻击方法,说明该攻击能成功的关键主要是依赖于SFLASH体制的对称性,并对C*-体制的对称性进行了研究,严格证明了投影能够破坏C*-体制的对称性.该结果表明,在SFLASH体制上应用投影方法可以有效地抵抗差分攻击.
    何德彪 陈建华 胡进
    2010, 38(5):  90-9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8
    摘要 ( 590 )   PDF (303KB) ( 10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椭圆曲线密码协处理器的性能,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蒙哥马利模乘算法以及针对该算法的流水线结构,然后对椭圆曲线的点加和点倍计算流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模乘单元的流水线优势,使得协处理器计算参数为256 b的点乘只需要232 704个时钟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在Cycloe Ⅱ EP2C35芯片上实现协处理器需要21000个基本单元,位长为256 b的点乘的计算性能达到1287次/s.
    机械工程
    薛家祥 蒙万俊 熊丹枫 高理文 姚屏
    2010, 38(5):  95-99,13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19
    摘要 ( 564 )   PDF (386KB) ( 1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不同焊接方式的不同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先进精简指令集处理器(ARM)控制的多功能数字化逆变电源.利用基于ARM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人机交互系统,通过软件设计,在一台电源上实现了CO2气体保护焊、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焊条焊等多种焊接方式的转换与选择.采用小波分析仪采集焊接过程的电流电压信号,考察了多功能数字化逆变电源的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可满足各种焊接工艺要求,实现了数字化逆变电源的多功能化,提高了数字化逆变电源的实用性.
    王振民 张栋 李晋 黄石生
    2010, 38(5):  100-10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0
    摘要 ( 616 )   PDF (369KB) ( 1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详细分析换热器钛合金管板自动焊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发的全数字管板焊接系统进行了换热器管板的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试验,探讨了换热器管板焊接中影响焊接质量的相关因素,获得了合理的工艺,即峰值电流80~100A、基值电流20~30A、电流脉冲频率5~10Hz、脉冲占空比50%、机头转速3~4 r/min、采用脉冲方式进行电流上升和下降,并在1GW超临界火电机组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生产中证明了所确定的焊接工艺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李冬林 朱荻 李寒松
    2010, 38(5):  105-10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1
    摘要 ( 600 )   PDF (326KB) ( 1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模板阴极进行电解加工群孔试验,探讨了模板阴极电解加工的成形规律,建立了反映实际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考虑非线性电解液的影响,利用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蚀除过程进行模拟和数值求解,最后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仿真蚀除的深度和直径与实际加工的深度和直径相符;采用模板阴极双面电解加工方式可减小孔的锥度和缩短加工时间;模板阴极电解加工方式可低成本、高效率地在金属薄板上加工出群孔结构.
    吴伟辉 杨永强 王迪
    2010, 38(5):  110-115.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2
    摘要 ( 745 )   PDF (526KB) ( 1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高致密及高精度金属零件,有必要消除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过程的球化现象.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属熔池球化的演变机制以及消除球化的方法,发现改变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铺粉厚度等成型参数可以弱化球化现象的原因,在于能对上一层基础有足够的熔化量:如对上一层基础有熔化量,则熔池分为熔化粉末所形成的上部熔池以及熔化基础形成的下部熔池;上部熔池受气液界面张力的作用,总有发生球化的趋势;但下部熔池不会发生球化,且对上部熔池的球化趋势起阻碍作用,当下部熔池熔液充分多时,会完全消除上部熔池的球化现象.采用平均粒径为75μm的铜基合金粉末,在150及80W激光功率下改变扫描速度及铺粉厚度进行的成型实验证实了上述分析.
    雷小宝 廖文和 张霖 戴宁 杨峰
    2010, 38(5):  116-12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3
    摘要 ( 549 )   PDF (418KB) ( 8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修复体中的磨牙牙冠具有复杂的型面结构,其设计和加工工艺均有其独特性.文中利用逆向重构技术,对磨牙牙冠进行反求测量获得其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重建零件模型和完成再设计.然后结合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的方法分析其加工工艺性,选择合理的切削参数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及工件变形对工件加工质量的影响,及由于刀具和零件的颤振导致的加工误差.最后针对磨牙牙冠的特点,生成合适的数控刀轨,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实物.该分析方法对同样复杂的零件的加工具有参考价值.
    麻向军 何和智
    2010, 38(5):  122-12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4
    摘要 ( 759 )   PDF (306KB) ( 1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T型模头熔体出口的流率均匀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一种T型模头内的熔体流动和模具变形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具流道表面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在挤出方向和模具宽度方向均为非线性变化,造成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与不考虑模具变形的理论设计结果相差较大;随着挤出量增加,狭缝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增大,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降低;随着模具厚度增加,狭缝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减小,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提高.
    张丹 左敦稳 焦光明 薛善良 李建平 周华林
    2010, 38(5):  127-13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5
    摘要 ( 521 )   PDF (410KB) ( 7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操作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约束元素包围盒的装配意图捕捉方法,根据约束元素的特征参数和配合类型,将位姿变换分解为点到线上、点到面上和直线平行3种位姿变换情况,提出基于位姿变换元素分解的约束精确定位求解算法,并通过对零件自由度的求解和目标约束方向上的运动分量映射,实现了零件的装配运动引导.最后通过一个典型装配结构的实例,给出了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流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已应用到面向航天产品的桌面虚拟装配系统中.
    生物工程
    王小英 刘博 林鹿 吴军 孙润仓
    2010, 38(5):  133-13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6
    摘要 ( 735 )   PDF (413KB) ( 8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制备理想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合成了甲壳三糖-g-壳聚糖(TCS),并与钙基累托石(REC)插层复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细胞相容性,将REC、TCS和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与质粒DNA复合形成复合物,并考察了其体外基因转染效果.结果表明:TCS、REC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良好,当N/P比为3时,TCS/DNA复合物粒径大小都在75 nm左右,REC加入后,其粒径不同程度地增大,最大达到191 nm;相对分子质量高的TCS所得DNA复合物较相对分子质量低的TCS所得DNA复合物稳定,而REC的加入降低了TCS/DNA复合物的稳定性;TCS/REC-DNA复合物能介入肝癌细胞中并表达荧光.说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潜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叶燕锐 朱怡 李莉莉 林影 杜红丽 韩双艳
    2010, 38(5):  139-14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7
    摘要 ( 773 )   PDF (372KB) ( 10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探讨酵母的热响应机制,测定了热胁迫条件下耐热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了热胁迫下参与海藻糖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42℃热胁迫下,酿酒酵母细胞内的海藻糖含量显著提高,在处理240min时达到0.20g/g(以细胞干重计),约为热胁迫前的4倍;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胞内海藻糖的含量开始下降。参与海藻糖代谢的基因表达变化与海藻糖含量变化高度一致,说明海藻糖在酵母适应高温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生书晶 赵树进
    2010, 38(5):  144-148.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0.05.028
    摘要 ( 620 )   PDF (375KB) ( 10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何首乌的次生代谢途径,采用互补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传统中药材何首乌中克隆到一种Ⅲ型PKS基因FmPKS2(GenBank登录号:GQ984139),其互补DNA全长1498bp,编码39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3160,等电点为5.85,亲水系数为-0.154,含有几个较强的疏水区域.系统进化树显示,FmPKS2与蓼科植物的查尔酮聚合酶聚类关系最近.该基因在何首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块根中表达量最高.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