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2022年化学化工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木棉花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及其祛痘功效分析
    郑必胜, 魏瑞敬, 郭朝万,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119-128.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383
    摘要690)      PDF(pc) (2620KB)(82)    收藏
    研究木棉花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祛痘功效。以广东肇庆木棉花为原料,经过超声辅助醇提后,考察筛选最适大孔树脂类型并确定木棉花黄酮粗提物的纯化工艺,采用体外抑菌圈实验方法测定纯化精制的木棉花黄酮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体外美白活性方法测定木棉花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并通过斑马鱼胚胎黑色素抑制测试法对木棉花黄酮的美白活性进行进一步验证;最后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考察木棉花黄酮对ABTS?+和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通过对比8种大孔树脂对木棉花黄酮的吸附率和解析率,筛选出D101为最佳树脂类型,同时考察得出其最佳的静态吸附-解析条件为:吸附时间6 h,解析时间4 h,解析液的乙醇浓度为60%;其最佳的动态吸附-解析条件为:上样体积2 BV,解析液洗脱体积0.625 BV。纯化后木棉花黄酮的纯度由32.5%提高至98.2%。精制的木棉花黄酮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62±0.011 mg/mL和11.8±0.624 μg/mL。木棉花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IC50为1.69±0.002 mg/mL。木棉花黄酮浓度在1.0 mg/mL时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抑制率为12%,具有显著的美白活性。通过抑菌圈试验可得木棉花黄酮浓度为12.5 mg/mL时,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现为中敏,对表皮葡萄球菌表现为高敏,且此抑菌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综上,本研究纯化制备的木棉花黄酮具有美白、抗氧化、抑菌祛痘等多重护肤活性,具有良好的祛痘产品应用与开发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腐殖酸负载对凹凸棒土吸附Zn(Ⅱ)影响的研究
    唐玉婷 丁思淳 韩承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110-118.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455
    摘要707)      PDF(pc) (2837KB)(66)    收藏
    我国对含锌(Zn)废水的排放有着严格的规定,在高效去除废水中的Zn(Ⅱ)的吸附材料中,凹凸棒土(PAL)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为验证腐殖酸(HA)对PAL吸附Zn(Ⅱ)的影响,本文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比腐殖酸/凹凸棒土(HA/PAL)与纯PAL对Zn(Ⅱ)的吸附率,并对PAL和HA/PAL去除水中Zn(Ⅱ)的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L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20 min,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很小,增加投加量和减少Zn(Ⅱ)的初始浓度使PAL对Zn(Ⅱ)的吸附率增加。HA/PAL在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HA/PAL对Zn(Ⅱ)的吸附过程受温度的影响同样不大,投加量的增加和Zn(Ⅱ)初始浓度的减少提高了HA/PAL对Zn(Ⅱ)的吸附率。PAL对Zn(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PAL的实验数据。而HA/PAL对Zn(Ⅱ)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同样更好地拟合HA/PAL的实验数据。根据热力学参数,PAL和HA/PAL对Zn(Ⅱ)的吸附过程均为吸热过程。在相同工况下,PAL的吸附率均高于HA/PAL,且所有实验工况对PAL的影响均大于其对HA/PAL的影响。SEM、BET和FTIR的表征结果表明,HA成功负载在了PAL表面,减少了PAL的比表面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化工储罐易损性研究
    赵杰 赖恩 陈国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 (4): 129-141.   DOI: 10.12141/j.issn.1000-565X.210487
    摘要975)      PDF(pc) (15019KB)(282)    收藏
    开展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储罐易损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基于能量密度与最大塑性应变准则,综合考虑爆炸冲击波和抛射碎片的作用顺序及强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的应变率效应,建立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化工储罐破坏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储罐理论临界破裂速度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方程的合理性。对5000m3立式拱顶储罐易损性结果分析可知:材料应变率效应可削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对化工储罐造成的破坏,降低储罐易损性;爆炸冲击波、碎片的作用顺序会显著影响储罐的失效概率,且碎片先于冲击波作用时储罐易损性更高;由单一变量分析可知,耦合作用下储罐的易损性与爆源强度、碎片撞击载荷均呈正相关,但与碎片撞击角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预防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导致的多米诺效应事故发生及制定事故防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通知公告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