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Vol. 44 ›› Issue (6): 53-58.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6.06.009
徐玲琳1 王培铭1 杨晓杰1 Horst-Michael LUDWIG2
XU Ling-lin1 WANG Pei-ming1 YANG Xiao-jie1 Horst-Michael LUDWIG2
摘要: 采用量热仪、X 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分析了无水石膏及α-半水石膏对铝酸盐水泥为主的铝酸盐 - 硅酸盐混合水泥体系早期水化放热、浆体微结构演变等水化进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石膏掺入后,三元体系的早期水化均有所加速,且集中于钙矾石的生成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水化30min 内,浆体中均生成了一定量长度为 1μm 左右的短粗钙矾石晶体,并伴随首个水化放热峰的产生;而随后的8h 内,另产生两个水化放热峰:掺无水石膏时,第2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无水铝酸钙和无水石膏的溶解以及少量钙矾石晶体的生成,第 3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钙矾石的增长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而掺 α-半水石膏时,这两个水化放热峰均与钙矾石的生成及增长有关. 相比而言,α-半水石膏因溶解速度较快,与无水铝酸钙等的溶解速度相匹配,所以水化早期生成更多的钙矾石晶体,所得硬化浆体的孔隙率更低.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