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Vol. 44 ›› Issue (12): 97-103.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6.12.014
栗培龙1 丁湛2 陈冲1
LI Pei-long1 DING Zhan2 CHEN Chong1
摘要: 制备废胶粉改性沥青是实现废橡胶资源化利用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为了研究胶粉在沥青中的物化行为以及对沥青的改性作用,分别在不同胶粉掺量、不同温度
和处理时间条件下制备胶粉改性沥青,采用洗脱法分离胶粉后,使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胶粉粒径的变化,提出体积膨胀率表征胶粉在沥青中的体积变化;并对用筛析方法分离胶粉后的沥青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结果表明:制备胶粉改性沥青过程中,溶胀和降解是影响胶粉体积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胶粉掺量增加、制备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体积膨胀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溶胀后的橡胶分子发生断链降解释放出小分子物质溶于沥青组分发挥改性作用,特征官能团吸收峰大幅增强;195 ℃,1. 5h 和 175℃,3. 0h 制备的沥青样品 DSC 谱线出现了强烈的吸热峰,即处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发生胶粉过度降解、胶粉团聚或沥青老化行为,使胶粉改性沥青的物化状态发生改变,导致性能劣化. 从胶粉溶胀与降解的角度,建议胶粉掺量在 20% 左右,处理温度不高于 195℃,处理时间不超过 1. 5h.