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3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2-20
    罗立新, 黄志立, 潘力, 等
    2003, 31(2):  1-4. 
    摘要 ( 153 )   PDF (675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pPICZαA-NK重组质粒,并转化入E-coli TOP-10中,得到转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提取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双酶切、PCR分析及序列测定,证明克隆到载体pPICZαA上的外源基因即为纳豆激酶基因.将重组质粒pPICZαA-NK线性化后,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与KM71,在含ZeocinTM的选择性YEPD平板筛选到重组酵母.经检测重组酵母发酵上清液中具纳豆激酶溶纤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0%左右.
    张太平 潘伟斌
    2003, 31(2):  5-8. 
    摘要 ( 137 )   PDF (439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适应是否产生体内酶系统的耐性机制及其遗传性,以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Zea mays L.)及其易地栽种子一代(F1)为实验材料.通过酶活性测定与同工酶电泳研究了玉米过氧化物酶对重金属Pb2+的胁迫反应.结果发现,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种群材料在重金属Pb2+的胁迫条件下,与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种群材料相比,其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其F1保持相同的趋势;不同玉米种群材料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对重金属Pb2+的胁迫反应在材料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同时区分出两条对重金属Pb2+胁迫反应的敏感酶带,称之为标志性酶带.
    陈健, 郭祀远, 李琳, 等
    2003, 31(2):  9-13. 
    摘要 ( 101 )   PDF (488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的聚砜超滤膜,在不同外场(无物理场、存在电场、存在声场及存在声电场)的条件下,强化超滤鲨鱼鳍软骨粘多糖的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场和声场等物理场强化超滤,均可提高带负荷电的粘多糖的膜通量和截流率,其中,又以声场和电场联合强化的膜通量提高的幅度最大.经凝胶渗透色谱分析透过液发现,无物理场和以声场强化超滤的透过液中主要含小分子组分.电场强化超滤的透过液中主要含大分子组分,而声电场联合强化超滤的透过液中则同时含有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种组分,并且含量都处于很低水平.
    程小苏, 曾令可, 黄浪欢, 等
    2003, 31(2):  14-18. 
    摘要 ( 105 )   PDF (480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制备TiO2溶胶的工艺过程.采用L16(44)正交试验法以溶胶胶凝时间及制得粒子对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率为评价指标,系统地研究、分析了溶胶凝胶工艺参数中水加入量、醇加入量、CH3COOH加入量和水解温度对溶胶胶凝过程及制得粒子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获得了最优配方.按最优配方制备的溶胶稳定性好,所制得的粒子光催化活性高.
    邹华生 陈焕钦
    2003, 31(2):  19-23. 
    摘要 ( 138 )   PDF (441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污水处理所用填料的技术特征,自行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组合填料.通过平行实验测定了亏氧清水中该组合填料和其他3种填料塔的氧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填料具有优良的氧传递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4种填料氧传质系数的计算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后对同种填料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对亏氧清水和餐厅污水中的氧传递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餐厅污水中的氧传质系数小于亏氧清水中的氧传质系数.
    冯宗财, 李琳, 郭祀远, 等
    2003, 31(2):  24-28,33. 
    摘要 ( 128 )   PDF (456KB)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用酸值和环氧值跟踪模型反应过程,研究了偏苯三酸酐与环氧氯丙烷合成高支化聚酯反应中存在的主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只存在羧基与环氧基、羟基与酸酐两个反应,由这两个反应交替进行得到外围含有羧基和羟基的高支化聚酯;同时在反应条件下均没有观察到可能存在的副反应.
    祝建中, 陈烈强, 蔡明招, 等
    2003, 31(2):  29-33. 
    摘要 ( 265 )   PDF (455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固定床和转式垃圾焚烧炉对广州市机模化有机垃圾进行焚烧实验.研究模化有机垃圾焚烧过程中NOx、HCl的生成特性,探讨氯对NOx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焚烧产生的HCl对NOx的生成起抑制作用,这是由于焚烧过程所产生的HCl与H、OH和O等自由基结合,从而抑制NCO、N、CN、HCN和NHi等氧化成NOx.同时HCl在其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并且HCl影响NOx的能力随着焚烧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周勤 肖锦
    2003, 31(2):  34-37. 
    摘要 ( 114 )   PDF (547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絮凝剂聚硅硫酸铝(PASS),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准弹性激光散射技术(PCS)对PASS、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进行了表征.同时进行了珠江水系原水的强化混凝处理,并利用PCS对常规混凝和强化混凝前后水中纳米级颗粒物的大小与分布进行了测定与研究.
    周永华 毛宗源
    2003, 31(2):  38-43. 
    摘要 ( 113 )   PDF (586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eb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约束处理方法简单易用,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考虑不可行解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对Deb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组比较的约束处理方法,并将该法结合到一个改进的遗传算法中.数值实验和比较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梁明, 王国荣, 廖宵, 等
    2003, 31(2):  44-47,61. 
    摘要 ( 91 )   PDF (641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水下焊接的特殊情况,设计了一种带修正函数的规则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对不同形状的焊缝进行药芯焊丝湿法水下焊接的焊缝跟踪试验,并将采用规则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与简单模糊控制器得到的跟踪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规则自调整模糊控制器进行焊缝跟踪,能够获得更高的跟踪精度和自适应性.
    王端宜 张肖宁 王绍怀
    2003, 31(2):  48-51. 
    摘要 ( 132 )   PDF (608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手段评价这些影响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尝试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的虚拟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可视化级配设计,而且所得结论可以指导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和施工.
