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Vol. 36 ›› Issue (4): 144-150.
谢海伟1 代建国2 郭勇1 金刚2 魏京广2 张燕2
Xie Hai-wei1 Dai Jian-guo2 Guo Yong1 Jin Gang2 Wei Jing-guang2 Zhang Yan2
摘要: 为了实现鲎素这种高效、广谱的抗菌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 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的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小于120℃、pH值小于11.30时,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 IC为1.25~5.00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鲎素残留量在65.46~70.21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B、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5.33mmol/(s.L)、胰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0.67mmol/(s.L)、羧肽酶B酶活浓度不高于0.17mmol/(s.L)、弹性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0.021mmol/(s.L)的条件下,鲎素仍具有活性.这说明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