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Vol. 39 ›› Issue (6): 100-105.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1.06.018
欧桦瑟1 高乃云1 郭建伟1 梅红2 李甜1 董磊1
Ou Hua-se1 Gao Nai-yun1 Guo Jian-wei1 Mei Hong2 Li Tian1 Dong Lei1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矩阵( EEM) 法探讨了铜绿微囊藻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并结合蓝藻生化指标( 总蛋白含量、藻蓝蛋白含量、叶绿素a 含量以及藻毒素( MCLR)含量) 研究了氯化和短波紫外线照射( UVC) 处理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铜绿微囊藻相关的EEM 荧光物质主要有类蛋白质物质( 位于峰A 和B) 与类腐殖质物质( 位于峰C 和D) .UVC 的灭活机理主要包括光降解和高级氧化,UVC 处理60 min 后胞内类蛋白质物质被降解并转化为胞外类腐殖质物质,120 min 后残留较少; 30 min 内藻蓝蛋白和MC-LR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 55%和94. 70%,总蛋白和叶绿素a 去除率较低.氯化处理主要依靠HClO 穿透进入藻细胞内部进行化学破坏和降解,处理60 min 后胞内外类蛋白质物质减少,而胞外类腐殖质物质增加且有明显的残留; 30min 内藻蓝蛋白和总蛋白去除率分别达到96. 44%和60. 36%,MC-LR 和叶绿素a 去除率较低.比较发现: 中等强度UVC 灭藻及有机物降解效果显著; HClO 能有效灭藻,但对水中溶解性有害有机物的控制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