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1年 第3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25
    食品科学与技术
    高群玉 武俊超 李素玲
    2011, 39(9):  1-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1
    摘要 ( 610 )   PDF (498KB) ( 23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普通玉米淀粉和高链玉米淀粉( Hylon V 和Hylon VII) 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湿热处理前后其抗性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热力学性能、膨胀度及消化性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湿热处理后3 种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 湿热处理提高了3 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使糊化变得困难; 湿热处理后偏光十字没有消失,部分淀粉颗粒的表面出现凹坑,十字中心部位强度减弱,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强度减弱越明显; 湿热处理使3 种淀粉的膨胀度和消化性降低.
    黄强 王婵 罗发兴 扶雄 张斌
    2011, 39(9):  7-1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2
    摘要 ( 555 )   PDF (234KB) ( 1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 种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 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Hylon V 和Hylon VII) 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淀粉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支( 蜡质和普通) 玉米淀粉与高链玉米淀粉( Hylon V 和Hylon VII) 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 高支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在70℃左右,而高链玉米淀粉( Hylon VII) 在煮沸的情况下也难以糊化; 4 种淀粉的峰值黏度随直链含量升高显著下降; 具有适当直链含量的普通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膨胀度,普通玉米淀粉、Hylon V和Hylon VII 在90℃的膨胀度分别为13. 07、5. 63 和4. 54 g /g.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结果表明: 蜡质玉米淀粉只有单一的吸热峰,而普通玉米淀粉和高链玉米淀粉还有直链淀粉与脂质复合物吸热峰,但吸热焓值较蜡质玉米淀粉低; 淀粉经蒸煮处理后,糊化温度较低且具有较高膨胀度的普通玉米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较高; 而糊化温度较高、膨胀度较低的高链玉米淀粉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
    罗志刚 卢静静
    2011, 39(9):  12-1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3
    摘要 ( 565 )   PDF (241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Brabender 黏度仪和哈克流变仪,研究了赖氨酸对木薯淀粉糊黏度、膨胀度及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赖氨酸后,淀粉的膨胀度、淀粉糊的峰值黏度降低,起始糊化温度升高,凝沉性减弱,热稳定性增强,且随着赖氨酸含量的增加,这些变化更为显著; 各赖氨酸-淀粉体系均为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 添加赖氨酸后,淀粉糊的储能模量( G') 和耗能模量( G″) 降低,损耗角正切值增大; 与原淀粉相比,淀粉凝胶表现出更趋向于液体的性质.
    张本山 李芬芬 陈福泉
    2011, 39(9):  17-2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4
    摘要 ( 468 )   PDF (517KB) ( 1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米淀粉( 8%) 经过30,40 和50 kV/cm 的脉冲电场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X 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Brabender 黏度仪等对其处理后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脉冲电场处理后,西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遭到破坏; 随脉冲电场强度的增加,淀粉颗粒形貌的破坏更加明显; 经过50 kV/cm 脉冲电场处理后,西米淀粉相对结晶度显著减小; 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的西米淀粉,其体积平均粒径和表面积平均粒径减小; 起糊温度、峰值温度、糊化焓及热糊稳定性下降,凝胶性和凝沉性增强.
    赵谋明 源博恩 罗东辉 赵强忠
    2011, 39(9):  22-27,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5
    摘要 ( 576 )   PDF (447KB) ( 10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pH 值下大豆分离蛋白的Zeta 电位、超速离心电泳、溶解性、荧光光谱及二级结构的变化及其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酸性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亚基解离的机理.结果表明: 酸性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解离主要是由分子间静电斥力导致的,而且大豆球蛋白的解离程度远大于β-大豆伴球蛋白; 溶液pH 值在2. 0~ 3. 0 之间时,Zeta电位达到最大值; 大豆分离蛋白在pH 值为2. 0,3. 0 时发生解离,在pH 值为3. 0 时解离程度达到最大,且与中性条件下的情况相比,其平均粒径提高了1. 1 倍,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含量提高了15. 7%,荧光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增大了4. 3 nm,pH 值的进一步降低会导致解离程度的下降; 而在pH 值为1. 0,7. 0 时大豆分离蛋白未发生解离; 未解离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随离心转速的提高大幅下降.