    吴诰珪 王继承 许季
    2003, 31(2):  52-55. 
    摘要 ( 117 )   PDF (477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关心的区域采用子模型法重新建立模型,可以得到该区域较为精确的应力值和应力分布情况.针对整体分析中FSQ6890H右后板弹簧前吊耳销附近区域强度储备不足的情况,未改进样车在试用期右后吊耳销附近出现早期裂纹,证实整体分析的有效性.采用子模型法对该区域作进一步的精确分析,为车身结构进一步改善打下基础,以避免裂纹的出现.
    王荣辉 夏锦红 王玮袆
    2003, 31(2):  56-61. 
    摘要 ( 148 )   PDF (465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板肋式多肋T梁桥的受载力学行为特点,将其各板件视为板梁,同时在构造其位移模式时也考虑了T梁顶板剪滞效应和局部弯曲影响,由此提出了板肋式多肋T梁桥空间计算的板梁有限单元法.
    吴晶 李文芳 蒙继龙
    2003, 31(2):  62-65. 
    摘要 ( 116 )   PDF (379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时效硬化行为以及常温和高温下的拉、压强度等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硅酸铝短纤维不仅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而且改变了复合材料的时效过程;硅酸铝短纤维也同样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室温与高温强度.同时.热残余应力是导致复合材料拉、压机械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
    汪国杰 龚克成
    2003, 31(2):  66-70. 
    摘要 ( 101 )   PDF (700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的聚苯胺(PAn)/高岭土复合物,当苯胺/高岭土投料质量比为15/100时,复合物的电导率达0.92 S/cm.考察了制备工艺和原料配比对产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对复合物的导电性、密度、SEM和表面接触角的研究表明,反应体系中高岭土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部分单体的聚合反应,另一方面由于苯胺在其表面的吸附和聚合,使得复合物在PAn含量较低时呈现较高的电导率.XRD的研究说明,单体尚未进入高岭土的层状结构内.
    林南薰 陈叶军
    2003, 31(2):  71-76. 
    摘要 ( 91 )   PDF (494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变形的结构分析理论及方法.采用较精确的弹性老化徐变理论的徐变公式,导出简单的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力和位移的本构方程,通过直接积分得出近似解析解,并和有限元法结合,建立了高层建筑考虑建造过程、收缩和徐变效应的计算模式.同时编制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TBSCE),可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和机时.文中给出了30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建造过程和收缩徐变效应明显,应引起工程界密切注意.
    赵学智, 邹春华, 陈统坚, 等
    2003, 31(2):  77-79,84. 
    摘要 ( 252 )   PDF (353KB)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产生的初始参数往往使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次数大幅度地增加,甚至不收敛.为了加快网络的学习速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将小波网络的初始参数设置和小波类型、小波时频参数和学习样本等联系起来的小波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设置方法.学习实例结果表明,按照这一方法不但可以获得高几率的优秀初始参数,而且能大大加快小波网络的后续学习速度.
    谢泽明 赖声礼
    2003, 31(2):  80-84. 
    摘要 ( 89 )   PDF (463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由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MS)实现的自适应天线阵+盲多用户检测组成的智能天线方案.自适应天线阵形成指向用户的波束,波束输出经多用户检测解调出用户数据,而LMS自适应天线阵所需的参考信号由解调出的用户数据重扩产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比匹配滤波器解扩重扩天线阵有更好的性能;而与多用户检测+波束合成的时空处理方案相比,我们提出的方法计算量要少.
    文尚胜 王朝阳
    2003, 31(2):  85-87,95. 
    摘要 ( 132 )   PDF (349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化学C-V的一些测试经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测量AIGaInP LED外延片中载流子浓度纵向分布的电解液——0.5 mol HCl溶液.综合利用平带电位值(F.B.P)、耗散因子和测量电流等3个测量判据,合理选取测量电压、腐蚀电流等测量参数,获得了速度快、重复性好和数据准确可靠的测试效果.
    付一平 戴婉仪
    2003, 31(2):  88-90. 
    摘要 ( 117 )   PDF (217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周期上、下解方法讨论一类含捕食者-食饵系统的解的长时间渐近行为.
    郭涛 王炼石 周奕雨
    2003, 31(2):  91-95. 
    摘要 ( 97 )   PDF (645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过渡金属及稀土化合物对高耐磨炭黑(N330)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提高高耐磨炭黑填充型粉末丁苯橡胶(SB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Co(OH)3/NH4OH及铈化合物对N330进行表面改性后,能显著提高其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拉伸断面形貌的SEM分析表明,N330经Co(OH)3/NH4OH及铈化合物改性后,其在SBR基体中的分散良好,界面粘合牢固.
    胡桂武, 郑启伦, 彭宏, 等
    2003, 31(2):  96-99. 
    摘要 ( 87 )   PDF (274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运算模糊算子(∧,·)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新的关联存储器模型(MAMs),而且证明了基于运算模糊算子(∧,·)的MAMs处理扩张性噪声和基于运算模糊算子(∨,·)的MAMs处理消减性噪声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能得到优于传统存储模型的MAMs.
    卢义刚 冯金垣
    2003, 31(2):  100-102. 
    摘要 ( 129 )   PDF (362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Schaaffs理论,从有机液声速与液体分子碰撞因子关系式出发,导出了反映有机液声速压力和温度特性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表达式,并与由Jacobson分子自由程-声速理论导出的表达式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公式计算出的几种有机液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相互吻合,且均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从理论上讲,本文中推导出的有机液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公式更具合理性.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