    刘静 刘灿 荣永海 荣龙
    2011, 39(9):  28-3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6
    摘要 ( 505 )   PDF (608KB) ( 9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柠檬苦素收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正交实验设计法、均匀设计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柠檬苦素闪式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效果.采用最优的闪式提取工艺结合结晶法,从广州新会柑种子中提取分离出柠檬苦素,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结果表明: 获得的柠檬苦素纯度达95%; 3 种优化方法结果相近,其中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柠檬苦素收率最高,达( 6. 65 ± 0. 01) mg /g,最佳提取条件为: 乙醇浓度71. 7%( 体积分数) 、液固比28. 8mL /g、闪提转速3953 r /min.
    土木建筑工程
    马牛静 王荣辉
    2011, 39(9):  34-40.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7
    摘要 ( 447 )   PDF (363KB) ( 10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跨度钢桥中采用梯形加劲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提出一种计算钢桥面板局部振动的组合板梁单元法.其中顶板用平板壳单元分析,梯形加劲肋视为板梁单元,两者的位移模式根据板与肋的变形协调关系建立.组合板梁单元的刚度矩阵通过能量变分原理得到,利用各子单元的形函数可以求得组合板梁单元的一致质量矩阵与一致荷载列阵,进而得到相应的有限元动力平衡方程组.最后编制了组合板梁单元的有限元动力计算程序,将其前10 阶自振频率与板壳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叶锡钧 颜全胜 王卫锋 李健
    2011, 39(9):  41-47,5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8
    摘要 ( 489 )   PDF (628KB) ( 1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激励未知情况下,运行模态分析容易遗漏真实模态和产生虚假模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多参考点稳定图算法.该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考点,利用自然激励技术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识别模态参数,以阻尼比、基于输出矩阵的一致模态指标和模态置信度作为判别指标,确定可信度最高的模态参数.运用该算法和增强频域分解法对大跨度斜拉桥——崖门大桥的实测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准确地识别出低阶模态参数,能为有限元模型修正提供良好的基础.
    王志军 韩风霞 黄宗明
    2011, 39(9):  48-5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09
    摘要 ( 417 )   PDF (279KB) ( 10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同时考虑P-Δ 和P-δ 效应对单质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从“刚度折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文中推导了精确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侧移刚度折减系数计算公式,指出二阶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可以视为结构侧移刚度的折减; 提出了精确考虑单质点体系二阶效应的反应谱法的理论公式,并依据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反应谱进行了简化; 分析了静力和动力情况下,精确考虑二阶效应和只考虑P-Δ 效应的区别;还根据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对精确考虑二阶效应影响的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与数值结果吻合较好.
    王铁成 徐明贵 全明
    2011, 39(9):  54-60,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0
    摘要 ( 359 )   PDF (451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把握单轴偏心隔震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并建立相应的理论简化分析方法,文中对三层两跨基础隔震钢框架模型进行了不同偏心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扭转效应与偏心工况的关系,分析了隔震前后结构层间剪力、层间扭矩、层间转角以及不同偏心距下结构隔震层扭转角加速度和扭转角位移的变化规律.运用层单元模型建立了偏心隔震结构动力简化分析方程,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与分析表明: 调整隔震层刚心使其与上部结构质心位置接近可显著降低偏心隔震结构扭转反应; 所建简化分析方程能有效模拟偏心隔震结构的平扭耦联响应.
    姚永红 武振宇 成博 邓君宝
    2011, 39(9):  61-6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1
    摘要 ( 482 )   PDF (610KB) ( 10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腹板开孔具中间加劲肋的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构件的受压性能,对两种截面形式的短柱和中长柱共计16 根轴压构件的承载力和屈曲模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试件均发生畸变屈曲失效,中长柱试件还伴随有绕弱轴的整体弯曲; 腹板孔洞导致构件屈曲模式发生变化,孔洞周边板件有局部屈曲产生; 孔洞的存在使试件承载力降低,短柱试件承载力的减小幅度比中长柱试件的大; 同组试件中畸变初始缺陷大的,一般承载力较小,畸变变形偏大; 极限承载力下开孔构件的畸变变形一般大于未开孔构件.文中还对所有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发现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汪益敏 李庆臻 高水琴
    2011, 39(9):  68-7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2
    摘要 ( 413 )   PDF (330KB) ( 1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新旧路基差异沉降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拓宽路堤填土的工作性状; 试验共设计了在加筋拓宽路堤填土中不铺设土工格栅、铺设2 层土工格栅,新填路基发生0、20、30、50mm 差异沉降等6 种工况,测试和分析了荷载作用下各工况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分布和土工格栅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 在加筋拓宽路堤填土顶层和底层加铺土工格栅,可以有效减少堤顶荷载作用下的路堤填土沉降变形; 相同路基差异沉降条件下,相比未加筋路堤,加铺2 层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荷载作用位置附近发生的沉降最大可以减少48%; 在路基差异沉降作用下,新旧路堤结合处的土工格栅受力最大,土工格栅可以较好地均化路堤顶面沉降分布,调节沿路堤横断面方向新旧路堤结合处的差异沉降.
    王晓璐 査晓雄
    2011, 39(9):  75-8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3
    摘要 ( 336 )   PDF (526KB) ( 10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高温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FRP) 筋的力学性能,对直径为8 mm 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FRP) 筋进行了高温下的拉伸试验,获得了10 ~ 50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GFRP 筋的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趋势; 并结合材料TG/DSC 热学试验结果提出了GFRP 筋在高温下的拉伸本构模型.该三参数拉伸本构模型以纤维和树脂的热学性能为基础,可简化为由树脂玻璃化温度和纤维丝软化/氧化温度控制的二参数模型.经验证,该二参数模型与文中及相关文献中的FRP 筋的高温拉伸试验结果相吻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树脂材料和纤维类型的FRP 筋中.
    许名鑫 陈福熙 谢曙 周汉香
    2011, 39(9):  82-8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4
    摘要 ( 654 )   PDF (587KB) ( 1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中介绍了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国家馆的总体概况——4 个筒体从地区馆升起,空中连成整体作为展厅,层叠出挑,呈倒四棱台斗冠状. 阐述了国家馆的一些结构设计特点——依建筑外形设置的斜柱,为楼盖大梁提供竖向支承,满足了展厅内没有柱子的大空间使用功能要求,通过加强斜柱根部楼层的连梁和楼盖刚度,使33. 3 m 标高楼盖自相平衡地受压而不是剪力墙受剪来承担更多的斜柱水平分力.此外,还介绍了41. 4、49. 5、60. 3 和69. 9m 标高楼盖的结构布置及3 根斜柱交汇处的节点做法、组合梁的起拱原则、内力较大处梁的做法、抗震设计等.
    力学
    郑顺潮 黄培彦 郭馨艳 郑小红 周昊
    2011, 39(9):  88-9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5
    摘要 ( 522 )   PDF (308KB) ( 10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一种可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新型纤维混凝土——钢纤维聚合物高强混凝土( SPHC) 的温度疲劳性能及其耐久性,文中考虑广东省的气候条件,采用理论推导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际桥梁工程上应用的SPHC 的温度疲劳性能进行了探讨,并在室温下和与其静力学性能相近的C60 混凝土的温度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能有效地描述考虑工作环境影响的SPHC 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 与C60 混凝土相比,SPHC 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蔡长青 贺玲凤
    2011, 39(9):  93-9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6
    摘要 ( 823 )   PDF (795KB) ( 47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散斑干涉中的相位差提取问题,在四步相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相位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物体变形前后的各4 幅图像,从理论上推导出相位差的一种新的数学表达式,避免了一般四步相移法求解相位差时出现的高频噪声问题和得不到真实的相位差包裹值问题.用该方法进行周边固定中心加载的圆盘模型实验,并与一般的四步相移法作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相位差求解新方法较一般的四步相移法在消除高频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既抑制了噪声又能保持条纹的特征.
    李志强 王志华 赵隆茂
    2011, 39(9):  97-102,12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7
    摘要 ( 476 )   PDF (849KB) ( 8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强激光辐照下铝蜂窝夹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运用热/力序贯耦合方法对其温度场和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防热层的厚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对夹芯结构温升的影响; 分析了具有防热层夹芯结构的热变形及上面板和芯层的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防热层的导热系数对夹芯结构的温度场影响最大; 在一定范围内,防热层的比热容对夹芯结构的温度场影响较小; 经激光辐照后,夹芯结构上面板和芯层光斑中心处的等效应力略超相应的屈服强度,随后缓慢下降; 夹芯结构的热变形主要发生在光斑中心处.最后将有无防热层的夹芯结构的温升和变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防热层对夹芯结构的温升和变形具有缓解和抑制作用.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刘玉荣 任力飞 杨任花 韩静 姚若河 温智超 徐海红 许佳雄
    2011, 39(9):  103-10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8
    摘要 ( 438 )   PDF (613KB) ( 1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非晶硅和有机薄膜晶体管的低迁移率问题,以高纯Zn 为靶材,反应磁控溅射沉积、且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的ZnO 薄膜作为半导体活性层,成功地制备出基于ZnO 材料的薄膜晶体管( ZnO-TFT)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TFT 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ZnOTFT的载流子迁移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700℃ 退火的样品迁移率为8. 00cm2 /( V·s) ,阈值电压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在较高温度下退火处理制备的ZnO-TFT 呈现出较低的关态电流. 结合X 射线衍射谱、原子力显微镜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对ZnO 薄膜的微结构及组分的分析,发现ZnO-TFT 性能随退火温度升高的改善来源于退火温度的升高使ZnO 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且更均匀、外形更规整、表面更光滑,氧含量更少.
    师晓晔 葛建华 李靖 高洋
    2011, 39(9):  108-11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19
    摘要 ( 531 )   PDF (928KB) ( 8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分集协作( FDC) 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两种协作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C-HARQ) 方案.定长帧协作混合重传( FFC-HARQ) 方案在不改变全分集协作系统原有帧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检错重传策略提高系统吞吐量; 变长帧协作混合重传( VFC-HARQ) 方案则改变原有帧结构,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利用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移模型,分析了采用FFC-HARQ 和VFC-HARQ 方案时的系统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但改善了FDC 系统的中断概率,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与FFC-HARQ 方案相比,VFC-HARQ 方案在信噪比高于20 dB 时,可获得50% 的吞吐量增益; 而在信噪比为10 dB 时,VFC-HARQ 方案相对于四时隙方案可获得大于10%的吞吐量增益.
    姜晓斐 郭黎利 齐琳 赵冰
    2011, 39(9):  115-11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0
    摘要 ( 437 )   PDF (269KB) ( 1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前期提出的并行组合扩频超宽带通信系统,采用跳时多址接入方式,通过分析文中系统的误码性能和多用户接入数量,对其多址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 跳时多址接入方式的采用改善了并行组合扩频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多址性能,大幅提高了系统容量; 在大信噪比环境中,该采用跳时多址接入的系统工作在5 个干扰用户条件下的误码性能仍比在单用户条件下工作的传统超宽带通信系统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分析了该多址系统可容纳的用户数量,认为较多用户干扰时可以考虑采用新的跳时码减少脉冲间发生碰撞的概率,以降低多用户干扰.
    马琳 张军 刘凯
    2011, 39(9):  120-127.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1
    摘要 ( 440 )   PDF (486KB)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线Ad hoc 网络的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媒质共享的公平拥塞控制( MCFCC) 算法,并与典型算法LRED 进行了比较. 在MCFCC 算法中,节点根据竞争共享信道时的退避次数计算退避率,据此进一步得出分组丢弃概率,从而能合理控制源节点的分组发送速率,并可通过快速准确地判断节点和网络的拥塞程度,解决共享媒质冲突和拥塞导致的吞吐量下降问题.另外,该算法通过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捎带的方式把拥塞信息发送给邻节点,使得每个节点可以及时获得周围网络的拥塞信息,并据此更新自身的拥塞信息和分组丢弃概率,从而改善各节点上业务流之间的公平性. 仿真结果表明,MCFCC 算法对IEEE 802. 11 DCF 协议的改进效果明显,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改善节点间的公平性,从媒质接入控制层上有效地避免了网络拥塞.
    陶玲 王跃 钱志余
    2011, 39(9):  128-133.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2
    摘要 ( 426 )   PDF (362KB) ( 1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的脑立体定向手术导航注册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和可能出现奇异点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电磁定位的新注册方法.利用四元数的快速迭代特性和计算过程无奇异解的特性实现注册过程中的3 个空间映射过程,根据单位四元数中的刚体姿态变换描述及奇次坐标理论求解从实时手术空间到计算机空间的最优转换矩阵.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得到的注册误差均在2mm 以下,当注册点在7 ~ 12 个范围内,并且排放对称、均匀紧凑地围绕着病灶区域时,系统注册精度更高.
    生物工程
    李莉莉 叶美莉 叶燕锐 林影
    2011, 39(9):  134-139.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3
    摘要 ( 482 )   PDF (285KB) ( 9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酿酒酵母在乙醇发酵过程中所面临的高温、高渗透压和高浓度乙醇等环境胁迫问题,研究了乙醇发酵性能与胁迫耐性的相关性.通过对13 株工业菌株和1 株实验室标准菌株的发酵性能( 包括菌株的生长速率、底物的消耗速率和乙醇终产量) 的分析,发现这14 株酵母菌可以根据其发酵性能的差异归类划分为3 类.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法( LDA) 建立了酵母发酵性能与不同胁迫耐受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此外,引入了量化评价参数——生长抑制因子( Gi) ,客观地表征了不同菌株的胁迫耐受能力. 基于该胁迫耐受能力并结合LDA 建立了预测菌株发酵性能的统计学模型,为酿酒酵母的培育和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刘佩 阮晖 沈生荣 周倩 马鎏鏐 何国庆
    2011, 39(9):  140-146.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4
    摘要 ( 502 )   PDF (765KB) ( 11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亚油酸异构酶( LAI) 的功能并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克隆了植物乳杆菌lp15-2-1 的lai 基因并对其编码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随后将其融合酵母信号肽序列和α-凝集素锚定序列,构建酵母表面展示载体; 使用电击法转化酿酒酵母K601,并在尿嘧啶缺失型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LAI 与肌球蛋白交叉反应抗原蛋白家族同源性极高,N 端含有一个半保守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基序.对酵母工程菌株的研究表明,LAI 成功地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酶活在诱导培养48 h 时达到最大,为40. 5 U/mL.气相色谱检测发现,酵母工程菌株能够合成单一的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
    周防震 黄敏 张晓元 郭勇
    2011, 39(9):  147-151.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5
    摘要 ( 524 )   PDF (416KB) ( 16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二氢杨梅素( DMY) 对荷瘤小鼠阿霉素( ADM) 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建立4T1 乳腺癌细胞Balb /C 雌性小鼠体内移植肿瘤模型,观察DMY 和ADM 单用以及联合干预对小鼠移植瘤重、肺部转移灶和心肝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 生理盐水溶液) 相比,100mg /( kg·d) 的DMY 对荷瘤小鼠瘤重及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AST) 水平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水平( P < 0. 05) 和肺部转移灶数( P < 0. 01) ; 2 mg /( kg·d) 的ADM 能显著减小瘤重( P < 0. 05) 和肺部转移灶数( P < 0. 01) ,并能显著增加血清LDH 和AST 水平( P < 0. 05) ; 2 mg /( kg·d) 的ADM 和100mg/( kg·d) 的DMY 联合使用具有更佳的抗肿瘤效果,能同时显著减少瘤重和肺部转移灶数( P < 0. 01) ,并能减少ADM 单独使用所诱导的LDH 和AST 增加量.以上结果说明,ADM 对小鼠移植性4T1 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伴随一定程度的心、肝毒性; DMY 对ADM 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傅恺 付时雨 张丽 周攀登 詹怀宇
    2011, 39(9):  152-157,16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6
    摘要 ( 714 )   PDF (350KB) ( 10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选育的一株木腐真菌Psathyrella candolleana 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漆酶,通过硫酸铵盐析和离子交换色谱等纯化技术分离发酵酶液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漆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P. candolleana 在发酵罐中的漆酶产量最高可达9100 U/L; 分离纯化后得到漆酶活性组分,其比活力达到438. 0 U/mg,纯化倍数为13. 2,得率为50. 1%; 该漆酶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1. 2 ku,米氏常数为16 μmol /L; 该漆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pH 值分别为45℃和5. 0,在4 ~ 10 ℃和pH 9. 0 的条件下漆酶活力稳定性较好,Mg2+、Mn2+、Zn2+ 等金属离子对其活力的影响较小.
    李辉 付时雨 彭林才 詹怀宇
    2011, 39(9):  158-164.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1.09.027
    摘要 ( 529 )   PDF (614KB) ( 9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方法对漆酶进行固定化,在固体基底( 云母片) 上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CPAM) /漆酶自组装膜;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对自组装膜的活力增长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并对层层自组装方法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PAM/漆酶自组装膜的活力随着自组装层数的增多呈线性增长,通过改变吸附周期可以有效地控制吸附在基底上的酶量; 漆酶在自组装膜中排列有序,自组装膜的平均高度及均方根粗糙度随着自组装层数的增大逐渐增大; 固定化漆酶最适pH 值为5. 0,最适温度为50℃,比游离漆酶高5℃,固定化漆酶对ABTS 的米氏常数为0. 042mmol /L,与游离漆酶相比,该固定化漆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固定化漆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存储稳定性.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